您的位置 首页 小说

张爱玲全集05:小团圆[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张爱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张爱玲全集05:小团圆

张爱玲全集05:小团圆[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张爱玲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团圆》,是从第三章开始好看的。感觉没有她的其它几部小说精彩(《半生缘》、《小艾》、《倾城之恋》等),或者因为作者即是主人公,写本人总是有挣扎。文字也“收敛”一些,不再那么华丽奇巧,不知是不是随时间流逝,作者的风格已有变化。但很多情节、细节都是熟悉的,在以前的文字里常常写到,这次串联成了本书。 
         
        看完这本书,看到了张爱玲因胡兰成的痛,那么深那么彻。那个一贯冷漠、旁观世情、笔触不带感情的女子,原来也是这么“普通”,有普通人的爱、苦恋和普通人的伤……清楚了她完整的遭际,明白她冷寂的原由,传奇的女子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重归了人间。

  • 乱世造英雄。 
     
        如果没有乱世,那个“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少女李清照,又怎写得出“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阳刚之气! 
     
        如果没有乱世,那个叫张爱玲的女子,也许也就不必背负着“汉奸妻”的骂名,尚可以在她父亲那飘着“烟土奇异香味”的堂前,像《金锁记》里的七巧一样过着说不清“哪个更痛苦,哪个更幸福”的余生吧? 
     
        
     
        我高中时喜欢李清照,大学时喜欢张爱玲,上班以后,把她们都忘了。 
        后来看《色·戒》,王佳芝被推赴刑场时,我忽然觉得,易先生签下的行刑令(签的是丁默村三字),杀死的其实不是王佳芝,而是张爱玲。而执刑的人,正是那个张爱玲一生唯一缠爱的男人——汉奸文人胡兰成。 
        
     
        据说张爱玲的晚年生活极其不堪,性情变得叫嚣,生活变得邋遢,仿似整整一个世纪的抑郁都被她发泄出来了,她的抑郁来自何处?张爱玲遗世之作《小团圆》中隐约可见。其实《小团圆》写于七十年代,那时候那个在张爱玲人生中被称为“无赖人”的胡兰成还在台湾,张爱玲一如她的一生一样,找不到自己的家,只得漂泊在海外。《小团圆》里说,九莉跟二婶蕊秋(九莉母亲)学到的唯一本领就是整理行李,念及这本书里九莉(张爱玲)与二婶、姑姑以及之雍(胡兰成)纠缠的一生,恍然想起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评价——“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非常自私,临事心狠手辣”——我又觉得,《小团圆》莫不是张爱玲借九莉的手还给胡兰成的一枪?杀了他,杀了这个借一纸婚书把九莉迷得不能言语的人,杀了这个拥着她的同时却絮絮说着跟别的女人欢好之事的男人,杀了这个让她曾经义无返顾背负骂名,甚至连相熟的男人都用“汉奸之妻,人人可戏”的方式来对待她的人。毕竟,在“前世”,易先生杀了王佳芝,那么在“今生”,何不让九莉向之雍报了这个仇! 
     
        《小团圆》,大陆简体版,曾经那么热情地翻开它,忍受着前半部分支离破碎的语言,毫无逻辑可言的讲述,如梦呓一般的描写,我只想看看,这里的九莉,是否如《滚滚红尘》里的情节一样,曾经过着那样无奈而又屈辱的生活? 
         是的,是的,只有更甚。母女间的忌妒与仇恨,家族中那莫名的乱伦关系,与汉奸文人那卑微的爱情,似有还无的同性的恋爱,真实得近乎残酷。九莉病倒在床上时,亲母蕊秋说她“留着也是害人”,让我想起张爱玲在另一篇文里的话:“生孩子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生出死亡来? ”所以每每读着,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起《金锁记》里七巧,我曾疑惑七巧这个人物是怎样来的,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七巧也是张爱玲的一部分,就如同王佳芝、如同盛九莉,如同…… 
     
         不知当年张爱玲是如何忍受着内心的纠结写了这纠结的一本书? 
     
         那个在照片中看起来骨瘦如柴,却穿着绸面立领窄腰衫的女子,烫着一点卷发,一抹唇红得简直像《围城》里的汪太太,乍一看,颇有些风尘气息的女子。那个是张爱玲,信吗? 
        难怪有人说女作家是世界上最见不得面的人。如果让我在大学时代看到这张照片,我宁肯忘记她的样子。 
     
        不过,后来也到底是忘了她。 
     
        谁让我们都是滚滚红尘中人呢。 
     
        “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倾城之恋》







  • 《小团圆》的开头写的很乱,读起来很涩,我几乎都有读不下去的感觉了。前面两章人物太多,中间穿插的有些情节也显得有些突兀。但是慢慢读下来,意识到前面是为了讲背景,家庭环境和九莉的生活状况,都是为了后面那件事情的发生做铺垫。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话,都是有意义的。就像画画一样,开始看起来漫无章法的线条,最终却能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总的说来,这本书,我觉得后面比前面写得好多了。整本书,一如继往的琐碎,冷漠而尖锐,甚至尖刻。写到之雍,整个文字却变得温暖而有生命力,流露出了一些女性的本质。 之后又消失了,恢复成了旁观者的态度。

    渴望被理解,被欣赏,被赞美,她也不能免俗。写二人谈文章,情意绵绵。之雍很大方地给九莉钱,而在九莉环境里,钱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感觉她认为,谁给她钱,谁对她就是真心实意。就好像《色.戒》里的大钻戒一样。

    但是她自己也说,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她到底看透了之雍的贪心,在大难临头之际还做着三美团圆的美梦。她的教养让她自己说不出口,却借着姑姑的口说了出来“他也太滥了”,了结了他们之间的这段情。

    结尾写得老实到了残酷,但也算出了口恶气。

    那么直白自己的生活和隐私,种种不堪,都置之死地而后生地袒露出来,让我读完了感觉非常不忍心。

    张爱玲凭着本能和经历看透了人生孤独和脆弱的本质,所以人世在她笔下总是透着虚无和冷漠,只有繁琐的细节,才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她和胡兰成的婚书上写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是她整个生命,既不安然也不稳妥,有些快乐,却稍纵即逝。对男人,她看得透却勘不破,勘不破就挣不脱。才女,一般都很难真正拥有所谓世俗的幸福。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张爱玲后期的作品,文字少了年轻时候的华丽,也不再过于追求技巧,更为简洁干净,透着几乎漠然的通透。引用她自己的话来形容,我觉得,如果说她早期的作品好像华丽的爬满了虱子的袍,那么她后期的作品就犹如镂空纱。

    弘一法师在他60岁那年写了一首偈语,其中有“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中国人骨子里对圆满的追求是有其民族性的。《小团圆》是张爱玲写给自己的小说,它如同一颗冲进张爱玲层层坚守的自我保护的硬壳里的沙砾,疼痛之后,包在心里,灿然成珠。

    BTW, 建议读这本书之前先读一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读到最后,九莉说她再看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我就禁不住想起胡兰成的腔调,于是也笑了!

  • 这是一本纯粹爱玲式的小说,看后只觉寒气逼人,脊背一阵一阵发凉。母女之情居然可以是这样的冷。显赫的家族背后是这样荒冷的动物世界,看到这样一个家族的颓败也就明白它所代表的那个中国也走到了尽头。爱玲是个可怜的人,一生在寻求温暖却一生生活在晚唐清冷的蓝色月光里,与世人隔绝,与这个世界隔绝,她果然是绝世而独立!那凄凉的死法也就是命中注定了。小说大量篇幅记述了“母亲与姑姑”就是搁在今天也令人瞠目结舌的生活,她们的情人搁在一起就可以开万国博览会了,想想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真实的历史世界远比我们的想象更出人意外。小说的另一重点自然是张胡恋,爱玲笔下的这段恋情远不能与“今生今世”里的胡张恋相比,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才子的婉转缠绵情意以及清丽荡漾的欢悦,我们看到的是薄情薄幸才子泛滥的情欲,中国自古就不缺这样的才子,会真记里的元稹,在秦淮河畔留得薄幸名的小杜不就是这样的吗?胡兰成的文字一直让我不能讨厌这个人,他的滥情滥的这样认真,每一次都这样认真的去懂得人家的好,起码从他的文字里表现出来是这样的,因此没能讨厌他,看了《小团圆》对他开始有点反胃了。喜欢爱玲文字技巧的人会喜欢这本书的,心理意象的描写仍是张氏的神来之笔,精准得让人叹服1
  • 虚幻的岁月静好,真切的《小团圆》 
                                                                    
                                                                        裳裳五月 2009-6-26 
     
        当当网上购得简体版的《小团圆》,不知为何总是没有耐心读下,搁置甚久。修庭哥哥寄来没有删节的香港版《小团圆》,也是读得甚为缓慢,一本薄薄的小说,竟然足足读了三个星期。 
     
        也许是始终有些看不惯竖排繁体字,但更深的原因,却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震撼与慌乱,令人无可适从,唯有在逐字逐句的小心阅读后,不断的领略被针扎下时难以描述的刺痛感。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文学作品若是离开了作者本身,便像花儿没了根,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意思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去了解作者的思想和生活背景,会使得文字更加的丰富和富有深度。《小团圆》的价值也许也在于此,若非打着张爱玲的名号,想来,绝不会在2009年的今天,平地一声雷的引发如此大的震撼与争议,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若是单纯从写作技巧而言,《小团圆》自是比不上张爱玲鼎盛时期的作品。整本书——尤其是前三回,读起来令人不知所措,极度混乱。不断变换的空间、时间,不断出现的新人物,琐碎而难以记下。不得不反复的阅读数次后,才渐渐将之理顺。只是心绪这一字一句中,如同于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墨汁,一种无法描述的荒凉和悲切感慢慢的,缓缓的,晕开了。 
     
        是真的老了,文字的功力退化到如许多苛刻的评论家所描述的如此不堪的地步吗?想来并不其然。透过她欲言又止的语气,她的不愉快的童年,那复杂多变的情感、写作的过程、时代的背景,都一一浮现在眼前。那些张爱玲式的精妙绝伦的比喻,还是不时的让人耳目一新。只是,漫长的回忆里,所无法释怀的情绪,使得她在下笔时,不断的产生痛苦与矛盾,所以在某些时候,显得杂乱而且晦涩,如同品尝着过浓的茶,入口即苦的味道,远远超于茶本身所会带给人的清新感,但只需稍微在舌尖停留片刻,还是可以捕捉到茶的香气。 
     
        《小团圆》的主角九莉,无法避免的让人将之与张的形象叠加起来,仿佛是一面透光镜,放大了张的细微回忆。 
        不幸的童年,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童年的九莉,看着父母离异,母亲远走异国,父亲则另娶新妇。就如夹缝中尴尬的小虫,她沉默的长大了。母亲蕊秋是个美丽而自私的女子,贪图 享受,喜欢被男子宠爱、赞美、虚荣,和张的三姑楚娣曾经同性恋,在众人面前温存有礼,对自己的孩子却极度冷淡;父亲乃德则是个粗暴且贪婪的男子,对孩子动辄使用暴力,毫无疼惜之情。娶了新妇,更是一起将她视为眼中钉,使她无法忍受,最终逃离。三姑城府高深,也并非慈爱之人;弟弟懦弱无能,如墙头草的讨好后妈;仆人们伪善的面孔;家族中极端复杂的关系……种种令人不快的人与事,让她,用沉默寡言的姿态,倔强的成长,冷漠的看待世上的一切变化,对战争、国家、苦难、亲戚、孩子,都如置身事外般无知无觉的冷淡。也许,那只是她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一种方式吧! 
        可是,再怎么冷漠淡定,摆脱不了的只有一点——她,不过是个女人。心底保留的温情,因他而燃起。邵之雍的出现,让她冰冷的内心,渐渐的柔软了起来。还记得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的那一句话——她给他一张照片,背面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遇到欣赏自己的男子,遇到能懂她的人,她是爱上了。 
        很淡的文字,却令人惊心动魄的疼。 
     
        她爱他,有什么不对呢?她不是美女,也不是富家女,仅仅是个靠文字吃饭的穷困小女子。从来没有人关心爱护追求她,那么,遇到一个不顾一切的,因为她的文字而追求她的人,心动了,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事。小说在描绘他们细腻而琐碎的情感时,下足了笔墨,大段大段她为他而装扮的服饰,她细微的心理变化,甚至他们性爱的过程,都写得非常具体而生动。他的才气令她折服,他的真心使她幸福,他的关心让她感动。他们的感情,是身心融合的交流,她因他,变得文采飞扬,变得才华洋溢,她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都在那段时间里写出。这,已经足够了。 
     
        不过是一个过程。即便没有好的结局,我觉得,她并没有后悔。她的回忆里,还是有那么温暖的一个时刻。 
     
        只是依然心疼。当目光落在那一段“汉奸妻,人人可戏”,看到曾经被她所救的人,却公然在公车上调戏她时,心疼了;看到许多年后,她在美国堕胎,用抽水马桶哗啦啦的将成型的胎儿冲走时,无法抑制的心惊胆颤。男欢女爱,为什么承当后果的却偏偏只是女子?为什么女人为了爱,可以连自尊都抛弃;男人却可以左拥右抱,试图“三美团圆”? 
     
        邵之雍在结婚纸上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多讽刺,多虚幻。一个凉薄的男子,给不了的是承诺,唯有,给一张可以压箱的美好愿望。 
     
        此时,张爱玲的灵魂已经安息在遥远的地方,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的一本书,会于今时今日,引来如此多的口水战。她的写作,也从来不是为了营造一个怎样光辉灿烂的神圣形象,就像曹公最初写《红楼梦》时,仅仅是为了沽酒换肉,她最初也不过是为了生活吧。赞美与崇拜,并不是她所可以制造的。写这样一本书,就该让它问世。 
        因为,那是她的真实的心路。

  • 正在看,皇冠版的,贵,78元港币。没想到大陆版这么便且,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删节。还没有看到所谓“天雷滚滚”,让世人震动的章节。典型的张氏语言、风格。但开头有些零乱,人物关系庞杂且条理不清,有些人物似乎仅仅是为了交代而出现,显得有些多余,可能是因为不是最终定稿的原因。张似乎很在意与胡的关系,他们把他称之为“定时炸弹”“无赖人”,总之担心他会利用一切与她有关的机会(包括出版《小团圆》)翻身,拿他们之间的关系作文章。很难明白张当时的那种忐忑的心情。据说胡是最懂得张的人,而张对胡最后大概正是如书中所说的幻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又爱又恨到了极致大概便是这样。
  •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结?让我不忍把这书翻得太快?只是习惯性的一页一页的读着,一夜一夜的想着。我最怕忘记,忘记我思想游走在半梦半醒之间。这是一种怎样的开始和结局?或者说本来就无所谓开始和结局?因你来的时候故事已经开始,你走的时候故事并没有结束,只是你再也看不到我而已,残留于心中的那个小团圆就永远残缺着了。你虽不来,我却也挥之不去。就那么隐隐的,淡淡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以为它不在的时候,它便时不时的跳出来萦绕着我的心,让我心神不宁;当我以为它还在的时候,却总也捉不到,看不着的,像个顽皮的孩子,总是捉迷藏似的躲着我。

    还是张爱玲,一贯张氏的风格。一句话一个意境,一句话一种心情,一句话一种性格。朴实但锋芒毕露的语言,流畅但深不可测的心境,简单但凄凉委婉的情节,有始有终但余音绕梁式的依依不舍。那些流淌于作者思想中的语言,是那么深刻地印进了我的脑海。那些质感的语言深深的吸引了我。还有那古老年代的爱情。

    盛九莉和邵之雍的爱情甜蜜、短暂,是个无言的结局。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即使开始的骨肉至亲,或者后来也会反目成仇,即使富贵如今日,亦不知他年身葬何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挣扎着生活在乱世的边缘。生命没有保障,生活没有保障,更不用奢谈爱情,当一切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你来了,相识了,相知了,相爱了,就足够了。你不爱了,你走了,你不回来了,又能如何?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想你了,我想见你了,并不是我还把过去雕刻的多么深,只是当你是个老朋友罢了,多日不见,总是会想的。我哭了,我伤心地失眠,我开心的流泪,只是又站在了那方阳台上,只是偶然起了一阵风,那风里有你的气息。睁开眼,你却不在,在的只是渐渐暗下来的天,这是要下雨了。

    生活还是那么走着,一如往常的,我似乎都认为你不曾来过我的生命里。如一阵风,刮了就刮了,一闭眼的功夫就走了,轻轻地。我没有再流泪。生命延长,或许还会有更多的你从我的生命里飘过,只是飘过,我记得你逗留过,但是我却再想不起时间和地点,仿佛那只是幻想。我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有你的时候总觉得来的不真实,我怕那是一个气泡,足够大的时候总会有破的一刻。我不愿那一刻的到来,却又在提心吊胆的等着那个早已注定的时刻。

    一列火车,可以载走你,也可以载走连同你给我的那段记忆,我追不回,我只能遥望,遥望着那随风而去的记忆,随你而去的心。咣当咣当的车轮压碎一切美好的点滴,和我温暖的情思,我又回到生活的起点,一个人。那些曾经为你驿动过的心,以渐渐平息,而我也早已拾不起。
  • 人们势必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张与胡的故事真相上,张迷们一定会明察秋毫,校正胡兰成的种种说法。这是人之常情,我若读它,也肯定首先是想知道张自己如何说这个故事。但是,这肯定会影响《小团圆》文学价值的正确评估,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损害。《小》的好坏标准,不再是小说本身的优劣,而是这个故事有多少自传的成分。  
    二十出头就懂得一切要“趁早”的张爱玲,为什么偏偏让这部《小团圆》晚了那么多年呢?她不想让这书面世,因为她知道,在胡写过,她的这些也就不再那么重要。她的工作,无非是在胡描摹的轮廓上着色,与他共同完成这幅画卷,让他们的故事在纸上团圆。
  • 期待已久的《小团圆》终于拿到手一睹为快了,看后觉得和《同学少年都不贱》风格很一致,堪称姊妹篇,还有《浮花浪蕊》。人生的悲欢起伏在张爱玲笔下别是一番滋味,也许貌似冷漠,实际确是最真最深的情感,不然不会伤得这样重,冷漠源自于无奈。对应《今生今世》来看,哑然失笑于自恋者的粉墨勾勒,更同情张爱玲身为女人的感情能让命都丢了的惨伤。看后只觉得生而为人的凄凉、孤独,每个字都回味无穷。
  • 本来想给这本书打四分半,缺掉的那半分是给她最后的结局,但是没有那样一个分数,权衡之后,我还是决定给五分,因为四分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情~ 
        最开始决定买这本书,并不因为那是作者是张爱玲,也不因为那是她的遗作,而是因为那红艳艳的封面,那百鸟朝凤,紧紧的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义无反顾,买下了这本书。 
        最开始最开始,我看这本书很不顺利,因为我不是张爱玲的忠实粉丝,以前很少看她的书,看过的,也只是《倾城之恋》和《半生缘》,我知道,想让她的小说有一个完美的令人心暖的结局是极其困难的,那令人碎心的结局总是让人泪下,我不喜欢总是这样悲伤。另外,她的有些语言我不能理解,所以一开始,我几度想要放弃阅读。但当我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爱上了这本书,我爱她浅浅淡淡的语言,简简单单的情节,我想,这就是张爱玲的语言魅力。但我还是不能说我是她的书迷,不因为我不爱,只是我怕,以后没有她的书可以让我再来爱。 
        小团圆,不团圆,愿团圆~

  • 在我们读书会已经有7为朋友买了《小团圆》 这本书。当我第一遍读完这本书,真的和她一起惆怅。第二次读这本书,又读到许多诗意柔美的语言。五一早晨和丈夫逛北京故宫旁边的中山公园,那里有一处石桌,石桌上的紫色的花朵一串串的开放,我拿出这本书的书写京剧的一篇,尽情地朗读起来,丈夫很感动,经偷偷地给我录下了这美好的光阴。 
     
      很多朋友说,有些看不懂,我推荐读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对照记》《流言》以及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色戒》,这些书能为小团圆解读张爱玲的家事和她小说人物的某些来处,以及故事的来处。
  • 不喜欢张爱玲的人,却爱她的文笔~ 
    她的作品,所反映的她的情感,她确实然人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感觉, 
    但是,她的文笔却犀利的能打动每一个人。 
    看的时候,一直就把九莉当成张爱玲本人。 
    也许这样有些偏颇~ 
    想必她所经历的家庭背景,那些上流社会的复杂人心和复杂事迹,给她的写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 
    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曹雪芹。 
    书中关于九莉和之雍的爱情,并不像想象中会写的比较炙热浓烈,爱恨情仇交错。 
    但,一贯的张爱玲式!
  • 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几乎都看过了,这本当然也不放过,总的来说,这本小说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其实是很熟悉的,在她以往的散文里已有描述,但散文里多少还有些加工美化,这本号称自传体的小说,看着反倒格外真实,仿佛看着张爱玲的一生,不知怎么有些片段看的格外心酸,虽然看似冷漠平淡,其实却是个分外敏感细腻的女子。她的文字文风除了个人的才华,其实与她从小到大的生活背景不可分割。
  • 我自评算是张爱玲的忠实粉丝,她的所有小说及散文,只要有出版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买回家来看,特别是她早期的作品我是反反复复的阅读琢磨,品味其中的文字描述,真能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表达,爱不释手。而且每次阅读都会感到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可能同在上海生活过的缘故,看了她的小说对上海的人文环境细致描述非常有共鸣,也是我特别喜欢其作品的缘由。这次看了小团圆,我觉得她的文风没变,但我感到表述有点凌乱,好像要把一生经过的事清统统通过这本小团圆表达出来,大量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人物凌乱众多,她以前小说中出现过的人物、事都来团圆了,但总的来说,说话的口气还是我一直认识的张爱玲。
  • 看了书的介绍,为了窥探张爱玲的真实生活就买了。可以说这本书完全不出所料。看到了如我等的平凡人的七情六欲。虽然到现在我还有小半没看完,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除此以外,感觉张爱玲的冷漠、孤独、卑微以及和母亲的关系,和我的现实生活较类似,使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很骄傲,不是因为我们刻意冷漠,是因为我们的母亲太自私,太冷漠。 
    不过,如果编者在扉页画张人物关系图就好了。错综复杂,不亚于红楼梦。
  • 刚刚看完,正在犹豫着不知道要怎么写感想的时候,在豆瓣看到了这段评,把我想说的都写了,写得真好,所以我就不纠结要怎么写了,直接转在下面了。谢谢原作者哈 
        通过一本小说想了解它的作者,往往并不容易。  
      就像看别人的结婚照,俊男美女好看是好看,就是艺术加工的过份,不太像本人了  
      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人在里头比桃花还分外妖娆,金童玉女的世界里爱的百转千回  
      回过神来才发现是雾里看花,除了感叹作者一身好文采,剩下不来一点什么东西  
      也有人照相比较自信,不加工,只随便的勾勒几划,照片里还是原原本本的本人  
      有遗憾,缺陷,瑕疵里露着不完美的,但却真真实实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的那是本尊  
      也就是张爱玲和这本《小团圆》了  
        
      《小团圆》火的发烫,有了这部宝典,喜欢引经据典的考据迷迫不及待的为张爱玲  
      错中复杂的感情纠葛对号入了座  
      八卦界当然也不甘寂寞:“汉奸欲女文人放荡生活,尺度大胆内容堪比色戒”  
      文艺青年当然更要蜂拥而上,你点开豆瓣上关于《小团圆》的评论  
      哪一个不风雅的吓死人,像掉进冰糖罐里甜不死你不罢休  
      你不文艺得油盐有味你好意思写《小团圆》评论?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她最深知的幽怨凄婉人生”。。。怎么样,文艺吧  
        
      张爱玲骨子里有股男人气,灵魂过了铁嘛,硬的发烫  
      因为硬朗,反过来招惹女读者喜欢,哪里来的幽怨凄婉人生??  
      这本书也没啥可描述的,要知道的早就知道了,不知道的看了书也不会知道  
      书中的故事简单的出奇,爱上一个男人,进去了,有点痛,再出来  
        
      张爱玲费了半天劲,把一个复杂的故事简单化诉说给我们  
      我们再乐此不疲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复杂的还原  
        
      何必唧唧歪歪的肉麻一大堆风花雪夜,文过饰非的闪烁其辞  
      非把一个深邃的张爱玲式的传奇恶俗的琼瑶化吗  
      非要赌咒发誓的“今生今世,我非你不X”,算了吧,先把裤子提好吧  
      不过是一个简单热情的故事,只希望完全幻灭之后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需楚楚可怜  
      这个世界能量守恒,男女平等  
        
      至于胡兰成,现在再去评论他的是非功过,没必要了  
      男人嘛,往往也就一个侧面好看,你要硬把他头扳正了,只能看到一个令人失望的丑恶嘴脸  
        
      故事最后嘛,终归是要团圆的,虽然故事里母不慈,子不肖,情不深,缘不拢  
      反正本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嘛,就叫小团圆吧



  • 一直喜欢张爱玲的人和作品,零散地读过她的东西,可看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集,还是买下来作为珍藏。书到了就摆在书架上,端详了一会儿,封皮设计很雅致,几本书立在那儿给书架增色不少。 
      有人说《对照记》是张爱玲向世人的告别,我更以为《小团圆》是她对世人的告别,因为她写的是自己,以自己为主角来为自己封笔。 
      尽管张爱玲写的是“团圆”,可读罢掩卷存在心中的还是一种苍凉,为九莉和邵之雍的爱,为清高傲世的张爱玲为爱所经历的矛盾挣扎。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不知道她自己的爱情故事给她留下了什么东西。或许我们从最后的描写中能推断出九莉依然是爱之雍的,不然那个有孩子有之雍的梦不会让“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不知道是不是再特立的女性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就再也无法忘掉,尽管这个让她见了就觉得自己低到尘埃里的男人让她背上汉奸之妻的骂名。但爱和这个真的有关系吗,我以为真正的爱是与此无关的。 
      有人曾指责说,张爱玲“不革命”,从来没写过抗日的东西。张爱玲回应说她只喜欢常态的东西不喜欢“斗争”的不常态的东西。想想在抗日背景下的上海,人们仍坚持着自己的世俗生活,这不是对生命的一种从容和敬重吗? 
      不管怎样,我还是喜欢张爱玲,每每想起在我们得到她在异国逝去的消息,柯蓝说过的,张爱玲走了,所有的上海人都应该停下来驻足仰望送她一行,因为她曾在这里生活过。心里还是有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 
       其实还有很多话的,只是要赶写明天要交导师的“报帐”论文,就只好止笔了。

  • 最初听说《小团圆》时,它宣传的噱头说是张爱玲的自传,写的就是张自己的平生。这样的宣传,对于我这样的张迷来说,毫无疑问,超级有吸引力,于是立刻买下了一本红色封面的《小团圆》,封面很漂亮,就像小时候外婆的印花被面,浓郁的中国风,带着时光的味道,这是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我说的,不是眼前的这本书,封面没有之前那版有感染力。

    小说里的九莉还是那么敏感,她还记得她婴儿时期的景象:人来人往的嘈杂声中,有一支白铜汤匙塞进她嘴里,那股铁腥味真难吃!有《对照记》里张的影子吗?或许是有的吧。

    九莉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世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修道院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这又多么像张自己那些年的经历。

    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眼中的光采像捧著一满杯的水,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二十二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裏无论什麼别的事都不一样,恍如沉浸在金色的永生中,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之雍被说是汉奸、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我想起张爱玲去看逃难的胡兰成,登船离开温州,雨丝掠过脸颊,独自撑着伞站在船弦,看着胡兰成匆匆离去的背影,她忽然泪流不止。她知道,深彻入骨的爱,人一生仅仅只有一次,而她的这一次,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了,我将只是萎谢了。”

    绝望而无助的爱,却让她一生无法释怀。如若真是她自己老年写的回忆录之类的自传小说,那她到底又是如何一种心境来写的呢?黄昏的午后,女作家独坐,执笔凝思,眼光望向窗外,那么遥远。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早已忘记从前种种,获得新生,做个平凡的寻常女子。

  • 这个春天,因为两本书,心情忽明忽暗。  
    一本是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一本是张爱玲的《小团圆》。  
    看《今生今世》很偶然,皆因一句“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的评语,都说胡之文字可归才子散文系列,确实,文字的轻灵圆润、思绪的杳渺悠远、表达的收放自如,都有其独特的味道。他的故乡、童年、亲人、情感在文字中静静绽放,但永远保留着一种远观的态度,那是被晕染过的时光,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副画,一副有留白有浓墨的山水画。他激赏静态的美,因此,很多瞬间在他的笔下可以长远出某些意味,细细咀嚼,今天的你我难免不会被那份情怀打动。  
    可是,一切好感会随着他的成长嘎然而止。接二连三的情事,一段段爱得死去活来的故事,一个个越走越远的女人,胡的“今生今世”可谓春色满园,更可谓没心没肺。晚年之时,他也终于说自己是“一生只负好人”,而张爱玲便是好人之一。《今生今世》里,你永远看不到悔意,只看到一个自大的男人用婉转妩媚的词藻自圆其说,那些与每个恋人的小细节,他毫不掩饰的和盘托出,其自得与满足也不自觉的从中流露。“永结无情契”,大概是胡毕生追求的境界,只是,周旋于如此多的女人之间,也亏得他对各个都满意。  
    在此,忍不住为张爱玲抱不平。按胡兰成所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他夸奖张爱玲的连珠妙语,禁不住让你想他们真正是一个金童,一个玉女,活该的天生一对。但仅仅是一两年的时间,他就可以爱上周训德,并爱得难舍难分。原则、立场之于胡兰成真若竖琴对牛耳,你看他在文章中时时刻刻把中华文明、贞亲人世挂在嘴边,但现实中,他可以为日伪政府摇旗呐喊,大胆卖国。——不守节于他,如此自然。  
    读罢《今生今世》,对胡之厌恶如刺在喉,不吐不快。  
    读罢《小团圆》,张爱玲则让我痛惜不已。  
    两本书中许多的情节可以相互对照,同样的事情在当事人双方的眼中,有不同的反映。在小团圆的序中,宋以朗公开了张爱玲在1975年前后写给其父母的书信,信中,《小团圆》久久未能出版的原因清晰可见,此时,张爱玲提及胡兰成,只用三个字代替,即“无赖人”。  
    的确,这本倾注张爱玲毕生心血的自传式小说,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张爱玲彼时彼刻的心路历程,对照胡的洋洋自得、贪得无厌,张爱玲曾那么小心翼翼的珍惜这段感情,她说:“你如果还想保留他,就必须听他讲,无论多痛苦。但是一面微笑听着,心里乱刀砍出来,砍得人影子都没有了。”这是胡兰成迷恋周训德时,他写出《武汉记》讲述他与小周护士的点点滴滴,而且请张爱玲看,张爱玲说了句:“看不下去。”胡当即居然有这样的反应:“我从不想到她会妒忌,只觉得我们两人是不可能被世人妒忌或妒忌世人的。”  
    此时,我不得不想到一首歌:《太委屈》,张爱玲默默的守侯,在胡兰成眼里竟然成了纵容!  
    《今生今世》中,胡眼中的张爱玲,欣喜可人,但那也只是他眼中的她。  
    《小团圆》中的九莉,那才是她的自己。这个自己有不快乐的童年,被裹挟在家族利益和大人争斗中无所适从,这个自己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学会了驾驭,这个自己从母亲和姑姑那里看到了许多世故和苍凉,而自己却是无法世故和苍凉,这个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一腔的爱和温暖都付于一个“无赖人”。  
    即便如此,“乱世佳人”仍然是佳人,没有圆满,人生,还是够得上小团圆。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百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仅这句话,我明白了胡兰成所说的,“爱玲一点不像她笔下的任何一个角色”,她只是她,对生命无更多祈望,她放开自己去爱,纯粹到不掺任何杂质。  
    她的团圆,只因这场爱。 
    举报cqxwb75 回复于 2009-4-22 0:20:37

  • 这样的装帧设计与内容相配非常妥帖。我想喜欢花色布料的张爱玲假若看到也会十分满意吧。想必张迷们拿在手里也是喜欢有加。 
     
    所谓“小团圆”指向何处?结尾梦境中的小木屋旁相扯成直线的两人?以及那丛林旁嬉戏的孩童?这难道就是张爱玲的团圆梦了?因为清醒时太理智,也许“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可是谁又不懂这罢手的悲怆呢?也许只有在梦境里希翼团圆倒也曾暗合她心思。 
     
        小说大致围绕九莉香港读书时、幼年时、与姑相居时、在美国四段时光交错来写,“糟哚哚,一锅粥”搅拌着岁月里难言的喜好与厌倦,它比直线铺叙更为流转,当然有时也惹人思量。因为这本书可以对张爱玲以往作品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些人物和故事背景大抵她都有所见识。比如该书名为“小团圆”,张爱玲在处理上完全做到了散而不乱:之雍的“三美四美”团圆梦,在九莉所看的乡下戏曲中遥相呼应,同时这戏曲场景描写在张氏《华丽缘》中也有大篇幅的描写。另一处最为明显的呼应:“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长达近三百页的小说,开头为此,收尾为此,处理未免简单倒不失聪明,熟知张爱玲的善考与怯考,与文何干?徒留文字之美感经久耐嚼倒也罢了。 
     
        喜欢张氏的语言是久来的事,固然读到如“崇拜自己的老婆——!”之类的句子时还不免小小费心,这样的不完美大抵也更不同凡俗?语言本来就应该有个人痕迹的啊。



  • 前向如获珍宝般的读完了《小团圆》,读完的当天正好是个阴天。阴沉沉的云下是白辣辣的雨,胸腔有一股抑郁的闷气——美丽的人格下隐藏着冷漠的人格。正如爱玲所说,这即是她自传性的小说。女主人公九莉正在作者笔下重复着同样的人生经历——爱与被爱、爱到冷漠。 
        重未曾拜读过爱玲的作品,但《小团圆》给我留下了难以泯没的印象,尽管前面有些繁杂缭乱像是点名簿,但后来淡淡的文字死死地抓住了人的心,令人难以忘怀。 
        很值的一本书,不仅是爱玲的自传性小说,不仅是神秘的遗稿,更是因为文字中藏着他难以磨灭的灵魂!

  • 《小团圆》放在书架上有一周左右了,昨天才一口气把它看完,为我欣赏的女人张爱玲唏嘘不已…… 
     
        可能近年受海灵格和弗罗伊德的影响较深,比较关注她们的母女关系,张出生于名门之后,家族显赫一世,旧时大家族里面较容易发生些扭曲的事情,故事中九莉一出生就过继给大伯家,只能管自己的父母叫“二叔二婶”,后父母又离婚,由后母养大,生母常年流落在欧洲,有众多情人,这些情节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张爱玲写照,九莉恨母亲,母女关系的长期冷漠,九莉执意还钱给母亲时,母亲大哭:“虎毒不食儿……”这时母亲的心里定是辛酸异常,书中前半部有个情节是过马路时,母亲不得已只好牵住小九莉的手,过了马路便不耐烦的放开,使九莉十几年后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感觉,一个渴求母爱的小女孩,一个不懂得表达爱的自私冷酷的母亲,唉!!!九莉爱上了一个汉奸,这个汉奸有众多情人,连逃难时临时藏匿在一朋友家时,还和女主人发生性关系,滥情之至!但九莉就是爱这样的一个人,他给她写信,坦然承认和众多情人发生关系,她也知道这些女人的存在,但还是要爱,忽然发现这汉奸在某种程度上和她母亲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许九莉潜意识里还是那个渴求母爱的小女孩,虽然表面上她对自己的母亲冷嘲热讽,还是那个结论:对自己的孩子要负责任,你永远无法想像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 
     
        从初中就开始喜欢张爱玲,一直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看她的书都有不同的感触,多好的文笔啊!

  • 非常喜欢张爱玲女士以往的小说,内容幽幽、切切,叙述看似平直,却句斟字酌,很有意境。仔细体味,能够看得出或感觉到她一直的不如意、不幸福,好像从婴儿开始就这样了。她记事时就只记住了佣人宠爱弟弟,自己得奖金后马上买口红消费掉,一种不被人爱甚至被人讨厌的女孩,只能用这种处事方式,我小学时也有这样的女同学,从没被老师或同学或家长夸奖过,也是这么做法。这本书是她这么生活了大半辈子之后的回忆录,絮絮叨叨,想抱怨,又不知向谁抱怨,最后竟到了不知抱怨谁的地步,这就是生活,把一代才女磨练成了老妇人,思想的犀利没有了,浪漫的情趣没有了,心理依靠的爱情没有了,明眸不再,华发已生,凄凉得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老妇人。我一直怀疑,她这本书也许是经济拮据才不得不拿出的,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她已不再顾忌自己的自尊,更无法顾及身后别人的眼光,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悲哀,让人心痛的惋惜。斯人已去,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张爱玲了!悲哉!祝她在天堂幸福!
  • 不是张迷。也不甚了解张的历史,以及和胡的恩怨纠葛。这次也是受了许多盅惑,才忍不住买了来读。张的字确实是好,没得说。整部书里随处可见珍珠般的佳句。而且,那种内敛的超然的写法,纵使是写自己,也让人觉得她是尽力挣脱出来,要做一个冷漠的旁观客。 
    那理智到几近麻木的微笑,现如今红尘中早已不见踪影。只是感到悲哀。人生本就坎坷,偏偏又遇上那样的一个无赖人。偏偏又爱他爱得那样无药可救,如此高傲的一个人,竟然为了他,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 看完《小团员》,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张爱玲犹豫徘徊地不知将手稿如何处理,以致最终痛苦的决定永不见天日。 
       我一直都很喜欢张爱玲的书籍,阅读了她的代表作若干,看她之前的书时,形容心境的语句可以用“痛苦并快乐着”来形容,但读《小团圆》时,心境却是完全痛苦的,以致到休读数日,但又欲罢不能。在书中,九莉从小到大的境遇令我时时刻刻替活在民国时期的张爱玲感到痛彻心肺的惋惜,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境遇,造就了今生今世的张爱玲,造就了《倾城之恋》《十八春》《色戒》等等文学巨著。 
       《小团圆》是一部文学小说,但我认为更是一部稍加修饰的自传文学,读《小团圆》,犹如跟随张爱玲走过凄凉的一生,对于解读张的其他作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团圆》里没有过于华丽的字句,句句都是用平凡的词句谱写朴素却铮铮入耳的感情。 
         我最喜欢张描写自己与母亲的微妙情感的段落,其中有一段是描写母亲如何厌恶地拉她过马路,旋即又松开的情景,生动至极 。

  • 坦率地说,看张爱玲的《小团圆》,我是带着一丝窥私欲的。因为,这是传说已久的张爱玲的自传。 
       看《小团圆》前,我特地先看了余斌写的《张爱玲传》。结果是,再看《小团圆》时,我已分不清小说中的盛九莉和现实中的张爱玲了。 
       张爱玲在1976年就写好了《小团圆》,却始终挣扎于发表与焚毁之间。到今天才由她挚友的后人公开出来,可见,这本书凝聚了张爱玲一世的伤痛。 
       《小团圆》写了张在大陆时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的求学、爱情生活,完全是一曲对于其末世家族和个人爱情的挽歌。 
        张爱玲这个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念念不忘“煊赫旧家声”(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耦的诗句),显示了浓浓的安徽情结。作为一个肥东人,我感到特别亲切。比如写张家一个大爷,“一口合肥话”(李氏乡音)、“瘦长条子”(有李鸿章遗传基因)“有祖风”,楚娣说他:“奶奶(李鸿章女儿)从前就喜欢他这一个侄子,说他是个人才,说只有他还有点象他爷爷(李鸿章)”。这个“大爷”就是张爱玲小说里多次描写过的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 
        与她过去的作品中多次写到合肥话 “停当”(合肥话“聪明”的意思)、“拨聋” (合肥话“糊涂”的意思)等一样,《小团圆》里用了不少笔墨写自己的家庭生活,其中多次写到自己最喜爱的来自合肥乡下的女佣韩妈和合肥话。如楚娣(姑姑)回国后,说在国外吃不惯只好自己做饭,学韩妈的合肥土白,反问一句:“不做摪(怎样)搞啊?”。韩妈说:“家里没得吃,摪搞呢?”、“快吃,乡下霞(孩)子没得吃呵!”、“乡下霞子可怜喏!实在吵得没办法,舀碗水蒸个鸡蛋骗骗霞子们。”韩妈称自己女儿“大姐”,也叫九莉“大姐”。所以讲起她女儿来称为:“我家大姐”,但有时候九莉搂着她跟他亲热,她也叫她“我家大姐”。这在合肥一代是很常见的。《小团圆》里还提到不少合肥菜和点心:空心炸肉圆子、火腿萝卜丝酥饼、枣糕、紫晕豆酥糖、大麻饼。    
       《小团圆》里的重头戏当然是写盛九莉(张爱玲)与邵之雍(胡兰成)的爱恨纠葛。有人说张对自己爱情的揭示很残忍,的确如此。最残忍的莫过于盛九莉(张爱玲)一遍遍地听着邵之雍(胡兰成)谈他的风流韵事,却要装出若无其事(正是这种大度鼓励了邵之雍的滥情)的样子。“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1976年4月22日,张爱玲给挚交宋淇夫妇的信中这样描述《小团圆》)。 
        至于有人感兴趣于书中的性描写,我却觉得极其干净自然。另外,我感到张爱玲的《小团圆》,是以小说的形式记录自己人生的一段经历,艺术上当然不能和《倾城之恋》等比肩。



  • 《小团圆》里不少人物,都能跟现实中的人对上号,但事情是不是对得上号就不知道了。大概有十几、二十来个人物都能跟张爱玲现实生活中的对上号。对作家来说,在写作中以现实人物为原型,不足为奇。上个世纪初有部小说叫《孽海花》,里面好多人物现实中都有原型。包括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还有她的奶奶,就是李鸿章的女儿,那书里都有。所以说这种手法也不是独创,以在生活中的谁为原型,这非常多见。能对人未必能对事,能对事未必能对细节。当八卦来理解就太低了。
  • “小团圆”,多么讽刺的名字啊。胡兰成的春秋大梦大约就是和和美美地坐拥三妻四妾。逃亡在外,依旧本性难移,和遇见的每一个女人纠缠不清,居然还洋洋自得地向张爱玲夸耀。更为无耻的是,胡和介绍人苏青还有一腿。张爱玲到底为什么爱上这样寡廉鲜耻的衣冠禽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分明已经被伤害地遍体鳞伤了,还那么执迷不悟。一代才女照样遇人不淑,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最终只得黯然离开,一点也没有作别云彩的浪漫。在这场感情的角逐中,张是输家,他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胡是纵情声色的风月老手,张虽然才华横溢、聪明剔透,但却是个毫无经验的天真女子。也怪张的特殊身世,让她衍生恋父情结,所以遇到风流倜傥的老男人,便乖乖地缴械投降。张爱玲貌似看透世事人生,也还是逃脱不了为情所伤的结局。这一场恋爱,张爱玲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落得个汉奸之妻的名头,在电车上为人(这位电车上骚扰张的仁兄也是人才,多年后还写出什么“遥寄张爱玲”的狗屁文字,真是斯文败类)戏弄,最后还要为胡所大肆利用,为其《今生今世》大作免费广告。对了,还有化名为“燕山”的导演,也是毫无勇气和担当的懦弱之徒。唉,张爱玲的一生真可以用悲剧来形容,自小家庭不幸,长大以后又屡遭男人的背弃伤害,虽然红颜厚命,但是孤单终老。真是可怜可悲可叹!
  • 终于盼到了把《小团圆》捧在手上读完的时候。在前言的里面,受到了整理者的极大影响,总是希望把自己乔装成索隐派,通过这本自传体小说当中去解读张爱玲想要隐讳却又不忍遗忘的东西。一如既往的竖排繁体本,读起来略觉晦涩,却是张爱玲一贯的笔调,亲切,熟悉,细读之后让人心中一凛,把世事与时事剖白得如此不留余地。 
     
    《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使我受益匪浅!!

  • 曾被张爱玲在遗嘱中要求销毁的小说《小团圆》,在她过世14年之后,由台湾皇冠出版社于2009年2月26日“违规”出版了。这部被看作张爱玲自传体小说的手稿多年来一直不曾曝光,为了让它面世,张爱玲挚友兼经纪人宋淇曾建议将男主人公角色改为双面间谍,并被人暗杀,但张爱玲拒绝了。《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因为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坠入张爱玲的文字世界,就像她所写的如“浑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难以自拔! 
    很喜欢这本书
  • 但凡起了名字,总是有所指的。张爱玲的小说也都是如此。《金锁记》是指曹七巧的身心在有形无形的金锁的重压下扭曲,以至变态;《倾城之恋》是指范柳原和白流苏在香港陷落时成就的一番恋情;《红玫瑰与白玫瑰》则是指男人在此岸与彼岸、得与未得之间的挣扎……但是,这《小团圆》的书名到底所指何意?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既然是自传体小说,在很多情节上就是与作者自身的经历是相重合的。书内的盛九莉和书外的张爱玲都出身没落贵族之家,父亲是遗少作风,母亲却是新派女性,两下里水火不容,早早离婚,使她们都成了缺人疼少人爱的孩子,只能从佣人那里得到些许的温暖。父亲的再娶,让她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最后不得不逃到母亲那里,而自私的母亲虽然接纳了她,却并不给予她们更多的爱,甚至说“我宁愿你死,也不愿让你活着痛苦”、“你活着只是害人”。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她们养成了自卑、孤僻、自私、敏感、冷漠的性格,不安全感包围着她、压迫着她,仅仅是得到一个同学的赞美能就高兴半天。自小在夹缝中生存,被人忽略,在突然有一个人能够欣赏她,给予她爱的温暖时,她便报复性的绽放了,不去管这人的身份,不去管这人的过往,与之疯狂的相爱了。但这爱的对象的汉奸身份,这爱的对象的滥情作为,注定他们的爱情要无果而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过去了,一出戏剧就这样突然落幕了。作为女人,一生中最鲜艳夺目,最大红大紫的时候就要过去,花瓣已经渐渐零落,但毕竟还未枯死凋落,剩下的路还要走,人生的这个圆还未画完,还没有到油尽灯枯的时候,还要忍受烈火油烹之后的冷寂,还要忍受鲜花着锦之后的落寞,还要在岁月风霜的侵蚀之下无声的老去。迟暮对于女人,特别是对一个孤傲的女人来说是异常残忍的,岁月的刀锋在一刀刀的切割下她的青春,她的生命,却又无能为力。

    我们常人讲到团圆,基本上都是到了最后关头,莫不带有总结的性质。大多数人都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人和事都要给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就在花团锦簇时分拉上那出戏的幕布,音乐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观众就可以在回忆中反复咀嚼那百转千回的情节,击节叩赏之余,给好人以赞叹,给坏人以咒骂,给未来一个美好的期待。细想之下,竟是很少有人待见那种“缺憾的美”。但事事出人意料的张爱玲大55岁年纪写这样一本自传体小说,并在“团圆”之前加一“小”字,对小说的结局来说是一种不圆满,对她自己生命中那段最为美好的时光也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吧。

    有人拿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来说事,象研究红学的索引派一样,把书内人物与张爱玲的过往一一加以对号入座,这个本无可厚非,对于我们了解当年人和事的真相也是很有裨益的,但直把它作为一本传记来读,否认了它作为一本小说的文学性,那就真的是走火入魔了。也有人说这小说杂乱不堪,不比从前,我倒觉得这样说的人是没有读懂她。那些都是她经历过的,思维肯定是要跳跃的,时间跨度从童年一下子到中年也是常见之事。意识流的运用自然流畅,行云流水一般,不着痕迹。小说的文字相较从前,少了一些繁华浓艳,多了一种从容,清冷而不失深刻,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吧。而在结构的设置和情节的铺陈上,前后呼应对照,技巧运用更加炉火纯青,更显功底,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超过《怨女》和《半生缘》许多的。

    她说“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所以,写这部小说,对张爱玲来说肯定是痛苦的,一个孤标傲世的人一生都独立特行,不作解释,现在却要把自己的过往剖开了给人看,这种内心的纠缠挣扎必然痛彻心扉。她自己就说,回忆都有一种悲哀,就像“站在古建筑物门口往里张了张,在月光与黑影中断瓦颓垣千门万户,一瞥间已经知道都在那里”。最令人心痛的是,当年看不透花团锦簇之后为何物,以为可以永远,现在穿过30年的时光往回望,干柴烈火的激情已经消褪,鲜花着锦的繁华已然不再,当年那人、那情、那景早已凋落零散,却还是历历在目。

    读罢,掩卷沉思有顷,仰天长叹:时空依旧,才女已早逝,美文难再继,何得不伤悲?

  • 雨声潺潺 像住在溪边 宁愿天天下雨 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在地铁里斜瞄到这个开头 触电一般  赶忙在当当就《今生今世》一起买了  
    看完 只觉好生羡慕  聪明人与聪明人的爱 我们这样的一般人 想也想不来  
    对比两人对于这段关系的描述 觉得张是小气了 但也难怪 感情的世界 赢得那个人总可以高高在上 
     
    论你怎么的想他这般无耻也无所谓 谁叫他就能吃定你呢 
     
    只是 能这般的娓娓道来 张是勇气可嘉 
     
    《小团圆》的文字当似深海 风平浪静掩饰着内里的波涛汹涌 它绝不是那种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让人酣畅淋漓的小说 还是延续了一贯的灰色调 阴冷得让人不舒服  
     
    最不妙的就是 看着看着 还会起八卦之心 总想着把那些名字和现实的人物连上线  
     
    诶哟 莫怪 人之常情啦







  •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是晦涩难懂,幸亏认真读了书的序,才一点一点地往下读着,尽管很乱、很有点唠叨。直至到绍之雍出场,语句那个精彩啊,完完全全的张爱玲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读她的书不多,年少的时候也看不懂。但是这本书,这本书啊,给我印象太深了,也许是已经成家,也许是以为人母,但是少女初开情窦的心怀是永不会忘记的记忆。那是怎样的热情和爱情啊!却给了最不配得到的人。在我读的所有书中,没有谁可以像张爱玲一样,将两情相悦写的这么美好,没有一点点亵渎。看完了书,心里却波涛起伏着,很长时间不能平静下来,透过平面的文字,我仿佛看见那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瘦而高的身影,深情的双眼,火热的内心。
  • 半个多月前买的书,每日细细的读,终于在昨天晚上合上了最后一页。 
     
    如她之前的小说一样,张同学的风格还是那么的黯然凄冷,无法逃避的宿命。乱世之中的女子,自有看待世界的方法,不如后世的执政者,千篇一面的将人脸谱化,要么金光四射高大全形象,要么萎缩阴险十恶不赦,其实人心最复杂,哪里有这么简单? 
     
    相传人死之前,会将一生的往事在眼前过一遍,张同学的遗作亦诡异的遵循这个规律,半生缘,倾城之恋,乃至色戒的内涵全部包容在了她的最后一本书中,哀怜自己是汉奸的妻子,人人可欺,对男人彻底的失望,然而却又对他们无限的依赖,在这种自我精神割裂中,张孤身走过了晚年时光,孤独的死在纽约的公寓中。 
     
    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而并非机遇吧。



  • 周五没课,周末都要变成三天小长假了。 
    我在宿舍窝了大半天,动机不纯地本着八卦的性质,看完了五四青年节买给自己的礼物——张爱玲的《小团圆》。 
    是本有点自传的性质的小说。 很多情节我都在《临水照花人》中臆想过。不过,由作者本人亲口说出,亲笔写出,还是让我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又是一个幻灭的故事。百转千回。太过真实。让人崩溃。  
    “她像棵树,往之雍的窗前长着,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着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  
    他们的故事也不过如此。
  • 小团圆终于读完了,这可能真是爱玲的收关之作了吧。看完之后心里一阵阵的悲凉。张爱玲旧作中的人物悉数出场。父亲,母亲,姑姑,爱人,父亲应该是金锁记里的那个烂赌,抽鸦片的三少爷季泽吧。我觉得张爱铃始终是爱父亲的。而她对母亲的感情就让人大感意外了。我记得张爱玲曾说对于母亲是一种罗曼蒂克似的爱,可这本书中却只是觉得两母女彼此间的疏离与冷漠。都是自私的人,爱人胡兰成更是顾影自怜,长袖善舞。完全以爱神自居。完全的张氏写法,精彩的心理描写,一语双关的性描写,人与人之间几乎全是暗战。精彩之极。过瘾之极。可看完后,心里还是一阵阵的悲凉。
  • 团圆是一种场景,洋溢着相爱的久别的亲人终于在一起的热烈喜庆。小团圆起码也应该是欣喜的,有节制的欢愉。 
        书的名字叫小团圆,但是开篇第一段话写的却是绝望的等待,书的结尾又是这一段。 
        读罢全书,我感觉她其实想表达的就是等待爱情和亲情的绝望的情绪,是团圆的反面。 
        有一个团圆是在书里实现了的,就是张爱玲所有往事至少是她认为重要的往事在这本书中得以集中。在张过去的散文中,本书的很多素材已经写得很透彻了。但是那些散文中,那个女人是在挣扎的,是有欢喜的,文章的基调是敞亮的。而这本书太灰暗,九莉的人生是无奈和悲凉的。 
        本书的表达太过自我,作者很少顾及读者的感受。小说人物众多,一些陌生的亦中亦洋的名字不时出现,让人措手不及。故事也缺乏清晰的整理,给人的感觉是结构(特别是前半部的结构)混乱不堪;有些情节缺乏铺垫和交待,读来不知所云。 
        很多点滴记忆清晰,比方说她对于在前清遗老面前诵读古诗的情景,老师安竹斯对他的资助、刻骨铭心的堕胎经历等等。但是在叙述那段爱情时,又没有过多细致的渲染和刻意的抒情,有些情感体验还似乎欲说还休。这就是一个老人在回忆往事的情景,叙述的内容是有选择的,不动声色的表述底下是极端感性的人生体验,对于过往的悲凉和绝望又是那么地冷静。 
     
        很反感把她的书这样拿来卖,当当网上书名的后面还要加上吆喝声“张爱玲最神秘小说遗稿”。 
         
     
     
    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洋台上的月光,水泥阑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的压在心上。 
     
     她崇拜他,为什麼不能让他知道?等於走过的时候送一束花,像中世纪欧洲流行的恋爱一样绝望,往往是骑士与主公的夫人之间的,形式化得连主公都不干涉。她一直觉得只有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 
       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暸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麼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 
         
    她写了首诗: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 
      寂寂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里晒著太阳, 
      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 
      我要一直跑进去, 
      大喊‘我在这儿, 
      我在这儿呀!’”


  • 新版的书封面很。。。。妖艳。有一种和千疮百孔封面一样的华丽感。。。。幸亏是先看了千疮百孔才看的这本,免得觉得自己肯定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理清其中的关系。不过,如果不选择先入为主的话或许自己慢慢品味又是另一番光景。值得细细品味的一本书,不管你是在恋爱中,或是恋爱后,抑或是没有恋爱过,个中滋味要自己尝试才能明白。
  •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小团圆》再合适不过。书中的九莉或多多少都是张爱玲的影子,自年少的辗转,亲情的流失,到成年后遇见邵之雍等等,你所能看到的都是一个郁郁女童带着阴影成长的过往。她似一直站在幕后,看一出无关风月的戏。戏中搭建起的舞台里,有繁华的布景,来往的人群,热闹的喧嚣,内心的孤寂。还有更多的,是无法言说的凄楚与辗转,那是对人生的最终诠释。一切的一切,即使花团锦簇,即使绿树成荫,到最终,亦不过落得烟消云散的结局。 
    另,我是看了胡兰成《今生今世》在先,这次是首次见着张爱玲谈论起与他相处的细节,更觉胡兰成是陌上赏春亦不落情缘的人。 
    好书。推荐阅读。
  • 不可否认,小团圆较之张爱玲早期的作品而言,显得晦涩沉闷而散乱,这部遗作是张爱玲写作生涯也是她自己一生的一个收梢,并非像以往为了写作而写作,取悦于读者。 
    对于懂得爱玲的人来说,自然沉得下心去细细体味她苍凉的一生;而对于只冲着(张爱玲最神秘小说遗稿)这句话抱着猎奇心理的读者来说,怕是要觉得失望的很。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初衷是想要看一个刺激引人的故事的话,不妨另作选择。请不要看不懂就随意贬低张爱玲。还有,书籍本身较为精美,封面与封底亦极贴近张爱玲的风格,我本人很喜欢,书已读完数日,心底仍低徊不已,隔些日子还会重读的。 
    只有真正熟悉张爱玲的人才会明白小团圆。 
    此处借用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这三本书放在一起,不看别的,单看那封面,你也知道谁是主角了:《小团圆》是花团锦簇的,火红的底色上是大红贵气的牡丹花及在花团中飞舞的红绿尾的凤凰鸟,整个画面十分热闹,像东北饺子馆的招牌布景,喜庆;《重返边城》和《留言》就是别有一种风情了,那淡雅的蓝,温柔的蓝底白边勾出的花做底,上面浮着白中泛蓝的白花,错落着深深的湛青色的花,整个画面是那样的古朴典雅,再烦躁的心看到这幅画也会平下心来。若是有看到这样的花色的旗袍,我定是要买一件的,这是我非常向往的花色,向往着那份淡谧吧。想像着穿着时的得意,那份美丽,那样地摇曳,再手拎着复古的金色小手袋子,脚着同色系的高跟随皮鞋,头上轻挽着一个发髻,插上一根簪子,该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

    我想,喜欢《小团圆》的人应该是要去看看那两本张爱玲的散文的。在那两本书中可以找到很多《小团圆》的语言,现实中对话,更好地理解书中人物的情感,更好地理解张爱玲。在《重返边城》中收录有《对照记》,里面有她妈妈,姑姑,爸爸,炎樱还有张爱玲自己的老照片,看着照片,想想《小团圆》,给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对对号,倒也是一件乐事呢。在《流言》中,收录有炎樱,姑姑的语录,挺有意思的,看了这本书,你会感叹,原来这也能写啊。不受拘泥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书差不多集齐了吧,《倾城之恋》、《半生缘》都是让我爱不释手,赚了不少眼泪去,最喜欢的可能还是这部《小团圆》吧,可能因为这是张爱玲自己真实的爱情故事的写照吧。张爱玲自己为这本书这样定义:“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存在。”在这部书中,她生平爱情故事的娓娓道来,美丽而又凄凉。书中人物的爱情,对话,很多是那么地熟悉,她的那份感触也是那么地相似,我想只要曾经历爱情的洗礼的,是否感触都类似呢?有些故事太遥远,太特别,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的。像《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的那段爱情,是有多少人只有羡慕的份了,而《半生缘》的事件,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是离谱与离奇的事情,不过爱情的经历与曲折及那种千差万错,倒是时常有的。离现实情感最近的,对于差不多不自传的《小团圆》,当然是加了更多的关注。

    张爱玲的书很耐看,我也喜欢反反复复地去体会,与书中的人物互动,让不同时期的自己沉浸在相同的故事中,看看那感触,思想,体会是否有什么不同。我喜欢那份不断咀嚼,不断思考,不断品味的过程,试图找出作者当时书写的心境。

    现在可以悠悠闲闲地看书,淡淡定定地思想,这样轻雅的生活也着实是人生一大享受。



  • 一直都很喜欢张爱玲,她的文字总是温柔缓慢的节奏中夹杂复杂尖锐的情绪。女作家中,有谁还能够达到张爱玲的高度呢?最近也一直在看张爱玲的传记,但是不管看多少关于她的故事,总觉得对她了解不够。那么多的女作家,其实也不乏文笔超凡脱俗的,但是她们的为人总让人感到做作。于是她们的文字中也就带了点矫情的忧伤,太矫情,以至于看不出他们文章的真情实意。看多了矫情的文章是会被逼到suiside的。张爱玲不光在她的那个时代是一缕沁人心脾的微风,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她依旧是山间潺潺的清流,我行我素,鄙视世俗。 
    小团圆据说是张爱玲自身的写照,里面的不少人物都有影射现实中的人物。张爱玲一度想要销毁小团圆。是她怕自己被人看透吗?她作为一个受过不稳定的亲情和虚伪爱情折磨的女人,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呢?她会不会也敏感的惴惴不安,害怕读者对她的评判? 
    大陆和台湾的张迷队伍不断的壮大,张爱玲的美丽与哀愁也渐渐的为大家所知。张爱玲,作为历史与文学中的奇女子,敢爱敢恨的她,或许能像她所崇拜的李清照一样,流传青史。
  • 前半部分写香港的有点杂乱,可能毕竟是初稿吧,就象未经打磨的玉,读起来有些诲涩,甚至有些语病,比如“她”就用得很随意,指代不清,如果不是名人,会被当作病句对待。后半部分很精彩,体会到张爱玲信中所说的这些故事积在胸中一吐为快的感觉。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太多,有些很有水平,所以也不敢妄评了,只是感觉,张即使写自己,也有种冷眼旁观的冷静和残酷,以至于让人感到九莉的形象不是跃然于纸上,而是在不近不远处某个模糊的背景前,象剧中人物;张即使写很深刻的感情和痛楚,也只是笔尖轻轻一带,剩下的尽在字外,习惯于大段情感描写的读者会觉得没感觉,而有体会的,自会体会那种无声胜有声。我喜欢张爱玲,就是喜欢她的文字不张扬,寥寥几句,就会让你感到无穷的意味。看这本书,我更多的是从欣赏她的文字、欣赏她对人心理的刻画的角度,至于对她的个人,我觉得并不象有些媒体上说的与以前人们印象中不同、大跌眼镜什么的,诚然,这本书将人们洞悉她的个人世界的窗打得更大了些,但以前好些作品,其实已经向我们开了这扇窗,那些作品的背后,其实作者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已可知一二,只不过有些人没有认真读,加上之前媒体过于美化她了。其实她就是一个现实中的女子,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的弱点和执着,但她又是个当之无愧的才女,经历同样的事情,她的感悟会比常人丰富许多,因此我们才能有幸看到她笔下多姿多彩的人物。
  • 张爱玲不愧是张爱玲,即使写她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父母兄弟包括她自己都不手下留情,写出人生的凄厉。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没有圆满的结局,都非常不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母亲坎坷曲折的一生,她生养了两个子女,因为她非常自我,讲自己的享受,没有对这两个子女尽母亲的责任所以她的子女成年后都不爱她;老了还要流浪她乡。这给我们读者的启迪是如果你生育了子女,不管你爱不爱他(她),你都要尽一个母亲的责任。 
        书中还有一个让我震撼的描写,爱玲之母将再次流浪之前,竟为一只苏打饼干盒与爱玲姑妈客气起来,爱玲心中一凛:“她们可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啊(又是妯娌),竟然这样生分起来。”这让我不禁想起电视剧《香樟树》中对司马小杉说过的一句话:“没有谁是好一辈子的。”是啊!人性是复杂的、自私的,人会遇到很多窘境,怎么可能做到一辈子全心全意对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这样也许会有“风雨故人来”。
  • 终于看完《小团圆》  
    最近总觉得很是懒散,一本期待已久的《小团圆》算是抓紧了双休日和临睡前的时间,也是拖了这么久方才看完,一点不像我拿到好书就想一口气看完的性格。细想下,看了这么久也有几个原因的,其一是我所钟爱的作者的自传小说,有点不想太快看完,舍不得囫囵吞枣;其二是各章节有些凌乱,没有紧凑的情节让人放不下手;其三是这本书可能是由于她晚年的修改,改变了以往华丽辞藻的修饰,不少语言晦涩难解,不通顺畅达,又是砍掉主语,又是英文式的倒装结构,又是人物多关系芜杂,看了比较头大。、 
     
      
     
    其实《小团圆》也算是让我期待好些时日了,从4月份上市到现在,这么久了,就如张爱玲那么多年才终稿,又是之前的台湾先面世,直到现在千呼万唤始出来,让我期待了这么久的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完整故事。 
     
      
     
    一开始很是好奇,为何书名《小团圆》?谁和谁的团圆?为何团圆之前要加个“小”字?看完后方才有些感觉,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主角都中了状元,然后三妻四妾个个貌美和顺,心甘情愿同他一起生活,所以是“大团圆”。现在这部小说里的男主角是一个汉奸,最后躲了起来,个个同他好的女人都或被休,或困于情势,或看穿了他的为人,都同他分了手,结果只有一阵风光,连“小团圆”都谈不上。 
     
      
     
    小说虽然写得很冷清,但能感觉出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想表达出爱情的千回百转,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折射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两主角盛九莉和邵之雍是两个性格特征都非常鲜明的人。书中描述他们之间的故事只是不足一半,前半本书都是九莉生存的复杂的大户人家的描写,特别是她的母亲——她口中的二婶。着重笔墨写的九莉的家庭,也让我们理解了她为何会执着的,不计背景的爱着汉奸邵之雍。这样是因为她所过的生活使她完全不知世情。邵之雍除却她之外有各色的女人,有名的,无份的,她都不愿意去打听,甚至以她的聪慧,情愿去装傻。却有邵之雍还要细细道来他与各女子的亲密关系,她也只能倾听,低到尘埃里大概如此了。 
     
      
     
    其实我们也不能质疑胡兰成的人格,只是他给不了张要的爱情。她是既要有两人平起平坐地相看两不厌,像传说中的天长地久,又要能够自谋其食、独立社交,甚至要还母亲供养费,同时千娇百媚的狐狸精状态也不放弃——要有爱一个人爱到向他要零用钱的依赖和娇怯。真是传统、现代两不误,怎么可能实现得了。要实现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所谓天上一日,地下十年。胡兰成是这等能实现美梦的人,且看他把爱情说得那样花枝招展,只是这样的爱情过不得日子。




  • 《小团圆》书的质量很好,封皮真好看。看完书,这是熟悉的张爱玲的风格。前言张爱玲书信中说好再现在小说与自传不分。。。他定做的小说就是小团圆。。。。。。所以很自然的会把书中人物和现实人物对号入座,很吃惊的是瑞秋与楚娣,按原型来说就是张的母亲和姑姑,书中的内容真是颠覆了我对她们的印象。看过张茂渊和李开弟的故事,很难相信书中的楚娣会是张茂渊。她笔下的母亲与姑姑的私生活似乎“过度开放”了。张爱玲说在这部小说里,她对自己也很不客气。写到她的流产及做妇科检查等,可见她是在深刻地剖白自己。看她的文章,我总是有些理不清的感觉,但《小团圆》的语句是很熟悉的,在她从前的作品中都出现过。《小团圆》似乎是一切的总结。前段时间看洪晃主持的《亮话》谈《小团圆》,说是我们终于有了张爱玲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那部《半生缘》被证实是从一部英文小说照搬而来,有些语句甚至是直译过来的。不管则用,因为《小团圆》我们又一次走近了她。
  • 《小团圆》——张爱玲 
    2009年4月出版。是时下我手中最新的一本书。 
     
    腰封写“全球3000万张迷翘首企盼”等煽情文字,我不禁自问了一下,我是张迷吗?然后又问他:“3000万张迷”是怎么算出来的? 
     
    哈,我知道后面的那个问题过于白痴了,但前面的问题是否可以自答一下呢?答案是:我也说不清,严格意义上说,肯定不是,我还没到迷的地步。只是喜欢她的文字,她所有的书都会看,她所有的书手中都有,只要有书出,肯定会去买。比如手中这本《小团圆》,比如早年的那本《同学少年都不贱》。这算“张迷”吗?我不知道哎。 
     
    最初肯定是冲着张爱玲这个名字去买的,但其后绝对是被其内容及文字所吸引。这本《小团圆》即是如此,拿到手中那叫一个喜爱,装帧实在漂亮,真的就是“小团圆”的感觉,真的很“张爱玲”。这个世界有才华的那些人啊,让你不得不服啊。 
     
    而文字更不言说,开篇即迅速将你拉进张爱玲的文字世界中,除了她,谁还能写出此等意境:“夜里在床上看见洋台上的月光,水泥阑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的压在心上。” 
     
    还有这句:“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唉,妙到不行,“寂寂的流年|深深的庭院”。张爱玲是最早的小资,不承认不行。 
     
    我以前常常说张爱玲的小说适合在夏天读,因为其文字能让你由内而外地彻底清凉,也很认同安妮宝贝的说法,原句不大记得了,好像是:张的小说是插在心上的一把刀,轻轻一碰都会疼。 
     
    但这本《小团圆》中,我感到一些温暖的东西。可这种东西具体是什么,我还写不出来,待我再仔细咂摸。 
     
    或者是张爱玲自己所言: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嗯,是的,应该就是这句话的感觉。 
     
    不论你是不是张迷,都建议你读读这本书。这肯定会是2009年图书市场最好看的一本小说,不读会很可惜。 
     
    作为一个作家,张爱玲从来都不会让读者失望。






  • 这书时常有细节,要看个几遍才懂。懂了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这个。这个时候的张爱玲,如果不是抱定你能读懂,就是你懂不懂都没什么关系。她自己也说写作,觉得比说话好,总有人懂得你写的是什么意思,或者别人都不懂,她也觉得还会有人明白。所以爱写作。这话很贴切,因为我们都明白,找个另一个自己与自己谈话有多难,张爱玲找到了写作。并在这一点上,她永远骄傲。  
        
      所以《小团圆》是多幕剧。里面不乏有十分精巧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耍手腕,而是在写作上,她已经聪明的出神入化,自得其乐。相看两不厌,唯有镜中人。 
     
        这本《小团圆》,应是抱着淡漠的心,隔岸观火着彼时的热烈。爱情过后,总还有点儿什么。剩下的这点儿什么,就是透过云翳洒落地面的淡灰色的月光。朦胧,不着边际。只值得怀念,念的久叻也会来一阵子心疼。

  • 久不读张爱玲,却读到了这样的一本《小团圆》。 
    读这本书,心里浮现的总是电影色戒中的一个镜头:女主角放走了刺杀的对象在回程的黄包车里,一个很长的长镜头。这个镜头一直在我脑海里,时时回放,挥之不去。 
    张爱玲以她一贯的文字,一贯的风格,给了读者一个最后的最真实的故事,她自己的故事。在百转千回之后,是直视的勇气和岁月的苍凉。自度没有评价这样的作品的资格,只是感谢,感谢一位作者,一个若干年前生活在上海的女子,为后人留下一段遵从自己的诚恳的文字。 
    作者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麼东西在。”我在这个故事里看到的却是深彻的孤寂,一出原本是双人舞的独角戏。敢在这样的故事里,坚持爱情,是生命本身的力量?还是入戏太投入?我不得而知。不知道在作者的心里那完全幻灭了之后,还有点的是什么东西,我只是看得无比心酸,如许孤寂的团圆。


  • 对张爱玲的了解仅限于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是个才女。没读过她的作品,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种感觉,觉得她的作品很忧伤,感觉她的人很刻薄。 
        这几天在读小团圆,开始读感觉有点乱,人物关系有点理不清,然后想查一些资料,看看有关张爱玲的平生。碰巧看到一篇是说张爱玲和冰心的,说冰心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女,张爱玲很真;说冰心虽然从来没说过自己美,但是字里行间的细腻,给人的感觉就是美,甚至应该说是完美;而张爱玲笔下的,即便是倾尽一生在培养她的母亲,她也依然毫不留情。   
        确实是这样的,小团圆的序中有一段说觉得九莉不可爱,不能让读者同情。可是不能让人同情,却让人觉得真实,只是生活,就是现实。还记得曹七巧,多么可爱的女孩,可是因为生活,最后却需要和自己最爱的人争夺家产。这类的书我是一直不忍去读,读不下去,心疼,是真的疼,不想看到那样的结局,可是又是那么的无奈,那种感觉是你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你根本就无力去阻止。

  •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因为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坠入张爱玲的文字世界,就像她所写的如“浑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难以自拔!
  • 张爱玲的文字,总是一眼可辨认的,独一无二的。

    那种冰冷的讽刺,隐藏在清清淡淡的文字底下,慢慢的浮出水面——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总是太凄清。

    一开始不知所云,直到翻了一半才懂:所谓盛九莉和邵之雍正,即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剪影。

    胡那样的人。。。哎,即便是个才子,即便能写得出‘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那般的文字,又怎样呢?

    不明白张为何选了他,也许是迷乱、或许人生太过清冷寂寞——这是围绕了整本书的氛围,也是我一直读不懂得地方。

  • 虽说小说里都有作者的影子,文字本来就是作者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但《小团圆》中的九莉的生活跟张爱玲真实的生活非常的接近,包括文章中九莉的家族、九莉的学习经历、九莉的爱情,都是张爱玲生活的写照,《小团圆》的九莉就是张爱玲本人。 
    本书读来,让人从字里行间在找张爱玲的影子,对喜欢张爱玲的读者来说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作者。
  • 小团圆才看了不到两遍来写评论有点早,就我这水平至少看三遍才有发言权,没看小团圆之前看过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很喜欢她的文章,看了小团圆之后不仅喜欢她的文章更喜欢她这个人,是一个真实的人,她对生活对人的观察入木三分,真的是把艺术生活化把生活艺术化的这么个人,写来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的感觉,真真是为写作而生的天才。看完了小说感到了九莉这一生的幸与不幸,幸其有一个这样复杂的家庭背景能这么早的就感受到人情冷暖,从小接受这么好的教育,从而使自己的天才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不幸的是从小缺乏母爱父爱,更不幸的是成年以后初恋就遇到了邵之雍这样一个无耻流氓人渣,就是这样她还是对爱情抱有一种崇高的憧憬!
  • 还没正式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因为各方的炒作,的确是很期待,期待这部让张爱玲想绝世的作品有多么的轰动。从大学时代对张爱玲的书都是一气呵成的看完,哪怕没吃饭,哪怕熄灯了还有打着手电继续看完,甚至精彩的,或者还没好好品味的不禁再看一遍,多看一遍,在较长的一段时候内,她的文风深深的影响了我的行文。 
    可是小团圆开篇起看了一半还是让我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不仅又重头看起来,又一次才看到89页我居然看睡着了,无法坚持这是张爱玲巅峰的汇集,似乎是她平素练手的段落勉强凑合起来的感觉,第一次没有一口气看完她的书,也是第一次她的书让我还有看到一半就反复看好让自己能把前后的情节凑起来。 
    但是作为她的执着Fans,我还是用了5天的时间才看完整本,也顿然失去了再从头看过的企图了,或许是她坚持要焚毁,不愿发表又被后人发表了,在无形中给这本书带来了神秘的面纱,但是对于我来说只是觉得期望的太高了,不免略带些许失望了。只能是不同的看官不同的观感。
  • 昨天是周日,原本计划着去买个单反相机,一早起来发现外面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虽不大,但不愿趁雨出门,一手打伞,一手提东西,又得时时提防裤脚溅起泥巴。麻烦。于是躲在家里看书。

    不知怎么地想看《小团圆》,这本书,无数次地在书店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十四、五岁时开始看张爱玲的书,对她书里的世故竟不觉得反感。只是这《小团圆》,据说写的是张爱玲自己与胡兰成的恋情,据说是她的遗作,总是不敢去看,深怕看完了就是个结局,好像电影放映完毕屏幕上大大的ending,逼得观众不得不一个个走出去,与美丽的剧情或婉转的故事划上一个句话。我没有窥私的欲望,尤其在听说了诸多对此书所列真实的张爱玲的负面评价后。

    在《小团圆》出版近一年后我才鼓起勇气来拜读可见内心的抗拒不是一般。断断续续,除去吃饭和午睡,用了六、七个小时看完全书。如果当成一部小说来看,我觉得这是很糟糕的一本书:剧情太过零散,讲九莉和绍之雍的爱情,大半篇幅的其他闲人的故事早已冲淡了主题;前三分之一是有点乱,无数的人物出场,后面又悄无声息地不再出现。姑姑及家族堂表间奇怪的男女、女女关系,常态性乱伦,让人应接不暇。

    网上评价这本书“写得极糟,却好看得惊人”,我想“写得极糟”是指我前文所述,“好看得惊人”无非是从中看到了张爱玲大半生的生活写照,看到了她所在的大家族糜烂苟活,看到了张与胡兰成的恋与缠绵与纠结,甚至看到了大段露骨的而比喻及其精致的性描写(当然读者都知道这是写谁的)。

    离开人世十几年后,遗作出版,惹来无数争议,如果张再世,会作何表现?我想她大抵还是像书里的那些世故而柔弱而又倔强的女人,冷眼旁观,不讽刺,不怒骂,不嘲笑,只是冷眼旁观,仿佛与己无关。张的书让我觉得冷,看多了觉得她这个人也是冷的。她过早地看穿了人情事故,与人保持距离,却偶尔张扬,比如她的衣服都是自己设计,款式和颜色都及其大胆,引来上海文艺圈津津乐道。她活得真是矛盾,真是辛苦,仿佛我懂她。

    晚饭时和Kevin讨论这个书,他没看过,却气得直跳脚,究其原因是因为张爱上了一个汉奸,Kevin说张善恶不分,正邪不分,没有气节,这样人的作品好不到哪去。于是我给她讲张的身世,出生在那样一个没落的大家庭,母亲从小对她不亲近,父亲甚至扬言要杀了她,家族里复杂的关系也让她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也使得她早熟于同龄女孩,后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深知这个男人处处留情却也无可奈何地接受,后定居美国,生活只是更加地不如意。一切的不如意,周围势利世故的嘴脸,亲情的缺失,感情的不完满,造就了她笔下的女性自私、城府,她善于描写服饰、糕点、家具,和男女之间不露声色的传情,再精致的描写也难掩苍凉的味道。Kevin终于若有所思:她也是个可怜的女人;但是她还是很没骨气……罢了,为了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人争吵毫无意义。

    在《小团圆》中看九莉如何为人处世,借她的一双眼旁观教会学校里的同学,以及姑姑及堂表家的亲戚,印象最深,一是当楚娣无意中说起绪哥哥喜欢九莉,九莉只是不语;一是当蕊秋到学校看望她,她送蕊秋下山,在路边等也不是,疑心是为了看车里的人,匆匆退回去又担心被修女撞见,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只在一瞬间。这女人,活得累,对自己母亲和姑姑且如此,何况外人。

    还有那几段为网友津津乐道的性描写,恰如未删节版的《色戒》一样不可缺少,爱,总要有性的辅佐才更加质感和刻骨铭心。还有那段打胎的描写,我看着触目惊心,些许恐惧,些许厌烦,些许不忍。短短几十个字,看似无甚,那按下马桶冲水键的一瞬和此后无数个回忆起的时刻,谁能理解?

    书名为什么叫《小团圆》?不解,到底张写了一辈子的男女之爱,写了一辈子的世故和势利,写了一辈子的人世苍凉,还希望自己与胡有个团圆的结局吧,可是她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天。


  • 算不上“张迷”,可我同样期待《小团圆》的问世。 
     
    虽说是小说,但绝对有张爱玲过往种种的影子投射在里面。 
     
    我无意于探究它与真实的切合度,直想抵达心底深处最初的悸动。 
     
      
     
    这个书名取得好,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后,谁还不是到另一个世界“团圆”去了。 
     
    可是,骨子里的,还是透着张爱玲的那股冷冽与悲悯,再喜庆的字眼,看着都是讽刺。 
     
      
     
    在此之前,看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客观的讲,文笔是不错的,估计是有让女子倾倒的才情的。 
     
    主观的说,人品是不咋的,书的副标题“我的情感历程”一下子让我想到靠绯闻上位的明星,以及四处宣告自己隐私的某些人。 
     
    就冲胡对待感情的态度,我很不喜欢这个人,更觉得他配不上张。 
     
      
     
    愿得一心人,白首莫相离。 
     
    即使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子,渴望的也只是爱人的一颗真心。 
     
    在那最卑微的爱情里,她都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他。 
     
    他永远都是怯懦的,自私的,还在为同时爱着两个人或是更多,发愁。 
     
      
     
    这样的男子,一直到书的中间部分才出现,不免让人有些不耐烦他的姗姗来迟。 
     
    先前所有的铺垫,许是专待他而来。 
     
    父母离异。母亲独立且迷乱,父亲自私而暴戾,姑姑亲善但敏感,弟弟纤细和幼稚,七大姑八大姨的庞大家庭。一次重病。一场战争。成全了他俩的倾城之恋。 
     
      
     
    始终感叹她的悲凉。 
     
    小时候的诚惶诚恐,迅速成熟后的茫然无措,遇见他时的奋不顾身,决定离开的毅然决绝。 
     
    她从小就想着要还母亲为抚养自己所花的钱,似乎她的一生也是奔着“还债”来的。 
     
    稀缺的父爱,周遭充斥的阴柔男性,让她在看到他时,如同抓住救命稻草。 
     
    只是那纠缠不清的感情债啊,要还他,用尽一生的力量。 
     
      
     
    “她永远看见他的半侧面,背着亮坐在斜对面的沙发椅上,瘦削的面颊,眼窝里略有些憔悴的阴影,弓形的嘴唇,边上有棱。沉默了下来的时候,用手去捻沙发椅扶手上的一根毛呢线头,带着一丝微笑,目光下视,像捧着一满杯的水,小心不泼出来。” 
     
    多美好的一副画面。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寂寂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里晒著太阳,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 
     
    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最诚挚的愿望,成了最深刻的讽刺。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在爱里,女人如痴如怨。 
     
      
     
    在别人的故事,写自己的剧本。 
     
    幕,已落下。















  • 拿到书便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看完了。 
    早先已经听到一些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主要来自于香港和台湾的读者。的确如张爱玲本人估计,很多人读完小说便忙着对号入座起来。看完小说,才知道,让人觉得这不是自传体小说,实在太困难了。 
    但还是觉得这本小说的文学价值之高,会让人忽略其情节和作者生事的相似性。张爱玲那种出离于世的眼光,和分明一个平凡女子的柔弱情怀,以及那些简练而精辟的笔法,不能不让人惊叹。
  • 当一堆书入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翻看起这本书,因为张爱玲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从初中开始。像很多人一样,我也为《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半生缘》等如痴如醉,沉侵在张爱玲美好的文字里,阳春白雪,让人目不暇接。她的理智与热情,对人生的绝望和希望,对世间浮华冷暖的洞悉和淡然,创就了她一部部扣人心弦脍炙人口的留世佳作。读张爱玲的文字,总让我觉得像是在看一个很平静的不平凡的故事,而故事结束的时候往往如余音绕梁,久久不息。对于《小团圆》,大概因为宣传和评论,有点先入为主的观念了,带着寻找张爱玲生平的蛛丝马迹的心理,恨不得拿了放大镜在眼前。文字,还是张爱玲独有的生涩奇特,甚至有点孤傲的味道在里面;故事,说不上精彩,但是足够丰富。从书入理,从理入书,像是包含着张爱玲,又不像是张爱玲,大概是我一开始的目的不对吧,于寻找张爱玲的同时丢了“张爱玲”本身。我不知道所谓张爱玲传奇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除了大概知道她和胡兰成的故事,除了知道她最后在美国那三天的日子。其实也不需要,因为我爱她的文字,所以别的,只是了附属,存在与否对我来说也不会改变什么。就像我从来只喜欢歌本身而不深究唱歌的是谁一样。
  • 张爱玲的《小团圆》在未出版之前,就在报纸多次被报道出来。这本被称为最接近张爱玲本人传记的小说,吊足了张迷的胃口。终于等到了正式的出版,未及等到周末,便专程跑了一趟购书中心,买了一本回来。

    然而《小团圆》的阅读进度相当缓慢。有两个原因,一是正赶上其他杂务多,二是这本书的开场读起来特别吃力。和《半生缘》相比,《小团圆》的开首的故事进行得稍有些苍白,没有太多吸引和感动的情节。也许是因为故事过于接近真实,才致苍白?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一本小说,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和不同人物不同时间的上场,使得我几乎要失去阅读的信心。张爱玲这本在众人期待和媒体大炒中出版的小说,竟是这样的不甚。如果不是研究张爱玲的专家,我想还是不要去为难这本小说了。无论如何也无法按照计划中的进度读完这本小说。一直把小说做为娱乐消费品的我,很想放弃这本小说,却又似乎心有不甘。

    读到小说的中部,终于看到了男主角的出场。然后接下来,张爱玲用她惯常的细腻笔触去表述他对性的感受。并在一些章节里表述得直白而露骨。无论如何,人物关系渐次明朗起来。小团圆,无疑是张爱玲心中的大观园。而主人公九莉,也许并不是大观园中的贾宝玉那样具有份量感。九莉的爱似乎是没有边界感,毫无限制和约束的。这种爱情的自由表现和九莉思想中的古典统治性形成鲜明的反差,或者是矛盾。



  • 为“九莉”哭,也是为张爱玲哭。写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能写成“亦是为张爱玲哭”,因为一提起“亦是”,就想到“亦是好的”。九莉每看到邵之雍信上写着“亦是好的”,就忍不住笑。一个人不再爱另一个人了,习惯用语和口头禅由可爱变成滑稽,一看见就忍不住发笑,如果当事人在场,比被剥光衣服更难堪,是失了尊重的无地自容,大概只有一死才能解决那种窘迫。 
    其实,邵之雍的确也窘过,逃走之前,睡在九莉窄小的床上。“小赫胥黎与十八世纪兼作家吉斯特菲尔伯爵都说性的姿势滑稽,也的确是。她终于大笑起来,笑得他泄了气。”九莉的笑都是最有杀伤力的,可以砍伐“过铁的灵魂。” 
    宋淇担心九莉的一切会为张爱玲招来骂名和误解,至少对我来说不是,差不多是按着张爱玲的设想,了解了她的人生。 
    刚看到第三章的时候,突然大发感慨,晚上临睡前,关了灯,和老妈讲起了张爱玲。说到瑞秋牵着她的手过马路,母亲挣扎,女儿觉得恶心,就想为九莉哭,她成长得太不易,好像没有长成普通人的机会。九莉说她自己只有童年是平安的,跟邵之雍好的时候,也有过暂时的平安。平安对她来说,就像永生,“是个金色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一个在不平安的生活里,有太多自知与聪明的人注定是不幸的。而不幸的眼睛看到的是另一个面目的世界,让人觉得怕。反正她是经历过的,她不怕。
  • 昨日刚刚看完《小团圆》,一出版就买了,放在枕边,日日伴我入睡缺却总不忍看。明知是张爱玲在写自己,明知是她的爱情,明知心里千万个自己呐喊着要看,可还是不忍,因为知道自己,看了就会放不下。果然,凌晨看完之后,合上书便再也睡不着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他特意添上的,可是到头来又怎样呢?他谁都爱,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持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过是一句应景的话罢了。张爱玲是受了爱情的伤。我该怎么说呢,某种程度上胡兰成成就了张爱玲,张爱玲写最好的文章时是沐浴在爱情中的,但是同时又是他还是毁了张爱玲,因为胡兰成负心之后,她很少写出那么美的文章来了。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汉奸之妻,人人可戏”,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心里该是怎样的心酸啊。明知跟了他是要被世人唾骂的,明知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可爱了就是爱了。这就是我所爱的张爱玲,就像她那张流传了这么多年的照片,睥睨天下的神态。当爱已成往事,剩下的,该会是痛还是怀念? 
    九莉三十岁的时候在日记中写道:“细雨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正是这样的天气吧,适合怀念。
  • 家里有一套张爱玲全集,简装本,微黄的纸张,看久了有些卷边,总觉得她的文字像鸦片,氤氲又潋滟,使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当然《同学少年都不贱》让人失望,简直是草稿。而《小团圆》,张爱玲自称是想表达“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种幻灭感太强烈,不仅是对爱情,也是对张爱玲。

      

      九莉22岁第一次恋爱,爱的太过郑重,反而不肯轻易说出调笑的话,这在邵之雍看来,恐怕也有些薄情寡意、冷心冷肺的。九莉清楚这是拿她整个生命去爱的缘故,可也不去解释。书里多见的词是“震动”、“她也只是笑着”又或者“心里想”、“她当时从来想不出话说”。《小团圆》已经摒弃了一切技巧,常常是“有一次”、“又有一次”就转了场,显得乱。张爱玲没心思布局谋篇,串起全书的只是回忆。

      

      也谈钱。这点和杜拉斯一样。杜拉斯在《情人》里恐怕也有点“妓女”心理,和那个中国北方的情人在一起的时候,是拿了钱的,要养家,想过更好的生活,母亲和哥哥们都知道,如果不拿了钱回来,恐怕更尴尬。九莉也是如此,也拿了邵之雍的钱,拿了钱给三姑看,才觉得“有了籍口,不用感到窘了,也可以留他吃饭了”。当然两人断绝关系的时候,九莉把钱还给了邵之雍,邵也没说什么。

      

      坠入爱河时,总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也说过“只有他懂她”这类话,其实呢,太阳底下无新事。可笑九莉,她老练到第一次见秀男,就察觉到邵之雍这个侄女是爱她叔叔的;却又天真地认为邵之雍和小康、巧玉没有发生过关系,觉得“如果他真的和小康小姐发生了关系,不会把她这样理想化”。小康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天真烂漫,正是邵之雍最喜欢的类型,连郁先生都说在邵逃亡的时候“听他说话,倒是想小康的时候多。” 九莉清楚她是高估了自己,可是“知道就意味着接受”,所以也不问。

      

      杜拉斯在《情人》里写,在她年老的时候接到那个抚顺男人的电话,告诉她,他依然爱她。而胡兰成对张爱玲如何,恐怕是张爱玲心中的一桩悬案,就当是爱情好了,要不实在太窘。也许,不是邵之雍理想化了小康,而是张爱玲理想化了胡兰成。胡兰成是从底层挣扎着爬上来的文人,被朋友称为“手无寸金”的人,一路走来想必不容易,所以“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所有能抓住的机会都要抓住,去当汉奸也就不奇怪了。

      

      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爱是占有,也是炫耀。张爱玲是名门之后,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又惊艳文坛,才华横溢。胡在南京的时候,还特意去看过张家的老宅。《小团圆》里,邵之雍无论做什么总是喜欢问九莉“好不好”,看似询问,实则是命令,只是那一刻邵之雍的声音一定温暖性感,使九莉不能拒绝;那“好不好”几个字也是温柔旖旎,让九莉念念不能忘。就算是梦魇,也永远不要醒来的好。

      

      九莉对之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肉身感”,从这点看,李安是真懂张爱玲,也因如此,九莉才会觉得和燕山的关系是补上了一堂初恋。在《小团圆》里有一处对男人的抱怨,是针对汝狄的。写九莉打胎那天,晚饭汝狄买了一只烤鸡,“她肚子正疼的翻江搅海,还让她吃,自己吃的津津有味,不免有点反感”。而张爱玲对胡兰成至死不出恶声。只是那句“汉奸妻,人人可戏”着实触目又心痛。

      

      张爱玲和宋淇通信时写,“我的信是我全拿了回来,不然早出土了。”胡兰成的人品可见一般,宋淇也说,如果当初《小团圆》出版了,胡兰成是不会管张爱玲死活的。可我还是不愿看这本书出版,写的太逼切,幻灭感和末日感那么强烈。张爱玲告诉读者——我打过胎,四个月大了,是个男胎,米汤味道的内裤我也洗过。《小团圆》之于张爱玲,犹如《忏悔录》之于卢梭,但比卢梭更少粉饰,“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还是自己揭发的好”。

      

      路走到最后,总是只有自己而已。你知道脚下是万丈深渊,旁人看着还当是一马平川。就像是走钢索的艺人,不仅要走下去,还要面带微笑,以此证明镇定自若。荣耀只能自己享,苦难只能自己抗。人们常说一时的得失代表不了什么,可是除却这一时,还有什么是能够抓在手心里的?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已经发生了。



  • 读完《小团圆》,放下书,忍不住为张爱玲叹气。才女身世可怜,生在那样一个末落贵族之家,父母早年失和离婚,母亲做着国际旅行家的梦,渴望有人来爱她,却从不把子女放在心上,从来没有给过她和弟弟母爱的温暖。父亲养着几个女人、只要有大烟抽,日子就过得。纨绔子弟有花不尽的家当,可是孩子却穷得只能在修道院借住,白蹭别人房租。 
     
      九莉心中最看重的两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那男人。可是这二人却将她伤得体无完肤,命运由不得她选择,就只是命定了的。 
     
      读完一声叹息,可怜的缺少关爱的女人。纵然才女,也只是一个需要人来爱惜的小女子。童年缺失的爱,一辈子都补不过来,更何况成年之后,依然被自尊与自卑的、对爱的渴望所迷惑,却从未曾得到过真挚的爱情。 
       
      那男人是滥人。九莉知道的,也在不断自省,却身不由己,纠缠了二十年,为她感到不值。 
       
      书的末页,九莉那个关于孩子的梦,唯一一次的梦,使她幸福了好久。看得我都快要落下泪来,又是一声叹息。 
       
      她对于内心的剖析,也是客观和不留情面。可见是站在一个高度俯视人世间的。一个悲剧的人生,在她的笔下重现。因此更能够理解她的文学作品。从个人角度来说,更喜欢这一本自传。对于作家本人的兴趣大过她对小说的描写。真实的人生,是最刺痛人心、也是让人警醒的。 
       
      夜里,我在反复回想着这个迷样女人的悲情一生,感慨万千。



  • 刚到手的《小团圆》停停看看,总算快到结尾。不得不说,早先的评论都是中肯的,——完全是一部张爱玲的自传。虽然之前看她自己的散文,看她的《对照记》,已了解了七、八成,但中间的某些内容,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关于她与母亲、父亲以及家族的关系,虽然写《张爱玲地图》的娟子一直标榜自己多么的了解,在“百姓讲坛”上面大放厥词的诉说着张爱玲的病态恋父和绝情恨母。但是在《小团圆》里,我们看到张爱玲对母亲并不是一味的冷漠、憎恨,有很多的感激、同情和抱歉。对父亲也谈不上迷恋,夹杂着更多的不满。甚至整本书中,对她父亲和母亲描写的比例是2:8的样子。 
     
       而关于她和胡兰成的情感,大家总是说张爱玲努力写稿,把稿费给胡兰成逃难。却不曾知道,胡兰成也给过张爱玲大笔的金钱,保护她的生活。因为张给胡钱是胡在自传里面说的,却口不提他曾经资助张爱玲的事情。张爱玲自己却原原本本的说出了那一段,还说出在胡逃难初期,因为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一再的故意不去问胡兰成是否缺钱。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其实也才看完不久,除了最开始的几个章节,虽然他毫不隐藏自己的风流和多情,也几经流离失所,张爱玲的名字却总是牵绊在他的后半生中。从这两个人自传中的字里行间,能看到的却只有彼此的欣赏、敬重、理解。胡兰成有着无赖一样的坦白,而张爱玲也给与他宽广的理解和包容,完全看不到之前外人描绘的交恶。 
     
        幸亏《小团圆》终于出版了,不然那许多靠写“张爱玲传记”、靠挂着“研究张爱玲学者”头衔招摇撞骗的人,不知道还要将真相歪曲多久,以张爱玲的脾气真是气也要气死了。

  •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算不上新的新作,心里挺难受的。给我的感觉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张爱玲,感受她的生活。这也许真的算不上是一部小说,更像是对自己过去的剖析。像一把尖刀一样将自己的旧伤口一一揭开,然后流出新鲜的血。  
     
    不过很开心,因为还是她的文字。那些深入骨髓的比喻,一针见血的调侃,唤醒了我许多回忆。人或许都是感觉的动物,时间不管过去再久,有些感觉就像被尘封在细胞核里,虽然已经千百次的分裂、重生,但其实从未曾离开过。  
     
    “她从来不想起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威尔斯有篇科学小说《摩若医生的岛》,写一个外科医生能把牛马野兽改造成人,但是隔些时又会长出来,露出原形,要再浸在硫酸里,牲畜们称为“痛苦之浴”,她总想起这四个字来。有时候也正是在洗澡,也许是泡在热水里的联想,浴缸里又没有书看,脑子里又不在想什么,所以乘虚而入。这时候也都不想起之雍的名字,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  
     
       
     
    广告里套用张的一句话,“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其实书中真正讲爱情的篇章不多,而且都采用类似意识流的方式,如果对张的生活没有一点了解看起来一定会很费解。我觉得这里有亲情、爱情、友情,真的都是一个人将心底最深最深的秘密,最不愿意让别人碰触的部分一件一件的拿出来的过程。就像张所说的吧,“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  
     
       
     
    我觉得每一个人做每件事应该都有她的缘由吧。爱或不爱,如何爱,如何生活,也许是童年深刻的烙印,或是自己的经历轨迹,每个人眼里的世界可能就是为她准备的。



  •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这歌子,是林俊杰写的。 
    不是张迷,休看《小团圆》。这话,是我说的。 
    不是打诳语。在我未看之间,已听闻数个看过的友人抱怨,说看不进去,觉得乱,有些地方不太能懂。 
    而我长夜不寐,一气读完。深觉看这书,要具备看娱乐杂志八卦专栏那种劲头。 
     
    这并非是对张爱玲的不尊重。 
    试想想,若你对某个明星喜爱至深,曾把其人隐私挖得一丝不剩,那么他日明星著书立传,言语思路再怎么支离破碎,想你也一定能看懂。 
    所以,要走进《小团圆》这死生契阔的真实虚构故事,与张爱玲休戚与共,你须得知道她那庞大家族体系在一个时代中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你须得对她的数段情史了如指掌,才可能将这平淡又跌宕的世间情事读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她那种跳接的行文、晦明的心思,就象是历尽人世沧桑的临终老妇,昏瞑之际回光返照的清醒中,对着膝下疼爱的孙女说起从前事。 
    回忆过于汹涌,难免说得急迫,衔接不畅。但无需赘述解释,因为身边人懂得,她才不管门口经过的路人甲会否听得懂。 
    就象她在书中常譬喻的那种老黄金,虽然灼人的光芒敛去了,但质地还在。金子终究还是金子,识货的人一看就知。 
    所以,那些看了报纸如火如荼的报道,但凡听说过张爱玲这个名字,觉得买本书即可一阅她生平的人注定要失望了。 
     
    我并非忠实张迷,所以我看《小团圆》,是在媒介的宣传已经甚嚣尘上至行将尘埃落定之际。 
    虽然坊间疯传这是一部张爱玲的自传,好奇心不是没有,但没那么急。反正知道她已经在那里,触手可及,所以先去重读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后再捧起《小团圆》,那种感觉,象一阕酝酿良久的诗终于要吟诵出口,内心沉甸,思绪飞扬,摁捺着不安与雀跃。 
    非常之迷乱,象极了张氏笔下的爱情,真个叫万转千回。 
     
    盛九莉与邵之雍,这一对道德底线薄脆的男女,于乱世中相遇,拚尽各自的花式,跳了一辑盛装舞步。一进一退间,如电光石火,彼此擦亮。 
    但为何身贴身,仍然是莫名陌生? 
    是因为,你不想,我偏要,是一个名份。 
     
    九莉是要一个名份的,所以在邵之雍求婚之前,她气定神闲,令得他一朝一夕散尽从前关系。 
    而这名份,她不但要,还要得专属,因为容不得要与别人分享丈夫。偏这些,邵之雍给不起。他纵然可与发妻、续弦登报离婚,却终始挥不去身侧莺燕纷纷。 
    于是,九莉狼狈地退场,成全了邵之雍滥爱的自由。 
     
    一对佳人,却成不了佳话。不仅是因为邵的薄幸滥情,更因为他的身份,是汉奸。 
    小说看到这里,已然心如明镜。是了是了,张爱玲的确是在写她自己的故事。九莉是她,邵之雍是胡兰成。 
     
    书的前言里,公布了张爱玲与好友间的数封书信往来,其中提到胡兰成,均以“无赖人”相称。 
    真真传神!要知道,胡兰成这名字,用南方话读来,就是谐音的“无赖人”。这一笔,正是张氏笔触的刻薄讥诮。 
    但《小团圆》里,张爱玲写胡兰成,却是笔下留了情的。相反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倒自揭了不少短。他兴许是想表现得意,却不料想在讨厌他的人眼里,反变了自曝其丑。 
    而张爱玲写《小团圆》,仿佛是有意不愿这回忆带着阴影,所以尽管调子也灰,却透着微温。就象她自述的,完全幻灭了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小团圆》看至末梢,看到一向冷硬自持的盛九莉忽然流之不尽的眼泪,惆怅难言。 
    胸臆难抒之际,忽然记起一首歌来。那是一个为情所困的女子唱给不能爱的男人听的歌; 
     
    我不想阻挡你在我心荡漾 
    如果连遗憾我都不会欣赏 
    不是对谁都如此纠缠 
    只可惜你无缘分享 
    我不想阻挡你在我心荡漾 
    时光会抚平我想你的波澜 
    痛哭一场不代表悲伤 
    是我想要给你原谅 
     
    到这时我忽然想,写下《小团圆》,或许是张爱玲想给胡兰成原谅。虽然她曾因他的背叛伤心失望,也曾因他扯着她的裙裾沾光觉得憎恶。但到了最终,她应当还是原谅他了。  ;
    据说晚年,她曾写信给胡兰成,讨他的旧作参考。试想若是真那样恨他,定然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这本来是好的终曲,却教胡兰成搅了浆糊。他从前那样聪明,敲敲头顶,脚底板也会响,却在年老之际昏了头,接到信后,居然误会张爱玲对他余情未了,沾沾自喜,想重续前缘,回了言辞佻达的信去。 
    却不料,张爱玲再不接招,直到在自己的公寓里溘然长辞。 
    小说里,一向出言必失,反胜为败的九莉,终于在现实的最后交锋里扳回了一城。世人再怎么猜度她对胡兰成用情至深,也在这一招里品到了余味。 
    千疮百孔的爱情啊,果然不堪反刍。 
     
    诚然,盛九莉是爱过邵之雍的。 
    相遇那年,她才二十二岁,笔下写尽爱之声色百相,却从没恋爱过。晚上出门去买蟹壳黄(烧饼),归途明月当头,花正好人正俏,不是不寂寞的。 
    邵之雍恰于此时出现,以他文弱之质、霸道气质。胆子是真大,第一次接吻就敢把软木塞样的舌头放到盛九莉的口腔里去。 
    可是盛九莉这般色厉内荏的女子,偏偏着了这侵略性的道。尤其在他狠揍了公寓守卫一顿之后。 
    好好一池静水,就这样被他的舌头与拳头搅浑了。 
    邵之雍实在是人精,会葵花点穴手,知道这样的女子死穴在哪里。 
     
    看到这里,无法控制地要YY,要把那盛九莉与邵之雍想象成张爱玲与胡兰成。 
    她在书中写:也许爱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他神秘有深度。 
    胡兰成就似那邵之雍,虽无耻,却有一点好,小人得坦荡荡,不比书里那个荀桦,君子得猥琐。 
    而且他有才。一手散文写得清汤碧漾,余韵悠长,教人看着眼慌。 
     
    她当然是欣赏崇拜他的。 
    他是那种眉目英秀的男子,眼神清亮。何况年长她十数年,就连性事,也给她不一般的震荡。 
    她以诗性的眼光,看他的侧脸与背影,视他为神龛里的佛像。 
    她把人前掩着的一腔落寞虚惶,在人后一股脑儿地漏给了他。 
    因他识得她的美,是会使世界起六种震动的。 
    她没有理由不爱上他,在她二十二岁,虽然尖刻,却并不坚硬的年纪。 
     
    之所以没有将来,胡兰成的滥爱是重要原因,而另一层原因,恐怕在张爱玲身上。 
    她一直是有着末世哀感的女子,害怕设想未来。 
    当年胡兰成在婚书里允诺要给她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岂知她从跌荡的小半生走来,已经禁不起安稳与静好。心有魔兽,时刻要召唤她反抗。 
    所以小说里,九莉听到日军轰炸香港的消息,忍不住告诉好友比比:我非常快乐! 
    若干年后,与邵之雍劫后重逢,听他说起二战快要结束的消息,也说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也不是真的那样坏,惟恐天下不乱。有些人,在深陷无力摆脱的人际关系或环境中时,只要有变故发生,无论好坏,总是兴奋。 
    因为这变故是解脱,能让人在沼泽里拔出脚来。 
    深谙世事炎凉的张爱玲,深有体会。所以才有了《倾城之恋》,需一座城池的覆没才能成全的爱情。 
    可是她与胡兰成的爱情,是倾塌数座城池也不能成全的。 
     
    让她幻灭的,或许不是爱情,是她自己本身。 
    当年与胡在一起时,她就觉得,自己不过是陪他走一段路而已。 
    面对他为数众多的女人,她何尝不会嫉妒?只是因了自己刻意维护的淡渺心境,才强装洒脱,不屑提及。 
     
    要说起来,这一对,才是情场上真正的对手。 
    胡兰成无情,盟誓之外,继续花心。张爱玲无心,震荡过后,也可水波不兴。 
    她本是那样自私凉薄的女子,认定世间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就有曲解余地。这个样子,如何能平安喜乐? 
    《小团圆》,听上去喜庆,实则悲凉。 
    就象她自己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 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魔力,来自于叙述本身,而不是辞藻的修饰。如果你够敏感也有一定的阅历,可以感触到弥漫在她字体行间独特的气息。她只是看似平常的将琐碎的生活与生活的琐碎展现给你,仿佛带你来到生活的后台,一一将光鲜背后阴暗与不堪揭开,在你触目惊心的同时,她却面不改色,微昂着头,低垂着眼睛侧睨着,鼻孔里还带着不屑的呼吸。对这一切似乎十分淡定老练,其实,她与你一样,每个字在咬噬着你的心的同时,也在咬噬着她的心,那痛苦甚至比你更甚。

    《小团圆》是我最近读的,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她意识流式的叙述方式。但最终还是被她深深地吸引了。由于这部小说带有她个人回忆录的性质,人物虽用化名,但依旧可以从中窥见她的经历与不幸,特别亲情与爱情的不幸。我不知道为什么《小团圆》选择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打乱了一般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或许是为突破旧程式的尝试,或许是回忆的拥挤打乱了她应有的理智……读起来时空跳跃性很大,可也正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更容易让读者捕捉到她的心绪,因为她遵循的是感性的逻辑,围绕她经历的点点滴滴,带出她的家人、爱人,以及她的感受与态度。笔触是淡淡的、隐忍的,没有强烈直白的抒情文字,却有强烈所不能比拟的穿透力,痛彻心扉。在她的小说里,她似乎什么都没表达,却表达了一切,其原因在于叙述本身的艺术性,张爱玲有非常敏锐的触觉,对人物情态与心理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又相当善用比喻,营造某种氛围。

    “现在的海枯石烂也很快”,在张爱玲看来,生活中没有纯粹永恒的爱情,可能也包括其他一切情感在内。以这样的态度看待情感,并非说明她的冷血,相反的,是生活的苍凉把水晶心磨成了玻璃钢。有一个物理现象,在低温环境中,热水比冷水结冰快。人心亦如此。

    可以说,张爱玲是一个生活的悲观主义者,因为持理想主义的人在世俗中总是脆弱的不堪一击,再加上她细密敏感的心思,极易受到伤害。有人说她的写作“小家子气”“世俗”,那是对她极大的误解,对市井生活描写的偏爱,其目的不在于简单地展示这些生活,而是让读者领悟虚伪背后的真实,揭示人性的丑恶之种种和人生的浮华残缺。
  • 以前看过很多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一直就是只知道她的文学作品很有感染力,但是却不知道她的人生也这么有影响力,知道看了这本书,才算明白了,原来她的人生是这么的离奇! 
      通过看这本书,看到主人公的父母、姑姑、弟弟、佣仆、闺密的关系,也让人对张爱玲的私生活的原有认识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就像她自己形容的一样,人在路上走着,感觉天地都颠倒起来。她父亲的凶悍,母亲的吝啬,弟弟的无能,姑姑的叵测,佣仆的险恶,甚至一度被认为与她有同性爱的闺密,也并非如此心无芥蒂。于是,了解了为何《小团圆》迟迟不愿意面世,涉及了太多我们看不到的暗涌。要跟拿走八百元港币还声言“虎毒不食子”的母亲相处,就如书中的原话,“跟不喜欢的人亲密是最恶心的”,于是母亲的手握住她的时候,感觉是横七竖八的竹管子。跟精明算计的姑姑相处,所以从来不留人吃饭,跟他偷情之后回来用钥匙开门,没有别的担心,只是怕吵醒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她的谨慎、她的冷漠、她的清绝、她的孤傲,事出有因。渐渐能够理解她,何以如此的不羁如此的选择自己的道路,甚至不惜与主流政治背道而驰。   
      我想,也只有看了这本书才会更进一步明白张爱玲!
  • 初读小小难以介入,因对于考试,一堆少个性的人物,读者难以有兴趣追读; 
    再读,那份笔力非张爱难有,人物心理的深入描写也令印象深刻; 
    从前读张爱散文,不喜那其中的性格:喧繁带着张扬,快活热闹得看不到内心。这本书里的张爱,让人喜欢、怜惜。又是那类吃亏的性格,一时为人考虑而不顾自己,一时伤害了人而不自知。仿佛总难以做到好分寸。深究和她残缺的家庭、童年阴影很有关系。 
    她的小说世界:精彩、饱满,风华绝代;她的读者,无论岁月流逝,张爱是永远的张爱。 
    叹息小说家的个人生活,如现实世界,美好中夹杂残忍、变数、纷争、背叛、病痛、伤害……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不如意、不舒服,糅合着让她承担。祝张爱在另个世界里,安好!



  • 看过若干张爱玲的书,不是很喜欢,也许是因为了她过于的冷静世故吧,不过还是很好奇她的私生活,毕竟张爱玲在中国文坛上尤其是女性文学上犹如教主般的地位。看过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再读《小团圆》,对于男女之间关于爱情关于感情的态度颇值得玩味。记得在哪看过这么说胡兰成的,说他是“沾满鲜花的一条鼻涕”,龌龊了点,不过在《小团圆》中,我也实在是讨厌了他,也实在是替张爱玲不值!张恨恨的起念拿把西瓜刀“对准了那狭窄的金色背脊一刀”,可是有想“你要为不爱你的人而死?”。唉,女人哦,不爱你,关键是你爱啊!如果你也不爱,就不会一面听他讲起小康,一面“心里乱刀砍出来,砍得人影子都没有了。”也就不会听到他问“一个人能同时爱两个人吗?”时感觉“我好像忽然天黑了下来。”他们不是没有最好的时光的,那时在胡去武汉之前,虽然他有老婆,她也奢望着在战后,他逃到边远的小城,她千山万水的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战后,他倒是逃亡了,但带了个巧玉,她也找了去了,可是那时,她已觉得他不爱她了,虽然她还牵念着,可是怎么样呢?她倒是曾感觉他是真爱她的,在最初,他吻她时,她感觉“一阵强有力的痉挛在他胳膊上流下去,可以感觉到他袖子里的手臂很粗。”她想“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可是这个人是喜新不厌旧的,他能欣喜“三美团圆”,她能接受吗?女人总是在爱恨中纠缠悲喜。她说“我不知道怎么,喜欢起来简直是狂喜,难受起来倒不大觉得,木木的。”是哦,有时痛到骨髓,反而没感觉了。想想,也真替她悲,最最爱的人反而是最伤她的人,母亲还有他!她也傻傻的想过自杀,其实死的念头有时就是为了最爱的人起的,我要死给你看,有一种负气,还有一种撒娇。可是对他没用,对于这样的一个男人,他会“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么。她死了,他自会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就好,就又一团和气起来。”她的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 觉得《小团圆》真是好,爱上它,也要藏一本。前面的一、二章就像点名簿,人物纷乱,关系复杂,看着生涩。但是看到邵之雍出场的时候,就感觉张爱玲突然把所有的色彩都给了他,就像舞台上的灯光啪的一下全打开全投射到他的身上,熠熠生辉。前面的那些语言都是为了他做的铺陈,所以一点也不突兀。九莉那样怯怯的人,家庭破碎给她的性格带上了一抹灰色的忧郁,可是她爱起来却那样无惧无畏,那样真性情。小说里九莉太爱邵之雍,现实是张爱玲太爱胡兰成,而明知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明知他是怎样的身份。这样的爱情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那样的无望。
  • 五一三天读完《小团圆》。好象这样的女人,坐在窗前,夕阳的余辉沐浴着她,说起当年的一切,面容淡定,语气平和,但是滔滔如江河,似乎就这一晚的时光了,然后天涯路远,人各一边。听得人需要探头呼吸,不然会被江河淹了,不知东西。 当初挥刀是冷静的,因为必须。梦也梦得有理,因为知音难笕。

    感未尽,赋诗一首,记之:

    寒月照人

    ——读张爱玲《小团圆》

    如刀

    划开玫瑰丝绒的帘幕

    她和她的他们在金夕阳的光里

    向楼下的我们注目

    不醒 亦或不醉

    亦或冷冷地醒着

    即使醉

    孤独

    低到尘埃的女子

    是暗夜中的亮星

    万众的仰慕

    是轻烟里的奢华

    挥霍

    心智 灵与爱情

    过眼烟云

    寒月正当空

    世事纷纭

    黯然的金碧辉煌

    枯冷的倾国倾城

    一抹桃红 一点唇

    人潮是如此地汹涌

    停不得 回不得

    不得不

    义无反顾

    提笔

    忽而心惊

    人生是华丽的袍

    她的袍下躺着我们昏昏的小



















  • 到底《小团圆》是不是一个自传这个问题,这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就是《小团圆》能够当成是张爱玲的自传吗?如果呢,你坚持这样的想法,你很容易走上那种索引派的道路,去看她怎么谈一些最刺激的问题,比如说她怎么谈胡兰成这样子。但是呢,还有一种录述就是我们要还原文学为文学,把它纯粹当成小说来看。  
     
      但在我看来,这里边还有第三条路,这第三条路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好好的了解一下,在现代文学里面,所谓的自传体小说,或者自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样的一种作品,我们要了解到它其实不是一个纯粹的自传。那如果是自传的话,当然不需要用小说的形式,把所有人物改名换姓来写,对不对?  
     
      那么所以问题就在这,既然你让人觉得这是一本自传,为什么要当成小说来写呢?这是不是要影射呢?这个映射是为了要报复吗?是为了要做一些回应吗?这是一个很主流的讲法吧。就说她这本书是为了要回应胡兰成的一个回忆录。  
     
      但是呢,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想法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就是所谓的影射或者把自己的生平变成一个小说故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对自己人生回顾的时候,做一个艺术化的加工,然后去把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事情赋予它一个意义。那么这时候呢自己的生命跟自己的写作,就独立出来独立于自己变成另一个状态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就是为什么张爱玲她明明不喜欢怀旧,但是她所写的东西,又总是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呢?比如说我们看看这一段话,她有一段话,她说到,她讲到她最怕的东西呢就是回忆过去,她最怕的就是回忆过去,为什么?她说,她向来不回想过去的事。回忆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都有一种悲哀,虽然淡,她怕那滋味。  
        
      她从来不自找伤感,是生活里有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光就这么想了想,就像站在一个古建筑物门口往里张了张,在月光与黑影中断瓦颓垣千门万户,一瞥间已经知道都在那里了。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现在在《小团圆》还要回顾过去,而且是回顾那么久的过去,她写这本书的时候,她早就已经在美国住下来了。那么而且我们发现呢,她是在美国的生活经验的,她绝对大部分时候是喜欢讲过去那段日子。由此可见,回忆跟自传体的小说,对她来讲,就是一个把过去的经历做一个艺术的处理,然后试图为它找出一段意义,那么这对她来讲是个难割难舍的一段日子。  
     
      至于她在美国,她并不想把这段生活,纳进去这样的一个创作处理虚构的过程里面,只有在把握过去,这个不堪回首,不敢往里望,不想望的那个过去。正是如此,就越要去处理它,找出里面的来龙去脉。  
     
      在前两章,我们看到这个九莉,假如把她当成张爱玲自己的话,是个充满心计、计算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她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里面呢,她的母亲对她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她母亲跟她之间似乎是爱恨交缠,更多是恨多一点,她是不喜欢她母亲的,这点看过书的人都知道。  
     
      那么所以呢,台湾的小说家骆以军就形容她母亲对她的教育是种无爱训练,就像训兽师一样,从小到大就在教你,教你什么呢?教你不要去爱人,要无情,就把整个人训练成这个样子。  
     
      那么然后我们就注意到,在这个过程里面张爱玲呢,她在这本《小团圆》里面出现过好几次关于选择的场面,就是她人生总是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有的时候小的选择是小的很荒谬的,比如说她父亲问她喜欢金子跟银子,她居然就选银子。那么每次她做这种选择呢,她都是在考量着对方想我怎么样?我怎么做让对方高兴,我怎么适应这个场面。  
     
      她没有一次的选择是我们心目中所说的那种,发自真心很喜欢的那种选择,而都是为了要应对别人当下那个场景。她的生命,她的所有的理念就是这样在一次一次的选择之中,然后走出了,我们在前两章看到的那个很可怕的那个九莉出来。  
     
      然后她对小时候的生活经历,为什么会那么多的问 题呢?为什么会让我们就发现,她小时候生活的那个环境,那些纷乱的人物里面其实都很乱,都很麻烦,这会注定就是一个大家庭造就了,或者是那种中国传统的那种故事,在她心目中对她造成一个很大的影响。使得她只能够冷冷的疏离于世界,要不然她会很难活的。  
     
      比方说她家的佣人韩妈妈,那么她说这个韩妈妈呢,有个儿子叫进宝,这个进宝呢,是跟她家也有往来,他们也都认识。就有一天有人从乡里头来,就说她家这个佣人韩妈乡下有人来了,说进宝啊,把他外婆活埋了。然后这个九林,也就是这个女主角就闲闲的报道,他外婆八、九十岁了,九林就是他的弟弟,说他外婆八、九十岁了,进宝老是问他这个外婆怎么还不死?  
     
      这一天气起来,居然就硬要把这个外婆,他嫌他怎么还不死的外婆,硬把她装在棺材里头。说是她手呢,这个外婆老奶奶,掰着这个棺材边不肯放,这个进宝硬生生把手指头一个掰开,一个个掰开,来往里头塞。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底下的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从小如果听这样的一些故事长大的话。

  • 还没有那个作家像张爱玲一样穿越这么多年的时光任然有无数的读者读她、讨论她,关注她生平的点点滴滴,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写文章时有意无意的模仿她。她写的都是个人的“小事”,是不完美的人世,是没有粉饰的情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她能跨越时间让读者产生共鸣,这个世界的确是这样的,所有的感情也不是像我们希望或标榜的那样美好。张爱玲说出了一些我们不愿承认的东西,但她是对的。
  • 我对于张爱玲,有着执着的狂热。自从5年前第一次看她的小说,内心所希冀的小资生活,小资情调,贵族情怀等等全部被她清冷的语调写出。张爱玲的人物总归是贵族,生活或拮据或阔绰,却也是海派的独有细腻、精致,哪怕是桌布,也必定说碎花或者暗纹锦缎。因而,连带着爱上了王安忆,黄碧云等等。话说回来,张爱玲的语言总是冷漠的讽刺,象极她那张叉腰仰脸的漠视照片,以致初读《小艾》甚至因为后文语言的温暖而大为失望。因而,喜欢张爱玲,一是喜欢那种对于民国时代精致奢华物品的细微描写;二是喜欢她淡淡的,精短而又准确恰当的语句。有人说,张爱玲对于意向的运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三是喜欢她构思的故事,总是悲伤,可是是那种细微的疼痛,不是肥皂剧的大哭,却是多年后回味的啜泣。真想好好说说张爱玲的小说,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小团圆》这部被宣传为遗稿的作品。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情到今天才算被人接受,那时人们总骂张爱玲与汉奸相恋是多么没头脑。张爱玲也在信中担心胡兰成以及读者的反应。这段旷世爱恋对于张爱玲是永久的伤痛,终究在老了的时候,打算着手写下真实恋情的时候,也许是怕自己、怕时代遗忘,所以格外显得絮叨。 
    小说的前半部分看的格外没有印象,零零散散只记住几个人名。也没有太多喜欢的情节,我笨的晕晕乎乎,一直在挣扎九莉与二婶关系。后篇才渐渐看出点风格,但是感叹似乎又有些跑题。我之前认定张爱玲与妈妈的关系会再相聚后变得亲近,哪想到,书中所披露的九莉与二婶是那么生疏客气——记得过马路时,人太多,二婶几经考虑才抓住九莉的手,但是却又很快放下,似乎觉得不开心,九莉也同样没有温暖的感觉,“湿湿的,冷冷的,瘦骨嶙峋”。但是,九莉却也会为母亲第一次维护自己而开心。再回想九莉与邵之庸的爱情,九莉永远表现得乖巧,听之庸的话,接受之庸的赞美和否定,容忍之庸一再的出轨,探望之庸时也会表现得像个朋友,淡淡的看他与巧玉的打情骂俏,“矫枉过正的极力敷衍”,可九莉也终究瞒不过自己的绝望和不曾悔改的爱,给巧玉画像,九莉说“不知道怎么,这眼睛倒有些像你”,当你看到这后,会感觉怎样?能看懂那份为爱的谨慎小心,可又痛苦的只表现为平淡的一句话么?如果九莉真的是原本的张爱玲,那么《小团圆》展现的原本张爱玲,并非一个沧桑冷眼,清高自傲的“奇”女子。她对于爱,无论是谁给予的,都那么渴望,那么小心谨慎,生怕惹着不高兴,那么,也就更理解她所写的“低到尘埃里,可是心却是欢喜的”意思,或许并不仅仅可以用在爱情里。 
    书中最后几页是我感心痛的描写。我在最终还是看到了张爱玲的风采。例如“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到‘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话很调侃可却说尽她绝世之爱。而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期待,经久不息:她不想要孩子,认为会对孩子很坏,可是在梦中却梦见青山红棕色的小木屋,碧蓝的天,阳光下树影摇晃,有好几个小孩都是她的,之庸出现了。微笑着把他往木屋里拉。即便在醒后,她也快乐了很久…… 
    女人终究是女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千古都不会变。
  • 虽是买来了《张爱玲全集》总还是不甘心,总想再多知道一点她的人生,多了解一点她的生活,她的爱情。所以很是嫉妒她文学遗产的执行人,他有权利拥有她的生活,更近更真实的。难得这么痴迷一个作家,伟大的作品多的能把人淹没,可是秉性相同的,能字字敲到心坎上的,还一样是知音难觅。谁还敢轻易的说出:“我懂你。”懂,如果要深究的话,那么每个人最好的朋友只能而且仅仅是他自己。不能否认,懂得女人只有女人,只是女人不稀罕。男人和女人,在灵魂层次上交流很难取得成功,他们言语不通,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一口气把买来的爱玲的《小团圆》看完了,看的恐怕太快了点,迫不及待似的。可是看完了竟没话说了,满心满肠子的怅然。就这样了么?你的一生?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个男人,一辈子都放不下。他,一样的薄情,一样的不值得的牺牲。因为是写自己,爱玲在1975年动笔,那时她也是年过半百之人,可是写的竟比不上她别的小说好。大概是用情太多,而这情又是酸甜苦辣咸五味皆全,最重要的是写的是她和胡兰成的爱情。小说,不如说是自传,因为大多数是生活的实录,大约也是爱玲的心愿,一个女人如果也恋上了用笔来刻画人生,她的人生,尤其是她的爱情,刻骨铭心的,怎么能逃的过去。看完了觉得写得最好的还是她和胡兰成的恩恩怨怨,或许用“恩怨”也不合适,因为她竟不恨这个男人,她也只是说,“她和他的事跟谁的都不一样,谁也不懂得。”也许最后是谁都懂得了,只有她还不愿明白。她的明白,只限于她的其他小说里,写着别人的故事,用上自己的感情和眼睛,才能老练刻薄,才能一纸沧桑,直扎到骨髓里去。Love is blind.这句话也只是自己遭遇了才瞎了眼睛,看别人的一清二楚,才这样的唏嘘不已,或是鄙夷,窃笑,大骂活该。 
     
    真真的写出来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即使爱玲这样懂得雕刻,善用技巧,追求精致的老手,也难以避免琐碎枯燥。也许这一次她只是随心所欲的要说出来,那时胡兰成还活着,虽然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所有的情意已经烟消云散,她依然还有一种疯狂,倾诉的疯狂,他,不曾完全的懂得她,尽管知道他未必有这个心思。 
     
    在她,爱情分有感觉和没感觉,有感觉的时候是完全的付出,拿着生命去爱一个人。最后迫不得已看清了,撒手不管,也没有仇恨,连鄙夷都觉得浪费,大理石的冰冷。没有感觉的时候——再见面的时候。看清一个人要多久,一辈子?还是永生之年也看不完?当然,心里清清楚楚的明白了,但是怎么能相信,生活还要过下去,就这样死了心么?编个回忆吧,让他的面目模糊一些,像路灯一样昏黄,好有点温暖的感觉。 
     
    小团圆,要讽刺一下这没趣的人生。遭遇,各式各样的,你摊到了那一种?团圆,团圆总是结局的代名词,一个句号意味着终点。人生的路还长,要划句号也没有这么容易。人生,未幻灭之前,人生何处有团圆?

  • 张爱玲最具争议的小说《小团圆》出版了 
      关于《小团圆》,爱玲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不仅是爱情,还有对母亲父亲兄弟姑姑等人复杂的亲情,都是流淌在她血液里的存在。盛九莉是不是张爱玲?《小团圆》是自传还是小说?我觉得都不重要。今天我们看九莉,就像爱玲三十年前回头看自己。现在,我们就说说《小团圆》和九莉的故事。 
        九莉渴望蕊秋能像普通的母亲那样给自己一点世俗的母爱,九莉给蕊秋画像,高高在上的女神,连眼睫毛都会光芒万丈。少女九莉想取悦母亲,只能把考试第一拿奖学金当作礼物献给她。30岁的九莉还在做关于考试的噩梦,大考的早晨,像等待上战场的绝望战士。九莉对自己一切的不满意都源于在这个像神一样的母亲面前时的自卑。 
        九莉对越是亲信人越是不善于表达爱意。她爱母亲,她崇拜母亲,她迷恋母亲。但她给母亲的是国画般的留白。50多岁的爱玲在写到母亲去世时,恐怕也是怀着深深的歉意吧。 
        九莉对父亲的描述跟之雍是何其相像!同样高瘦有风度,所以陈子善先生说爱玲有种“恋父仇母”情结,但我只能同意前面两个字。至少在《小团圆》里九莉最迷恋的是母亲,对父亲则是同情占了上风。她和父亲一样,都是母亲的“粉丝”,都把母亲当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偶像。情人邵子雍起初不也是把九莉当神一样崇拜吗(“你脸上有光”)。 
        “似乎无论出了什么事,她只要一个人过一阵子就好了。这是来自童年深处的一种浑,也是一种定力。”九莉始终是个乖小孩,她总不自觉地把他人的过错揽到自己身上。父亲把她关起来殴打,她认定是这是另一种保护,不让她替父母担心经济问题;母亲埋怨姑姑盗用了她的钱,她认定母亲负担自己的学费太吃力,一度想要跳楼给母亲减轻负担。用最冷酷无情的口气写小说,是不是怕别人看穿了她是个乖小孩? 
         爱玲说,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爱情,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床第之间的翻云覆雨和他甜言蜜语,这些都是随时会海枯石烂的海市蜃楼。爱情幻灭之后,他只留在她梦中: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九莉羞涩笑起来。 
         其实九莉几乎没有欢愉过,她总是疼(后来才知道是宫颈口断裂),她几乎每次都忍着疼痛过性生活。这些文字之所以绚丽,并不是因为性,只是她曾经是那么无知地爱着他。

  • 这个春天只看了一本闲书,就是张爱玲的《小团圆》。虽然只是喜欢她的散文,但对这本“传说”了这么久才面市的小说,还是有些好奇,于是买了一本回来看看。 
     
    整个小说的构架跟她早年那些作品比起来更加散漫,枝节丛生,开始几节让人几乎没有读下去的动力。但是,那些星星点点散布其中的张式比喻,象一盏盏忽明忽暗的微弱灯光,硬是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带着我一点点读下去,读下去。晚春时节,外面已经很热了,可是坐在房间里读着这本书,竟读得我浑身发冷,真是要坐不住的冷,象南方冬天没有暖气的室内人的身体由内而外的冷。看着她笔下那个正在衰败的大家族的纷纷扰扰,让人不由得想到《红楼梦》。当然还是不同,《红楼梦》里到底还有一群掩不住光华的青春儿女,而她笔下,有的只是被衰败的生活压变了形的男人女人。 
     
    张爱玲的角度总是这样,剥离一切粉饰,让人就那么顽强地活着。比如书中的三姑楚娣,要让陈丹燕的笔来写也许又是一个没落但仍然“贵族”的单身女子。但张就不这样。留过洋,柏拉图式恋爱无疾而终,为侄女讨公道而挨亲哥哥的打,努力工作自己养活自己,就是这样。还能怎么样? 
     
    也许就是因为是在这样严酷的背景下,九莉对之雍的爱以及最后的幻灭才让人感觉到心痛。看到最后一页,看到在经过了那些“痛苦之浴”后她还梦到自己和之雍(还有他们的孩子)在林中小屋前那害羞而快乐的一幕、醒来后还“快乐了很久很久”,让人在合上书后还是忍不住地为她揪心。 
     
    几年前看过一本写去国后张爱玲生活的传记,印象特别深的是她辛苦工作养活卧病在床的赖雅,以及邻居说看到她晚年每天带着呼吸机在外面跑步。 
    就是因为这本传记加深了我对她因她的散文而起的喜爱。她不是象当代作家史铁生那样从正面接受生活挑战而起的那种轰轰烈烈、充满阳光的热情,而是象石缝下的小草,那样千回百转也还是要探出头来、从生活的阴暗面而起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 一位朋友说她“日夜兼程读《小团圆》,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当时的感受:惊心动魄。每一页都让人惶恐惊慌。”前面部分有些乱。尤其是进入与“之雍”的爱情段落之后,纯是张爱玲的自白和对爱情的感受向往。有一些性爱方面的细节描写,这让北大教授温儒敏不能接受,说是她在心智不正常的情况下写的。本书虽不能代表张的最高水平,但基本可以当作张爱玲的自传来读,也解决了很多张爱玲的传记作者悬而未决的问题。其情感历程中显然胡兰成占了很大的分量,只是不知47年后与张相处三年的“燕山”是谁。书的封面设计很独特,鲜红的大朵牡丹,占了整个页面,华丽、喜庆,既符合张爱玲华丽苍凉的风格,又对应了书名的含义。且价格便宜,精装才10多块钱。
  • 起先是在网上买了竖排繁体版本的来看,因很少看繁体版本的书,看的很累.看了前三章,有些不知所云,一度像网上有些猜测一样,以为有他人所写故意用她名!没在看下去 
    今天收到简体版的.才有些感觉. 
    前面几章感觉有些繁琐拖拉,有些人物可有可无,与她之前所写风格不同. 
    看到很多以前书中人物的影子.果然是”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 
    整本书的乐章从这句开始”生命在你手里像一条迸跳的鱼,你又想抓住它又嫌腥气. 
     
    如她所说: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 张爱玲,有着最寂寞的童年、最绚烂的青年和最凄惨的老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亦无论我们喜不喜欢,她都无可置疑的是个传奇,古今中外可以称得上传奇的人有很多,但可以像张这样精彩的却真的不多! 
    女人如花,那张爱玲应该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呢,她有牡丹的雍容,她有玫瑰的绚丽,她有百合的幽香,她亦有荷花的高傲,这些可能都是她,但似乎又都不是,虽然我不愿意,但我还是得承认,还是胡兰成的那句评价最贴切,张爱玲是一朵春之野的绚丽的杜鹃花! 
    这样的传奇是不容错过的,所以《小团圆》是不得不读的!
  • 身为张迷,本人已经迫不及待地于上月在香港买了繁体版,78港币,贵是贵了点,先睹为快嘛。现已读完,感觉不大那么大好。原因是,此书你拿它当小说读吧,早已没了张爱玲早年的文采,东拉西扯,人称不对号,有时看得一头雾水;只好拿它当作者的自传看。作为自传,作者的经历与性格,使人感到无比压抑和失望,与本人所认为的相关甚远。尤其是对胡兰成的态度上,令人遗憾。先不说她毫无原则只是为了爱而委身于胡兰成(竟然还说不希望抗战胜利),单说胡在情感上已经背叛了张,张居然视而不见,一味表示理解与纵容,对胡这个无耻之徒没说过一句绝情之话,真令人不可思议!算了,不管怎样,作为张爱玲作品的一部分,还是应当读应当收藏的。
  • 邵之雍是胡兰成在小说里的化名。虽然两个人的感情备受争议,胡本人也背了一世骂名,但张爱玲却花了大半的篇幅,用浓重的笔墨写她跟邵之雍的感情纠葛。可以说邵之雍这个“无赖人”几乎毁了她的一生,一个年轻女作家也用“谁不曾爱过个把人渣”这样的句式形容张爱玲当时的无奈。但是在小说里,只有跟邵在一起的时光,她才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女人。眼角眉梢中溢出的情意,举手投足间流露的倾慕,她都了然于心,恍如昨日。还有那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也许那是拓印在心里,刻进血里肉里,就算轮回后还带着模糊记忆的盟誓。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只有爱情能让人体验到生存的意义吧。所以第三人尽管批判,尽管惋惜,但也许在当时的她,那是唯一抓得住的幸福。

    对于后来相处短暂的燕山,她说“燕山的事她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候幸亏有他”,对于邵之雍,想必更是如此,纵然后来他负了她。她的确写出了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她最后说,“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原来她也是想做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的,想要个有孩子有爱的喜气的小家的。

    只是没有一个男人,能容她这一生的功名与罪名,掩她半世的颠沛和风雨。没有人,在动荡中共她一生,予她温存。她只能时时感受之雍带给她的,总是无缘无故袭来的痛苦,和短暂的、转瞬即逝的情深。
  • 刚毕业时用生活费的一半买过一套张爱玲文集,自诩为“张迷”之一,最近听说《小团圆》出版,又看过“南方周末”的介绍,说《小团圆》是张爱玲的颠峰之作,自然是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不过读完大失所望。写得婆婆妈妈的,看了几节都有点读不下去了。看来人老了都会这样,记忆的潮水涌来,关都关不住。另外,这本小说里也很少象“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等 张爱玲式的精彩句子。不过,这本小说确实给学者和“张迷”提供了一个研究张爱玲的绝好资料。 
     
    不管张爱玲多么不愿意承认(以至她几乎都要销毁《小团圆》),对张爱玲最了解,写得最有感觉的还是“无赖儿”-胡兰成。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的一句“民国世界里的临水照花人”仍然是对张爱玲的最好概括。

  • “团圆”在我们脑子里的场景应该是温馨喜庆的,在书中却寻不到一点点与团圆相关的画面。几天读下来,我的心情晦暗,充满了幻灭感。 
     
        人心各自,不能团圆。 
     
       张爱玲用她极富穿透力的眼睛,冷酷地观察着自己和周遭的所有人,内心的寒意也时不时刺痛读者的心。作者笔下的人物,感觉特别丰满!他们在书中的一动一颦,不是作者或是其他任何人可以控制的,包括人物自己。托尔斯泰就说过:我也不知道安娜会卧轨自杀!一切都是人性的真实反应。无论九莉、之雍,抑或是蕊秋、楚娣,他们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统统只是符合本人的性情和复杂的人性。这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各自的选择。。。 
       刻骨的真实矗立在我们面前,突兀却难以回避。。。 
       其实这是一本作者写给自己的书,别人读起来自然晦涩难懂。她在书中不是说过吗:无需说太多,懂的人自然会懂。她思绪跳跃,有时甚至词难达意,但是懂张爱玲的自然会懂的。 
       多年来最喜欢《倾城之恋》,因为有作者难得的愉快一点的结局。但是这么多无可奈何的悲剧,却道出了许多我们不愿面对的实情。浪漫不属于张爱玲,拿着小刀一道一道地在自己手臂上划刻的才是张爱玲,虽然她内心和大家一样,渴望真爱。 
        人心各自,不能团圆。



  • 姑姑和母亲占的比重非常大,一开始就登场了。这里头的线索远比《对照记》《私语》等多得多,也关键得多。甚至可以说题目《小团圆》不仅指男主人公间的处境,更是指女主人公与母亲、姑姑的关系——放浪周旋于外国情人间的自私的母亲对女主人公造成的长期压力;与之监护人般相依为命的姑姑的秘密恋情……母亲、姑姑及家族堂表间奇怪的男女、女女关系,常态性乱伦,其实都远比张胡恋骇人听闻。 
                                       ——黄锦树(马来西亚·教授/作家)
  • 一口气读完《小团圆》,心里一点点变得沉重,重得人透不过气来。她没有让我失望,让我绝望的只是我自己的人生。 
    到了中年,张爱玲对人对已都已释然,她不粉饰,也不抱怨。她只是告诉别人她生活过的时代,所发生的事。那些事,流在她的血液里,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张爱玲一生没有真正的爱过,也没有被爱过。这才是真正让人痛惜的,惜她如同惜已。格外心痛。 
    胡兰成待她如宝物——也只是宝物,他更爱自己,对爱玲,他是赏玩,是炫弄,却没有爱。他是第一个突破张爱玲防线的男人,爱玲待他,不过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不是爱。连因色生情也算不上。在他那里,她其实连性的快乐也没有,有的只是伤害,身与心。 
    张爱玲的另一段感情,和桑弧的三年感情。更让人痛惜。她是把这段感情当做初恋——多可悲,她已经身心俱伤,才遇到初恋。桑算得上君子,对这一段感情绝口不谈。开始是怕受连累,不说也可,后来张爱玲大红大紫,他仍是没说。 
    张爱玲一方面是对人生的沉重苍桑明白如唔,另一方面又是对人对事的天真,她甚至相信胡兰成和小周、秀美没有关系。知道了也只是要他决择,他哪里肯?他若肯,也不是他了。爱玲不求,不怨,终于是明白了他不爱她,离开的决绝。而实际是,她写出那封著名的分手信时,已经和桑弧在一起了。她给他钱,也不过是还他曾经给过她的——以前我们都觉得她是真爱他,分手仍给钱与他。 
    张爱玲终于打破了胡兰成编造的童话。胡兰成倒低是旧人,说天下女人都爱他,不过是妄想,最后是爱玲再婚,小周出嫁。 
    胡兰成出身寒微,低气不足,拿女人抬高自己而已,而这个女人是张爱玲。张爱玲的高度,让所有站在她肩上的人高了许多。


  • 无疑,张爱玲是近现代最优秀的畅销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让无数人成为了“张迷”,成为她一生的追随者。而号称“遗稿”的《小团圆》的畅销是注定的。 
    然而,我买这本书,并不因为我是“张迷”。相反,我是读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再因为好奇心,寻过来读了《小团圆》。我坚信,写得再好的小说,都敌不过真实的人生,最精彩的故事,其实通通都在我们自己的身边。连张爱玲也不例外,她的恋情与人生,一定比她任何一部小说更值一读。 
    没有失望,因为太真实,看得很累。不是累于张氏文字的婉转幽深,而是累于回忆里百转千回的情绪。她很急于把真实的自己告诉其他人,以至写得很急而琐碎,因为什么细节也不想放过,不像写小说可以省略。原来,即使如张爱玲也逃不过“敝帚自珍”的局限。但是,亦因她的自珍,令《小团圆》充满了欲言又止的情绪,就是最累人的情绪。 
    如果能够忘记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敢于把读者自己化身于张爱玲或书中的九莉,相信能够体味我上面所说的感觉。 
    当日,我掩了书,叹一句“满腔悲凉向谁吐”,然后又一句“总是回忆最动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1718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