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亲子/家教

虎妈战歌[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蔡美儿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虎妈战歌

虎妈战歌[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虎妈战歌》中文版,东西方教育理念大PK)
  • 这本《我在美国做妈妈》很火很火,2010年底书还没有上市就炒得沸沸扬扬,其实英文版题目《虎妈战歌》更能揭示书中的主题。在西方世界和东方的中国,媒体和民众都对这本育儿书发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这本育儿书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的封面,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讨论者的主题从子女教育方法、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甚至上升到中美国家间的竞争。

    其实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只是因为作者蔡美儿非常真实坦率地写出了自己教育两个女儿时使用的高压政策。这些高压育儿法在崇尚自由和尊重儿童个性的西方,甚至被批评成是“虐待儿童”。因此,对育儿早教关注的家长,这本《我在美国做妈妈》是不可不读的一本育儿书。

    一打开书的封面,折页的内容简介上写:“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华裔妈妈,和两个女儿、两条狗的故事。”让还没有开始看书我误以为蔡美儿是位单亲妈妈,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蔡美儿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丈夫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也是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这样强强联合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会差呢?而且虽然蔡美儿采用了极端的高压强势的育儿方法,但是有她丈夫在对孩子们做了很多缓冲和调和的工作。说白了,也就是蔡美儿是唱“黑脸”的,她丈夫是唱“白脸”的,因此他们夫妻俩是刚柔并济,软硬皆施,在教育孩子方面是至少大部分是达到了平衡的。并且,在美国,对孩子的尊重这些大环境的氛围已经很好了,这些也是起到调和蔡美儿的家庭强势教育的作用。

    书中写面对妈妈的强势,大女儿乖巧,二女儿叛逆,但是其实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反抗方式,只不过二女儿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已。二女儿强烈地抵抗母亲的安排,自己胡乱剪断自己的头发;大女儿也有自己的方式在发泄,在刚学弹钢琴的时候,由于妈妈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导致她去啃咬钢琴的琴键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其实蔡美儿也知道孩子们不快乐,但是她认为成功比快乐更重要,因此她一定要女儿们听从自己的教育和安排。

    蔡美儿确实如她自己所说的,是个非常强势、执着、非常努力的人。但也正如有句话所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位偏执狂的母亲,自己取得了成功,也强势地令孩子取得了成功。只是,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做得来这么彪悍的育儿方法?!



  • 看完虎妈写的育儿自传深有感触,收获很多,优秀是一种习惯,做任何事都进到最大努力!
  • 做妈妈能做到蔡美儿这个样子,简直就是神了!

    前两天海外的朋友就给我发来了一则《华尔街日报》上关于蔡美儿新书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的报道文章。

    文章用了很重的笔墨来描述中国父母是如何培养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的,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做,都能把他们培养成数学天才和音乐神童,就像是由于家庭内部熏陶的一样。“中国妈妈”的最重要元素,就是她们不像美国家长那样将孩子想得无比“脆弱”、永远用支持和赞誉的口吻来赞美鼓励孩子。中国母亲们常常用斥责甚至威胁的方式对自己的子女施压,不停的在背后“鞭打”孩子,让孩子成为很多方面的遥遥领先者。AMY就是用这种严厉的“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她的女儿索菲亚和路易莎,两个女儿在音乐和学业上都小有成就。

    海外的朋友说,美儿的育儿故事在美国当地引起的轩然大波。她的书一上市在亚马逊便跃居非虚构类首位!这本书的英文版已经读过,做妈妈做到蔡美儿那个样子简直就是神。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美儿差好多。

    今天准备买5本书,送给我身边的闺蜜们,我们一起和美儿学习!

  • 很不错,阅读了两遍,不愧是虎妈,孩子都教育的很好,能带来一定的帮助。
  • 不一定适合复制,但还是值得借鉴,干练的妈妈养育出成功的女儿,因人而异的方法最重要。
  • 因为对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而自己的孩子1岁多,希望多吸取一些经验,就买了,而且很快就看完了。就书本身而言,我觉得写得很真实,也很生动,至于书中提及的教育方法,那就大家见仁见智了,我不认同的居多,正因为此此书值得一看。
  • 本书应该辩证地去看,毕竟没有几个妈妈能像虎妈那样,这是管孩子吗?像监狱长一样。个人表示怀疑,成年后的孩子真的不会介意之前的童年吗?

    有一些对孩子的硬性规定真是有点匪夷所思。可用来借鉴的不多。
  • 推荐看一下。虽然这本书褒贬不一,但是我还是认为有可取之处。辩证着看,各取所需吧。
  • 虎妈太严厉了,的确厉害,但不容易学到啊。不过,我也不奢望可以学到,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什么方面都拿第一,第一永远只有一个的,个个家长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资质平庸点的只能跳楼了。不过,也是一本很好的书,育儿方法确实独特。
  • 所以优秀的孩子离不开优秀的父母,要懂得在教育上多折腾
  • 她的教育太过。不过,还是有可借鉴之处,其实,我们一味的说孩子要有个快乐的童年,但实际上,不有目的的教育,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长大了也许真的会说,妈妈,我小时候你为什么不送我去学什么什么呢?总之,不要走极端,
  • 我更喜欢在友好轻松的氛围里面教育自己的小孩,就像中国人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吧。要孩子自己知道要什么才最重要。但是虎妈我非常佩服她的一点就的她对孩子教育的坚持和毅力,我相信有这股子劲道,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的。
  • 我相信很多妈妈和我一样,在养育孩子方面都很认真,也希望能够养育出出色的孩子。但是有时候真的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有计划,有规划的去生活去学习,最近我对虎妈战歌这本书非常感兴趣,所以趁着活动就入了一本!推荐星数:★★★★推荐理由: 经典畅销, 内容实用, 轻松易读第一、【经典畅销】 《虎妈战歌》这本书很久之前就有听说,但是一直没有买。最近我也是趁着活动买了一本。这本书真的特别经典,作者蔡美儿是耶鲁大学教授,她所写的这本书非常的经典畅销。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她的育儿方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第二【内容实用】 我比较喜欢贴近生活的育儿书籍,它没有太多的理论。更多的是蔡美儿和女儿之间的生活里面的故事。用他们之间的故事来表达出她的育儿经历。里面有很多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所以很贴近生活也很容易让人容易接受。第三、【轻松易读】 有很多时候在谈到育儿的方面的书,可能里面很多的道理,让人看起来有一些枯燥。但是这本书没有大篇的道理在里面,作者以自己的叙述方式来讲述这个道理!所以阅读很轻松费不了多长时间,大约也就需要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把这本书读完。 整体阅读体验: 这本书非常的不错她讲述了她两个女儿之间的故事吧!用和我们一样的生活状态来展示道理从中我们获得经验。 另外,这本书的装帧也非常的精致。所以我觉着是一本不错的书,推荐给大家阅读。
  • 内容不错,讲述的很多道理个案很好,虽然你可以效仿,但达不到人家的目的,因为家长的素养决定孩子的未来,作用还是很大的。
  • 送货太慢了,第4天才收到。

    书很好看,更像是讲这个妈妈的生活,她的孩子她的老公她的家庭,对育儿指导方面没什么借鉴。说实在的,这个妈妈虽然付出了许多,但是也够自恋的。而且经验不可复制。这与我买书的初衷可不符。

  • 学习一下美国妈妈的做法,给我们现在的中国年轻父母一些启迪,严格教育还是必须的。
  • 虽然书中的主人公出生在美国且本身具有很好的学历,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却是中式的,通过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最终塑造了2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看完真是受益匪浅,感觉父母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
  • 主要是不给孩子偷懒的机会。帮孩子变的有出息就要努力付出。当然这种生活方式很过激。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的。最后小女儿不是也去打网球了吗。不过她也已经变成一个不会让自己偷懒的人了。这种思想比做什么重要多了。
  • 虎妈的教育理念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不能认同的地方。
  • 看书之前是抵触的,买了之后发现这个妈妈很强悍,很有智慧,我喜欢哦!
  • 在新闻周刊看到了蔡美儿的专访片段,碰巧的是–我的妈妈和我的女儿都属虎!这让我迫不及待地买了她的这本一上市就在亚马逊跃居非虚构类首位的《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确不错,爱不释手!对于一个耶鲁法学教授来说,蔡美儿的笔触一点儿也不像她的职业那么刻板严肃,反而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不禁对将来教育女儿充满憧憬和斗志!幻想着N多可能!不可否认,大多数中国妈妈为了将来不留遗憾,都选择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严苛一些,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但是很少有妈妈能做到像蔡美儿那样过人的才智,超凡的毅力,极强的统治力,难以置信的旺盛精力,还有难以匹及的经济能力。我想这条将两个女儿都送上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的育儿经有很多不可复制性!精神可嘉,成绩卓著,而方法有待商榷!而且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将来的我也会柔和得多,我可不想和女儿剑拔弩张,恶言相向!我不想让女儿在孩童时期对我畏惧、远离、有着深深地误解,到了她成人才知道感激妈妈的所谓良苦用心。我希望和她出嫁之前相处的时光,充满温情爱意而又意义非凡。起码现在,我还是对面前这只“小老虎”充满浓情蜜意的,将来会是如何的呢?我们会共同去面对怎样的岁月呢?
  • 书中的妈妈非常强势,但她对孩子的教育观点我很赞同。那就是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这一点我认为不管孩子学什么,都很重要。当然,我不会象美儿那样,对孩子大吼大叫。这一点,我并不认同她。书很好,自然,真实。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很过瘾。
  • 作为中国家长,书中的有些做法还是可取的!比如坚持!
  • 非常有趣!跟之前想的不一样,以为是那些说的育儿书,但这本书原来是讲故事的形式,作者文笔很好还幽默,反正不到两天就看完了。虎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严酷,其实她关于让孩子努力学习、学弹琴等的观点都挺打动人的,虽然并不想也做个虎妈,但其方法和思想都可以学习和借鉴,推荐!
  • 想看看虎妈的教育方式,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向
  • 觉得就是一本反面教材。现在很多中国的父母都不这样对待孩子了,而是提倡爱和自由的教育,没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华裔却秉承了这种逼迫孩子出人头地的旧观念。不过还是相当佩服虎妈,那需要非常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坚持下去。
  • 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一位典型的强势虎妈,或者西方人一时好奇,我相信并不推崇,教育孩子首选善良真诚快乐,不否认在教育自己孩子我也是虎妈,但写成书不是成功,几乎每个中国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没必要大势宣传~,这样的中国式教育不新奇不建议不反对
  • 虽然我是不会生小朋友的,但是我竟然看这本书。看完后,真的慨叹,我这等平凡普通但是负责任的人,不生小朋友真的是明智之举。教育小朋友,家长真的需要很用心。在现在的社会,想要过好日子,就必须家长和小朋友都要努力。
  •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社会浮躁,读书可以修正自我,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帮助。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道理应该都懂。这本书值得读读。挺好的。
  • 与作者这位妈妈一样,我也是两个宝贝,同样一个钢琴一个小提琴,老大听话,老二反叛得很。原来这个世界是有那多与我同样的妈妈。很喜欢这本书,也找到了一些坚决现实问题的答案,非常喜欢!
  • 跟女儿一起看完的,很受启发,美儿把培养孩子的成就写出来了,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儿付出的极其艰苦的努力,以及在巨大压力下2个孩子的矛盾与理解,非常好的一本书,看到了在中西方教育中理念的巨大差异。
  • 之前我是死活不肯买这样的书的,觉得这样的妈妈哗众取宠,什么严厉教育我也是不会采取的,今年随着孩子读三年级,我做妈妈的心更宽容了,但是教育上也更严格了,突然想看这本书,买来看了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爱蔡美儿!

    是个有内涵的妈妈

  • 非常引人入胜的一本书,蛮喜欢的。美儿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宝宝还很小,但是他的个性还是蛮像书中的露露的。所以我能够想象出,将来我和儿子之间的教养与被教养之间的场景。值得我去深思和付出一切努力。更期待我的儿子也能够出色!
  • 依稀从新闻上听到过关于蔡美儿的点滴,有争议、有赞誉,而从一个中国人的视点来看,这样的教育在中国绝对是一个好妈妈、或是一个成功的妈妈,生活的点滴,记录下了成长的一幕幕,也让我看到了闪光的背后,有泪更有汗。
  • 一口气读完,无论你多聪明,也需要坚韧不拔和专注的精神,才能发挥潜能不惧怕失败
  • 首先敬佩作者蔡美儿,她让自己成为了孩子的榜样,一个有知识、独立、自信的母亲,然后看到的是她对自己两个女儿的有规划、持之以恒的培养,让我也意识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妈妈的职责。
  • 还没有看完 有些确实可以借鉴 但是还是要看娃的个体差异
  • 面对这位虎妈,太佩服了,如此有毅力地坚持和教育孩子值得学习,但有时也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很想知道她的两个女儿每天能有几个小时用来睡觉和学习除了音乐以外的东西?不过对于我家孩子学习小提琴的状况,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
  • 在每个妈妈的身上都能找到虎妈的身影,但是没有几个妈妈有虎妈身上的坚毅品质。值得学习!
  • 书中描述和作者对两个女儿的教育方式,对中国式教育和西方教育进行大量的比较,作者执行的是对孩子从小严格要求的教育方式,采取的是笨鸟先飞的勤练方式,但也不忘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像是妥协实为进取的对策,是现代父母过分宠溺孩子的相反做法。
  • 一直对要不要孩子学乐器很矛盾,因为太多的人都说学乐器太枯燥,孩子太累。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坚定了自己让孩子学习乐器的信念。主要是家长要坚持,虽然苦虽然累,但对孩子性格、人格、气质的培养很有帮助。
  • 一口气读完的,里面的教育观念耐人寻味,值得反思,针对每个孩子,其实还是要采取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才好。
  • 我们可能对虎妈带有固有的刻板印象了~其实现在每天各种各样的信息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和三观,但有一些本质的东西还是没变,那就是我们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努力坚持,这种坚持不懈本身就是我们最需要具有的。
  • 同事带的。但是觉得她做不到哇。做个严格的妈妈。每个妈妈都是不一样的。
  • 作者也是个强妈,虎妈。只有这么强的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不知现在两个女儿成长成怎样呢?
  • 书挺好看,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情,书中的妈妈比较严厉,看了很受启发,看后借鉴了一部分,全借鉴我认为太严厉了,想比较作者,我平时对孩子太宽松了,所以对孩子较之前更严格了些,感觉效果不错,妈妈们值得看看。
  • 孩子千差万别,教育也是因材施教的好。作者的教育理念成功交出了优秀的女儿们,当然其原生家庭也是非常优秀的,吸取精华精神。
  • 今天收到书,读到不想放下,非常赞的一本书,继续买下英文版,拜读!
  • 每一本书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不是全部认可,但是有收获
  • 还没有看,希望从书中提取些育儿观点,助力我培养孩子
  • 看介绍来买的,希望这些书能给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
  • 说实话,很受启发。做出了很多关于中国妈妈和外国妈妈的对比,相比之下,个人还是比较认同中国妈妈的做法。在孩子太小的时候,的确不用给她太多的选择权,只要坚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到,并且一定能够做好,朝这个方向和孩子一起努力就行了。
  • “相信孩子的能力”这是似乎只存在与西方的父母心中。而书中的美儿用另一种苛刻的方式体现这一点,说真的即使作为一名中国妈妈也还是不能完全接收。不过佩服美儿为两个女儿付出的心血。感叹自己很难做到的。
  • 挺不错的。看到书以后虽然不完全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但是感觉管教孩子还是应该宽严并济。不能太过于理性和严格了
  • 看过央视的推荐,很棒的一本传记,相信孩子回喜欢
  • 很多人对国外的教育都是一知半解,以为外国人只要玩就可以很有成就,这部作品用最真实的例子将成功教育子女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子女的后面一定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父母。
  • 中国有古话“慈母严父”,蔡美儿这个虎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扮演了严父的角色,培养了优秀的子女。
  • 很久以来,我都在盲目的推崇西方式教育方式,虎妈的书让我得以东西方比较,带来新的思考,西方国家孩子那样长大,真的就比我们的孩子更幸福吗,这是虎妈的话,深以为是。但是对待孩子是否一定要要求那么高,露露的反应也值得深思。
  • 这些年,同事朋友时不时有人会问我:你觉得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各自好在哪里?如何互补?

    这当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问题,更不是几句片面的个人意见能区分孰优孰劣的概念。

    以自己对美国教育的极其有限的眼界,以自己曾在那片土地上屈指可数的不到两年的光景而言,我眼中的美国教育较之国内的教育体系,更为合理的地方似乎有三点:机会多,万事皆有可能,似乎天道更酬勤。

    为什么自己会认为美国教育更具有以上三种的特点?

    首先是申请奖学金。我所在的学校有一项专门针对华人的奖学金,听说这项奖学金更倾向于颁给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到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Dr.Arnord的有力的推荐信,最后我这个硕士生也拿到了一半的奖学金。虽然只是一半,意外的惊喜却也告慰了自己长久期盼的心情。

    其次,当自己的第一篇研究论文被某一国际研讨会接纳并受邀做学术报告的时候,我得知系里有一项专门赞助研究生赴会发表学术报告的奖学金以鼓励学生提升自我专业研究能力。而当我申请该项奖学金的同时,被系秘书告知该奖项的获利群体只限于博士研究生而非硕士生。思忖之后,我给系主任写了一封邮件,信中阐述自己对于Nur***e vs Na***e的看法,意在努力争取该项荣誉。不到两天,系主任便回复了,对我的这种主动争取的态度颇为赞赏,并毫不含糊地同意了我的申请请求。

    这两件事都是与奖学金有关,而除此之外我在研究生阶段上的第一门课,教育社会学的教授Dr.Arnord对我的评价也让自己体会了天道酬勤的涵义。那时初到美国,又恰逢一上课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Arnord教授,几堂课下来听的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除了煎熬仍是煎熬,听不懂不说更别提讨论了,很清晰地记得每每教授提问时眼光扫视全班,自己都恨不得有个地洞让我可以躲藏些许。打电话回家时,不敢与父母提及这些实际的困难,因为深知除了自己努力没有其他人可以将问题解决。在最初的些许失落卑悯和自怨自艾之后,我给教授写了一封信,陈述我的问题也“抱怨”老师的授课方式。很快的,Arnord给我回复,问我如何做才可以帮到我。笨鸟先飞——我向教授提议每次课前先将上课的key notes发给我,我好好地进行温习并在课后再付出2-3倍于同学的时间加强巩固。一门课学下来,听力愈发更好,而藉着自己的努力,硬是将期中时的成绩B拉到了最后期末时的A。

    五年之后的今天,我怀着极大的兴趣通宵读完了蔡美儿的《我在美国做妈妈》(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随着这位耶鲁法学院教授描述自己是如何将两个女儿培养成音乐神童的经历,又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当初的求学生活。

    在初步接受过研究方法熏陶后,现在但凡要做出点负责任的结论,有时候我会想起变量和导致结果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何我在美国的两年,我觉得美国的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天道似乎更酬勤?是不是因为自己在国内上学期间,从来都没有像在美国时那样承受更多的压力和付出更多的努力?

    那时的我,似乎世界观自我价值观正在最终的形成中。远赴他乡,心里首先惦念的是我在这个国度,以相当于当地学生3倍的学费完成着我的学业。如果说出国是为了镀金,那么我镀的这层金含金量又是多少?

    如此想来,在更高的压力下,想必当时的我也是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的。而美国文化中,一向都颇为欣赏个人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和努力行动。You are nobody! Right, but no shame. Just do all you can to 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

    蔡美儿为了培养自己的女儿,付出了相当的毅力和决心。在感慨她的决断力和执行力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她本身的学识能力和三代移民家庭所赋予她的社会优质资源而助她达成目标的他人无可企及的高度和优势。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读完书后已是大年初七的凌晨3时,总觉着书中许多颇令人回味和深思。待到清晨,被爬上身的阳光照醒,一睁开眼瞥见床头的书,一整天都在惦念和提醒着自己要写点什么,趁着心中还有温存的感动。值得一读的书……









  • 我们需要的是美国的这种以创造为主的教育和中国的以灌输为主的教育的结合。虎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美国已经有了鼓励孩子想象、创造、独立辩证的思考的大环境,我们在严厉管束孩子的时候也应“being soft”。
  • 虎妈要怎么个虎法,人世间所有意义非凡,值得去追求的事情都充满了艰辛
  • 太谢谢了,这么好的一本育儿辅导书!实在,实用!很好很好!
  • 久闻大名,买了看看,尽管不一定赞同作者观点,但读后还是有收获的。
  • 一天就看的差不多看完了。作者头脑清晰,读起来很舒服
  • 育儿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多看看这类书很有启示,挺好的,不过还是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因势利导,没有一概而论的方法
  • 很好的书,不论在哪里,孩子的教育都是很大的问题!
  • 我的性格跟作者挺像的,有点急性子,骂完孩子一会有好了。我的小孩不是很有耐性,可能也是受了我的影响。看了这本书,找到了培养他的动力和方向。不过不会完全按照作者的方式,只是要学习作者的毅力~~~加油把~~爸爸妈妈们。
  • 这本书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家有琴童的都无法有很深层次的共鸣,在我以为,就是鸡飞狗跳剑拔弩张 推妈
  • 虽然主要将讲两个小孩学习音乐的过程,但我认为学习的方式是共通的,可以借鉴。值得一读
  • 书写的很实在。给1分主要是无法认同所谓的“中国式”教育。 我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不能完全认同他们部分移民在特殊环境下养成的习惯,称之为“中国式”。 作者自以为是的认为她能代表中国,实在有些滑稽可笑。太高看了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 非超好 值得鉴见 关键是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对症下药
  • 看了虎妈培养她的两个孩子,似乎觉得孩子的天赋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大量训练获得的,可这其中的过程真的是过于残酷,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可在现在的社会中,如果孩子毫无特长,在他与他人交往中会不会产生距离感,让他有时会觉得无从交流?纠结!!!!!
  •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这么火,恕实在不能苟同这本书里面的价值观。
  • 每天看一点看完的,只是觉得这个妈妈在教育孩子上付出的心力太让人佩服了。但是至于剥夺孩子业余生活的很多乐趣这一点,不能完全赞同。但是大概符合时下推着孩子成长的潮流吧。比如类似国内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什么的
  • 新书,亲历者的切身体验最有说服力,非常不错,丰富并挑战传统一成不变的育儿观,值得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读
  • 首先书是好书,正版,印刷纸质都不错。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欣赏美儿的执着,执行力和目标性,这是我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缺失的,狠心其实是另一种爱,可以借鉴,但是我肯定不会完全照搬,因为孩子各不相同,国情,家庭及外界大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学习就好
  • 了解一下育儿经,开阔眼界,作为补充吧,虽然我并不赞成这种教育方式
  • 很经典的一本书,虽然看上去这个妈妈很传统很古板很像早年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她们有一个完全西方的爸爸,就把妈妈教育方式的不足给弥补了,值得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呦,这就要妈妈针对自己的孩子要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案
  • 身为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的虎妈使用反美国传统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一对女儿,并在各方面,尤其是音乐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虎妈喜欢将自己的教育方式与西方的方式作比较,严重贬低西方的教育方式。

    虎妈喜欢将自己的女儿与西方家庭的孩子作比较,自己的是如此非凡出色,别人的尤如**。

    虎妈喜欢详细描述女儿在取得某一成绩/成就时,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她的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甚至比女儿们更甚)。

    虎妈喜欢强迫女儿(甚至丈夫)按她的时间表生活,不惜一切手段和方法。

    诚然,虎妈的女儿们取得如此非凡的成绩也有赖于她十几年来不断的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她是有回报的,至少,她得到了一部分她想要的满足感,足以写出一本有如此争议的育儿书。

    虎妈在书中描述的所作所为,正是目前大多数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现状,每个妈妈/爸爸身上或多或少有“虎妈”的影子。

    我们呢?我们打着“一切为孩子”的口号,不断推着孩子前行,不断追求一个结果,一个只许成功不许的结果。在这过程中,孩子只是为我们实现某一目标的工具。

    是啊,大家都很重视教育,或者是很重视升学,我们的升大率很高,大学生就业率不高;我们的大学教授很多,大师却很少,甚至没有?

    在自己取得成绩时,不能否认别人的成果,事实终归是事实,少数成功例子不能证明其方式是绝对成功、绝对完美的。何况虎妈在美国,我们还得留在这里,继续为升学打拼,继续去少年宫人挤人,继续去补习社用钱买分数,继续围着名校打转,继续忿忿不平却无可奈何。




  • 这本书和《所以,北大兄妹》一起买的,两本都很喜欢,教会我如何做好一个母亲,很受启发。送货也很及时,态度也不错,货到付款很方便也很安全。书是正版的,还比新华书店的便宜多了,最重要省了我出门买,上班忙没时间买书的问题帮我解决了。
  • 在新闻里看到对“虎妈”的介绍和采访时,立刻对她产生了兴趣,毫不犹豫地买下这本书。

    花了两天时间阅读完,心理的变化从对封面设计的反感、阅读过程中对内容的惊讶与不信服,到最终的释然。

    关于封面:蔡美儿的照片透出的自信、干练让人印象深刻。而中信出版社在这本书的封面赫然印着这样一句话“这个故事证明了:在教育孩子方面,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这句话,以它的绝对逻辑让人顿生反感,比较谁?比较什么?结果就这么简单吗?不过是哗众取宠的营销手段!而且,这样的判断也完全违背了作者蔡美儿的原意:并不是想证明中国妈妈或美国妈妈谁做得更好,只是想说明不同文化和不同教育观念的差异和冲突。

    关于内容:蔡美儿是传统的中国式妈妈,在孩子身上倾注工作外的全部精力,样样要求最好,严厉管教、除了学习以外,只允许少量的同学聚会,几乎不准许任何娱乐,也不准在外过夜。学业上。她在两个女儿从2、3岁的时候,便开始为她们安排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常凌晨5点起床,在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写作以后,全身心地扑在孩子教育上。象个监工一样全程陪同,时刻飞速记录学习的注意要点,并坚持让女儿每天练习5个小时以上,甚至在度假期间也不间断,可以不吃饭,可以放弃任何娱乐安排,完全不顾家人和他人的反对;遍访名师,策划她们的成长道路,最终使两姐妹成长为让人惊叹的音乐“神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为这样的努力程度而惊讶:不断寻找挑战,以超乎常人十倍的精力坚持付出,这也正是美儿在事业和家庭教育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不愧为“虎妈”。只是,这位妈妈太过于强势了,威胁、强迫,无一不用。试想,如果不是天赋过人,两个女儿的爱好会不会已经被压制和抹杀了呢?

    大女儿索菲娅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女儿,懂事、一帆风顺地按照妈妈设计的道路走了下来,而小女儿露露则有着倔强、叛逆的性格特点,终于在成年以后爆发了与妈妈的战争。因为露露认为:她其实非常热爱小提琴,而妈妈的过度安排毁了这一切。因此露露决定放弃了小提琴,转而学习网球。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她也受到教练的高度评价:“她是那种不付出110%的努力,就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小姑娘。”这也使露露网球水平飞速进步,目标明确,为每一次失败和成功兴奋雀跃。

    由于美国人对孩子的自由养育,使蔡美儿在拒绝孩子的课外活动时,不敢承认自己“不人性”的高强度训练而不断编造借口、理由,几乎转为地下工作。据说,很多华裔家庭都有这样的倾向,显现出中国教育方式在美国社会中遭遇的不认同和质疑。从这一点来讲,美儿的确拥有非凡的勇气、坚持和抗压能力。

    看着美儿一家的合影,想象着他们的艰辛与幸福,谁又能不为这两个才华横溢的女儿而骄傲呢?

    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可使人思考中国式教育的合理性所在,也可以思考其中的极端之处。要知道,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戴着神童天才的耀眼光环,取得了他人艳羡的成就,却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以致夭折。其实,中国式教育和西方教育从来也不缺乏优秀范例的出现,我觉得还是蔡元培先生的话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因才施教。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教育是需要根据接受者的特点进行变通的。

    同时要注意:文中,美儿自己也发现,虽然是法学院教授,但她在质疑和提问方面显示出明显不足;大女儿索菲娅常在放学后跑步回家,为了不影响练琴的时间。看到这些,读者又有何感想?是否也预示着教育方式的某种缺乏。

    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决定了每个人教育方式的不同。


  • 虎妈应该是特严厉的一种方式,扪心自问我是做不到的,而且我也不认为所有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都能成功,还是应该因人而异,严格的父母才会有严格的孩子。而且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也不一样,只能借鉴,绝非宝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1756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