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像自由一样美丽[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林达 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像自由一样美丽

像自由一样美丽[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超喜欢这本书,很疼惜,很美好,很难过,一本非常好的书
  • 博大精深,值得回味
  • 不错,非常好的书!
  • 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正处在充满欢乐和梦想的年纪,可惜被纳粹残暴的扼杀了。“毒气室”,每当看到这三个字,心中就一阵刺痛,这些可怜的、孤单的孩子,经历了迷惘、痛苦,终于被莫名的谋杀了,最后的一刻,真希望孩子们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希望他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找到自己的亲人,不再孤独、害怕,过着应该属于他们年纪的幸福生活。

    这本书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纯真的孩子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让我无法一口气看完,孩子们的画作,总让我不由自主去想,宝贝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心情呢。孩子们饥饿、寒冷,常常生病,他们多希望妈妈能能陪在自己身边啊,象以前那样,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病就好了。可惜绝大部分孩子,在被迫与自己的亲人分开后,至死也没有再见。

    每每及此,总是泪流满面。
  • 三联生活出版的书总是不错的,林达的书值得一看!
  • 放购物车一段时间了,终于读到了
  • 書很好 很轻 不算薄 孩子们的画很好 内容确是令人沉重的 能够了解这一段历史 更能够知道人类的残酷 在政治下被牺牲的无辜生命 依然用自己的力量呼唤人类的良知 值得一看
  • 这本也很喜欢。喜欢林达是从西班牙旅行笔记开始的。很偶尔的相遇。
  • 生命诚可贵可贵,自由价更高。

    绘画的手法和技巧都非常的天然。

    有些图直接看哭了。

  • 读林达的书大概有10本了,本书的特别之处首先是装潢,两条黑色的飘带,喻示着对黑暗时代不幸逝去的善良人们的哀悼。希特勒把迫害犹太人的最残忍的任务交给年轻人完成,因为“年轻人的激情最容易在调唆之下转为仇恨”,30年代德国年轻人的做法和我们60年代的文革几乎一模一样。那时的红卫兵就是30年代的冲锋队,那时的中国狂热就是30年代的德国疯狂。在平时,人的弱点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在正常情况下,社会也会引导人们向往善良。而在一个变态的社会,人的弱点会在合理的借口之下爆发。捷克百姓在希特勒的裹挟下跟着迫害犹太人的行为与我们文革中的群众迫害知识分子、老干部甚至普通百姓的行为有何不同?我自己亲眼见到的何止一桩一件? 
    孩子们的遗存画作打动了我们,他们表达痛苦,却尽可能不让它淤积。而更让我感动的是犹太人中的知识分子。在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精神是健全,是顽强的,对人类的前途是充满信心的。尽管希特勒一再试图证明,犹太人是一个罪恶和肮脏的民族,可是,即使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子,都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信心。孩子们毫不迟疑地握住长辈和老师们伸过来的手,从他们那里汲取知识和文明地养料,汲取力量。他们是善良的,更是有信仰的。犹太人,我尊敬你们。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的周围也发生过同样的悲剧——文革,只是这样的故事不再有人关心,我们没有如犹太民族那样,执著地认为,必须把它记下来,讲出来。这才是中国的悲剧。林达始终不渝地提醒人们,中国人,记住文革吧,总结文革吧。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真正明白,发生悲剧的原因不在别人,不在伟人,而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 很不错,讲述了纳粹对犹太人和少数族裔的迫害,从小孩子的视角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引起人的反思
  • 林达的书都值得买,闲暇时想到就能读到是多么好
  • 这套书有平装版的 超级爱 都被我翻的散架了 想重新买来珍藏的时候看到这套精装的毫不犹豫就买了 不过价格每天在变有点忧伤
  • 花了2个小时读完,在翻看后面的图画和诗时,眼泪却一直不停的在流。为这些孩子比我们多一千倍的勇敢,比我们更多的民族精神,比我们更坚定的信念。他们毕竟只有十几岁,在30*70的空间里,描绘出了属于自己更美丽及宽广的未来。 
    如后记所写”望你一直保存着这本书,哪怕你在一年年地长大,哪怕它在书架上放了很久,落满灰尘。  只要你再次打开,你一定会庆幸,你并没有把它丢失。” 无论对我还是其他人她都能给我们更多的面对生活的勇气。
  • 这段过去了的历史现今看起来还是会为了孩子们难受 美丽的孩子们
  • 特别好….
  • 林达的书,叙事风格喜欢,就是买贵了,没赶上100减50
  • 买书一直在当当网 值得信赖
  • 老师让我们推荐一本对自己影响很深的一本书,我就推荐的这本,看完的最深感想是: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 我是林达的忠实读者。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可以买到的所有林达的作品我都买到并都读完了。我一直关注着林达的新作。这一本书已经购买,正在运输途中。最初我读林达的作品,是因为在一次讲座之后,请胡锦光教授推荐书目。他推荐了林达的三部作品《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并说,“读完这三本书,你就会喜欢上宪法。”果然也胡教授所言,我不仅喜欢上了宪法,也因此爱上了读书,并尝试自己写点儿东西。林达作品给我的感觉是,人可以如此自由、如此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了“人应该有历史感”。每个人都应该去记录历史,记录个人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并不断反省,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年轻人都有必要读一读林达。那是一种思想的营养品。
  • 一段黑暗的历史,但孩子们的画却有孩子的纯真和经历的独特
  • 觉得没有大家评论的那么好,只是当时德国的“历史”
  •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触动我心灵的一本书。阅读每一个故事,就像再次经历每个犹太人的经历一样,小心翼翼地,甚至不敢大口喘气,一个个生命在纳粹的独裁下逝去,这是何等的残忍!欣赏着孩子们的画作,犹如游历孩子们拿追求自由的心灵一样,美好、憧憬· 
        读完之后,迫不及待地从网上搜寻到这些画作,我已做收藏。我是一名教师,正在考虑要不要讲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孩子们,我不清楚他们读后会在心灵中留下什么样的东西。他们也是拥有梦想的、享受着幸福的孩子,同那些德国纳粹统治下的犹太孩子有着太大太大的区别,我不知道他们会怎样看待书的内容,所以不敢轻易下决定。我需要一段时间来静静地思考。
  • 博大精深品质不错
  • 非常感动非常感动!林达用一幅幅出自二战集中营遗存的犹太儿童的画作讲述了一段悲惨的历史,让我们这个也经历了二战苦痛的国民们也通过阅读这一书记住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吧,只有有历史责任感的民族,才能不再让历史重演!大力推荐购买并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是对成人和孩子最好的教育读本了。
  • 我知道你一定会埋怨,那只小皮箱丢下了月台上的你。它隔开许多岁月,孤零零的陈列在玻璃橱窗里。记忆像皮箱上的陈年旧迹无从洗涤,一段年月暗暗饮泣着太多的悲伤。世界有时会这样,没有一丝一缕光亮。沉重的窗帘啊,你,看见了什么?干瘪苍白的孩童手拿画笔固执地仰望天空吗。 
     
        孩子啊,你可以像自由一样美丽。在这个世上值得我们去守护的东西实在不多,你们是其中之一。这一本书,我读得异常艰难,总是被满眼的泪打断,为自己汗颜。在死亡面前那些小手没有停止过想象,他们吟诵出最美好的诗句,尽管他们再也没见过一只蝴蝶一朵鲜花。那些眼睛曾贪婪地寻觅过一样如此简单的东西——生命,活着。他们只有十来岁,除了极少数幸存者,他们的生命永远地止于那个年纪。我想这些美丽的灵魂一定在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那里不会再有饥饿和病痛,恐惧与杀戮。那里他们将找到爸爸妈妈,找到小皮箱和哥哥,找到自己的家。当他们再次拿起画笔,孩子们会画些什么呢? 
     
        我的老师说如果将来你会要小孩,那应该买一本放在家里。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要孩子,但是我还是买了这本书,而且深深地被它打动了。如果我真的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想我会鼓起勇气给他或她读这本痛苦又精彩的书,世界不是完美的,然而我们必须面对。

  • 给孩子买的,看着还不错,一起买了好多书,她还没来得及看,这书是她自已选的,她喜欢!
  • 购买这本书之前,看了一些朋友写的评论。 
    很诧异他们说的眼泪。 
    当我拿到这本书,初始以为是说教,但渐渐随着笔触的延伸,看到、想到的一幕幕情景,止不住的感慨,潮涌般起伏着。 
    眼泪一直含在眼眶里。 
    对犹太民族的敬仰,源于他们对孩子的关爱。 
    他们承受过的苦难,他们会记录下来,但是从不忘记内心的纯净、善良、美好——即使在那样艰难的年代。 
    犹太人之所以出色,并非是血统或其他什么因素。 
    我想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向孩子传承着真、善、美,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冷静判别、保护自己,所以才可以一直屹立于这个世界,成就他们的一番未来。 
    我们要向犹太民族学习的,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如何艰难都要让孩子保持的那颗纯真之心。






  • 喜欢林达系列的书
  • 快递神速包装完好
  • 这本书不错,开卷有益,关键是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能够学以致用!
  • 好书一本,值得推荐,好评!
  • 很好的书,我们应该庆幸,感恩,生活在和平的过度,珍爱生命!
  • 内容平实 装帧不错 化作很多但是评价和感悟比较干瘪
  • 性价比很高,娃喜欢
  • 最近要收藏一些好书,确实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基本上是看别人的评价和销售量排名来做判断,相信大家的眼光。
  • 书价越来越贵了
  • 看过他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感觉很不错,这本还没看,应该不错
  • 活动购买了很多书,这本还没开封,不过林达的作品应该会很好!
  • 记住历史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不知道多少次看着书默默地留下了眼泪。那些美丽的孩子,美丽的生命,再也不存在了。

    但他们的愿望,他们向往自由的心通过画作和诗作留了下来,就在这样一本美丽的书里。

    翻看着他们的诗和画,我不由得对这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孩子们肃然起敬。他们是如此坚强,如此坚定地呼唤着自由与和平。他们,尽管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再一次触碰到自由,却都是胜利的勇者,我深深地为他们所折服。

    而更加令我敬佩的是老师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们精心地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一颗颗幼苗——不可以让自由和平的光辉被纳粹的阴云从孩子们天真纯洁的心灵中遮去。他们太伟大了,太伟大了。

    非常非常感动,又非常非常难过……

    书很漂亮,纸张质量很好,书皮的设计很有特点,切口处的两条带子绑成一个蝴蝶结,感觉很精致。





  • 林达的书当作紧张工作学习之余的消遣。我一直认为,开卷有益。
  • 如果说成人间的杀戮有时震撼也带有些麻木,但看到童贞的心被摧毁却是撕心列肺的. 
    人类有思维的形成从绘画和音乐开始,看着孩子们的遗作,太令人伤感了. 
    当年看辛德勒的名单,其中一个辛酸的镜头就是通篇黑白镜头只有一个红衣小女孩是彩色镜头,天真般地躲避搜捕遣送,到影片最后从埋尸坑中被掘出焚掉.就是这一抹红,就如书中孩子们的命运一样,那是晶莹的血珠呀. 
    人残忍起来就是自我的毁灭. 
    多么希望这样的历史不要在重演了. 
    强烈推荐此书.从人成长开始的第一阶段为载体去看待那场灾难.再细想,可如今这样的灾难还在换成其他方式在不断上演, 
    童工,卖花女,…,童子军,现实的残酷在不断摧毁着他们的心灵. 
    但愿”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这几个字能真正体现在人类的发展规则中.




  • 一个月才收到书,包装不好,硬皮损坏,有补偿么?
  • 值得给孩子看,了解自由如空气般重要!
  • 看了《以斯帖密码》,对这一块儿的文化开始产生兴趣。
  • 内容非常好,很喜欢,值得购买。
  • 三联书店的这系列“新知文库”,已买N本,无论从知识面,还是写作水平,都值得拥有。值!
  • 林达写的书很多,这一本的内容最稚嫩,也最沉痛,也最美丽。因为写的是受难的人们:成人、儿童在苦难中仍然追求光明,和幸福,即使明知道前面是黑暗的死亡。人们并不因为面对和身受暴力而认同了暴力本身,这是信仰的力量,信仰美的、善的,由成人传递到了那些稚嫩和小小的手中。 
      赞美他们,那些消失在集中营的大大小小的灵魂,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花朵和诗歌,值得我们永久的珍藏在心里。 
      有孩子的人啊,放一本在你的书架上吧,在他人生的某一刻,他可能会拿起这本书,知道应该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 
      这是目前林达写得最好的书,没有卖弄,没有饶舌。


  • 物流速度,包装精美,内容精彩
  • 看起来非常不错,值得一读
  • 《像自由一样美丽》

    很久,很久,我的眼泪流满书页。

    我从后向前,慢慢翻动书页,看着那些集中营的犹太孩子留下的画作,没有仔细去读这些孩子的故事,不是不愿,而是不忍。我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死于集中营,留下的只有这些画,这些被偷偷藏在集中各个角落的画作。感谢林达和三联,让我看到这本书这些画。其实它们非常有名,只是我之前不知道而已。

    苦难总是来得那么突然,除了心中的希望,我们真正拥有的还能有什么?

    从林达的介绍中,我知道了捷克特莱津集中营,知道那里的成年人为了让孩子还有一丝丝希望,教他们歌唱,教他们绘画。如今这些歌,这些画都留下来了,但是那些人都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变成了青烟。如果人真的有灵魂,那灵魂一定就在画中,在歌中。当我注视这些画作,我看到他们的眼睛,疑惑而澄澈,痛苦而希望。艺术是人性中最灵动而纯粹的部分,穿越种族、穿越时空,宁静而深远地散发着力量。

    人生,终归是苦难的。肉体上,精神上,直至最终无可救药的死亡。但苦难是一种力量,越苦难,越会凝聚和萃取出生命的精华。视苦如常,品苦如师,在苦难中不舍弃心头的那一点希望与努力,就一定会留给世人一些感触、感悟和感动。

    很久,很久,我都没有像此刻一样热爱生活、充满希望。

  • 品质不错,很喜欢的一本画质很好,值得收藏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好书!
  •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犹太人的电影——《钢琴师》,看的时候很压抑,看完后沉默了很久,终于哭出来。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要忍住将要流下的泪水。看着他们的画作和小诗,想象一九四四年的特莱津集中营,他们被关押在那里,饥饿、肮脏、恐惧,不知道未来,但是他们在优秀的犹太人艺术家的带领下,不放弃梦想,他们仍然坚持着美好的想象和不懈的精神追求。 
    没有精神追求,就如同行尸走肉。 
    “我是一个犹太人,永远不会改变…我为我的人民骄傲,他们是多么自尊。” 
    虽然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它却在孩子们的心里永远的自由飞舞。
  • 读林达《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有“林达阅读惯性”:林达以前的几本书《西班牙旅行笔记》、《带一本书去巴黎》、《扫起落叶好过冬》、《在边缘看美国》系列等作品让我印象深刻,渴望拜读他的每一部作品。 
    《像自由一样美丽》非常简单,和以往的作品相比,深度略浅,直到看了后记才发现,这是一本青少年、儿童读物,不仅哑然失笑。整个书行距很宽,页边空白居多,很多页面只有区区几行字,其余是大段的空白,感觉林达似乎是在靠这些空白累积书的厚度和读者的银子。 
    话虽如此,这本书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涉及的儿童,都是在1941年-1944年期间关押在捷克特莱津“集中营”,他们本处在天使般的花季,用画笔涂抹自己梦想的年纪,只因为属于犹太民族,就被纳粹党卫军贴上了黄色的六角星,打上了屈辱的烙印,继而剥夺了自由,背井离乡,父子母女失散,关进了这人间地狱,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大多数人最终被送进了奥茨维辛集中营,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即便是在这样的恐惧之中,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梦想,在艺术家弗里德等人的辅导下,用纸和画笔在苦难之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些画作主要以丰盛的家庭聚餐,美丽宁静的家乡,还有许多颇有文采的诗歌,而不是主要以纳粹的残酷等主题,弗里德等人尽力在保护孩子们对美的追求,而不仅是对黑暗的恐惧和憎恨。 
    人的许多种自由都可以剥夺,但人的精神自由除外。天使折断了翅膀,但他们还是天使。 
    我会保留这本书,因为它告诉我生活本身的不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朽,精神自由的不朽。

  • 精装版就是不一样读着很舒服
  • 多年以前曾经买过读过这本书,日月交替,不知我把这本书转赠了谁,于是重新买来,又读了一遍,又一次的感慨。余秋雨先生的文明总是熠熠闪光的文字又映入脑海。如果没有杀戮,就以为他们,世界将会增添多少灿烂辉煌,丰富多彩啊
  • 非常流畅的叙事风格,交代清楚了这个集中营-特莱津的前尘后世。

    一直觉得个二战中中国人受到的荼毒已经是令人难以忘怀。但是对犹太人的苦难也是深有了解,从安妮日记开始了解,一直到后来的辛德勒名单,和各类记载,印象更深的是以色列成立后对二战纳粹战犯的不依不饶。我觉得中国很需要这种精神,有些事情不能原谅。

    书的前面一小部分是介绍了这些犹太儿童画作的来历。后面大部分就是一一介绍这些画作。每幅画作中都有真实的作者名字。就像他们的博物馆一样,每个死去的灵魂都有名字。大多数年轻的灵魂就停留在了童年时期。更令人欷歔的是,集中营里那些大人,尽可能为孩子灵魂想象的空间,保护他们生命中的美好的事物。这些智慧的大脑在这样无法反抗的可怕乱世下,每天都面对死亡和及其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已然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求。

    了解到这样的史实,心里总是沉重,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虽然有不满,但是拥有和平也是令人欣慰的。

    我们的民族也是苦难重重,但是缺乏反思的能力。现在很难想象当时的苦难,但是感觉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往往会重演。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青少年往往容易产生或接受偏激的想法。我记得自己初中时候真的和班级一些男生产生那种,残疾人,乞丐和精神病人应该从这个世界消失的想法。心里只有黑和白两种概念。甚至有要组织一个神秘组织去消灭这些所谓对世界没用的人。希特勒也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优良人种论,好像总是有市场的。




  • 书很好,写得文章能够给人提供对人性的思考,有助于启发我们思考过去、当下以及未来。是值得购买的一本好书,这也是我的第五本Linda的书。
  • 关于纳粹,关于集中营,看过不少书和电影,但没有一次有这次阅读时那么真切而感动。书中讲的不是我们熟悉的,残酷而恐怖的波兰的奥斯威辛,而是捷克的特莱津集中营。
    从德国的小邻居捷克被希特勒纳为第一块蛋糕时,九万多住在捷克的犹太人的灾难就来了,那是1939年。离布拉格不远有一个小城叫特莱津,这里曾是一个军事要塞,留下了很多的楼房和军营,于是,纳粹描好了这个地方,将之改造成集中营。
    在九万多被关押的犹太人中,最可怜的是那些还未成年的孩子们,他们被单独关押起来,不能和父母和大人们在一起。但勇敢的犹太人组成犹太委员会,他们必须为了自己的孩子勇敢地和纳粹谈判,即便因此丢了性命。
    在这些勇敢的犹太人中,有一位叫弗利德的艺术家,她放弃可以逃出国的机会,勇敢地来和集中营的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画画,教他们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在和不可知的未来。
    在特莱津集中营,画画、集会等都是不被允许的,被发现要死人的。纸张也是稀缺的,画画的其他工具也是不允许拥有的。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弗利德的带动下,孩子们留下了四千五百张画,这些记录历史,让人感动的画作现在藏与“捷克犹太人博物馆”。
    书的一大部分,选刊了这些孩子们的画作,每幅画后有小画家们的简介,同时还相应的配有一些小诗人的诗作。每个简介的开头都是:某某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被遣送到特莱津集中营时几岁,某年又被遣送至奥斯威辛,被杀死。
    我仔细地读着每一副画,久久不翻到下一页,因为我怕,我怕看到那一次次提到被杀死在奥斯威辛。我被每幅画作感动,感动于小小的心灵承受着如此的磨难,再以如此的笔触,记录下他们的心灵之声,有阴霾的、期待的、向往的、思念的……,每一副画都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写照。我的读画史上,再没有被如此震撼过,再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能。
    当我一次次看到“画完这副画的第三天被送往奥斯威辛”或“还有两天就是十岁生日”等语句时,内心的刺痛是无比的。到了后来,我都不敢往后翻页了,不能再看到这些天才小画家们被一个个送到奥斯威辛,翻了如此多页,只看到几个幸存的孩子。但此时放下书本,我已经无法入睡了,脑子里全是孩子们恐惧的目光。接着看下去,一次次被震了。
    在看到一副叫《黑屋子的星光》时,内心彻底被哭泣了。画作上一片黑,黑色的屋子,黑色的塔楼,黑色的植物,黑色的底,星光在哪里?也是黑色的。画着副画的女孩子叫索倪娅,她把自己内心的惶惑和不安真实地表现出来,她害怕黑暗,但又被黑暗笼罩着,她只能接受,并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中。这种色调的画作还有很多,即便有好几副叫《风景》的画,也是被很黑的黑暗笼罩着。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一副叫《风景》的画作,画的作者叫哈娜,也是个女孩子,她被杀害时只有12岁,而这副画可以用“宏大”来形容。我实在无法形容我看这副画的感受,它太“艺术”了,像出自一个印象派画家之手,它构建的辽阔世界让人幻想,但小小的画作中,看到的仅仅是几个色彩的更迭。真可以说,我汗!
    除了一副副像自由一样美丽的画作,还不得不提同样美丽的诗歌,这些看似稚嫩,实则情感浓厚、内涵丰富的诗歌同样让人震撼。他们流露出来的心灵声音我听得到,我真的有共鸣。其中一个叫哈努什的小诗人,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对其有葱白之心。
    他的诗歌多次在书中出现,其中一首《先锋》让我印象深刻:我,一个微不足道的造物,在乞求这个世界的施舍/也许不用你的象足,把我踩倒/也许不用你的火烙,将我烧焦/让我长大,大到不需要喂养/像一个男人在这场战斗中挣扎……/我要活!我饥渴。我对知识饥渴……/现在,我和我的思想单独在一起/我们吞咽下的,比需要的更多,就想/是在上瘾。
    对了对了,这些孩子们在集中营办了一份杂志,就叫《先锋》,它们有自己的编辑、记者和专栏作家,刊载的都是孩子们自己的诗歌、散文还有专栏,专栏名字叫“我们中间的一个”,他们自己设计封面,那些画画的小画家们都是这个杂志的插画师。这是一份“周刊”,还有“定价”,活生生一本真的杂志。
    从1942年12月18日到1944年7月30日,这个《先锋》杂志共出版了800页。1944年后,杂志的编辑、记者们被纷纷送往奥斯威辛,但这些珍贵的杂志被一期期地保存了下来。通过这些杂志,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勇气和恐惧,苦难和梦想。上世纪90年代,这些杂志终于得以出版,书名就叫《我们也是一样的平常孩子》。
    是的,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孩子,但是,在那个罪恶的年代,他们承受了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苦难,一万五千多名犹太儿童,最后仅一百多名存活下来,我为他们难过,愿他们永远像自由一样美丽。
  • 读书过程中几次眼含泪水,去不是因为集中营中的孩子们让我心生怜悯,而是那些身处苦难的艺术家和教育者让人敬佩,那些坚强对生活仍能充满热爱的孩子让人敬佩,我用泪水向他们致敬。 
      书中开始介绍集中营背景的文字不是很精致,渐渐引出的历史让人震撼。小孩们的画和诗有着他们的年龄不该有的深刻,也有着他们的年龄应该有的美好,还有那令人敬佩的坚强。 
      最后才发现书的定位是青少年,但是我觉得这本书是适合在不同阶段品味的,它总能给你带来感动和启示。 
      书的纸张很好,读书时很享受。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非常喜欢费曼的书,他不仅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有乐趣的人,一个教育家。
  • 每一次看到有人形容,看由是美丽的。我一直感觉自由是个很名词,看了书之后,感觉书的命名很贴切。是很值得阅读的书
  • 其实要说这本书有趣,用这个词来形容很不恰当,只是想说有趣的是书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刚好最近在看一个图画分析的内容,就会把书里面林达引用的一些犹太小朋友的画画和其他孩子的画画做一些比较,更让我对那段历史有着更深的感悟。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少儿读物,只是形式上以少儿读物的形式来表述,但是内容对于大人小孩来说都是适合的。当然,对于小孩可以结合其他跟二战有关的资料、片段和电影来开展机会教育。
  • 内涵丰富,学习人文的好书,性价比高,推荐
  • 像自由一样美丽。 
    自由,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自由,毋宁死。这样的话怕是永远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口中。可是那群孩子,他们或许连自由是什么都不知道吧,就被囚禁在黑暗中。这个黑暗,不只是身体,也有精神。那个年纪,该是广泛的接触外界,可是他们却什么都没有,连自由都没有。所幸还有一群那样的老师,教给他们爱教给他们争取自由。 
    看着那一幅幅画,我总是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他们都只是孩子啊,却早早地失去了童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感到悲哀了。
  • 林达的书一定要收,而且这套书的装帧很好,看着舒服
  • 这本书是林达意图编给孩子们看的,也顺带给大人看,所以文字是非常浅显易懂的,我读着却总有流泪的冲动,为那些犹太孩子们,在那个可怕的年代所遭遇到的致命的摧毁,可是我在这里要说的伤心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为我们自己伤心,犹太人在集中营那么恐怖残忍的时刻,都没忘记为孩子们培养对美好,正义,纯真,那些人性中正面的向上的追求,这个民族在流离失所,受尽屈辱的千年里都没有放弃自己,终于回到故园,我有时都不得不相信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了,这应该是那些犹太精英们的功劳了。我们呢,我们也受苦受难了,可我们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我们是把我们的压力,抱怨,仇恨转交给孩子还是要把希望和美好,以及追求美好的勇气交给他们呢? 
     
    喜欢林达的书,是因为不觉得他有高高在上的所谓精英意识,他在书中描述他的解读和认知是诚恳的,在娓娓道来中与你共享。
  • 读林达的书如同身临其境,了解当地的社会民情!
  • 最近一直追林达系列的书,这本是精装版的,内容应该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可以很好的跟体制相对比
  • 一如既往得好!
  • 林达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喜欢
  • 好书!!!!!!!!!!!
  • 不是翻,是一字一句认真地读,被真真切切地感动了。合上书,已经凌晨3点,失眠了。 
       关于纳粹,关于集中营,看过不少书和电影,但没有一次有这次阅读时那么真切而感动。书中讲的不是我们熟悉的,残酷而恐怖的波兰的奥斯威辛,而是捷克的特莱津集中营。 
       从德国的小邻居捷克被希特勒纳为第一块蛋糕时,九万多住在捷克的犹太人的灾难就来了,那是1939年。离布拉格不远有一个小城叫特莱津,这里曾是一个军事要塞,留下了很多的楼房和军营,于是,纳粹描好了这个地方,将之改造成集中营。 
       在九万多被关押的犹太人中,最可怜的是那些还未成年的孩子们,他们被单独关押起来,不能和父母和大人们在一起。但勇敢的犹太人组成犹太委员会,他们必须为了自己的孩子勇敢地和纳粹谈判,即便因此丢了性命。 
       在这些勇敢的犹太人中,有一位叫弗利德的艺术家,她放弃可以逃出国的机会,勇敢地来和集中营的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画画,教他们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在和不可知的未来。 
       在特莱津集中营,画画、集会等都是不被允许的,被发现要死人的。纸张也是稀缺的,画画的其他工具也是不允许拥有的。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弗利德的带动下,孩子们留下了四千五百张画,这些记录历史,让人感动的画作现在藏与“捷克犹太人博物馆”。 
       书的一大部分,选刊了这些孩子们的画作,每幅画后有小画家们的简介,同时还相应的配有一些小诗人的诗作。每个简介的开头都是:某某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被遣送到特莱津集中营时几岁,某年又被遣送至奥斯威辛,被杀死。 
      我仔细地读着每一副画,久久不翻到下一页,因为我怕,我怕看到那一次次提到被杀死在奥斯威辛。我被每幅画作感动,感动于小小的心灵承受着如此的磨难,再以如此的笔触,记录下他们的心灵之声,有阴霾的、期待的、向往的、思念的……,每一副画都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写照。我的读画史上,再没有被如此震撼过,再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能。 
      当我一次次看到“画完这副画的第三天被送往奥斯威辛”或“还有两天就是十岁生日”等语句时,内心的刺痛是无比的。到了后来,我都不敢往后翻页了,不能再看到这些天才小画家们被一个个送到奥斯威辛,翻了如此多页,只看到几个幸存的孩子。但此时放下书本,我已经无法入睡了,脑子里全是孩子们恐惧的目光。接着看下去,一次次被震了。 
      在看到一副叫《黑屋子的星光》时,内心彻底被哭泣了。画作上一片黑,黑色的屋子,黑色的塔楼,黑色的植物,黑色的底,星光在哪里?也是黑色的。画着副画的女孩子叫索倪娅,她把自己内心的惶惑和不安真实地表现出来,她害怕黑暗,但又被黑暗笼罩着,她只能接受,并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中。这种色调的画作还有很多,即便有好几副叫《风景》的画,也是被很黑的黑暗笼罩着。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一副叫《风景》的画作,画的作者叫哈娜,也是个女孩子,她被杀害时只有12岁,而这副画可以用“宏大”来形容。我实在无法形容我看这副画的感受,它太“艺术”了,像出自一个印象派画家之手,它构建的辽阔世界让人幻想,但小小的画作中,看到的仅仅是几个色彩的更迭。真可以说,我汗! 
       除了一副副像自由一样美丽的画作,还不得不提同样美丽的诗歌,这些看似稚嫩,实则情感浓厚、内涵丰富的诗歌同样让人震撼。他们流露出来的心灵声音我听得到,我真的有共鸣。其中一个叫哈努什的小诗人,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对其有葱白之心。 
      他的诗歌多次在书中出现,其中一首《先锋》让我印象深刻:我,一个微不足道的造物,在乞求这个世界的施舍/也许不用你的象足,把我踩倒/也许不用你的火烙,将我烧焦/让我长大,大到不需要喂养/像一个男人在这场战斗中挣扎……/我要活!我饥渴。我对知识饥渴……/现在,我和我的思想单独在一起/我们吞咽下的,比需要的更多,就想/是在上瘾。 
      对了对了,这些孩子们在集中营办了一份杂志,就叫《先锋》,它们有自己的编辑、记者和专栏作家,刊载的都是孩子们自己的诗歌、散文还有专栏,专栏名字叫“ 我们中间的一个”,他们自己设计封面,那些画画的小画家们都是这个杂志的插画师。这是一份“周刊”,还有“定价”,活生生一本真的杂志。 
    &nb sp; 从1942年12月18日到1944年7月30日,这个《先锋》杂志共出版了800页。1944年后,杂志的编辑、记者们被纷纷送往奥斯威辛,但这些珍贵的杂志被一期期地保存了下来。通过这些杂志,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勇气和恐惧,苦难和梦想。上世纪90年代,这些杂志终于得以出版,书名就叫《我们也是一样的平常孩子》。 
       是的,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孩子,但是,在那个罪恶的年代,他们承受了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苦难,一万五千多名犹太儿童,最后仅一百多名存活下来,我为他们难过,愿他们永远像自由一样美丽。


  •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和平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当当自营的图书不错,满减也划算。就是现在这物流,慢了些,原来当天都可以到的。不过,为了喜欢的书籍也忍了。
  • 品质不错 内涵好书
  • 林达夫妇对自由精神的内涵探求
  •   这是一本让人感觉沉重的书画集,与林达所写的其它七本书大为不同。版式上,本书封面采用了横向式设计,并在封面和封底上各加了一根短短的黑色丝带,可以互相系起来,一下子就带上了厚重的历史感。体例上,林达一直采用与友人通信的方式叙史论事,而本书则先是一篇介绍史实的文字,再是配有文字说明和诗歌的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关于德国占领下捷克特莱津集中营的故事,与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美丽心灵》相似;只不过与影片集中描写一个孩子不一样,本书叙说了一万五千多名孩子的经历和命运。令人震憾之处在于,每一幅画作的背面都交待了作者的命运,绝大多数都在作画不久之后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大的不到十五岁。个人以为,如果说要与本书内容相得益彰的话,“像生命一样美丽”的书名似乎更贴切一些。显然,作者和编者更认同那首著名的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书不错从《带一本书去巴黎》到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和《扫起落叶好过冬》,买啦好几本
  • 名家名作,相见恨晚,感谢当当!希望以后多做点电子书,让读者有更加方便的阅读体验。
  • 不错,买给孩子看的。
  • 美、童真与人性之恶、凶残的强烈对比,如果没有战争,那些画作的主人将会有多么不同的人生
  • 感动也有,只是我以为会更深的。林达几笔就勾出了时代背景,勾出了集中营里孩子的故事,他们的世界,弗利德和其他犹太艺术家的形象也在这里,每一幅画,每一个死在奥斯维辛的灵魂。然而,原谅我的多疑吧——我怀疑这种鲜艳,这种所谓的对“爱”能力的保存,这种“寄托”。一直认为艺术是带有肯定色彩的,如果无法通过艺术达到肯定,那么这种形式本身连虚幻的寄托都无法成为,而在集中营里,与其说是“火种”不如说是“忘情”。林达这里不仅不客观,而且太过正面强调这种自由。不身处一些年代便永远无法想象这些年代的样子,比如希特勒上台后被煽动的德国最年轻最激情的一代人,这种对人的控制是超出我理解和感受范围的,“优越”这个词这么看倒是从犹太人那里借过来的,这种对语言的盲目和对确信的渴望,试想如果这种统治再延续一到两代,真是不可想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1966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