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人文与社会译丛:苏联的心灵[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英)伯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人文与社会译丛:苏联的心灵

人文与社会译丛:苏联的心灵[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苏联是我们过去的乌托邦,犹如今天的朝鲜向往中国。
  • 读伯林这本书,就象照镜子,不同的是镜子里多了一个“苏联”的标签而已。
  • 触动,感动,收获。挺好。
  • 柏林的套书一本一本收
  • 伯林的书就不用再评论了,都挺好
  • 作者靠谱,一定值得看。
  • 本书收集的文章记述了伯林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两次出访苏联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于苏联政治体制、政府目标及实现手段的分析。

    个人感觉《人为的辩证法》和《苏俄文化》两篇文章是其中的精华。当历史唯物主义与自然辩证法理论和现实不符合时,人们究竟应该尊重事实而反省理论,还是人为的“创造”历史去适应理论的前提?是公民自己选择,还是由独裁者代表国家替公民作出选择?伯林为我们分析展现了斯大林及其后继者是如何为了维护政权统治下政治、经济的稳定,而制造和操控着理论并剥夺着人民最低生活保障之外的一切创造物,在国家的权力高压下,人们疲于应付政策改变对自身安全的影响,以求自保而无力思考。

    文章的内容现在也许不算新鲜,但伯林的分析仍然发人深省。美好远景的实现是否真的需要付出眼前巨大痛苦的代价?以史为鉴我们才可能避免苦难的轮回。
  • 无疑,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信仰与独立思考。我们总是从属于某种固有的社会价值体系或评判标准,比如马克思主义。而不去思考它存在的合理性,只是盲目的跟随与服从,丧失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只是作为某种工具存在而存在,但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需要特立独行、独立思考。因此,我们需要做点什么
  • 我的人生态度是一
  • 这本书没被下架,大家抓紧
  • 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 不错不错不错
  • 柏林的作品,都值得一读,苏联时期,文人们还是有些建树
  • 伯林的著作,值得收藏。不多的通俗易懂的作者。
  • 好书,值得收藏
  • 刚买还没来得及看,最开始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原因才购买这本书,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值得各位独立思想者欣赏~
  • 我就是想试试有没有奖励。看完追评
  •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 本书写得比较公允,对了解真实的苏联,提供了又一个认识角度。
  • 其中的重头戏以前在期刊上都已读过,买下此书只是收藏。较之前伯林的译作,此书更为轻松,为散文而非学术之作。对阿赫玛托娃等有兴趣的文人们,从中可获得不少谈资。要想对伯林的自由主义有进一步的理解,看来还得等他的新译问世。
  • 书不错,没有写的很血腥,但是还是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凝重,不错的书。
  • 这本书的中译本已经晚来了许多年——毕竟,苏联时代早已化为尘土,连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心灵(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他们更像是难以触及的历史人物),不过它自有其跨越时空限度的价值,因为那种在黑暗中默默坚守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战后苏联时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较为极端的截面。

    身为一个出生于俄国的犹太人,以赛亚?伯林一生从未间断过思考、阅读、聆听、谈论、写作与俄国有关的问题,《俄国思想家》可能是给他带来学术声誉最多的一部著作。其他自由主义哲学家几乎从不涉及俄国思想史的问题——不过,他自己也并未自视为哲学家,确实这么说也更准确一些:他自称是观念史学家,一生研究的领域几乎从未离开过近代以来启蒙、进步主义等一元论思想这个主题,而苏联正是一个一元论试验的巨大实验场。他想要对“苏联的心灵”有所了解和阐释,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更何况,苏联当时好几个一流作家,他都还有私交,因而得以触及到其他西方人所无法达到的心灵深度——在冷战的背景下,这委实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本书的特点和缺点之一也在此:得到最突出描写的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三人都是俄国白银时代作家,且属于同一个诗歌流派阿克梅派。伯林在事先并没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规划来写这本书,而是在几十年里断断续续记录下对当时苏联文化人的心灵状态,并谨慎地只突出写了自己最熟悉和了解的那些人物,固然他们都属当时最杰出的俄国作家行列,但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足以代表“苏联的心灵”。这本书中没有提到战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法捷耶夫和马雅可夫斯基则只是在批评的时候才顺便提上两句——当然,伯林和这些人恐怕也很难进行对话,因为他们几乎是另外一类“苏联的心灵”。

    然而即使是他所熟悉的帕斯捷尔纳克,在某些方面仍是他感到陌生的。帕斯捷尔纳克是个自尊而深沉的作家,虽然常因为作品不具备足够的宣传价值而受到猜疑和鄙夷,但他内心从未动摇过对俄国的感情。他反复强调对俄罗斯伟大复兴抱有希望,怀着一种扎根于俄国土地的近乎痴迷的情怀,为此他甚至对自己的犹太血统反感;甚至阿赫玛托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伯林形容她的尊荣和举止像是“悲剧中的女王”,曾被日丹诺夫恶毒地攻击为“一半是修女,一半是婊子,或者就是修女兼婊子,一边卖淫一边树贞节牌坊。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完全远离了人民大众”,但她却也同样深深地扎根在俄罗斯,一如伯林所言:“无论有什么在俄国等着她,她都会回去。苏联政体只不过是她的祖国的现行体制。她曾生活于此,也愿长眠于此。作为一个俄国人就应如此。”

  • 这些不屈的知识分子,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里保留下了火种。
  • 本身非常好,翻译也很流畅,伯林对前苏联极权统治的剖析真是深刻
  • 还没有拆开哈哈哈哈哈哈
  • 度过电子版,再读时有些不寒而栗,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
  • 又是一本好书啊!虽然伯林本书精华在于极其精准不留情面地分析了苏联官方的意识形态的秘密,但其笔下那些高贵不屈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也令人敬佩。第一个内容,《苏俄文化》一篇是集大成者,它把《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在苏联的四个星期》中基于圣西门思想的把苏联人按照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分现象和《人为的辩证法:最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中基于黑格尔的正题反题融合的思想震荡清洗术合二为一。第二个内容,可以以《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为总结。我对伯林笔下这两个细节感动不已:即使是在卫国战争中,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勃洛克等诗人那些不带什么政治性的、多数是纯粹抒发个人感情的诗歌依旧在前线士兵中流行;这些伟大诗人在作品朗诵会上背诵自己诗歌稍有停顿时,都会有十几位听众马上出来提醒他,而且能凭着记忆继续朗诵下去,要多长有多长。至于苏联官方的精神统治术,其实就是两端。一方面,是源于圣西门提出的统治精英应该采用双重道德标准和创立世俗宗教来安抚大众以使其接受其在理智上无法理解的思想。苏联的意识形态是多么虚弱啊!他们确实对其立国基本原则深信不疑,可是由于还存在许多其他可能与之竞争的体系,因此在他们的原则被普遍接受之前,他们会保持警惕和危机意识。苏联致力于把其被统治者的心智保持在十六七岁的水平:饥渴、单纯,青年人的,有时还是很有魅力和天赋的青年人的态度。他们用具有“社会意义”的经典文学喂大,说的是日常的语言,没有非分的野心,依然具有某些俄罗斯传统的性格特征。他们希望不在激烈竞争的体制中被埋没,但苏联政府偏偏就制造出这样的一种体制。而苏联的统治者们则不然,媚上欺下,虚伪粗俗,根本不配做统治者。苏联统治者借国家名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极为苛刻,他们就是要向工人们提供不多不少正好最低限度的食物、住所、衣物、娱乐、教育等等。另一方面,是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正题反题冲突→皮洛士式胜利→融合”观念的思想斗争:先残忍消灭所谓的“堕落者”,这一过程令人恐惧——所谓“正题”是也;之后会产生因恐惧而出现的下降期,影响经济发展,同时群众的普遍缄默将使得情报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人们脑中真实所想,这时,再指控前一阶段的“狂热分子”并整肃他们——所谓“反题”是也;之后会出现短暂仁慈期,群众也会对统治者的英明感恩戴德;但这也将导致精神涣散、生产力再次下降,于是,新的正题会适时产生……如是重复。其后果是,当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经受着必须向不仅仅是一个而是无数个反复无常、变化莫测的神低头的考验的时候;稍有疏忽、懈怠、或者错误都会让人付出高昂代价——那么他就越来越不可能考虑他自己的想法,不可能遁入使自己秘密地保持异见和精神独立、探求自己真正信仰的内心世界。拿破仑也许是第一个发现如下事实的统治者:思想争论)就诸如形而上学、逻辑学、美学等那些表面上远离政治的问题进行的讨论——会激发出人们的批判精神。所以对于那些陷入权力斗争的专制政权来说,思想争论要比信仰各种独裁主义更危险。斯大林则牢牢继承了这一点。因此,苏联官方对艺术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控制极为严密、执行极为严格,那些稍有新鲜和原创想法的年轻人都会被自然而然地引导向非文艺领域——自然科学或技术学科,因为在那里不必担心异乎寻常的结果。苏联学生被鼓励钻研科学技术而不是人文研究,而且学习的领域与政治扯得越近,讲授的东西就越不怎么样。因此最糟糕的是经济学家、现代史专家、哲学家和法学专家。也因此,作家一般被看作是需要严密监视的人群,因为他们打交道的是观念这种危险品。官方哲学玩这样的把戏:学生们很少或从未被要求回答问题,只要不找麻烦,不打断或表达什么攻击或颠覆的想法,就可以默许他们整节课睡觉。传统俄国和新俄国之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差别,对作家和艺术家的怀疑和迫害则是共同的。但是,苏联艺术也不是没有高潮:十月革命在俄国的各个艺术领域激起了一股巨大的创作浪潮;大胆的实验精神处处得到鼓励;只要能体现给资产阶级趣味“一记耳光”,那些新的文化监控者就不加干涉,不管你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在视觉艺术领域掀起的新运动——包括康定斯基、夏加尔、苏汀、马勒维奇、克留恩、塔特林等画家和阿尔品西科、佩夫斯内、加博、利普希兹、查德金等雕塑家,以及梅耶荷德、瓦赫坦戈夫、泰罗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电影和戏剧导演在内的作品——造就了许多对西方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伟大作品;在文学和文艺评论界也同样出现了一股上升的势头。新的正统随着1928年托洛茨基的垮台而最终建立起来,从而彻底结束了这段苏联艺术的孵化期。苏联最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事实上还包括作曲家和电影制片人,正是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他们最富原创性的、最令人难忘的作品。
  • 内容冷僻,但对想了解苏俄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倒是很难得。这类书的受众群体不是很大,喜欢看通俗小说、言情小说、口水小说和看图说话读物的读者请谨慎购买,免得浪费金钱。
  • 书还不错。。。
  • 1945年9月,以赛亚·伯林开始访问苏联。当时这位年轻的哲学家还在英国外交部任职,当他拿到去莫斯科签证的那一刻,心情既兴奋又有些惶恐不安。自从1920年他们全家辗转流亡到伦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还从没有踏上过这片广袤的土地,心中自然对这段旅程有所期待。但他的担忧也显而易见,他对这个国家所有的印象还停留在童年时期革命的***、杀戮,以及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上面。而且这个时期的苏联风传到国外的斯大林统治的残暴屠杀无疑更加剧了他童年时期对恐怖事件的印象,乃至于他终生对恐怖主义无比讨厌。在去往莫斯科的途中,伯林一直做着被捕的噩梦,他无法预知到这段旅程会发生什么。 当时身为外交部官员的柏林还身负重任,根据上面的指示,他要在这次访问之后上交一份关于苏联整体局势的观察报告,主要用于分析二战后美英苏之间的利害关系。但是等他到了莫斯科之后才发现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机会能够深入探究这个国家的内幕,所有他见到的人都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怖心情,不敢谈论时事政治。他除了在大使馆办事处分到了一张桌子,每日准备一份报纸的新闻摘要之外,基本无事可做。而且这个时期看到的报纸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口号,千篇一律的内容,令人压抑单调的图片,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能揣测到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后面是血淋淋的现实境况。经历过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俄国的知识阶层已经变得噤若寒蝉,不再有人敢于尝试新的思想上的骚动,入眼处皆是死水一潭的顺从。1939年斯大林虽然停止了各种迫害活动,但是俄国文学和艺术所表现出的境况“就像刚刚遭受过轰炸的地区,只有几座像样的建筑还相对完好,孤零零地站立在已经荒无人烟、满目疮痍的街道上”。像我们熟悉的天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玛琳娜·茨维塔耶娃等不是被(自)杀就是莫名其妙地消失。除了那些政府碍于拥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和诗人能够存活下来,剩下的那些人只能依靠对权威的卑躬屈膝苟活于世。伯林记录下来这些印象的时候,已经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但是在他的回忆中,苏联的那种印象一如既往的深刻而清晰,他看到的每个城市都像一个个孤零零的墓地,没有一丝生机。也正是在这种阴郁、羞耻和恐怖的氛围当中,他在偶然的机缘中得到了拜访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机会。 经历过大清洗之后的俄国文学界,大师级的人物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一些都是跳梁小丑一样的歌功颂德的二流作家。但是当伯林得知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还活着的时候,他心中的惊喜无法言喻,对他而言,这两位诗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后的化身,体现了过往岁月里的艺术繁荣。他去拜访这两位“大人物”的经历被我们这些后来人无数次传诵,甚至已经有了几分朝圣和聆听神谕的意味。很难准确估计出这两位诗人对伯林以后的思想历程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毋容置疑,伯林的一生始终都在寻求着天才人物对自己的肯定,他以后身上的那种独特的俄国气质、英国风格和犹太习性巧妙地融合于一身,改变了他一生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在英国的牛津岁月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和凯恩斯这些人都曾经称赞过他的价值,但是在俄国的这段与这两位天才诗人交往的经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为重要。在写于1958年的一篇评论中,他提到帕斯捷尔纳克时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无人敢否认他是一位天才的抒情诗人,即便是他那些在政治上或个人方面最激烈的批评者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只要存在就仍然对有文化的俄国人以及其他许多人产生深刻的道德影响。许多人只是通过传闻知道他的成就,但把他视为世俗的圣徒和殉道者。他始终不顾可怕的压力而忠于自己的信念和艺术,而其他许多作家则在这些压力面前屈服了。” 1945年伯林去拜访帕斯捷尔纳克的时候,这位诗人生活在苦闷之中,他不得不与政府进行合作,这种妥协的羞耻感以及对许多朋友无能为力的负罪感纠缠一起长期折磨着他的思想。他们之间的交流因为灵魂的契合,对俄国命运共同的担忧以及对身为犹太人身份的异化的关注而愈加深入。随后的几次拜访中,伯林也获知这位作家正在创作一本关于“这一代人以及他们的革命和战争中的命运的小说”。十一年后的1956年,伯林携新婚燕尔的妻子到莫斯科度蜜月,再一次拜访了帕斯捷尔纳克。尽管诗人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已经结束,俄国貌似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对一个独裁政府而言,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对作家和艺术家的迫害并无多大区别。也正是在这次拜访中,帕斯捷尔纳克谈起他已经完成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他早已对在他的祖国出版小说不报希望,因此他委托伯林希望能在国外出版,“他希望他的小说能够传遍全世界,用火去焚烧,去摧毁人们的心灵”。伯林劝阻他为家人和自我安全的考虑,最好放弃这个念头。作家变得勃然大怒,他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也已经和他的儿子们谈过,“他们已经做好了受罪的准备”。伯林在他的坚持之下,最终答应将他的小说做成缩微胶片带出国境。195 8年,《日瓦戈医生》在英国出版,随后作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个结果我们现在已经熟知,迫于政府的压力帕斯捷尔纳克拒绝领奖,被开除了作家协会,1960年郁郁而终。 谈论起伯林与阿赫玛托娃的几次交往,他们之间的关系显露出更为微妙的成分。在他们第一次见面中,阿赫玛托娃留给伯林的印象是一个“悲剧中的女王”,举止从容高贵,具有天才般的自负,女王般的傲慢,偶尔还会流露出深深的忧郁。他们彻夜长谈,背诵诗歌,回忆往事,指点俄国文学,甚至还谈到文艺复兴。伯林完全被阿赫玛托娃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阿赫玛托娃生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但如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所说,她表现得非常英勇。她从未公开地,或对我私下地说过一句反对苏联政府的话。但她的一生,如赫尔岑描述俄国文学状况时曾经说过的,在不断地对俄国的现实进行控诉。”这位女王对伯林的影响终生可见。1945年12月年回国后,按照原本的要求伯林要写一份对苏联的观察报告,但是他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写俄罗斯文化的整体状况,这就是收录到《苏联的心灵》中首篇文字《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很显然这是受到了阿赫玛托娃的影响,用《伯林传》的作者伊格纳季耶夫的原话说就是:“它相当于一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文化史,为注定不幸的阿赫玛托娃那一代人而作的编年史。”1949年伯林已经决定放弃哲学研究转向思想史研究,他开始对俄国十九世纪的知识分子阶层感兴趣,他整理出的别林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思想脉络,把他们作为俄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见证的代表,提出了作家应该捍卫俄罗斯民族语言的思想——这样的一项研究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俄国思想家》一书,这本书同样受到了阿赫玛托娃的道德和人格魅力的感召。在伯林著名的“自由的两种概念”即他提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分的时候,同样能发现阿赫玛托娃的影子,因为正是通过对那个极其恶劣时期下女王一样的诗人的拜访中,伯林意识到了个人的天赋即使处于最不自由的逆境之下也仍然可以开花结果:“自由与其说是人类兴盛的必要条件,倒不如说是偶然条件,就像知识对于人类的兴盛也只是可有可无的。真理从来就没有赋予过人们自由,而自由也并不总是让人变得更好。”对消极自由的概念,还有比这种解释更为恰切的么? 也许我们会以为简短的几次拜访不可能对伯林的思想发展历程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错误估
  • 搜集关于苏联的书上瘾,不过这个作者本身就让人有兴趣
  • 书评很好,正准备看,苏联是近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
  • 收到,,,,很好
  • 哲学经典,权威必读。
  • 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
  • 经典著作,让人百读不厌!
  • 2010年好书
  • 以赛亚柏林的“苏联的心灵”。作为进来阅读若干苏联和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补充。
  • 译者辞章老道流畅,人名汇编极佳。
  • 放在购物车很久了,书香节打折就买了。
  • 苏联存在了七十多年后解体了,这是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特别对于中国来说,苏联的存在具有特殊的意义,他的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因此读一读这本西方人写的关于苏联文化的论述、见闻,对认识这一社会体制下产生的文化影响具有特别的意义。
  • 自由主义者柏林大作,很喜欢不可错过
  • 好书 折扣给力,物流也快,包装的很好,点赞
  • 这本书的中译本已经晚来了许多年——毕竟,苏联时代早已化为尘土,连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心灵(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他们更像是难以触及的历史人物),不过它自有其跨越时空限度的价值,因为那种在黑暗中默默坚守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战后苏联时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较为极端的截面。
  • “他们渴望去西方访问,但如果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回国,他们也不会去。他们深深地爱国之情不带意思民族主义的色彩。阿赫玛托娃不打算离开。无论将遭受怎样的苦难,她也绝不抛弃她的祖国。”——爱这个国家就是,不因为不满意她的现状而怨恨或者逃避现实,不因为面临几百万无辜者的死亡而怀疑自己的爱国之情。苏联时代有很多伟大的知识分子,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广为人知,他们的作品在民间流传开来——这令我羡慕这个民族,尽管它有那么多明显的缺点,可是却有着世界上最纯粹的爱。
  • 发货速度还行 第一天的晚上八点买的 第三天中午到的
  • 哈哈哈哈哈哈哈
  • 好像是在极缓慢的行进中忽然感觉到了那一闪而过的什么——诗,是与生命的狭路相逢。

      琴 声

      站在巷口,在不知道究竟是该向左还是向右转去的时候,我听到琴声。

      从绽放着深红色九重葛花簇的门庭上披洒下来,生涩而又迟疑的琴声,想必是个初初开始弹奏舒伯特的人。

      在遥远的不可预知的未来出现之前,此刻,一双年轻的手,一颗年轻的心,正在试探着舒伯特曾经走过的路径。

      而现在是我的下午,天空澄澈无云。

      邂 逅

      他的米白色西装上衣在后,她的黑色连身衣裙在前,紧紧贴靠在一起,它们之间仿佛有一种无言的呼应,当她从镶着金边的镜子里瞥见这幅画面的时候,不禁屏息。多么像是赫奈·马格里特( René Magritte )的一幅画啊!

      许多隐秘的愿望,许多无法宣泄的情绪,竟然会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象征完全符合超现实主义的要求,尤其是赫奈·马格里特的绝对真实和绝对荒谬的搭配。

      室外有人在轻声催促,于是,她对镜涂上口红,然后微笑着打开了门,该她上场了,舞台下众多的观众正在等待。

      更衣室里,那两件悬挂着的衣服也在安静地等待着落幕之后的离别。

      偶 遇

      两个女孩坐在巴黎歌剧院门前的石阶上,聊得正欢。

      一个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一个是黑发棕眸的印度人,却有着极为相似的气质,应该是学艺术的学生。年轻的像小鹿一般削瘦而又结实的身体上,都穿着相同的衬衫和牛仔短裤,一样把头发梳到脑后扎成辫子,露出光洁的额头,双眼也和小鹿的眼睛一样,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在石阶上,其实散坐着一大群花花绿绿的观光客,但是,在众多的人群里,我只看见了她们两个。

      应该是同学,也是相交甚久的好朋友了,乘着暑假,结伴远行,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可是,然后呢?

      再相似的气质,再相似的热情,却有着太多不能相似的背景,年轻时如此心契如此亲密同行的朋友,再过几年,也只能各奔东西了吧?

      缓缓行过这两个女孩的身旁,我心疼痛,强烈地怀想着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和朋友,不知道她们此刻身处在什么样的城市里,有着什么样的心思?

      画 笔

  • 冰冻的年代,也有伟大的心灵,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不死!
  • 看完后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非常好特别好很棒啊
  • 买这本书就因为大爱其中一个章节~斯大林的统治艺术!
  • 前言很多,正文内容很少,翻译比较刻板,不容易理解。
  • 不错,期待阅读…………~
  • 一般般的感觉
  • 翻译人老喜欢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进去,不过这本相对于其他还不错
  • 也许第三者的角度更客观,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 书蛮好的,看俄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看我们自己。

    就是语言有些拗口,不知道是原作者本来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 伯林写的一本通俗小册子,术后有大量附录,有些不值。内容还是不错的。
  •   作为曾经的俄罗斯人,后来的英国驻俄外交官和热爱自由的学者,无论从哪方面看,伯林对俄罗斯的持续兴趣都顺理成章。这册文集,除了最后一篇发表于苏联解体之后(1990年)的《不死的俄罗斯知识阶层》是较宽泛的时评类文章,其余部分都集中关注俄罗斯历史的黑暗时期。这段时期里,俄罗斯遭受了纳粹德国的入侵和斯大林的恐怖统治。俄罗斯有过无数伟大的心灵,最坏的年月愈发能衬托出这些心灵的可贵。第五纵队式的内部绞杀,不仅直接损害这些心灵,更破坏了他们栖居的土壤。

      

      伯林写这些文章的动机不尽相同,亨利*哈代在《编者序言》里介绍得很清楚,有向政府提交的备忘录(《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有受编辑所托而写的评论文章(关于曼德尔施塔姆的《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和另一篇鉴赏文章《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还有为专业杂志(或机构)撰写的文字(《人为的辩证法》等)和自己的私人回忆(《访问列宁格勒》等)。不同的动机、题材、文体,保证了行文视角的多元,加之伯林又是整个苏联时代的见证者,所以这本书有特殊的价值。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有顺理成章的期望,却往往滑向不切实际的狂热,影响了到对周围世界的清醒认识。伯林既是坚持自由主义的冷静思想者,又与苏俄社会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所以他的证言有摆脱”当事者迷”的可能。

      



  • 一直放在购物车准备等活动,不过想想还是赶紧买吧,不要又下架了
  • 因为此前已经看过《伯林传》和《伯林谈话录》,所以对书中内容相对比较熟悉。

    总体而言,伯林的东西还是很值得读一读,况且讲的也不艰涩,还是挺有启发性的
  • 本书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关于苏联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等苏联作家的几次著名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统治下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既有对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描绘,也有他访问苏联后对苏俄文化的印象速写;等等。
  • 从《静雅思听》节目中第一次听到的,听完了之后买了纸质版。很好的书。
  • 伯林的代表作
  • 这是伯林的著作,对认识苏联的文化很有启示意义!本书恰巧做活动,就果断买入,珍藏着慢慢阅读!
  • 多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小说、社科、历史、宗教、心理学、哲学…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为的是什么? 事业有成,衣食无忧,每天读书到底图个什么?说白了,没有目的才是目的,真正的没有目的的目的蕴含于不求功利追求的功利追求之中。心无旁骛,潜移默化,拥有丰富的思想,具备明晰的思辨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追求目标。

    每次阅读伯林,是开启思想之旅的一次新体验,伯林的思想精华于我只能从一次次逐渐的阅读过程中汲取点滴,这也就是为什么每读伯林受益、升华,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最高享受。

  • 这书比较专业。算是一家之言(这一主题有不少一家之言)。

    有些资料性内容。

    但一定要与相关俄国(苏联)文化的其它书籍对照看,才能互为补充,不至于形成偏颇的观点。
  • 以赛亚柏林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文章有个特点是极其清晰,很适合论文写作的学习。他的书都值得一买。
  • 对得起年度好书的标签,需要多读n遍,分明是中国的心灵
  • 以赛亚·柏林的书好多都是演讲集,据说此人口才极好。他自己在大概是《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里说,自己不擅长写大部头作品,估计是写书时候都在考虑能不能演讲的精彩吧。
  • 伯林的著作以其犀利透彻的思想,酣畅淋漓的文风引人入胜,实乃观念史经典。极盼《马克思传》、《维科与赫尔德》也能早日译出,如此则伯林的重要著作均有中文译本了。
  • 很好,经典著作!
  • 前面几篇文章叙述的比较多,只有人为辩证法和苏俄文化这两篇的理论趣味较强
  • “共产主义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斯大林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任务,亦即,对人进行调试,使得人们只会提出很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因最小的摩擦而顺其自然地适应所处的社会……好奇心本身、个人独立探索精神、创造和思考美好事物的愿望、寻求真理本身的愿望、追求某些目的的愿望(这些目的本身确是人类的目的,能够满足我们天性中某些深层欲望),都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扩大人们之间的差异,而不利于一个整体性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赛亚·柏林《民主,共产主义和个人》在曼荷莲女子学院的讲演,1949年
  • 这本书,其实写的很真切,但是人民有些复杂,要很认真去看书,通常看到一个陌生的人民去翻后面的资料,有时伴随着几个人陌生人名,了解完他们的介绍之后,回过头来又容易忘记刚刚最初看的什么。。。。
  • 书得封面和印刷都还不错,只是内容比较晦涩枯燥,或许是因为对苏联文化比较陌生吧
  • 伯林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的见证人,让伟大的心灵得以呈现。
  • 苏联的历史值得借鉴。
  • 这本书的中译本已经晚来了许多年——毕竟,苏联时代早已化为尘土,
  • 不错的一本书,个人觉得斯大林与统治术,这篇里面的观点很不错
  • 小手一抖豆子到手 兔兔
  • 这本书作为神日礼物送给母亲,母亲很喜欢,运输速度快,包装好,谢了,只是前几天出去了,拖到现在才写评价,抱歉啊
  • 苏联的历史看起来也是矛盾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曾经重演过
  • 包装完好,无破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1992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