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倾力推荐!年度影响力图书!)[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英)米特 著,蒋永强,陈逾前,陈心心 译;中资海派 出品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倾力推荐!年度影响力图书!)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倾力推荐!年度影响力图书!)[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很多事情由着当事者自己而言,或许别人不会信服,但是如果让旁观者来言,那么它的真实度就会激增。八年抗战,对中国而言是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中国在这八年的付出,估计早已被大多数人所忘记,就算是记得,谁还会真的在事后去认真评价小米加步枪的力量呢? 拉纳?米特的这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藉由众多解密的资料和中正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抗战史上的那段真实的经历!没有中国,就不可能有二战的胜利! 就史实而言,这是一本珍贵的史实材料书。在书的前面作者附了几十幅有关当事战争场面的照片,从照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那些在这场战争中起过不同作用的人,就是那场战争延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那里的一些人阻碍了中国抗日的早日胜利也是那里的一些人让中国最终抗日成功!书中很多材料都是首次面世,如当年日军对当时陪都重庆的轰炸,书中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细地叙述,事隔这么多年,去读这段尘封的历史,内心的那种震撼、悲痛依然是喷涌而出。当然,这不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式的书,但是我们根本不需要教育,单是史实就已经教育了我们! 拉纳?米特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全局关注的面面俱到,且分析到位,以客观公正的笔触为中国在世界和平中的贡献作出了正确的判定!这是一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全史!身为中国人,我觉得是有必要去读一读的,因为那场战争的残酷绝对不是被屠杀了多少人、牺牲了多少人所能体现出来的!也不是我们一篇篇学术论文所能呈现的!我们需要的是认真地研究那段战争的全史!以史鉴今,无论别人怎么遗忘我们,我们都不能够遗忘自己的历史!
  • 不管组织怎么吹,就是没有组织什么大的战役,蒋切实是战时领袖
  • 看过这本书后,感觉到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来诠释中国在二战时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而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的大国地位往往被西方列强所无视,甚至还不如战败国的地位。这位英国作家的著作给了我们中国在战争期间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给出了客观评价。书中大量的篇幅向读者讲诉了从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到中国政府的无能和妥协。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战争中饱受摧残,并付出了无比沉重的代价。在书中,作者引用大量西方的资料来证实作为中国那时候的当政者的矛盾心理,导致西方减少对中国的战争支持。当时西方对中国的战争行动,尤其是国民党所发挥作用的指责,而显示出中国当时的政权是多么的不得人心。书中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也讲到蒋介石一再的调整自己的军队,想按照西方列强的利益来做,导致了中国自己的自身利益损失殆尽。书中还披露了一些美国在承诺给中国提供帮助的承诺的同时,却对中国的犹豫不决,反而为日本的侵略打开大门。作者在仔细考察中国在当年同盟国战争行动中的角色,中国人在自己的抗日斗争中的种种吃力不讨好的代价以及中国在战后得到不公平的待遇,作者在书中提出较其他历史书籍中不同的观点。最让我感慨的地方是作者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蒋介石对于自己领导能力和战时制定的策略所造成的代价无动于衷。书中诠释了中日战争里面的一些不真实的描写,也不断告诉读者中日战争标志着中国的政权开始从国民党向共产党一方转移,这是无法避免的。作者让我们读者重新认识战争年代的中国必须从国民党、共产党以及投敌叛国三方为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做出的努力来综合考量。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正确的看待历史,西方学者承认中国是战时同盟国四大核心之一,地位是与美苏英三国地位同等。这段中国历史不仅是被遗忘的同盟国历史,也是同盟国中受战争影响最大国家的血泪史。书中还告诉我们重新审视中日战争这段历史,对现今中国社会仍有影响。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政府努力在战乱中维持某种现状,中国社会的管理也因此多了一些强制和官僚色彩,管理分化的更加细分,就像办个证要好几个部门认可一样。所以正是由于在战争年代国民党的贪腐和不作为给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机会,从而满足了社会需求。这本书推荐给喜欢战争史的读者,英国人确实写的发人深省。
  • 文、张卫荣 拿到《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这本书时,一看作者是英国人,我心里有点不适。因为我总觉着,我们国人对“八年抗日战争”的背景总是很模糊、思路也不是很清晰。也或许有过这一类的书籍,只是我并没有关注到。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国人注意得是,无论到哪个年代,也无论时代变化得多么繁荣昌盛,我们都不可忽略那些曾经为守卫自己的家园和土地而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死流血勇士们。 这个世界是动态的,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改变。在世人眼里以美英苏领衔的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中,却把亚洲战场上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民族英雄们被忽略和遗忘了。原本受苦受难的中国人在那场反法西斯反侵略的战争,对于世界来说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本国,似乎没有人站出来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于全世界意义。 这本书中主要论述了在抗日战争之前之后和期间出现的三个人物,他们是蒋介石、汪精卫、毛泽东。当然,在战争时期,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统一中国”的思想,但他们各自走得路线却各自为政。在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领导的革命军从淞沪会战,到前期的台儿庄战役,再到后期的远征缅甸,从上至下的统一思想就是誓死保卫国家的疆土。战争是残酷的,尽管当时我们的国家军事力量相当薄弱,守土将士死伤无数,但蒋介石的“抗战到底”从始至终做为的抗战首要原则,它激励着守土人的责任。 在八年抗日战争的中后期,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深处敌后,展开的抗日游击战也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保护陕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使敌人在侵战了东北、华南、华中地区之后,没有再扩大侵略者的势力范围。而汪精卫虽然也持有“统一中国”的思想,但是他走得是“和平谈判”路线,然而,他狭隘的眼光让他走上了一条令人不耻的卖国路,这也让世人感悟出,面对侵略者,“求和”是一条不归路。 深受苦难的中国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中身心俱疲之时,狂妄的日本侵略军为了阻止美国对中国的物资缓助,他们不仅切断了滇缅公路,还派出两批轰炸机从6艘航母舰上起飞,突袭了美国军舰和舰上熟睡上船员等。这资偷袭事件造成2400美国人死亡,1100人受伤,这即是“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彻底激怒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了一道命令——共同战斗。 真理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最终被钉上了历史战败国的耻辱柱上。经过坚持不懈对侵略者的持久战,中国胜利了,萌军胜利了,在欢呼胜利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忽略那些为统一国家而献出生命的守土人。
  • 二战间中国抵挡住了最残暴的法西斯 西方不该忘记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坚定有力的盟友 世界历史可能会重新书写 至少胜利会推迟数年
  • 试着看了一些,感觉不错,帮同事买的,看完后再来评价
  • 虽然封面设计和纸张有点low,但内容是顶级的,角度客观,人物剖析深刻,逻辑架构合理,翻译虽然对一些名词偏红色,但也属流畅、可读性強,強力推荐!
  • 很客观的中国抗日战争全史。值得一读。不管我们曾经怎么样,最后还是赶走了侵略者。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段历史 更真实 也让我们更冷静
  • 看了三分之一,就想评论了。第一次了解西方人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当时国共双方及抗战
  • 质量很棒,这本书给我展现了研究二战的一个全新视角
  • 作者对那段历史作了比较详尽的学术梳理,而且对20世纪上半叶的政治史进行了精要的阐述,历史系的同学千万不能错过这本书!
  • 对于我国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相信很多国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即:最初是1931年日本在东北挑衅,发起九一八事变,在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下,中国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后来,日本又让退位皇帝溥仪出来当傀儡,建立伪满洲国,1937年则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作为中国政府当局者,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政府最初只组织了几场战斗,但总是节节败退,后来索性躲到了大西南的重庆,偏安一隅,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做了不少坏事,只有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坚持抗日,苦战八年,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里面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细节?随着政府文化政策的日渐开明,一些不同于以往说法的历史书籍纷纷浮出水面,其中就有一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正值明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这本书推出的很是时候。这本书的作者叫拉纳?米特,英国人,是一位西方著名的历史学家,牛津大学的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终身教授,专门从事中国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写过多本学术性中国论著,在西方影响广泛,据说这本书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印刷成书,共花费了整整十年时光,可谓是他十年磨一剑的精华之作。这本新推出的中文译本是由蒋永强、陈逾前、陈心心等人翻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上个月刚刚开始发行。对于中国自身而言,历年来中国人写过的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无数,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但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也不够全面,精品不多。而且,以中国人自身的角度来描写这场关于自身存亡的战争,虽然真实性可嘉,但也难免会存在对某些问题回避甚至美化的嫌疑。因此,作为一名严谨的西方学者,拉纳?米特描写的这段历史,相对来讲,应该是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可信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不偏不倚地将抗战过程中国的艰难情况一一呈现,全书以三个人物的命运为线索,将众多事件、大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国际PK、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全景式地展现,披露了1937 ~ 1945 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一连串入侵、屠杀与抗争的史实:从日寇悍然发动的七七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从忍痛炸毁黄河堤坝以水代兵,到派遣军队远征他国;从与罗斯福、丘吉尔、史迪威的国际大斗法,到聚焦中国三大战时人物–自战火中诞生的划时代巨人毛泽东,扛起千斤重担的战时领袖蒋介石,从革命志士堕落为汉奸的汪精卫……可谓深刻、全面、客观,书中补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抗战细节,开头还配了一些过去很少见到的珍贵历史图片,整体感觉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
  • 饮鸩如何为盟?—— 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刚刚过了7月7日,这个一提起来让有良心的中国人心隐隐作痛的日子,就读到这本西方人写的抗日战争全史。作者英国人拉纳?米特,能够下十年功夫,穷搜史料,深入研究,精心结撰,足以成一家之言。唐代刘知几以“才、学、识”三长兼备考评历史学家,尤其以史识为重。拉纳?米特以“被遗忘的盟饮鸩如何为盟?—— 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刚刚过了7月7日,这个一提起来让有良心的中国人心隐隐作痛的日子,就读到这本西方人写的抗日战争全史。作者英国人拉纳?米特,能够下十年功夫,穷搜史料,深入研究,精心结撰,足以成一家之言。唐代刘知几以“才、学、识”三长兼备考评历史学家,尤其以史识为重。拉纳?米特以“被遗忘的盟友”来指称中国,定1937年7月7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日,由此可见拉纳?米特的史识绝伦超群。在我们中国,主流史学也只是称“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而已。我们历来推崇作史要秉笔直书,刘知几更是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 拉纳?米特书中写到蒋介石、毛泽东和汪精卫时差不多达到了刘知几的这个标准。至于拉纳?米特的有些说法,可能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而和我们有所不同,对此,我们应抱以“了解之同情”。 作为历史学家拉纳?米特在史料的搜集和使用上下足了功夫,这一点体现在书中大量的历史细节的描述,“以细节重建历史”,是米特该著“史法”的高明之处。当我读到本书第四部分的标题“饮鸩为盟”的时候,还以为译者出现了笔误,饮鸩如何为盟?查一下英文原文“The Poisoned Alliance”,立刻为原作者的“史才”和翻译者高超的中文表达折服。想歃血为盟吗?美英不以平等兄弟待我,何以歃血?中国政府在结盟仪式上饮下的那是一杯毒酒呀!流毒所及直到今天,一个小小的钓鱼岛之争,请看: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美帝国主义翻云覆雨的丑恶嘴脸。读完拉纳?米特的这本书后,上网想看一看各路高人大家的书评,可以说看了一肚子的气来。特别是林行止的书评,题目是《如果蒋介石投降日本,二战战局肯定改观》,昏话连篇。我现在违反“当当网”关于书评“摘抄内容不能过多”的规定,在这儿摘引两段林行止的文字:“蒋氏领导的政府终于把日本打败。他赢了这场战争,却把家园(Country)拱手让给中共;他领导的国民政府,文官贪腐颟顸、军阀各自为“保存实力”,不肯听他的指挥全力投入内战,结果他不得不败走台湾。”再看另一段“蒋介石的主要对手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他于抗日战争中成为一代领袖。战争爆发之际,共产党尚未壮大,作为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毛泽东被迫转移到偏远的中国西北农村,休养生息,待机而动;到了抗战结束,他已经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及全中国人民(近一亿)的实际领袖,且手下有“百万雄师”!”希望能够独立思考的读者读过这些话后,请连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蒋介石的政府会那个样子?为什么“(军阀)不肯听他的指挥全力投入内战”?为什么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能成为一代领袖?为什么抗战结束毛泽东手下会有百万雄师?这百万雄师是怎么得来的?难道都是拉夫拉来的吗?毛泽东不容否定,蒋介石不必抬高,汪精卫不值同情。像周佛海之流,嘿嘿,不足挂齿。
  •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观都不可否认日本侵华的罪恶和对中华民族的伤害。
  • 视角与课本上的不同,一口气看完了,国军也抗战功不可没。
  • 对历史有更深的了解,推荐大家看下,尤其是年轻人
  • 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中国近代史,但是原来自己不知道的还有那么多,《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揭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看看在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民党的委员长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德军的装备,甚至有德军教官亲手指导。曾经,蒋介石动用70万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民党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国民党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重庆转移,赢得三个月的宝贵时间。曾经看过一段话,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叶挺的新四军,而是孙立人的国民党新一军。?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9万人。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的时候,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战俘,孙将军的回答是:“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枪毙,以后都这样。”在湖南常德保卫战中,国民党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剩有200人还能够战斗。蒋介石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当年的西安事变,时候杨虎城才知道蒋介石其实已经早做过抗战的详细计划书了。或许这些都是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吧!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更深入民心,所以,彻底结束了封建的统治,真正的做到了人人平等。
  • 书收到了,还没细看,不过看书名就知道是本好书,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真正的抗战,真正抗战的场景。在现在这样一个浮操的社会里,能有这样一本好书,能让人静静坐下慢慢阅读。不错不错!好评!
  • 从另外的角度看中国的抗日,能够有更深刻的体会。对于哪个特殊的年代I国军共军伪军的所作所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要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和平,更要清醒的认知到国民党和蒋介石在抗日中的重要作用。
  • 对二战史很感兴趣,可惜了解的不多,教科书中千篇一律的写作内容,让人望而生厌。希望这本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 这本书客观真实反应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值得一读
  • 爸爸很喜欢这段抗日战争史,所以买了一本送给他。看过之后,他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详尽,而且观点也很新颖,立场中立不偏不倚,好书!
  • 国内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数不多,这本书弥补了这个空白,而且作者用了10年时间,搜集史料深入研究,完成了这本著作,深入剖析了在中日战争这场冲突中所有人物的状况,引发了历史共鸣。
  • 抗日战争题材的书是个人一直比较喜欢的,看到很多种,都是国内作者的。需要换个视角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推荐率还是蛮高的。
  • 本书结构明确,叙事性强,且将中国近代发展与中日战争均置于世界史的大脉络下,结合中国内部与国际的变化书写。本书将西方与东方如何在冷战结构下遗忘这段历史的复杂、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重整、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中国战时经验对中国日后的走向、西方人对东方人的羞辱与轻视、非欧洲社会反抗欧美帝国主义的奋斗(先日本后中国)、蒋汪毛三人的权力变迁、西方与中国的不稳定关系如何影响至今、中日战争如何摧毁了中国的各种多元主义的可能性发展等等事情都写了出来。而本书是写给西方人看的,著重指出西方忽略中国战场的贡献与西方盟邦对中国的影响
  •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从封面就能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作者是英国人,可以让我们了解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抗战史的看法。
  • 被帝国主义瓜分 牺牲祖国 人民利益心疼 中国一定强大
  • 不错 向西方人讲述中国抗战的 值得一看 就是封皮没封塑 可能是因为是新书
  • 要感谢这本书,读完之后,我的头脑中就存有了一幅抗日战争的全景图画。它既完整又清晰,既悲壮又充满了斗志,既让人叹息中国命运之坎坷,又让人憧憬中国未来之希望。总之,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抗战历史,我曾经接受的教育是割裂的,黑白分明的,充满着政治语言与意识形态宣传。它混淆了我的思路,也模糊了历史的真相。近些年来,关于这段历史的修正与完整正在缓慢地进行,无论是国内历史学家的著作,崔永元的口述历史,还是冯小刚的电影,亦或是关注远征军老兵的媒体报道和社会公益活动,都是中国人想要重新整理和认识那段惨烈的时光,并从历史真相中找寻未来的发展方向。 说这本书是“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当然不算错,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写作此书的视角,以及所具有的高度和广度,正是我们早就应该具备的。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场对抗法西斯入侵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和全世界遭受侵略的人民站在一起,遭受苦难,努力抗争,也接受援助。 总体说来,阅读这本书让我有了几个重要的收获。一是抗战大事件的清晰完整。李敖说,抗战的历史应该是14年,即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作者当然也不会忽略这个重要的时间,只是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文字所占篇幅不大。重点还是集中在通常意义上“八年抗战”的时间段,值得点赞的是,作者将这八年抗战中的所有大事件都没有遗漏,做了非常清晰的描述。其中对于“南京大屠杀”和“河南大饥荒”的描写,是对以前不少抗战历史著作的补充。因为对于这两段历史,中国的媒体出于种种原因,在当时几乎完全“失声”,目前所能找到的详尽报道,都要仰赖于国外媒体的历史记录。 在完整记录的基础之上,还有一层基石,就是“二战大历史”,它让这本书变得高屋建瓴。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角逐,都在影响着中国执政者的决策和走向。彼时,中国领土虽大,人口虽多,却只是西方列强眼中的“弱小国家”。而中国在经历了清朝覆灭,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之后,尚未建立起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更来不及修复疲弱的国力,就又被卷入了一场侵略战争之中。内忧与外患,就是抗日战争的大背景。而中日开战之后,美英苏对中国态度的种种表现,都是决定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 “所有中国人,不分老幼,无论尊卑,都是守土人!”这话完全正确。可是,在正面战场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是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即便是有抗战中对共产党的围剿,有花园口决堤造成大量民众死亡,有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还有军队和政府中令人痛恨的贪腐行为,还有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叛国,但蒋介石与他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贡献不能抹杀,更不能歪曲。可以质疑蒋介石的领导能力,但不能否认他从未想过投降,以及要带领中国人民抵抗到底的决心——这,是阅读这本书所得到的极为深刻的认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是,在当时的现状下,无论换了谁,也不一定会比蒋介石做得更好。 “八年抗战”,不止是一场战争,更是国家实力与地位的重新洗牌。战争中,虽然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政府在多次国际会议中被“排斥”在外,被无情地蔑视,但中国人民的不懈抗争,仍然使中国在日本投降之后,以战胜国的身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从抗战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作者还在书中提到,战争期间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甚至影响到了战争之后几十年的中美关系。更遑论一场抗日战争之后,共产党是如何实力大增,在之后的三年内战中,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权力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时至今日,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没有“终结”,反正仍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与中国的时代发展紧密交织。每一个中国人,都还在参与着这场战争,无可逃避。绝对的真相或许不存在,但对真相的渴求永远都不能放弃。当作者耗时10年,辗转多个国家搜集整理资料,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文献(只要看看书后那长长的注释就明白了)写就的这本沉甸甸的抗日战争历史放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心存感谢。若是看到书中还引用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中的片段,就更应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之处。 作者所引用的许多书籍资料,有不少是读者熟悉的,如杨天石的《寻找真正的蒋介石》,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李台姗的《宋美龄传》等等。还有不少学者的名字是我们所熟悉的,例如史景迁、文安利、孔飞立、施拉姆等,他们是西方的中国历史研究专家,许多著作都能在国内看到。如作者所说,近年来有关世界大战的历史研究开始更多地将中国战区纳入研究范围,中国读者也可以从更多的著作中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愿这几个字永远放在中国人的心头,知道这个国家经历了多少血泪交织的过 往。并努力去探寻更多的历史真相,思考更多的关于这个国家与人民的现在和未来。
  • 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作者所展现出来的独特视角和观点,他指出了当今中日关系动荡的深层次原因,喜欢探讨中日关系的读者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 1937年到1945年,对于全世界来讲,都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痛苦岁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大战波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分为东、西两大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对于二战,人们知道比较多的是欧洲战场和美国参战的历史事件,而对于中国也是盟军这样的历史事实,却知道得甚少,国内读者所知道的是八年抗日战争,可是,事实却并不是简单的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中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中的一员,而这一点,知者并不太多,而由英国作者拉纳.米特创作的这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就是一本以西方人视野看待中日战争的一本书,这本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中译者是蒋永强、除逾前、陈心心,审较为聂洪萍。 日本,是中国的邻居,也曾给予中国帮助,比如孙中山曾避难于日本,但是,日本政府到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最恐怖最痛苦的创伤。许多历史都曾指责蒋介石不抗日,但是这种历史是偏颇的。因为在这本书中,蒋介石是一开始就主张抗日的,而且还与美国、英国、前苏联结为盟军,利用中国军队牵制日军,也因为这个原因,蒋介石在中国本土的对日战争上受到了影响。 中国在被日军侵略的最直接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和国力,也正是由于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国在二战中受到极大的破坏与伤害。书中也指邮,国民党之所以失去民心,而由共产党实现了中国统一与强大,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军队没有从维护民众的利益,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所造成的。南京大屠杀,保卫台儿庄,炸毁黄河堤岸等等史实,书中都有很详细的介绍。 这本由拉纳.米纳,这位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所著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有很多资料是最新解密而来,是一本非常客观,具有强大史料价值的书籍,值得购买与收藏。
  • 书不错 印刷纸张等都是很好的 内容角度确实新颖 并不是注重于 某一战役战事 将领 此书 从大局上着眼 有一种 俯瞰的感觉 不过当我看到此书 仍将平型关战斗 成为 平型关大捷 证明作者对于 近年来揭秘的一些事实 并不是很清楚 因此作者的部分文字 还是无法做到百分百精确和客观
  •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更为客观和真实
  • 不抱偏见的西方人,还了中国历史真相。当然,若罗斯福没有早逝,可能历史会是另一个样子。本书值得每位中国人阅读。
  • 拉纳?米特被林行止称为费正清、史景迁之后的西方“新一代中国通”,林行止还给此书写了《如果蒋介石投降日本,二战战局肯定改观》的书评,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是颇有赞赏之意。米特说他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在于让世人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并为世人展现中国的转型历程,这本书对中国的抗战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系统书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一次新鲜的阅读,毕竟是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米特首先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他对此作出了翔实的证据和看法。 米特基于最新的资料,为我们披露了1937年到1945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历史,毕竟从前世界对于这段中国历史都是少有研究,或者一笔带过,无视中国当年牺牲了多少的人民以及交通设施等,这次我们通过米特的书了解到日本对华的侵占和屠杀,以及国人的抗争和取得最好的胜利。正如米特在书中说到,从二战开始,中国就已经是“负责任的大国”,这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毕竟中国当时的战场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中国从未放弃过,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都是抗争到底。对于历史,我们不能遗忘,所以对于日本一直以来的不承认行为,我们也是要抗争到底的。 中国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下,与现代化军事机械化的强国日本在本土作战,虽然没有得到国际的援助,但是中国从未放弃过,而是奋发图强,全民抗争,同仇敌忾。米特为我们揭露了很多历史的真相,而他对中国抗战史的描写集中汇集在当时三大人物身上,这三个人便是毛泽东、蒋介石和汪精卫,从战火中诞生的伟大巨人毛泽东,带领共产党艰苦抗战,扛起重担的时代人物蒋介石,他也曾有很多治国理想,然后是从革命斗士甘心沦为汉奸的汪精卫,历史在他们三个人身上展开,发散出去,万千的大小人物共同构成了这部战争史诗。
  • 伴随着德日意轴心国的垮台,二战后的世界舞台俨然呈现出一副将由美洲的美国、远东的苏联、西欧的英国、东亚-南亚的中国这四股强大的力量在各自一隅(地缘政治)发挥绝对而稳定的主导作用的态势;同时这几个大国又联手组建了联合国,寄希望于此来平诸方利益,达到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目的。 战争的胜利得来不易,这让许多崇尚自由与和平的有识之士更晓得正视与反思那场浩劫的重要意义。因此,围绕着苏德战场、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大西洋战场、太平洋战场甚至于英国人在印度开辟的二级战场,都因几个主要的参战国(美苏英法德)在当时世界的绝对领衔地位,而被津津乐道。有关于这些局部战场分门别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伤亡人数仅次于苏联)拖住日本近两百万雄兵的中国战场,却遭到了西方学者的忽视甚至是冷漠。 而这次,拉纳?米特的新书,《被遗忘的盟友》将从西人的角度出发,帮助西方读者填补这段缺失了中国的二战历史。对于这样一本诞生于西方学者笔下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我认为其意义有二:首先,这本书的第一手读者将是那些居功自傲、不可一世的西方诸国的读者。在他们看来,仿佛整个二战就是他们西方人自己的历史,无论是在文学天地还是银幕世界,永远都是“诺曼底登陆”、“伦敦大轰炸”、“法国沦陷”诸如此类的悲壮调调,在有意无意地淡化苏联与中国在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惨痛代价!这是不公平的!尤其是中国,在当时内忧外患、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她和她的人民,始终不屈不挠地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一起站在战争的第一线,无数的人用血肉之躯承担起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如果说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在那场战争中欠了中国人民无数血债;那么西方主流世界则欠所有中国人一个公道,一个承认中国伟大贡献的公道! 这本书的意义之二,在于让中国所有的当世读者,重新正确地认识那场无比惨烈的战争。随着中日两国在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升级,两个东方强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复杂而微妙的时期,时而相互利用,时而剑拔弩张。虽然七十年前的那场战争的最后,我们是胜利者,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能小觑这个强大而又阴险的近邻(何况当时我们还依仗了美苏的帮助;日本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它背后有的是美国的支持),更不等于我们能肆意地调侃“鬼子”和那场战争。纵观当下的影视、文学界,当手撕鬼子、弓箭胜于步枪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泛滥不绝时,我们应该反省:这个为中华民族带来最为深远灾难的国家和它的军队,真的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么?请从这本书中找答案,你会发现,当时的日本是一个令美国和苏联都感到异常棘手的敌人!时至今日,当日本开始从更深远的国民意识着手,否认、美化战争;而此时的我们还在延续着解放初期的那种政治宣传的调调,误导新的一代,那么我们只能制造出更多只会诉诸于恶毒谩骂的愤青和砸毁同胞财物的暴民! 我觉得本书在讲述各方盟友对中国利益的侵吞这部分十分出彩,具有很高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我们清晰地梳理了那段历史,使我们得以获知为什么同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沦为了大国利益的棋子。这些内容,与战争本身一样,都值得中国读者认真研读、思考。
  • 另一个角度,只是看了看也没有什么太刺激的,还算是很客观的。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中国苦难深重,倍受摧残,也是为世界和平做出巨大牺牲的国家之一,然而在世界二战史上,在二战的丰碑上却少见对中国的赞誉。比如,在一衣带水的缅甸,抗战期间,缅甸作为中国唯一一条通往国际的运输线,战略意义重大。然而当时的缅甸人并不欢迎中国远征军,甚至视日军为“解放英雄”,对其入侵相当热情,甚至不惜帮他们对付中英军队。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牺牲了10万同胞,然而缅甸却少有纪念碑,缅甸群众也并不感激远征军的牺牲与付出。不可否认,世界民族之林中,观念各不相同是必然,然而中国受到这样的对待,不能不让人叫屈。研究中国抗战史的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用了十年时间,寻找了大量历史资料,完成这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以西方人的视角,展现了二战中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那些西方人忽略的历史细节,那些西方人一度扭曲的历史观念,在这里一一还原。全书四大章节,19小章的内容,从大战尹始到饮鸩为盟,全面再现了二战中重大历史镜头。丰富的历史资料,客观的历史态度,慎重的习作风格,为我们提供另一角的二战全史,让我们看到这场战争各方的作为和利益关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部作品的公正和客观性,必然会成为记录二战有力著作之一。
  • 书的内容不错,挺客观的。但书的设计装帧太差了,书脊稍微用力就折断了。
  • 理解中国抗日的佳本,揭开此段国际关系的钥匙。
  • 内容很详实,是了解中国八年抗战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 这是一本严谨细致又深具启发性的著作,视角独特,引用了大量蒋介石日记的内容,还有许多中央记者的记述,也描写了逃离叛乱的中产阶级的心理感受,翻开这本书,就让很难把眼光从它身上挪开。
  • 值得看,抗日战争是民族的胜利,通过它,你会为这个民族感动,为这个民族祈福,为这个民族拼搏。
  • 很不错的一本书。历史就是应该从多角度来看。世界应该正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意义,共产党也应该正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正面战场。
  • 作为抗战时期的中国,由于存在拥有军事力量且政见不同的国共两党,所以,从两党各自的立场出发就有两种抗战史,并且,很难希望他们能给对方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一直以来,我对抗日战争的印象就是共产党不计前嫌,救亡图存,积极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并采用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并相机歼灭之。而国民党反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尤其是攘外必先安内,更是令仇者快、亲者痛,造成了国土的步步沦陷。 当然,我的印象是来源于上学时的教科书和诸多的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等。虽然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渐趋宽松,媒体上也时常见到对战时国民党政府的客观评价,但要想让一个曾经的反对党彻底修正历史,对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也绝非易事。 而如果放眼世界,西方人眼中的”二战”始终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虽然中国在亚洲战场上抗击日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却因冷战等思维的局限,导致中国这位事实上的盟友被西方人忽视、扭曲甚至遗忘,得不到应有的评价。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越来越谋求世界应该还曾经浴血抗击日寇的中国人民以公道。 就说眼下,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关系动辄紧张,剪不断,理还乱,归根结底还是抗日战争以及中国未能获得公正评价所致。不了解这段历史,就无法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局势。 就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面世了。 作为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终身教授,本书作者拉纳?米特,被誉为费正清、史景迁之后西方“新生代中国通”,是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他创办的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是西方汉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他撰写的多本学术性中国论著,在西方影响广泛。为了本书的写作,从2004 年开始,他辗转多国查阅资料,耗时十年才最终完稿。书后附录小字号的密密麻麻的引文出处,就达21页,其科学严谨、尊重事实的态度可见一斑。作为一部十年磨一剑的精华之作,一经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不到一年就已拥有20多个国家的版权是其赢得国际认可的最好说明。因此,本书的权威性自不待言。 本书基于最新的解禁档案,从世界反法西斯的整体框架内,以在亚洲战场上抗战的中国为视角,系统梳理了诸多鲜为人知真实可感的抗战细节,忠实地还原了作为同盟国中首个与轴心国交战的大国,中国怎样以贫弱之躯牵制了80多万日军,成就了“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无数悲天恸地的事件、大小人物的变迁及盟国之间的博弈,共同构成了这部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 在书中,作者仔细考察了中国在“二战”同盟国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阐释了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性,并揭示了今日中美日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根源。 正因为作者是以一名严谨的西方学者的第三方角度,所以才能把抗战中的国民党、共产党及汪精卫伪政权间,把他们和日本及盟国间复杂的立场与关系,做出更加全面、客观、深刻的分析。 在书中,作者严肃地指出:自“二战”时起,中国就已经是“负责任的大国”了。 中国本为世界而战,世界须还中国公道! 中国,拒绝被遗忘! 惟如此好书,装订时偷工减料,书脊处胶太薄。致书尚未读完,书脊就已从当中纵向断裂,书页几欲散落。在质量意识浓厚的当今,正版书中此类现象实为鲜见。惜哉! 文字指瑕: 1.封面勒口内容简介的第二段倒数第五行,有“扛起千斤重担”,“扛起”与“重担”不搭配,宜改为“挑起”。 2. 对抗日战争中中国牵制日军的数量,本书出现多次,但不统一。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人依据的资料不同,造成说法不一。如:封四为“80多万”,正文第5页第二段、第13页第二段为“80万”, 第242页第二行为“60多万”, 第362页第二段为“50多万”,第303页第三段为“50万”。 3.第31页,第一段倒数第二行有“喑噁”一词,“噁”为“恶(ě)”的繁体字,如是,当用规范字形“喑恶”。 4.第60页首行有“林荫道上”,第121页第九行、第128页倒数第二段第四行皆有“林荫大道”,这些“荫”字当用“阴”。 根据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 5.第180页第二段有“美国传教士凯瑟琳?汉德还是选择了留守山东沂州”,这是1938年的事情,“沂州”当为“临沂”。 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沂州府,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故,1938年应有“临沂”,而没有“沂州”了。 就像本书所写同年发生的“血战台儿庄”,在第143页倒数第三行有“在徐州东北约50公里的临沂”,为是。
  • 非常好看的书,文字流畅,思路清晰,是一本关于抗日战争的杰作。
  • 其实一直以来总感觉,因为各种原因,中国人对于八年抗日战争的理解总是很模糊,思路也不清晰。毕竟中国人一直都仇视日本,从现在的很多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但这本书不一样,作者是西方新一代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权威,并且这本书是他耗时10年才完成的作品,忠实地还原了中日战争中重大战事的全貌,感性和理性兼备,文字精彩绝伦,最重要的是,他的写作立场很中立,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没有哪本书比他的著作更具参考意义了。
  • 看看西方视角如何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刘抗日史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英] 拉纳?米特,是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中国通,在关于西方汉学界首屈一指的权威,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呕心沥血,磨砺十年终成正果的产物,这本书的价值不可以用金钱量,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外国人全面评价中国的二战中的地位的书,没有理种族的歧视和对于社会制度的诋毁,是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二战中本来是世界范围内的大战,各国的责任各有不同,西方战场、中国战场等同样重要,但是在抗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中国并没有得到世界的承认,在各种场合都是低估了中国抗战的作用,因此二战结束后的各种条约,中国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就说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被忽视了。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当时国共开展,世界范围内由于利益的不同,立场也不同,都是互有支持,因此在分利益的时候,国公的开展也为别人提供了借口。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在以前的课本和书籍中,过分强调了共产党的作用,好像是国民党就是混饭吃的了,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没有正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对于全中国的人民也是一种片面的引导,对于年青一代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全面真实正视才是真谛,要看到抗战中的所有人的贡献。
  • 虽然,这本书读着不解气,但却能让人清醒。其实,读完后我本是想要推荐给我的小侄女的——按严格的辈分来说,我是应该亲亲热热的叫她一声“外甥女”,可惜总感觉三个字的不如两个字的顺口,当然,如果按照我和姐夫的这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而论,叫一声“侄女”也算不上什么了——书很好,我很喜欢,只是小姑娘不大领情。当然,没啥好奇怪的,大抵她日常能接触到的这么厚的书也唯有“新华字典”或者是之前看过的合订本的《格林童话》了,而一本书就算是内容再好,让读不下去也是枉然。 说道“我为什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她”,或许也只是因为,我想让她知道,和时下有些人的观点不同那些所谓狭隘的“民族主义”,并不是什么坏的、错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现在或者是过着日本人那样头上有个太上皇的二等公民的生活,同族女性任人淫辱却无能为力;要么,早就亡国灭种,和欧洲人登陆美洲后原住民的悲惨生活仿佛了。国人的治下之民,和外族的治下之民,终归不同。因而,我是很希望她能够多读一读这类描述相关历史的书,受一些爱国主义的教育的。 可能有些人不在乎曾经的历史,毕竟八年抗战已然过去很久,而有些当权者出于“中日睦邻友好”的考量,尽量淡化这段历史,到了今时今日,甚至这个词连搜狗输入法的该词条都必须要全拼才能显示的被轻忽的程度。但是,这一页想要翻过去很容易,但是想要再捡起来却又不那么容易了。于是,当那些当权者惊恐的发现人们思想上对于国家曾经所受过伤害的漠不关心,又开始鼓噪着要“勿忘国耻”,“国事即家事”了。 我甚至看到网上,有90后、00后的在大肆抨击愤青,说是如果当时的政府选择一早投降,八年抗战的巨大军民损失完全就可以避免了。就像是后汉的刘禅,不就做得很好嘛。……我默默无语,心却被揪成了一团,有种悲凉的情绪在鼻腔中鼓噪。我默默的关上了那个页面,然后看到另一个页面上有个自称要嫁去韩国,以致于对中国各种看不顺眼,嘴炮大开的回帖。已然是连叹息都无力。 有人说,“城头变幻大王旗”与我等小民的生活有何相关,不过都是当权者的争权夺势;又有人说,从历史书里来看,日本人的做的那些,不说是历史上的两次外族入侵(蒙古、满族),就算是我们同族的暴民乱兵也干的不少,何必非得揪着个日本不放,也太死心眼了;甚至还有人说(这种观点是极少的,但不是没有),如果当初一早就投降,现在和日本合并后的中国,国人也早都过上了电视里日本老百姓的那种中产阶级的生活了。 对于这些,我不想多说什么,也无意引发争端。我只能说,文化,是根植于特定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特定人群的。不是说,我们已经丢弃了东西,在日本保存的很好,那样东西就还是我们的文化了。日本保存的,终归是经过了日本改良的,而非是原有的我们的东西。就像是“七宝烧”和“景泰蓝”的差异一样。所以,在日本入侵之后,但凡国人无有能够以“中日文化是属于同根同源”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投降的,人面对着枪炮会软弱,但是却不可能因为畏惧而骗过自己的心的。 ——孩子,小姨很爱你,也很在乎你!每天看着你甜甜的笑容,小大人似的样子,就会觉得好开心,像是心里有块牛奶糖在慢慢融化!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愈发的希望你能够更早的明白,你现在所过的生活,正是很多年前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回来的,这一切并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应该白得的。正是因为他们先付出了代价,我们今日才能够坐享其成,才能够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你才能无忧无虑的上学、玩耍,而不会,像是那些在有些美军驻外基地附近的居民那样,女性甚至要靠穿贞操带防身,夜不安枕的生活。 你可以不在意,但是不能不知道;你可以,但是不能不感恩。
  • 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和读卖新闻都给予这本书极高的评价。据说,许多美国教师建议将这本书列为美国国民的必读书目,因为他们希望了解中国,这个不容回避的强敌,透过这场世纪之战,洞悉现今紧绷情势的根源由来,作为中国人也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再次提醒了我们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历史,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他们不能遗忘的盟友,那作为中国人又咋能忘记呢!1400多万亡魂,8000多万人大迁徒,无数城市,三大人物一场战争,悲恸惨烈。 本书以第三者(西方)人眼中来看待中国最为坚苦的年代,抗日时期,从日本在短短一段时里的强大,慢慢一点点的把魔手伸向中国,手向世界,而对于中国的侵略给了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如今随着电影电视剧的等娱乐的发展,有此抗战剧,古装剧等对历史的重写留给下一代的都只是皮毛,甚至还有大胆的作剧没有真相与黑白,加上党国的社会所要考虑或是删减的还会有更多,而我们能了解到的历史已经少只又少。而此书《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让我们再次回忆了更多……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看到这本书而且还要为此书写评论,说真心话有些沉重,不知如何云评论它才是好,抗日战争,是数千万、甚至全世界人民都都知道的一个事实,面对着这样的真相需要不止只是一个评论,他所需要的是真相。随着社会以及中国的发展,对于这段抗日战争时期的事实留在当下的还有多少真相?纪录片、过云故事的还原、还是历史书,但能像【英】拉纳.米特所著的这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的又有多少?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又有多少关于抗日战争的记忆,国人们在痛苦的抗日战争后又马上进入了内战,故此对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国民党的顶级领导者人的付出与贡献最后都化为乌有,而本书所重点的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蒋介石等人为中国以及全世界在那种特殊时期所作出的一切,是全世界人民都不能遗忘的历史。
  • 从小到大看过很多很多本关于抗战的书,这本属于最好的一类,书中沉痛的描写中华民族中经历的苦难,对世界的贡献,读着读着,眼泪下来了,客观的评价了各方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与作用,好书!
  •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可在世界上的反响却不尽如意。其间固然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但我们对问题的表述方式也不能不说有一定的不足。本书作为西方人对那段历史的回忆,不仅可以还原一段长期被西方忽视甚至无视的历史,而且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说方式。
  • 不要遗忘历史,即使别的国家能忘记,我们自己也应该牢牢记住,在今天,在现在,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更应该多读一些这样的好书。
  • 实际上并不是很深刻的书,一本通识读物,而且是面向西方人的,但难等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完全站在西方立场,作者很客观,也纠正了我自身的一些错误观点,毕竟历史不是我们简简单单混日子就能过去的,意淫更不符合实际,纪念那些死难的先烈,反思成功与失败,运用历史的观点、阶级的观点评价他们
  • 抗日战争,在中国人的眼中,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只是代表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那段悲惨历史,一般情况下,可能会不觉得抗日战争其实并不仅仅是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而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抗日战争的意思大概很多时候都会以为是西方国家联合抗日的行为,大概也有一些人会忽略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作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抗日战争的硝烟已成云烟。而抗日战争等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日本政府不顾历史事实总想篡改历史的行为,让人觉得,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的“遗忘性:太大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如果日本政府一直采取遗忘政策,估计历史将会重演的可能性会很大。 英国学者拉纳米特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是一部以西方人的视角为出发点来关注抗日战争之中中国人所起的作用。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是史无仅有的,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永久难以磨灭的伤痕。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能从一个新的视角看问题,相信能学到一些历史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公道自由人心,历史不会因为遗忘而消散。历史遗留的仇恨也不可能仅用遗忘来解决。遗忘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激化矛盾的导火线。我想,如果有一天日本政府能想德国那么去忏悔自己的罪行从而正视自己的罪行,这不仅是人类之福,更是日本政府的福分吧。如果日本政府仍旧采取对抗日战争的不承认政策,我想,有一天,日本应该会重尝二战的后果。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中资海派策划这本书,用来献礼中华民族抗战胜利70周年。它貌似不起眼,装帧也朴实,但内容却堪称巨无霸。尽管白璧微瑕(印刷的墨色较浅,字号又偏小,读起来较费力),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有重大历史价值、值得珍藏、值得推荐的好书。 米特历时十年写出的这本纪实历史巨作,翻译成中文印刷出来也长达383页。这本书正如副书名所说:是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十分了得,他引人入胜的描述甚至吸引了我这个读严肃史书较少的人的眼球,让我在坐地铁、等公交甚至午休前都手不释卷、津津有味地往下读……作者以时间为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采用微观叙事笔法,视角公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抗日战争的全貌,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中国人看到八年抗战的真实与残酷。 八年抗战,中国遭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抗战死亡人数高达1500万~2000万,难民人数有8000万~1亿之多。不说书里的宏观数据,就说说我的老家——位于山西南部的某个小县城,1938年被日军侵占后,7年间日军在我老家的各种暴行罄竹难书。我祖母的亲哥哥,也就是我的老舅,便是在抗战中以身殉国的无名少年,是那2000万人中的一个。这样被血泪浸染的回忆,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怎能淡忘?怎敢淡忘? 作为新一代西方“中国通”,拉纳?米特还是相对公允的,他如实描写了这一切。他的主要观点从书中的以下文字可见一斑:“中国是被遗忘的盟友,它的贡献随着亲历者的离世而渐渐被人淡忘……国民党创建于1928年的充满漏洞,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也被破坏殆尽。”“1937年~1945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东亚地区唯一坚持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两大政党。整场战争,国民党利用了大约400万军队,协力牵制了50多万的日本士兵。”“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中国早在1938念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抗日战争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一次全民英勇抗战。中国人民殊死抵抗,排除万难,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我们相信,强调战争史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历史,都不应该被遗忘!
  • 还没看,希望能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到更完整的抗日战争,更希望不是删节改写版。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 一直以来二战给人的感觉是,主要战场在欧洲大陆,基本上就是英法美对抗德国、日本法西斯的伟大战争故事,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中国战场的重要性,这本书破除了欧洲中心的传统史学观点,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能让我们更加全面的理解抗战。
  • 兼听则明。看老外如何评述,很中肯。当然也能看出掺杂了特色文字
  • 对于历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识,不可能总被一家之言所束缚。多看看,有帮助。
  • 读完这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刚好是2013年8月15日,日本投降69周年纪念日。所谓的纪念日,便是让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可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还有多少人会想起曾经那段壮烈的抗战史? 作者标题为“中国,被遗忘的盟友”。确实如此,大名鼎鼎的李德哈特在其大作《第二次大战战史中》几乎没有提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当西方国家的人们津津乐道起“北非战场”、“诺曼底登陆”或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他们可知道同个年代在遥远的中国有着比起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更惨烈的“阳会战”、“常德会战”? 年少时的我,也正是另一次周年纪念日,199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时,在大量纪录片、书籍的宣传下,喜欢上了历史,尤其是烽火硝烟的二战。但那时同样追逐的是巴顿、隆美尔等欧战名帅,不知王耀武、薛岳为何人。 如今,改革开放多年,抗日正面战场的往事不再一笔带过,血战台儿庄早被搬上荧屏,缅北远征军纪录片不断,一批批国粉在茁壮成长,常凯申同学犹如青天白日被捧上天,我不禁哑然,这是不是矫枉过正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事变算起到1945年可是14年,而常校长也只敢承认8年抗战。若不是当初的消极抗战,如何沦落到之后的被日军追着打,徐州沦陷、太原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长沙沦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白山黑水,黄河咆哮,太行延绵,长江奔流的祖国,曾经有段不能忘记的过去,那是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历史。
  • 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令我们引以为傲,但是长期以来,长期以来这段历史都被西方忽视、歪曲甚至遗忘,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纠正错误观点的非凡之作,但我们必须发出这样的声音:中国拒绝被遗忘!
  • 强烈推荐此书!了解真实的抗战,了解第三视角所看到的抗战,客观公正!
  • 国内出不了这样的书,因为顾忌得太多了,也算是一种悲哀把。这本书确实非常详尽的介绍了国共各自的功劳与合作,不可多得的抗日题材书籍
  • 这本书里强调了战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 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是写给欧美的读者的,故而专业人士读此书的收获不一定很大,学术性不是很强,但是一般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抗日战争的全貌!!!!!!!!!!!
  • 作者的观点比较中肯 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 明年就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了!这本书是向中国民众提前送上的一份厚礼,值得中国读者笑纳。 应该说现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书籍已经出了不少了,当然中国人自己出的书籍远远多于外国人写的相关书籍。随着离抗日战争的时间越长,与现实的政治利益关系越来越少,相关的叙述和评论也越来越客观。但作为当事人的后人跟第三方的立场和观察的角度还是有所不同,还是有必要借鉴学习。近来好几本欧美专家撰写的英文书籍陆续出版,在学界造成较大影响。比如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和这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等。《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翻译成中文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英文版于去年推出后,在欧美国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好评不断,据说出美国版的时候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撰文推荐,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这次新世界出版书推出中文翻译版,对于不是很熟谙英文的中国读者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近来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摩擦不断。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二战遗留的一个历史问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岛回到了祖国的环抱。当时的国际文件明确指出1945年 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琉球群岛(冲绳)由美国托管,后由日本政府实际管理。钓鱼岛的实际管辖权落在了日本人手中。日本的现任首相安培晋三对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制裁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的审判提出质疑,这是公开挑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一种表现,值得我们认真对付,我们也更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的抗日战争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于民国政府的正面战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实际上在当时程度上肯定了蒋介石在当时的作为。尽管和《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相比,这本书并没有给出像陶涵那样的对蒋的充分肯定,但已经是相当正面的了。为了这次战争,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不完全统计,期间中国死亡的人数达到1400万之多,而且有超过8 000万难民被迫逃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战争大大退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指出战争中蒋介石犯下的人道主义灾难,特别是花园口的决堤的决策。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共获得了合法性,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中国现代史的进程。重视审视这段历史,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这对于我们现在理解中国的现状有一定的帮助。 本书的作者拉纳?米特,我看到书中的他的照片,好年轻!据说38岁即成为当时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我非常为之兴奋。西方有如此出色的中国史研究专家,这对于西方社会更好的理解中国社会很有帮助。中西交流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
  • 今年,我们再次回顾抗日战争时,信息会丰富和全面得多,认识也因此更加深刻。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美国、英国等的所作所为,让战争中的利益纠葛更加清晰。 1942年,盟军坚持让蒋介石派出主力部队阻止日军占领缅甸,而当时中国自己也正面临着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发动的最大规模的进攻之一。蒋介石当时曾写道:“我确信美国的政策只不过是居心叵测地利用我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盟友对中国的真实态度,这样的事情,书中记载了许多,很有说服力。 通过将战争引到上海,蒋介石迫使世界关注此事。然而,1932年满洲被占,国联视如无睹。这一次,它也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帮助,只是在言辞上表示支持,称做出一直决议,谴责日本公然轰炸中国城市。西方势力为了从中国获取利益,曾一度干涉中国内政,但在这一阶段它们却几乎没有提供什么帮助。 不仅向国联求助,蒋介石还向苏联求助,同样没能如愿。1937年11月跨向12月之际,蒋介石拼死抵抗,企图阻止似乎无法回避的南京沦陷。他电告斯大林,请求其派遣部队前来帮助中国。斯大林以无意在中国发动地面战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 抗战中,英国方面的表现,值得人们认真地记住。丘吉尔称,“美国假意将中国视为大国”的做法根本是“装腔作势”。英国也不相信美国的意图,罗斯福希望英国可以将香港归还中国以示善意,对此丘吉尔明确表示,他无暇考虑这个问题。这样的表态非常有讽刺意味。 就连盟军的作战,同样不乏许多滑稽的情节。1942年远征缅甸,数量巨大的盟军被围困在缅甸境内,被任命为蒋介石的参谋长的史迪威,命令杜聿明带领他的第五军撤退至印度,而不是中国。后来史迪威带领一支余约80人的团队到达印度。他居然宣称,“我们从缅甸逃出来,这是个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应该找出原因,然后打回去,收复缅甸。”战争原来可以这样打,怎么对付日军? 书中认为,国民党最大的失败之处,即无法解决农村地区固有的贫困问题,为共产党巩固自身提供了绝佳机遇。其实,不是无法解决,而是根本就不想去解决。看看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做法便知。南京大屠杀有一点很特殊:整个事件的发展演变多来自外国人的记录。由于担心日军进犯,汤恩伯竟在灾情最严重时强征数十万民工翻修公路。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进攻不惜决堤。等等。 事实上,延安的情况远没有那么好。1939年,国民政府停止向边区发放经费,转而实行经济封锁。1940年和1941年粮食歉收。毛泽东的对策就是强调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他批评了军队和政府只顾自己需要,不惜伤害广大人民的做法:“这是国民党的思想,我们绝不能承袭。” 从深层次分析原因,书中认为,蒋介石主张的“三民主义”,不过是试图保持经济现状并削弱共产主义的影响。毛泽东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概念,推出了一个更开放的共产党纲领。其要求包括“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认定它们“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说到底,从根本上而言,失民心与得民心,还是由自身性质决定的。
  • 对于中国人来说,抗日战争真的是一个了无新意的题材,但这本书却颇引人注目,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这场艰苦的战争: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因此,描写的角度更为全面,人物的评价更较客观,最重要的是,更加注重抗日战争与二战的关系,这在其他同类作品中着实少见。
  • 这本书对抗战史确实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记载,但是运来的那本书,质量并不太好。
  • 我在泪光中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中国,被遗忘的盟友》。在读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总是用一句话带过中国在世界战争中的作用,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它不仅告诉了我中国在世界中的意义,而且客观地讲述了中国抗战史。 作者拉纳米特,牛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抗战史。他寻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耗时十年,完成这部书。从注释中,丰富的历史资料来看,作者用了他的真心。四百多页的书中,句句都是真实的,展示历史的真实性。书中分为4大部分,19章。从大战在即到饮鸩为盟四个部分紧紧相连,历史的连续性密不可分。 从内容上,作者客观地看待了中国的战争。他首先描绘了从清末开始的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介绍了蒋介石、汪精卫的家世背景;孙中山等人推翻了千年的封建制度。后来,中国开始了救国之路: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国民党、共产党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抗日、出兵缅甸、内战等等一系列的战争,最终新中国成立!作者在这一系列的战争路上,展现给我们了最真实重要的战役,例如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开始。淞沪会战、血战台儿庄…… 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南京大屠杀,我不知道大家在学历史的时候,历史老师是怎么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我对它还是很模糊的,历史老师气愤地说了死亡的几个数字就寥寥结束了。大学我看过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与书中描述基本一致。南京大屠杀不亚于一场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日本人简直是惨无人道,他们不仅是杀人,而是弄死折磨人,是禽兽的行为。看着文章中妇女们被强奸20000件时我不禁潸然泪下,因为我真的看到过这个场面,永远记得! 中国的抗战在二战期间给了世界战争最好的贡献,是不该被遗忘的。它成功拖住了日本在亚洲的时间。曾经日本想用三个月的时间来灭掉中国,可是淞沪会战,这一个战役就成功地牵制了日本想占领亚洲的脚步!给二战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时间和支持! 本书最有特点的设计在目录上。翻开目录,每一个章节的下面都有一个导视,它会提示你读书的方向,以及提示你应该怎么去读,读什么,什么是重要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在于装帧和制作,应该在精致一些就好了。 总之,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历史好书!
  • 立场客观,视角涉及各个方面,有助于对抗日战争全面的了解。
  • 说实在话,阅读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 米特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史》,随着作者拉家常讲故事式的言谈的深入,真是各种情绪感慨万千,以至于到最后提笔写书评时,都不知用哪句话更能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感受。 抗日战争是一段自己并没有经历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却并不因为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而深感陌生,因为自己的长辈们亲身经历,所以从小就是听着抗日的故事,看着抗日的电影长大,你说不憎恶日本那就是假的,因为我们的长辈所受的屈辱是不会在自己下一代就被遗忘的,否则对不起那么多保家卫国牺牲的前辈。 都说时间会带走一切,起码我想说的是没有几百年的时间这种被侵略和备受屈辱的情感是不会消失的,历史不应该被忘记,更不应该不被承认。 落后就要挨打,我对这句话本无多大的情感,但是拉纳 米特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这句话的现实残酷性,我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轻而易举的融入到那个时代中,我不想对毛泽东或蒋介石或汪精卫做出什么评价,同为中国人,都有作为中国人的远大抱负,志不同道不合,但都有一颗诚挚的中国心,救国救民与水火中,只是个性不同行为不同方式不同,可圈可点自由大家评说,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国力雄厚,日本敢吗?我们鼎盛时期各国派使节来朝拜,那时谁敢有动我们一根汗毛的念头?居安思危,我们很显然没有做到,这不能怪我们的祖先,不吃亏难以长记性,就是现在的我们有时未免也会犯各种错误,当然因为不关乎国家兴亡,所以没人重视,以个人经验教训收场。日本那时处于无法克制的张狂期,就像个疯子,所以会说出尽快结束中国命运这样的疯话。美英苏等国并没有慈善心肠来维持正义,没有利益关系谁爱多管闲事?因此,这更让我们看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长久的敌人和朋友,不要寄希望于别人,要从自身寻求出路,靠天靠地靠父母,都比不上靠自己更易于解决问题…… 收到此书的同时还收到几本其它的书,年近70的父亲首先选择了这本书,一个人无声的坐在沙发上眯着眼睛翻看,一天就守着这么一本书,无声无息。我无法打扰之前总是说眼睛看书不行的父亲,也不想提醒让他休息会,他看其它的书总会手拿书坐着打盹,而此书破天荒竟然让他精神十足…… 我不知道父亲看此书是何心情,等我拿起翻阅时,气愤,真的气愤,不知如何发泄。父亲总说我不够沉稳,总教育我性急解决不了问题,可是我真的很难从拉纳 米特这个旁观者的言谈中始终保持很有涵养的形象,我真想知道我儿子看后会是何感想,他这个年龄动漫满天飞,抗日作品虽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肯定相对于我来说,知之甚少,而且他尚且没有接触到中国历史课的教育,他到底会如何看待太爷爷辈们的历史呢?好奇,真的好奇,儿子啊,你要是能够把这本书阅读一下,与我交流一番那该多好,我把此书就放到你的书架上,期待着你的反应…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奋战比英国早2年,比美国早4年,但中国与日本战后在英美人士心中,却地位互换,日本从战时敌人变成冷战资产,战争罪行没有太多讨论;这股怒火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积弱不振时期,日本在本地区的骄纵霸气所留下的记忆。拉纳?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38岁即成为当时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现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从2004年开始,他便辗转多国为本书查阅资料,耗时十年最终完成这本《被遗忘的盟友》。书中长达600页的历史爬梳,解析了中国与日本苦战多年,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牺牲近2000万的人命,中国这样苦难的抗争经验,接着深入影响了21世纪亚洲之间难解的区域政治和纠葛。中国抗战的故事攸关中国如何崛起成为大国。在今天的国际社会里,中国想要以“负责任的大国”之姿出现,中国的分析家和外交官爱谈中国曾经是同盟国一员,与美、英、俄并肩作战,希望把自己描绘为新秩序不可或缺、积极的一部分;今日,当中、美关系趋于紧张时,中方就会说它在战时的贡献被遗忘了。当今,中国最吃紧的国际关系仍是对日关系,抗日战争仍是目前中、日摩擦极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对于出生二战之后许多年的世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骄傲,还是深受日本侵略中国的怒气所影响;但这股怒气的潜台词,是60年之久的仇恨、日本侵华战争的遗绪。纵观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很大程度都与二战的遗绪紧密相关,和欧洲不同,中国、日本、韩国等重要国家,没有机会一起谈话、商量、解决历史问题,在国际结构方面,也没有对东亚情势达成共识,譬如中国的作用、美国的作用等。因此,对于分析当今格局以及国际关系来说,能够认真研读此书相信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 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突然觉得,在国内各种抗日电视剧就唱不衰的一个点,去认真的审视一下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之于中国人民自己的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一种缅怀。因为懂得,所以去了解。 这本书,从总体上来讲是对中日战争进行详细的学术梳理,再叙述上也是秉承着非常严肃的态度。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但与中国有关,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初衷,站在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就是把中国的战争放置于坚实的国际框架之内。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带给我的感觉不像以前读国内的作家所写的把民族大义放在首要位置,我们是经受战争创伤的,我们所受的精神创伤难免会让我们对日本这个民族充满仇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暂时屏蔽这些灵魂的苦难,在作者客观的的评价中,对政治、对世界局势都让我们能重新发现。当然,这本书虽说是以战争为主线展开的,可是那个年代,饥荒、外交、政治……也都在其中。所以这本书是一本杰作!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军事斗争,还包括文学、艺术领域,以及沦陷区的工矿企业和补给线上不敢屈服的中国人都展现了自己强大的抗击侵略的精神。从世界上看,没有中国的努力,二战也不会那么顺利的结束,在没有天时,大好河山被日寇占领的时候,负隅顽抗的中国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我们不但要肯定自己,还要看一看别人怎么看我们,直到今天,我们被遗忘的盟友,才会被慢慢的呈现在世界的面前。2014.09.29
  • 當當買了這麼久的書,,,,這一套不管是印刷還是紙張,,,是買到最差的,,,
  • 总觉得有些东西没有说出来,只能说,当是了解其中一个方面。
  • 非常棒, 很精美! 每个中国人都不该忘却的历史!中国的抗战终于得到西方的深度认识!南京大屠杀也单独成章, 让世界更进一步看清小日本残暴的本性!
  • 抗日战争我们国家付出了巨大的惨痛代价,但是由于我国以前的地位问题,我国的反法西斯功绩一直没受到应有的公正对待,再加上现在日本还如此的叫嚣,是不是中华民族付出的惨痛代价要付之东流了呢?
  • 被两个矛盾的问题所困扰:一个是大权独揽的政治信条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一个是不断泛滥的物欲和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承诺。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生存危机,也是我们所遭遇的最为深重的一场灾难。日本人在中华大地上那种肆意的烧杀淫掠,那种对国人穷凶极恶的杀戮,那种对中国必欲灭之而后快的残忍,为我们留下了最为惨痛的心灵伤痛。然而,随着好段历史的渐行渐远,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除了从中继承了对日本人情绪上的愤恨之外,能够就这场战争说出些什么呢?只怕是一件很可怀疑的事情。 作为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的权威,英国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拉纳·米特先生在其新书《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中,首次以西方历史学家的视角,基于最新的解禁档案,通过还原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全过程,描绘了亿万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史,全面、完整地诠释了中国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对于国人,对于此后中国历史走向的深刻影响,读来别有一番新意。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全书,就会发现作者对于这场战争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全面,大致有这么三个维度。 一是空间的维度,即局部对于整体的作用——被遗忘的贡献。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讲,抗日战争都被理解成中日两国之间的恩怨,基本上对“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一论断毫无感觉。但随着近年来对历史解读的多元,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美日之间的太平洋战争,以及苏联红军的对日作战,那么中国人抗战的胜利将会被迟滞许多年,甚至有些悲观论者认为将不会有胜利。对此,拉纳·米特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作用和贡献都被西方国家低估或者刻意视而不见,必须在全球视野下给予重估,这是贯穿他全书的一条主线——中国是战时同盟国四大核心国家之一,最早开始抗击轴心国侵略,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坚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以一己之力牢牢牵制了日本80多万高度军事化的精锐部队,为战争胜利付出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死亡人数高达1500—2000万。由此,我们甚至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的抗战困住了日军主力,那么1945年美国是否能够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苏联能否出兵我国东北尚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中国所进行的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战,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民族生存,也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无可争议的主战场之一,是“被遗忘的同盟国的历史”。 二是个人的维度,即个人对于民族的作用——被误解的竞争。他认为“抗日战争也成了对中国未来的设想各持己见的三大人物的人生转折点”,这三个人分别是毛泽东、蒋介石和汪精卫。在他的叙述中,这三个人都是爱国者,所作所为都是想要“利用这场战争来实践各自对一个自由、现代化中国的设想”,抗日战争成为了他们各自策略竞争的舞台。他关于毛泽东利用战争确立了战后领导地位的论断,自毋庸讳言;关于蒋介石抗战的决心、战时领袖作用的论论算是非常公允,对其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迟滞日军进攻、1942年河南大饥荒等一些战时策略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也作了详细记述;关于汪精卫的评价则很难让人接受,汪精卫竟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爱国者?即使他一直强调自己才是国民党的正统,即使他在投向日本人的怀抱之前制定了完美的谈判方案,在他发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之后为何不象周佛海那样反正?唯一的解释是,他想借日本人势力达到自己掌权的目的,而这种借外力以登权位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所以,毛和蒋是爱国者,两者以及他们所领导的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确有竞争,而汪精卫作为一个可悲的叛国者,根本无法与之并列,必将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到唾骂。 三是历史的维度,即历史对于现实的作用——被忽略的转变。在拉纳·米特教授看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灾难史的谷底”,是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中断”,由此导致了国共两党力量的此消彼涨,而“国民党因贪腐和不作为最终创造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满足的社会需求”,让毛泽东及其所领导共产党在竞争中获胜,造成了台海分治,也是当代中国的肇始。当然,我们今天与日本之间的所有纠缠,大众仇日情绪的历史根源也来自于当年日本人在我们土地上为非作歹的共同记忆。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影响,正是因为战乱频仍所引发的难民西进不但促使政府巩固了对边缘地区的统一,也迫使四处迁移的民众对于自己国家的地理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这片国土上的统治者有了更大的关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形成了一种将在“未来几十年里塑造中国的民族意识”。国内的人类学者也开始着手对西部边陲的人民开展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从而至少“在思想上将他们纳入国民党的怀抱”。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八年抗战让“统一中国”的概念深深烙入人们心中,使中国从一个纯粹地理的概念,转化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是中国华民族崛起的开端。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被国人所忽略的。 历史映照今天。拉纳·米特教授对于那场战争的这三重维度的解读非常精彩,冲击了我们传统的认知,是一部重新解读那段历史的不可多得的好书。虽然对于中国人来讲,拉纳·米特教授这迟来的公道评价只不过是心理上 的安慰,但是,不管是被遗忘的贡献,或者被误解的竞争,还是被忽略的转变,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对于个人、对于我们国家、对于现行世界格局仍然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心理上的耻辱和愤恨来自于昨天的仇恨,而真正的公道并不会象曹景行先生推荐序言中所讲的那样,可以由这样一本书,或者由别人怜悯的赐予而得到,它更有赖于我们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国力的不断强盛!!!
  • 客观、全面的书写了中国的抗战史,以及中国抗战在整个二战中的地位。通俗易懂,值得去看的一本好书!
  • 二战让全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却从未让中国得到其应有的地位。钓鱼岛就是极好的例子,
  • 对于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明白西方如何定位中国在二战的贡献有一定的帮助
  •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买的,那段历史很痛所以不能忘记
  •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国家严重,中国就是弱国。中国一直是帝国主义的欺凌的对象。1937年,就连弹丸之国日本也屡屡犯我中华天威。中日甲午海战,日本人的胜利一下子把这个大和族托上了天。它们开始从骨子里看不起中国人。尽管日本从野蛮走向文明是在中华文明的熏陶下的进行的。但是学了一些“奇异功夫”的学生,开始学着鄙视老师。日本对中国的鄙视最终导致了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日交手中,战胜过一次的日本,傲慢无比,宣称三个月亡华。彼时,尽管中国依然疲弱,但已非42年前的晚清帝国。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浴血奋战八年,终于把日本赶出了中国。 中国为这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有数据显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但是一些西方学者却无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认为如果没有英美,尤其没有美国的原子弹,日本是不会投降的。这种无视历史事实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出版的正当其时,作者用详实的史料再次证明了中国为抗击日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历史是什么就是什么,功绩不容抹杀。这本书再次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战功绩将永远铭刻在那特定的历史一页上。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描述是全面的。不仅写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政治力量的博弈,也写了抗战岁月中英明的历史人物和龌龊的历史小丑;不仅写了正面战场,也写里敌后战场;不仅写了炮火轰鸣的抗战一线,也写了后方因战争因引起的贫困、饥饿;不仅写了蒋介石、汪精卫之流无耻的政治图谋,也写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政治家无知、傲慢与自大。作者的全方位描述,有助于年轻一代正确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永远记住先辈们的历史功绩。期望更多的青年能有幸阅读到这本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2146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