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

幸福了吗?(新版)[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白岩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幸福了吗?(新版)

幸福了吗?(新版)[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幸福了吗第一次读白岩松的书,他对社会 朋友 同学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淋漓尽致的在书中依依展现。值得我们细细地品读!
  • 读后感一直很喜欢白岩松,他平实的叙事,理性的思考,读完之后,会带着你继续思考!
  • 我相信,过去、现在、未来,真正推动我们前进的。依然只是人——别人和自己。

    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我常常被问到“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最让你受益的书是什么?”,我总是这样说:“对我最有影响的人是我妈,没有她就没有我;最有用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没有它我认识不了那么多字。”

  • 幸福在内心这是老白的第二本著作,记述了他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也记录了他对媒体人的美好回忆和期待,同时也透彻锐利的诠释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的最终来源是内心,而非外在!
  • 喜欢白岩松,尤其是他的《白说》,好书留给自己慢慢品读,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很棒的一次购买经历,由于货到付款,快递员忘记收钱了,想了很多办法联系上他付了款,爱读书的人也应该有好的品质。
  • 最近在狂读白岩松 一如既往的好 内容跟书店一样 价格便宜很多
  • 人生有所感悟白岩松的书我都读过,读过之后你才会知道你不知道的领域的魅力是多么引人入胜,别人的见解让你豁然开朗,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静又睿智的新闻人,不知不觉就会让你喜欢上他
  •   按理说这本白岩松写的《幸福了吗?》早就该读完了,中间由于出去了一趟,所以导致这本书最后又搁置了近两周的时间才读完。因为中间隔得这个时间是出去游玩,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在那几天里我很幸福,所以等回来再看《幸福了吗?》总觉得在情感上有错位感,故而让自己沉淀几天,让自己从游玩的兴奋心情落回来之后再继续把这本书看完。

      最初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是白岩松问自己的,也是问全中国人的,里面一定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对幸福概念的认知写在书里的。等看过之后,我发现自己只猜中了一部分。白岩松的确是在写自己进入新千年后这十年来的经历,并以此来寻找“幸福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只不过他的笔触更多地是理性和积极意识的体现,捎带着表达在面对这十年来中国发生的一些变化时的无奈和叹息。

      的确,不同心态的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是有区别的。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大学时偷去外语系上外教课时,外教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一个人飘落在荒岛上,手中瓶子里的饮用水还剩半瓶。你的心理会怎么去想呢?你是想“就只有半瓶水了”,还是“还好还有半瓶水”?如果你选择第一个,那说明你是个悲观主义者。你看到的是仅剩半瓶水,之后就没水了。而第二个反应说明是个乐观主义者,因为你庆幸自己还有半瓶水喝,总比没有强。在面对这样问题时,我没有选择,因为我忘记后面那个外教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也就仅仅成为了记忆。

      现在,我有把这个故事翻出来,我可能会去寻找第三个答案。那就是“只剩半瓶水了,我要好好计划喝掉它”。这是种理性思维。白岩松的书中充满了理性的分析,只不过,他用的是“还好有半瓶水,我要好好计划喝掉它”这个积极性更强的理性思维。

      他身处中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之中工作,接触的事看到的事多之有多,对生活的感触也是多之又多,对于人们对央视和央视工作人员的误解也是了解内幕的。他也在苦于身在这个圈子里的多种无奈,也体会到了这个圈子里的人的变化,工作上的变化。他的一句话说的很好,“以前的人都忙着做事,现在的人都忙着做人。”一语道破很多。从他的十年总结和叙述中,的确是可以感受到中国和中国的传媒界一些或细小或巨大的积极变化,同样,这背后也有许多停滞甚至倒退。而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他或是努力争取,或是无奈面对。正如在本书最后,他认为对于个人制定的未来十年的目标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期望却不一定能够看到,因为这个不在他掌控之中。

      幸福了吗?这个问题横在所有中国人头上并发现它无解。很多人一定会说不幸福。为什么不幸福?原因一定有很多很多!如果究其根本,幸福关乎于人的内心,而内心又多受外界因素干扰。而目前的中国,外界的干扰显然太多太大,所以导致我们失去了去了解,去安抚,去思考内心的时间和精力,中国人一直疲于奔命地在忙。

      在忙什么?不知道!总之就是忙!忙完了一整发现还是很空虚,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什么。忙完了发现闲下来比忙着还要痛苦,因为忙着就会忘掉很多,而闲下来之后却发现忘掉的竟然是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为了避免让自己产生恐惧,那就继续去忙。

      在书中,白岩松对于“忙”字的解读很好。他用“盲”作为引子。“盲”就是眼睛死去;“忙”,则是心死去。心死了,人就会空虚,空虚就会茫然,茫然了,你还懂得什么是幸福吗?这个时候,浮躁的社会通过各个渠道不停地向人们灌输拜金主义,最先抵抗不住冲击的人开始屡屡冲破道德底线,贪官也用自己的肆无忌惮挑拨着已经心死,已经茫然的大众,这个时候,再去问他们幸福了吗?!幸福成了什么?幸福变成了金钱,幸福成了不受道德约束的纵欲,幸福成了滥用职权换来的为所欲为。这个还是幸福吗?幸福就这样被曲解了。

      幸福了吗?这是在拷问谁?拷问你?拷问我?拷问他?拷问中国?还是拷问整个民族?

      幸福了吗?你知道如何回答吗?如果不知道,请先将什么是幸福搞清楚,将她拉回到原本应该的解释上来吧!


  • 幸福不言迟他是从另一个视觉去告诉社会幸福的定义,社会性较强。吐槽有之但还是满满的正能量。
  • 白岩松的书,期待了很久。。。内容一如他做电视栏目那样的深刻丰富,充满对人性和社会细节的思考,回忆了2000年以来的一些大事背后的故事和他自己与时代交集。很不错,值得细细品读
  • 生而为人,要努力追求获得感和幸福感!何为幸福?这本《幸福了吗》会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读来深受启发!
  • 很早就喜欢看白岩松的食物,真是不虚不假。现在社会许多人忙着做人,却忘了做事。看他主持那么久,台长的办公室去过不到两次,真的很触动人心,现在许许多多人为了跟领导打关系,领导的办公室门应该都快走烂了。
  • 虽然送了一本什么小册子,但是纸张比较差,个人认为是盗版
  • 有点意思幸福是一个多么难以定义的概念,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想法大有不同。还以为这本书会教条似得大吹大擂,或是无病呻吟的哭诉,越看越觉得有点嚼头。至于书名与内容的关联性,慢慢领悟吧!
  • 该商品已有88824人评论幸福了吗(附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完整版光盘1张)…
  • 这本书已经看完好久,目前在老妈手中,感触还是很深,看到一个媒体人眼中的媒体现状,很多得时候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清楚真相是什么,被舆论蛊惑,站在自以为的正义一边,然后就自认为的真相,如作者所说我们似乎应该回归理性,也在逐步回到理性。
  • 朋友是81年生人。因为我之前看,感觉不错,于是就又买了决定送朋友。这个时代的我们是浮躁的,而不平静就不能幸福。而白岩松,以我们这一代人的视角和笔触,洞悉社会,观察生活。真的是一本好书。
  • 一个新闻人的表述白岩松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承担的新闻人,他的书里自然离不开中国发展变迁,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人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书名幸福了吗这是个问句,表示他写书不是教会别人怎么寻求幸福,而是平等跟读者探讨如何才能幸福。
  • 这是一位长者的记忆,确超越了谆谆教诲的范畴。

    在这里,认识了大国心态:

    骂,是一种自由;爱,也是一种自由。无论遇到对我们的什么评价,都放松面对,才是大国崛起后姿态。

    自信,是最好的药,治自己的伤,治别人的偏见。使心脏强大,才能对敏感因素脱敏。

    通过一些实例,我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国家官员的反应、媒体的适时报道;看到了很多人的探索。

    在这里,体会到了国民心态:

    人可以与国家有同步记忆。白岩松将自己的四十余载与国家的大事小情自然对接。

    伊拉克战争、申奥、世界杯、SARS、感动中国、汶川地震、奥运会;这些字眼在我们眼前掠过时,你又会有怎样的触动?

    岩松看台湾、看日本、看美国,沿着他的足迹、伴着一个独特的视野,想到了求同存异、学习细节。

    在这里,寻找幸福的源泉、回归心灵:

    知道了处事时,办公室是可以吵架的,和谐不是没有争论,太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这要先从办公室、从身边做起。

    面对自然,一旦心灵与生命被尊重,自然也必被尊重。面对人,有一种欲望,与物质无关、却离心灵很近。批评给了我批评者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温暖;泪水,也是一种浇灌良心所用的水。

    在这里,兴许还有一些意外的回忆:

    学会反思:感动中国,感动了,然后呢?感动真的有用吗?2003年SARS席卷全国,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惊世人,而这些灾难的“后救援”进行的如何?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灾难中的受害者及他们活下来以后的日子……这只是反思中的几例。

    学会浪费时间,如果时间不是“浪费”与好听的好看的,人又怎么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时间又有何意义?

    看到主持人滑稽家常的一面

    看到新闻的双面性……

    这本书带给了我太多上一代人的时代记忆,我又会有自己的时代烙印等待自己去探索;很高兴认识这样一位好玩的长者。







  • 十年之后,名嘴白岩松再次出书,让我回想起十年前他在《痛并快乐着》中写的一段文字:“按常规,在十年之后,我应当再写一本这样的书,名字也许叫《在痛并快乐中继续》,那一本书,我相信,一定会更犀利,更言无禁忌,更能在行笔中自由地呼吸,当然,快乐也许会比痛苦更多一些。我真盼望十年之后,在我人过四十之后,有很多问题,已经真的不惑了。”

    当人生这一页真的翻过去时,《在痛并快乐中继续》却成了《幸福了吗?》。果然少了几分“痛”,却增添了一层 “惑”,更多时候他是用文字去关注人以及自己的内心。

    其人其事

    和很多同时代的人类似,白岩松的故事中离不开诗歌、摇滚、足球、朋友等关键词。

    从少年到青年,从学生到知识分子,从人云亦云到独立思考,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从读到北岛、顾城等诗人的诗歌开始的。这些诗歌给了他难得的怀疑,他开始学会用怀疑去寻找现实的答案。没有诗歌的滋养,也许就没有如今的白岩松,他成长的岁月不可避免地被贴上了诗歌的标签。他也喜欢摇滚。在国外流行音乐界,除去迈克尔·杰克逊,对他影响和震动最大的,当属迷幻乐队的平克·弗洛伊德。看似理性的白岩松在第一次去美国时,竟用极其有限的美元买回了乐队伦敦现场演出的录像带,让同行者大为不解。摇滚不仅安抚了他躁动的青春,更丰富了他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摇滚给了他一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生长激素,不仅书写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精彩,更赋予了他叛逆的精神和批判的眼光。现如今的白岩松,作为一个资深的新闻人,他身上的“新闻精神”不也是一种无声的摇滚吗?

    白岩松喜欢踢足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不仅踢球,还爱看球、聊球,世界杯期间他参与主持的《三味聊斋》至今仍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我为球狂”的他,在读大学时甚至一直觉得自己是广播学院新闻系足球专业毕业的。“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叱咤球场的白岩松却依然没有丢下足球,他担任队长的新闻评论部足球队,在全国各地许多城市打过公益比赛,也捐建了多所“东方时空”希望小学。2007年的“足球梦魇”,让他在一场比赛中不幸骨折,踢球不专业的他,受伤却绝对专业。可手术三天后就因工作需要被抬到了演播室录制节目,电视机前的观众肯定想象不到西装革履的白岩松居然是这样一副尊容。正如前国家女足守门员高红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每次训练,都会早去一会儿,趴在草地上闻一闻那草香,真正享受足球与生命给自己的快乐。”足球,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路走来,白岩松的生命中有过许多值得自己回忆并感激的良师益友。他喜欢很多老头儿,也愿意接近他们,不仅得到智慧与启迪,还可以就近靠近榜样们。在书中他用不乏幽默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可爱又可敬的老头儿:黄永玉、丁聪、韩美林、季羡林等,以至于白岩松的人生目标中最大的一个便是成为一个像他们那样好玩的老头儿。他拥有很多朋友,也经历过失去好友的痛楚,使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了他的坚强与软弱。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他人生故事的关键词,在此不一一赘述。套用现代流行的话,这些都是关于“岩松是如何炼成的”。

    新闻人的梦想

    《幸福了吗?》以他个人的视角回顾了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十年一梦,在他的文字中我们重温了这交织着荣耀与泪水的十年,更看到了央视在这十年中的起伏和前进。对于CCTV这艘大船来说,“他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主人,但更多清醒地明白自己也就是个过客”。因为是主人,才会充满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是过客,可以拥有一份冷静与客观。

    中国电视媒体的变革之路并不平坦。举世震惊的“9·11”发生后,请战心切但最终未果的白岩松彻夜无眠。当凤凰在内的媒体全程直播时,CCTV却陷入了尴尬的“失语”。这个被他视为永远无法抹去的“伤口”,开始真正让人们集体思考媒体的职责与本分。正因为有了一次次的“受伤”,中国新闻事业才一步一步地迈向成熟。才有了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等“空前”但“正常”的直播。脱敏,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清晰痕迹,它能让我们更理直气壮地坚守原则和自己的利益。我们不仅听到了个人的呐喊,更看到了中国新闻人的锐意进取。

    出于时代“风口浪尖”的白岩松不免忘乎所以:在中国申奥成功后的演播室里,几位主持人开环畅饮,他是最忘形嚣张的那个;《感动中国》一炮打响,白岩松也有着《感动中国》办公室黑板上那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样的自得。然而身为新闻人的他,更多的是一份特有、应有的责任感和批判性:在举国沉醉于奥运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时,面对金牌第一却并没有洋洋自得,因为中国的新闻人 不再只有金牌崇拜,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人性关怀和包容精神。他深知老子“杯满则溢”的哲理,从《东方时空》到《新闻周刊》,再到《新闻1+1》,他的前方始终没有终点,也不止一个起点。正是源于这种“不安分、不顺从”,他比别人多了几分挑剔和叩问。在《感动中国》大获成功后,“感动”之余他却反思:感动,是否真的有用?这份忧患意识才是一个新闻人真正应该具备的品质。他在《幸福了吗》也带着我们去看世界,但他希望将别人当做中国的一面镜子,看到的是还是我们自己。

    幸福,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更是这个时代和国家的梦想。




  • 内容不错,还附带了一本《动荡节拍》。但纸质太差了,纸面有许多碎屑。
  • 对白岩松的印象不好不坏,所以只是把这本书当“书”来读,没有崇拜或挑刺心理,把他当一个平常作家。文笔还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书共分15篇,其中大部分是工作中的经历、感想,家庭生活的内容很少,最后两篇是回忆性的,还穿插些爱好的介绍。我不喜欢其中关于“感动中国”的那篇文章,有些假了;但总体来说,书还是写得比较真诚的,没有多少说教和讲道理,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心路历程。白岩松的文笔应该在“不错”之列:幽默嘛,有点,但算不上;批判嘛,也有点,但没多少火药味;感动嘛,没有,可能是因为我没经历,或者不是同龄人理解不多?行文中问句挺多,不知道是提给自己还是读者,或两者兼有?

    书中写到“看台湾”“看日本”“看美国”,让人觉得做个“白岩松”真好,经历真精彩;可读到他踢足球骨折后手术十天就得被抬进演播室、有些节目全部自己手写稿子、准备半天的评论被领导说毙就毙,唉,觉得做个“白岩松”一点不咋地,小老百姓更乐和!其实,书中的白岩松挺知足,生活也挺滋润,有时又困惑挺多,不知是否“人如其文”。

    上次买的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一本书,质量差极了,发誓“士可杀,不再买”;谁知这次一个不小心,又买到该出版社的书。不过说句公道话,这次质量挺好的,书送来时有一层塑料袋包着,纸张一般,没有错别字,印刷也行

  • 幸福了吗?当年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大,对白有点崇拜了,其后看过曾文正公、看过马尔克斯、看过保罗柯艾略、看过三毛、看过很多其他杂的书,终于走出了那个泥淖。我现在挺幸福的吧,希望那个让我幸福的人会一直留在我身边,这辈子好好守护她,就是最大的幸福。
  • 犀利的语言,渊博的知识,帅气的容貌,简直是男神啊
  • 在当当买书已经好多年了,很信赖。一直没习惯去做评论,以后读完要好好评论。一直很喜欢白岩松的风格,和他的儒雅睿智,很多值得年轻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 《幸福了吗》感觉现在越来越喜欢白岩松的文字了,从他的《白说》,《痛并快乐着》再到现在的《幸福了吗》,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感性,如果说他的书给我增加了一分智慧,同时给我增长了两分感性。他的一些理性与理解,让我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心态的转变。以后变成一个有趣的老头儿,让人不会那么恐惧变老了吧。
  • 几年前读高中时我第一次接触到白岩松,那是在课本上看到了他的一篇文章,他的那句“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对我的触动很大。从这时候开始,我慢慢了解白岩松,开始知道了他是央视主持人,又看到他主持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景奥运”,“新闻1+1”等,很喜欢他那种表情凝重,观点独特深刻的特点。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还没看。我是个特不喜欢凑热闹的人,看到《幸福了吗》这本书的反响这么好,在其出版后不久,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一本。

    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我心想这本书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我想有这么两点:一,白岩松告诉我原来新闻是这么做的,原来央视的那些栏目是这么出现的:二,白岩松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他的冷静,理性和对名利的淡薄,当然他也不缺乏激情,从他那么热爱音乐足球可以看出。所以我挺欣赏他。但我并不钦佩崇拜他。为什么?因为他优秀得还不够,他并没有哪一种性格深深打动了我。比如说他的淡泊名利,是挺让人佩服的,可是淡泊名利的人多了去了。他的理性,换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点都不直率豪爽。举个例子,他在书中不是写了他在美国演讲遭到上级质询说违反规定没有批报吗?换作一般人肯定这么想的:“我靠!演讲还要报批?这他妈的什么规定!我管这是沿用多少年的条令,我就演讲了,我就不报批,我有演讲的自由。”可是他是这么写的:“天!演讲还要报批 ?我真不知道……理解。不过,这规定,如果真有,以后得改改吧,我怕它有些过时。”拜托,白岩松,你也太理智了吧!所以,我感觉白岩松适合做我们的大哥,却不适合做我们的精神偶像。当我们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时,他可以给我们很中肯的建议:你可以这么做,你应该这么想,这个问题应给这么看……

    这本书我同学借去也看了一下。他对我说:“感觉这书上面的图片挺有意思的,我就把图片看完了。书上的文章嘛,开头看了一点,感觉不好看,后面的我就没看了。”从侧面说明这本书还不能算做精品。

    这本书还给我提了一个醒:对我这么一个读的闲书还没过百的人,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纯文学作品上,多读作家的书。而白岩松还不能算一个作家。

  • 还没有开,白岩松的观点应该蛮不错的,嗯,非常喜欢。
  • 白岩松的书还是 很不错的,人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失眠也是一样,平日里,把失眠当病的人并不太多,可如果失眠一旦成了习惯,那种折磨犹如软刀子杀人,内心的挣扎和绝望感受比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病还严重。在人群中,这种病多发,尤其在用脑之人的群落更为普遍。
  • 看了白说后为白岩松冷静睿智的思维风格所折服,崇拜的继续买了他其他文集。希望看了这本书后能领悟到更多幸福的真谛。
  • 白岩松这本书写得很真实,记录了一些重要的事。
  • 幸福,好多人都在追求。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幸福,穷人有穷人的幸福。你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白岩松从他的视角告知你不一样的幸福,你可以从中领悟不一样的幸福。
  • 喜欢看白岩松的书,他有方法把大实话和大道理讲到人心里,全家人都喜欢看!
  • 近日来,被白岩松吸引,细读了他的两本书《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和演讲稿《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两本书分别是在他年过三十和四十岁时所出版,主要是他人生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悟,估计是依他生活中逐渐积累的随笔所整理修编而成。

    白的文字优点之一是富有思想和睿智,且态度诚恳,对人频有触动和启发,也不时能产生共鸣。其二是言辞分寸把握恰当,感性和理性并存,赋予读者的想象空间丰富,文字充满张力,是他作为主持人多年训练的结果。其三是以个人之眼观察思考贴紧社会和时代大事,读时饶有兴趣,读罢满口余香。

    在《痛并快乐着》中,白坦称了自己在古文化、英语、电脑方面不行,自己从神坛上走下来,形象更加丰满可敬。补短的成效在《幸福了吗?》中未提及,估计没补多少,也让我对他更相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曾豪言壮语踌躇满志,结果往往无疾而终。个人的短板一般都不可完全弥补,能认识到并做到扬长避短就很不错了。

    白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有在主持人岗位才能最大发挥综合优势。他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发酵的结果。除过天赋和机遇外,阅读、音乐、足球、勤于思考和练笔应该是很重要的因素。他是幸运的,找到了一份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反思自己,今天之所以未取得如白般的成就,上述各种因素都有些不足吧。

  • 喜欢白岩松老师的睿智,反观自己身处的环境,虽不在新闻界,但生活中太多的浮躁,却少了激情,工作伙伴之间也失了那份战友情谊,人人都在忙忙碌碌追求,却鲜有人走心,敢问价值观导向是什么,我们在追求的是什么。不可否认个人的意识形态最易受时代的主旋律影响,生活在欲望与压力中,等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对芸芸众生而言或许有些奢侈吧,先喂饱了肚子才有资格谈境界,幸福虽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无关,却又谈何容易呢
  • 书是很不错的,质量 内容 价格都便宜。
    我是在4.23读书节参加买200减100活动买的,无意中24日想买多基本,发现书本搞活动那几天价格很高,然后说搞活动。 活动过来书本原价就低了很多,是很多! 有几本大书比活动价比平时价还贵了一点点。等于是一种营销手段,有欺骗消费者行为。 客户的回答也是无比叼,爱买就买,爱退就退。我支持当当几年了,每次买书都帮当当做宣传,书好价格低诚实,这次给我的感觉相当差,虽然没差多少钱,但是这我最后一次在当当消费。 买书的人可以对比一下已购商品就知道了
  • 有些内容就现在来讲有些“过时”,但是理并不过时。从中不难看出白岩松的睿智与谦逊。
  • 读这本书是2010年了,你幸福了吗?确实跟人生提供了调整人生走向幸福的指引,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哪能做到。那段时间很迷白老师,岩松看某国也都看过了几部,是最早启迪我用真实的视角来看国外世界的人。
  • 书的质量还可以

    白岩松的书一直不错

    值得购买

  • 白岩松的书基本都买都看了,当今名人,白岩松从文化内涵到责任良心都不错。
  • 暗语白岩松在这本书里用了很多旁敲侧击,一些例子很棒。尤其是开头的就晚一天,太棒了
  • 白岩松的这几本书都买了,感觉像是在面对面听白岩松说话似的,有时候就是一盏前行的灯啊!
  •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

    分段读完的白岩松这本《幸福了吗?》。细读的时候,感受其宁静的思考,感受其温和的讲述,感受其浮云之上的评论。感受其每一句的精辟,仿佛句句入心一般的感同身受。自我感受这本书与十年之前的那本《痛并快乐着》相比少了一些犀利,多了一份平实,少了一份腔调,多了一些家长理短的亲情味。(也可能是我自己的感受在这10年中变得不再犀利与挑剔,然而这个变化是相对的)友情可以任时间与压力而发酵出亲情,我想我对他的这份信任也可以任时间而发酵,这种发酵让我更平和的去品这书中的味道。困惑,但其中有光亮,仍可从希望出发,无奈,但其中有坚持,也许这就是一种信仰,犀利,只想把自己表达的更清晰,只想让更多的自己找到本来的自己,简单,但内心充实,其中更多是的敬畏,因为它与幸福有关。

    关于幸福是什么?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我想,如果此刻,你是静心来回答的话,那也一定很简单,其中幸福的某一事,此刻还能让你从心底漾出微笑。幸福有时很善于伪装,只有你完全抛开那些缠绕着你的而并非真的属于你的钱与权之后,才会真得发现幸福只和自己有关,只和自己的宁静内心有关。正如书中言“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此书以一个年长我们的哥哥的口吻,向我们讲述着我们共同经历的困惑与成长,单就他独特的视角也该细品一回。因为幸福关乎自己,关乎切身。与他人无关。

    从明天起,开始信仰,

    面朝大海,心暧花开。



  • 白岩松的文字总是那么深沉地愤青着,让人感觉有嚼劲、真实。总惹得人掩卷而思,虽有叹息,赞赏亦不绝
  • 我是看了鞠健夫的博客后知道这本书的,买来后读得很慢,很好奇为什么鞠健夫两天就读完了,我读了很久很久,很多地方不反复咀嚼很难懂,比如第一章“我在CCTV,是主人也是过客”,白岩松对央视那种复杂的情感,体制内的人要发出怎样尺度的言论,才能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不违反体制的隐形规则,都是很难的事儿,所以文字的甄选很费力气,有的话说得比较隐晦,读几遍才能明白。

    很喜欢“东方红时空”那一小节,让我一边笑一边湿润了眼眶。有的时候人性真的很奇怪,就像东野圭吾的《恶意》里面的谋杀犯一样,总是想要去破坏一些美好的事物,见不得别人好,受不了别人比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就想法设法去毁掉——那些指责《东方红时空》内部年会“哪像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样子”“自由主义”的声音,充分暴露了人性的恶,用正义道德的嘴脸,行打击消灭的之事。让人又是欷歔又是愤怒。其实不光是CCTV有这样的事,很多行业亦然。我们是一个喜欢用“体制”给自己设套的国家,道德卫士、伪君子太多太多,让人觉得窒息和恶心。真希望,有一天,这样的情况会改变,我们可以重新回到自由自在的生活中。

    谢谢白岩松,给浮躁的生活带来一丝清醒的凉风。这不是读后感,一些感慨吧,沉淀一下再好好写一篇。


  • 好喜欢的主持人,很喜欢的书,拿到书后觉得我就是幸福的人
  • 买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是听了张绍刚在一个综艺节目里酸不拉叽地说的话“我就不明白了,我的书多好,哪像白岩松,一句话老长,还那么多副句,要看明白得先找这句话的主句在哪里”,也许是想看看白岩松的话有多费解,也许是出于同为电视新闻人,希望能近距离观察到由主持人起步,在路上晋升为评论员的这个人脑子里是怎样一番天地,抑或是想了解以新闻立台的央视平日里的采访报道都是怎样完成,于是乎在看完了张邵刚的《无聊斋》后,捧起了《幸福了吗》。从这俩人各自的书名来看,俩人本身的语言特征就显露无疑,张式的贫和白老的酸楚河分明。白老师关注的事都是大事,政治、民主、奥运、汶川地震、足球、看台湾看日本看美国、读诗听音乐看影碟,事虽如天大,但视点都如针眼般细小,而从中得到的感悟想必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电视新闻事业上,都将对我产生深远影响,并点燃了我从事新闻的使命感,毫不犹豫地激起了我的激情和热情。显然,我已受益匪浅。

    因着这书名《幸福了吗》,那个其中隐藏了的看不见却分明存在的问号“?”,决定了白老师每一篇每一事都会有很多感慨、质疑和领悟,思想境界之高、眼界之高瞻远瞩,令我辈自叹弗如,尤其书的前半部分,读过后会有些许倦怠感,可能太沉重了,想把肩上的包袱放下轻身上路。并且白老师多次屡次无数次地提到自己在一个好的新闻选题上起到的决定性的、创造性的、不可磨灭的的作用时,让我想起了我们台长对他的一句不是评论的评论:“现在白岩松开始秀了,秀的成分太多”,让我忍不住对这位的确称得**今中国电视新闻领域里旗帜标杆一样的前辈——白岩松老师提点建议:请收起您如孩童般流露出的洋洋自得吧,毕竟是成年人了,低调点似乎更符合广大观众对你的形象定位。呵呵,其实,即便您不说,在广大中国电视观众心中,您已然是“很有水平,不仅仅是一个主持人”的厉害人物了,不要进一步拉大观众与你的心理距离。

    我最爱读的一个章节是“我也是80后”,并非因为我是八零后,而是因为之前沉重了一路,终于走到一个可以坐下嗑个瓜子喝个大茶的小石头上歇息一下了,听白岩松讲他的八十年代,和我不一样的时代记忆,却惊喜地发现,他成功地轻而易举地拉近了刚刚疏远了的距离,原来白老师也很贫哪!贫得不羞不臊、不遮不掩,一副知错犯错却不知悔改、理直气壮的架势,丰满了他性情中幽默、平易的一面,整个人物在我脑海中盘活了!

    接下来我还会读他的《岩松看美国》、《岩松看日本》,也推荐给从事电视新闻的同行们,走进白老师的视野,填补点自己的空白。
  • 今天在看白岩松的新书《幸福了吗?》,泪水常常不自觉地落下。是不是到了这个年纪,特别脆弱,为何哭点这样低?只能说是白岩松的真诚打动了我。沿着他的叙说,近10年来中国的大事件一一道来,里面有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有我的休戚相关,毕竟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身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躲不掉的。信仰和主义谁先消失?我看不到那一天,但是没有信仰的活着,一定是没有理想、没有坚持、没有信念的。

    暂时的休闲,使我忘掉了9月以来的纠结,好似那些纷纷扰扰都与我无关,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动物。我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恍惚。难得的平静与安宁。好友发来短信,和老公矛盾想到死,为什么女人一感到痛苦就想死去?为什么一点点事情就会让我们绝望,对生活绝望,对老公绝望,对工作绝望。其实看看老白的书很好,我第一次有了与作者对话的感觉,从他的娓娓道来里,我体味到,自己的,小女人的痛苦真是算不了什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比我们更需要帮助更加痛苦得多的人还在挣扎着要好好活着。就像白妈妈所说:人的一生不管贫富贵贱,最后加减乘除,一算分,都一样。那些外在的东西,与幸福并不真正挂钩。你、我、他、她,其实本质上都一样,在人生的考场上,只有小分的差别,没有总分的不同,上帝给我们的都是义务教育,没有选拔考试,从起点,到终点,殊途同归,幸福不幸福其实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在信仰里,而不是路上的风景。



  • 看了四本白岩松写的书,这本每个章节都一个主题,还是挺好的吧
  • 这本书还不错,很喜欢白岩松 是我们的榜样。他的人生升华在书中的记录当中可以领略一些 ,这么一个响当当的央视名嘴 确有他的不平凡之处。他的幽默 缜密的思辨逻辑 较高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轻松但有恰如其分的鞭辟入里 说的一针见血 同时又有白岩松一贯的言辞犀利 精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这些都让我十分佩服。虽然只是一本个人伴随时代发展的记录历程 但是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有很大的帮助 开阔视野 提高情商心智。读书是要读出它的的精髓和灵魂。他的心灵很洒脱 勇敢 无羁。懂得了它的人生怎样开始 怎样继续。。
  • 《幸福了吗(附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完整版光盘1张)》是白岩松的旧作,但很有思想。值得一读,大力推荐。


  •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 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 发现白岩松

    ——读《幸福了吗》有感

    发现白岩松其实是我对白岩松的新的发现,对白岩松有了新的认识,更真实、更人性化的白岩松,发觉他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是那么遥远而是有血有肉,一个充满激情而富有理性的知识青年,也是一“愤青”。

    一个愤青居然能在代表国家核心意志的中央电视台成为当红主持人,让人觉得多少有些意外,而白岩松在文章的最后代后序《明天,开始信仰》中,有一句话“当然,也不排除,没几年,自我出局或被出局”也让体会到他对理想之路能够走多远所表达出的不自信和不确定。

    同白岩松的书结缘,是从他的第一本畅销书《痛并快乐着》,那时是同宿舍的同学买了传阅,感触也是觉得还行,而今日读他的第二本畅销书《幸福了吗》却让我对他有很深的认同感,之所以与白岩松的书产生思想共鸣,甚至将书中所提到的书籍、音乐、电影专门列上单子准备购买,是因为尽管我跟他不是同年代的人,但有些生活的场景是相同的,他所描述的一些记忆也是我曾经历过的,因此他的体会和感叹,我也觉得感同深受,但同时我又佩服他所散发出的激情,这是我所没有的,心动而没有行动是我的特点,生活需要激情,但我们已经被现实生活麻木的人又有几个能够做到呢?终日没有理想和追求,浮躁和功利成了生活的主旋律,这虽是人间却如同地狱。









  • 真实不做作,精彩又感人白岩松是位让人崇敬的新闻人,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基础,从个人写到国家,从生活点滴上升到人生哲理,读完这本书,仿佛接受了一次人生洗礼。
  • 这是我看过最有感觉的书…幸福,每个人都在追求,但是,在追求的路上,有很多不幸,正因为这些的不幸,才让我们感觉到幸福是来之不易,更加要珍惜~
  • 我们天天在找幸福、感受幸福,可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幸福,读了这本书就能感觉到幸福来之不易,幸福就在身边。
  • 一次买了很多书,到货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老白的书一本不落地默默收藏
  • 很喜欢白岩松的书,有直白的见解,期待。
  • 小白的书值得一读,质量不错。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和我。慢慢品味,个中滋味。
  • 喜欢白岩松的博学多识,他的书我几乎都看过,喜欢。
  • 喜爱白岩松的书,从白说看起,买到如今的幸福了吗?和痛并快乐着,还打算再买两本关于白岩松的书。书质量依旧,物美价廉,信任当当。
  • 时间的快,体现在生活诸多细节中,或者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丝皱纹,一缕白发,或者,是一本书。

    十年前,读老白的《痛并快乐着》,我近20,他过而立。十年后,读他的《幸福了吗》,我奔三张儿(好一个可怕的数字),他过不惑。酣畅淋漓、手不释卷的快感,久违了。头脑饱满也算是一种幸福,每翻一页,都希望它不要结束,但也知道必定会有最后,当凌晨1点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头脑中一直在找寻他要告诉我们的东西,之于我,只有两个字,“平淡”,也许正是老白想说的,也许他想说的更多。眼前展现的是一个人站在山顶远眺的画面,只有一个背影的轮廓,但这个背影,逆光且坚定,这个背影,是老白,也是所有人。

    欣赏他的文字,顺畅,通达,简单易懂却仍深邃,如他对“忙”的解释:“盲”,由“目”“亡”组成,意味眼睛已死,那么“忙”是不是心死了呢?精彩的提问,让每个人不自觉开启思考的阀门,果真如此,我宁可慢慢的走,缓缓的欣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当削去太多繁枝杂念之后,剩下的就是本质。我们走的太快,把灵魂丢了,要驻足等它跟上来,而当我们跋山涉水的时候,却都已忘了为什么出发,也忘了要去哪里。可跋涉的终点,恰恰是自己的内心,之前会讲“心之安处,即为吾乡”,现在,会讲“心之安处,即为归鸿”。



  • 我用了一夜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在第二天的阳光下,又看了一遍。突然心中有种很幸福的感觉,我为自己可以读到这样的书感到幸福,为中国有白岩松这样的媒体人新闻人感到幸福。

    白岩松,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新闻人,不说他的学识,不说他的文化底蕴,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把新闻当做信仰的人,都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人们活的比较迷茫,没有方向,没有信仰,于是就没有前进的动向,奋斗似乎也没有幸福感。但是白岩松,这本幸福了吗,我感受得到,新闻就是他的信仰,真实的为人民展示国家,以及世界的事情,以及这些事件背后的故事,就是他的信仰,他为之奋斗,并且感到幸福。而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为能读到这样的书而感到深深地幸福。

    从此刻起,白岩松在我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新闻人,在我眼里他已经成为一个有信仰的幸福的人。我深深的希望我自己也可以成为他这样的有信仰并且感到幸福的人。
  • 白岩松对于自己的生活,着重时职业吧,的一种看法吧,类似与纪录片形式的,书呢保住那个不错但是比起后来的白说,质量稍显逊色,书嘛,读的是内容。可以看一看但不是必读的种类。
  • 此书社会知识丰富,很值得一读,也值得每位读书人去思考,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的一点帮助。人生中平淡最多,过好每一天也许就是一种幸福,本书值得点赞。,也值得购买。
  • 身边多一点像他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朋友,成为他这样有温度,有深度的人,会很幸福!
  • 白老师的书总能引起共鸣与思考,一些我们经历过的已经成为新闻的历史事件,把我们又带了回去,蛮好
  • 在路上,就不晚去年开始看的,终于在2016的寒假结束之前看完了。说来惭愧,作为一个青年,对当下的时事一无所知。说是为了高考,不过是个借口。感谢这些逼着我主动思考,推动我不断前行的好书!错过的,在遗憾,终究是错过了,在路上就不晚。
  • 看过《白说》,被吸粉,认同白岩松。幸福了吗?通过讲述自己在cctv的故事、做正确的一名媒体人等。抗非典,四川地震,北京申奥,奥运故事,足球事迹,三入台湾,看日本,看美国,成立感动中国,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过程等等。白老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讲中国的故事,世界的故事,更在讲自己的人生故事。正如本书标题,幸福了吗?没有。明天,开始信仰
  • 一直很喜欢白岩松的主持风格,犀利,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难得的还算犀利!书中的内容很真实,让你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社会,我也是一位媒体人,看了白的书,很多问题开始释然,原来央视这种龙头老大内部,也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与无奈,更何况地方媒体了,做一名记者真的不容易,要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记者就更难。一位媒体的法律顾问曾经说过:现在的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太多,甚至是有些越权了,而媒体自身也累也危险。原因何在?因为本不该媒体承担的责任,媒体在承担;原本不该是媒体解决的问题,即便媒体壮着胆子曝光了,也未必能解决;因为媒体只是媒体,真的只是媒体而已,他本身是没有任何职权的,面对很多社会问题,有太多的力不从心了。看到书中白说,有猎头要挖他,被拒绝那段,我很理解,是啊,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新闻人,物质上的诱惑,很难动摇他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责任感。还记得一次庆祝记者节的访谈节目时,他说,什么是记者的良知:就是良心+知识!我想他一定是这样鞭策自己的,而之所以不会离开,因为毕竟在现在的环境下,还只有央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他更好的践行记者的良知!发挥存在的价值。不是想神化他,只是发自肺腑的共鸣而已。想想该再买本《痛并快乐着》看看呢~
  • 这个曾经看过,之前把白说仔细看了一遍,再次被白岩松文字的深度所折服,所以想把他的三本书凑齐了,什么时候再重温一遍
  • 幸福了吗年轻时的幸福,总是那么容易得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上越来越富有,幸福的感觉好像越来越难找到。幸福,是一种无法具体言语的感受。你看重哪个方面,会觉得再哪里越难找到满足的幸福。内心迷茫时,寻找幸福的力量和能量。读了这本书,白岩松写了自己30,40岁的经历和思想的变化,很受启发。
  • 这是作者继《痛并快乐着》之后的第二本书。以前总认为这些名人出书只是附庸风雅,赚取稿费而已。但看完本书,白岩松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看来,“央视一哥”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的。本书是作者十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手记,选取了进入21世纪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让我们看到许多新闻背后的故事,展现了在这些工作后面作者的所思所感,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十年来的心路旅程。视角独特,有一些观点也有其独到之处。其实,我更喜欢他所写的序《幸福在哪里》及后记《明天,开始信仰》,这应该是作者这十年工作的最深刻体会和反思了,也是映衬书名的所在。对我们当前身处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社会如何抚慰内心心灵,找寻丢失的幸福,序中有一个寓言说得很好:“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你幸福了吗?我想,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有必要这样经常问问自己。
  • 现在的我 幸福 大一生活开始没多久一切任然有陌生感我要保持一颗不安分的心那样会让我越来越多的奋进现在的我幸福开心
  •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与自己对话!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与自己对话!有反思,有感动,更多的是学习!谢谢,白岩松!
  • 断断续续,今晚终于读完了白岩松的新书《幸福了吗?》,在尾页写上“2010年11月10日阅”几个字,而不是像很多人书一买回来就在扉页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购于某书店”。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因为还没有哪一家书店值得让我把名字写在心爱的书上;二来是觉得书买回来只是在形式上占有,真正读了并消化吸收才是完全拥有,不如写上阅读的日期更有意义。

    遗憾的是,几年来,我第一次这样做。也就是说,几年来我没有像样地读过一本书。理由和托词总是那么单调到老套:没时间。以致于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这样说:我第一大爱好是买书,第二大爱好是不看书。虽是笑言,内心却不免自责。人们常用“书非借不能读”来表达读书人的荒废,而此事于我,显然更甚,虽然我并不是“读书人”。

    ……再也不能拿没时间当借口,来与惬意的阅读时光擦肩而过了,如果时间不是“浪费”于好听的与好看的,时间又有何意义?

    这本书书不算厚,26万字,可能都比不上我一年的工作量,但却凝聚了白岩松十年来的思想精华。书中绝大部分笔墨都用在了其在央视近十年来的工作大事素描与思考上,同为新闻人,我自然有很多感触与共鸣,也深表钦佩:白岩松的思辨能力、理性思考和专业精神,实为标杆(至少在中国可以竖得很高)。

    然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青少年生活的追述、成长历程的总结、“好听的好看的”的呈现和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娓娓道来,这些偏“个人化”的东西,让共鸣更来得轻松愉悦并富有营养。

    正如白岩松所说,人生还长,之所以还可以忍受很多白日里的痛苦慢慢前行,就在于你知道,前路中还有很多好看好听的。当然,这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书末,正在变老的白岩松还像十年前一样渴望年老,只是他提出要“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何不一道呢?

  • 我最喜欢的主持人,没有之一。读书年代看过《痛并快乐着》,很喜欢老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工作后一直观注老白,断断续续读了《幸福了吗》和《白说》的一些文章,依旧吸引人,启迪思考——人到中年,幸福了吗? 会不会走得太快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 有思想是件幸福的事那个年代对诗的追求,是有思想,敢叛逆的体现。现在的自己,对诗,总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不敢触碰,觉得矫情,想却不敢不能。
  • 十年十年可以改变多少?人们说岁月不饶人,十年,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又刻下了多少印记,这是岁月的可恨之处。然而,岁月改变的就只是容貌吗,不,它改变的还有我们的心,它使我们可以更加淡然,也使一些人低头叹息。我们永远阻止不了时间,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皱纹刻在心上,选择淡然面对。
  • 看了“白说”才买的后两本,喜欢白岩松说话的方式与看事物的角度
  • 怎样的幸福读完后才会觉得幸福原来是这样~
  • 经常在当当网上买书了,质量一直都不错。这次是当当搞活动,九号一下买了他的一套四本,今天就到了,估计是这几天下雪的原因,比预定慢了一天,但还是很满意。很喜欢白岩松,希望通过这四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他
  • 很多年前买过白岩松的第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很喜欢他主持的节目,书也不错
  • 白岩松是今天中国最有深度的人之一。他的书能给人以思考,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主持人出书成为时尚的今天,白岩松显然是有别于某些主持人的,他的书不是无病呻吟,不是胡拼乱凑,不是心灵鸡汤,不是道德说教。他的书,是他的思想。
  • 12.09看完第一章,我是CCTV的主人也是过客,看别人的文章有自己的感触,我们都是主人与过客的身份活在这个世界,看媒体人的生活吧,2001年的911不能现场直播的新闻人,世界报刊博览里的唯一中国不是911头条的报纸,人在行政面前的无奈,伊拉克战争里走了又回的水均益,顶峰之后消失的央视年会,“央视新大楼的大火,本台消息,本台记者报道,本台着火了,”“原本为北京奥运会准备的大楼等到了伦敦奥运会”以及央视的改革,我们是主人也是过客。看到别人笔下的经历,想想那些年懵懂的自己,原来我活在小小一角。

    12.21看完几章

    身在名利场、让敏感不再敏感、中国病了、我们都是灾民、与泪水相关的故事

    20日的夜晚看的,一本书,不是小说的时候我愿意用一段时间来阅读,来回味,但这次似乎又有点快速了。让我回想下其中的经典吧

    更多人开始作人而不关心做事,认领任务少了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冲劲。(我认同,但我不认为认同之后我会变成他希望的敢于提出异议的年轻人,我还想继续成熟、安稳)

    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与舍去,所谓混得差的,也必然有他的安定与幸福,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自己拥有的。

    身在名利场,小心太阳升到顶,那就重新来过回到地平线再升起,不要以为背靠大树就认为你是一个大树,对自己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我尽量的不去想他的背后是怎样的人脉关系,其实站在我们看他的角度,他无疑代表的是更高阶层的圈子。)

    一个出名的主持人和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不是一个概念,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更多的时候我们该听听别人不同的观点看法。

    汶川之殇,我们哭了,非典到来,祥和的过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两会的召开于是非典的隐瞒,在那个被封校的年代。一条内裤、一个口罩挂在一根绳上,除此再无它物,一个是尊严的底线,一个是生命的防线,中国阿,那场没有硝烟的非典战争。

    2008年抵制家乐福运动,60年代的人在89热血了一把,70年代的人在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时候热血了,80后在奥运火炬传递时的抵制家乐福热血了,之后的汶川见识了80后的成长。

    北京申奥,悉尼奥运,白岩松照片满地啤酒瓶的背景,国家在进步,个人也要发展。

    人生怎么可以不在球场上奔跑—–打开电视看球关上电视开骂不是一个球迷的全部,还应该真正的奔跑在人生的球场。

    2011.1.20一本书好久也没有看完,后续的台湾行、日本行、美国行,世界是多彩的,以及活在80的人,有机会我也要去看看这些地方,看看靖国神社,看看台北故宫,看看华尔街。。。。。就快到书的主题,幸福了吗?明天,开始信仰。。。。。。。我不知道看完后我会不会信仰个。。。。但是该做一棵成长的苹果树是真的

    2011.2.07 终于白岩松的幸福了吗被我读完,终于幸福,原来这是一个年过40的男人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透过他睿智的眼睛让我了解一些不能了解的,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会相同但经验可以共享,所以我们都要书写自己的画卷 一个人,和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人到中年回看与前望,让我也借鉴他的人生,当年轻时我们该奋斗进取,当中年时成为社会的支撑承担该有的责任,当年老时为后来的年轻人开路指引,做好自己的角色

    其实一个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是否养成好的习惯,是否自信,真正的关键在于是你最初遇见了怎样的一位老师。。。。。。





  • 通过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故事来问大家,幸福是什么,幸福了吗?只见贼吃肉,未见贼挨揍。所以不要总觉得人家多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细细体味,认真度过就是最好!让我们普通人见到这些名人的另一面,也反思自己的生活!值得一读!
  • 白岩松的书,有主流思想,引入入胜,当前不新闻媒体人。
  • 幸福了吗?我很幸福。

    幸福了吗?我不幸福。

    幸福了吗?我要幸福。

    分享幸福,改变不幸福,人生要努力幸福。

  • 喜欢白岩松老师的坦诚,经常感动于他的文字,买了好几本他的书了。
  • 一直喜欢白岩松的书。

    幸福在你心里,不需要外在标志的衡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2226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