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普读物

把恐龙做成大餐[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邢立达 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把恐龙做成大餐

把恐龙做成大餐[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看了一点点,是一个考古学家写的,写的挺幽默的
  • 很喜欢看。这本书适合吃货、有好奇心的人来看!
  • 看到作者的文章,包括微博,很有种叫他一声“大师兄”的冲动。虽然在学术上跟他没有任何交集。
  • 超出预期的好书,虽然果壳的书买过的都没有失望过,但这本水准更好,而且,我会承认我是吃货,并且从小喜欢花花草草动物植物么?很不错,值得推荐的非常好的书!
  • 一直支持果壳阅读视界 第五本竟然是讲恐龙的 用了种蛮特别的视角来讲述史前的动物们 有意思又有知识 不错不错 真的非常不错
  • 这本书说的是当代吃的食物,如果用在恐龙身上应该怎么做,还好吧,想象力丰富。
  • 把恐龙吃掉恐怕是任何一个考古学家都不会想的问题。不过这位俨然是个大吃客的作者就想到了。通过“吃”这个主题,给我们普及了不少特别的恐龙知识,也算是别出心裁了。
  • 在果壳网看到国介绍,终于买到了实体书,颇有趣的文字,如果能配上大量彩图的话就更好了。
  • 如果一本书能让小朋友读得哈哈大笑,我想,起码是一本快乐的书吧。虽暂时还没有冲动再次看一遍,就冲着孩子看得那么开心的份上,还有,把这本书放进书包带到学校去看的架势,这就应该是一本适合孩子的科普读物。
  • 当当挺给力的,订单执行速度超快,下午下单,隔天书就到手了。
  • 从小喜欢恐龙,觉着这本书角度新颖,既有意思,又能科普知识!
  • 如题。

    作者对恐龙的理解和热爱所达到的程度,非常让人敬佩。
  •   看到《把恐龙做成大餐》的书名时,我并没对它产生十足的兴趣。对于那些有关古生物的科普书,我总是习惯性地敬而远之。虽然我以前是学生物的,但一想到那些滔滔不绝的古生物学名词,还是本能地想屏蔽掉这些索然无味的知识。即使我是个吃货,但看到“大餐”二字,我还是提不起兴趣,生怕这是一桌精神大餐,看不到半点珍馐美味的影子。

      不过当开始阅读序言的时候,我便立刻沉醉在文字诱发出的味觉满足感里面。一口气把书读完,嘴里满是口水,而脑中则多了一点对恐龙们的兴趣。科学未必无聊,美食也能学术。此外,这本书的另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体贴地把握了整本书的信息量,使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知识融入生活,而不是塞入生活。

      作者是名严谨的古生物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个十足的饕客。他是Ross Geller和Jimmy Oliver的混合体。他品尝口中珍馐之时,自己脑中那一片学术的细胞依然保持可贵的独立精神,所以作者总能想到口中食物的祖先到底姓甚名谁。正是作者自身的这种“杂种优势”,能让他成功地将一个活生生的远古世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也能让读者像旅游般轻松地到化石挖掘现场去走走看看,像熟人串门子似的与古生物研究者谈谈闲天、聊聊八卦。

      对于重口味吃货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文字盛宴。香煎史前大鸟肝、溏心恐龙蛋、熏邓氏鱼、白果炖小盗龙、韩式鹦鹉嘴龙尾汤、海口鱼炒蛋、原味烤奇虾、瓦蛤刺身、托斯特巨蛸烧、鱼龙肉丸、炸暴龙……单是看看名字,恐怕就会把持不住了吧。如果你是美食发展史的爱好者,这本书也是不容错过的,从法国鹅肝到日本的章鱼小丸子,从炸鸡到馋嘴蛙,作者总是能讲出个所以然。作为一个美食DIY爱好者,虽然我并不赞同恐龙肉很好吃,但我看里面的烹饪菜谱时真是情不自禁地手痒呢。

      当然,对于穿越爱好者们来说,这本书也可以当成是一本《中生代穿越者生存指南》。作者不仅能告诉你,倘若一不小心穿越回巨型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时代后,你该怎么填饱肚皮,他还细心地指出,那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危机四伏和险象环生,能让那些大型动物变成化石的危险地方,你可千万不要好奇地想去一探究竟哦,变成石头再穿越回现代可没什么浪漫可言。

      最后,来说说这本书的点睛之笔吧。艾禹的插画散发着一种小清新的文艺感,也不乏实用的动画式幽默感,非常符合整本书的调调。不过让人觉得可惜的是,这些插画本该独霸一张纸,好让我可以把它们扯下来,跟廿一客的餐具包装一道被贴在墙上。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我会这样说:美食与科学缠绵的画面真是分外性感。


  • 从小就喜欢恐龙~这本书写的很特别 很有意思 很值得看一下~哈哈
  • 作为一个古生物爱好者兼超级吃货,怎可不看这本书!

    ……看得我口水都下来了QAQ
  • 书整体非常精美,纸张厚实,还附赠了一幅彩色插画。

    在果壳网上看过介绍,很早就想买了,英文原版的太贵,就退而求其次了。

    非常满意。
  • 从小对研究恐龙的科普书籍就比较感兴趣,这本书依旧给了我不错的感觉,是一种另类的体验。作者如此将恐龙做成大餐,怎能不令读者兴趣陡升?书中还列出了诸多网友给出的参考书名,真是爆笑不已。
  • 把已经成为化石的生物用现代的食物演绎出来,在龙大的解说下大概能想象出这些生物的味道了。唯一的遗憾是几乎通篇都是肉菜,不怎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应该荤素搭配才是。
  • 四千年前的解冻猛玛象肉,真吃了?真煎了吃了呀。不可思议。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古生物学博士邢立达专注于研究兽脚类恐龙。然而他本人又是一个重口味的食客,有天突发奇想,要是把研究对象恐龙们做成美食大餐,那该是个什么模样。这是不可能的。恐龙不是早就灭绝了么!于是乎“意淫”恐龙大餐的作者苦心寻找最接近现代食材的动值物,虚拟着煮种种恐龙大餐,比如:雷啸鸟肝、溏心恐龙蛋、熏邓氏鱼、白果炖小盗龙、鹦鹉嘴龙尾汤、海口鱼炒蛋、原味烤奇虾、瓦蛤刺身、铁板烧和煲粥、托斯特巨蛸烧、鱼龙肉丸、炸暴龙、风神翼龙胸肉、辛香小炒狗鳄肉、馋嘴魔蟾、似鸡龙肉火锅、以及压轴的生煎猛犸象腿肉片。十六道菜(三道前菜、二个汤、五道副菜、六道主菜)完完整整一桌让人难以想象的恐龙圣餐。这是真的,完美的创意。

    如同一现代人却穿越回千百年前,遥遥坐在地球霸主恐龙的地盘之上,抛下对这些巨兽的恐惧,而随意点评并品尝着他们若是做了食材可能焕发的美味。借美食说事,用美食串起当下与上古时代的联系,也让神秘的古生物时代走近我们的生活。似乎可以想象,作者左手拿着刀钗,右手捧着各种恐龙肉垂涎欲滴的模样。没错,这本小册里的介绍的十六道恐龙餐,道道都是中外名食的再创造。恐龙餐没吃过,但是溏心鸡蛋吃过吧,潮州牛肉丸吃过吧,炸鸡吃过吧,或者烤龙虾总吃过吧。类比知名美食的美滋美味,将十六种恐龙的特色特点融于其中,无论是在平原上纵横驰骋的雷啸鸟(名称虽带鸟字,共实是暴龙类演化的后裔),还是史前海世界的狠角色盾皮鱼,或者匪夷所思的四翼飞天恐龙(最会飞行的恐龙)等等,最早发现该恐龙的来历故事,与之有关的生物学家们之间的趣事,包括该恐龙的演变历程、发现化石的尺度、化石相关的逸事,与之有关的人文事件等都有条不紊的一一道来。绝对是融恐龙于美食之中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对将恐龙肉置于案板之上,从来没有人这么大胆过,不过,若是有,那定是滋味特别的呐,想想那些肉多多的恐龙们,不禁让人直流口水。

    科普搭配美食,恐龙搭配菜肴。学术之外有些八卦,专业之余乐呵着说点幽默,轻松又畅意的一趟古生物之旅。不知下次去吃美食时,是否想到这道美食会是恐龙家族的哪款肉呢?

    另外,书中每道菜都附着手绘黑白线稿的小漫画,画的正是被单作食材的恐龙们,生动有趣。不过,除了小漫画,要是再附上真正的恐龙还原图就更好了,那样比照着图又可以加深恐龙的印象了。真是很有意思,希望这种恐龙与美食结合的小科普能有续集。

  • 作者果然是吃货啊 妙趣横生 学做菜也可参考 如果能配上图片就更好了
  • 一本关于恐龙的科普小册,很有趣。不得不说,理工科的思维发散方式真的很喜剧,对恐龙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看
  • 好书,读起来趣味横生,既了解了科普知识,又过了品食之瘾
  • 《把恐龙做成大餐》是一本关于古生物和各国饮食文化的科普类读物。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邢立达先生将看似毫无联系的两种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读过邢立达先生其它著作的朋友都知道,“邢氏恐龙书”的特点就是以历史和趣闻为切入点,让青少年读者把学习古生物知识变成一种兴趣,而不是像对他们的教科书那样,看成一种负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便是成年人,大多数站在“恐龙”面前,也是只能感慨自己所知还不如孩子广泛。所以,对待大龄学生和成年读者,以一个绚丽而丰满的历史背景和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特殊领域(考古学)为这堂课的开局实在是不二之选。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次,邢立达先生又选择了所有人类难以抗拒的诱惑来将你拉进恐龙世界,那就是美食。

    尽管书名中十分大胆的要以恐龙肉为食物,但是这里并没有缺少对曾经的地球主人任何不敬。在每一章中,作者都会首先从我们现有的经典美食入手,再一步步通过食材的特性与恐龙的某一相似处相结合,最终达到可以以恐龙为食。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轻松掌握三方面知识,第一是美食知识,包括每一道经典菜肴的渊源;第二是相对于本章美食的恐龙知识,当然也不乏对远古其他种类巨兽的介绍,有该种恐龙的体态特征、饮食习惯、习性特点等等;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恐龙与本章美食的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如何将已经消失的和现在存在的两种事物有机结合,这个方面可以算得上是本书的精华所在。理由很简单,前二个方面,任何一个美食家或考古学家似乎都有可能写出来,但是最后一方面,如果最开始没有一个奇思妙想,肯定是难以出现下文的,其次没有一个兼吃货与考古学家于一身而且还会写书的人物存在,显然更不可能发生什么。然而历史总是在创造奇迹,如今邢立达和他的这本书就是个奇迹。

    每个人都可以做奇怪的事,但是如果那些事没有意义,也就真的很奇怪了。但是前面提到的第三个方面,并非无益于世。首先,将恐龙与现存的事物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传承和致敬。纵观地球历史,从没有人类到人类出现,再到未来人类消失,而后新或是别的物种(如果不出现新的物种,当然很有可能是老鼠、蟑螂、蜈蚣、蝎子之类的,原因暂不累述)统治地球,这个你争我夺的人类文明,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如若我们对历史、对地球曾经的统治者和我们的前辈——恐龙,没有丝毫敬意,或是放任自己对其不作为,那么从普遍的价值观来看,这种行为将使我们与我们眼中的低等动物无异。因此,作者变着法儿的让人们了解恐龙、掌握远古的知识,让人们懂得追根溯源、返祖归宗,这种壮举和精神都令我十分佩服。

    其次,本书充分发挥了哲学理论“联系无处不在”的精妙之处,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对恐龙的科学理论搬进了厨房的烹饪实践,把餐桌上的鸡鸭鱼肉换成了远古的猛禽巨兽,同时也给中国中小学枯燥的教学方式提了个醒儿……然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又一次轰轰烈烈的把恐龙本身推进了人们的视线。

    也许,只存在了2800万年的人类,难以理解在三叠纪到白垩纪这1亿6500万年里,地球上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形态各异的恐龙(数据来源网络),过着怎样奇妙多彩的生活,更难以想象当时的地球是何等天高云淡、山河壮丽,也许我们单纯的把恐龙看成一种野生动物,如同多年以后我们的接班人看我们一样,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所谓的人文精神。但是,至少有一点我们应该记住:地球曾经的统治者从未破坏过地球。

    晚饭的时间到了,让我们暂且合上那些消逝的历史与典故,坐到餐桌前,对着一桌子美味佳肴,先为恐龙祷告。



  • 儿子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开始自己还想恐龙大餐,没想到真有这样的书,天天拿着,爱不释手
  • 先是看到作者的微博,然后找了这本书来看。总是忍不住想起《Freinds》里面那个同样搞恐龙的Ross
  • 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写书就是幽默,可是又不失严谨。
  • 不过直觉肉食的那些恐龙肉不会好吃,粗不拉噶的吧。
  • 看到《把恐龙做成大餐》这个书名的时候,脑海里马上就跳出来一个成语,那就是天方夜谭,即便是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坚信这一定是一部科幻小说,或是幻想文学、儿童读物、绘本一类的东西,不过,读来才知在科普作家、恐龙达人邢立达的眼中,把“恐龙”甚至是把什么七七八八的史前古生物做成大餐都是极有可能成为真实事实的,看来我真的是孤陋寡闻了。

    一口气读来,才知《把恐龙做成大餐》是一部颇具创意超乎人类想象的古生物食谱,用作者自己的话讲就是虚拟着“煮只恐龙做大餐”的古生物与现代美食完美碰撞的作品,虽说含有了虚拟的成分,但是却一点也不比我们印象中的满汉全席缺少点什么活色生香的成分,可以说它完全具备了令人唾液腺充分活跃的功效。光听那些新奇的菜名和别具吸引的描写吧:“软腻幼滑的溏心伤齿龙蛋、外焦里嫩的熏邓氏鱼、脆生生又鲜美动人的瓦蛤刺身、肯德基香酥炸暴龙,再加上一道醇香顺喉的白果炖小盗龙汤,最后来几个爽口弹牙的鱼龙肉丸……好一顿史前恐龙大餐!”谁又能拒绝这样的吸引呢?

    做为科普作家,邢立达以《把恐龙做成大餐》的形式,为读者带来一次新奇有趣的“混杂了恐龙新知旧识、科学史八卦以及世界各地风味美食”的休闲阅读,古生物与现代美食的奇异组合,史前生物盛筵与一个人的精神大餐的完美呈现……这种形式的尝试如果发生在其他任何人的身上都会令人产生质疑,甚至不可思议,但是发生在邢立达的身上,还是有令人信服的一面,有一个很好的解释,那就是他是地道的潮州人。我们知道潮州菜闻名海外,潮州人精明能干、胆大妄为也令世人赞叹,当然这里我所说的胆大妄为是带有了褒义成分的,主要是想强调潮州人敢为人先的勇气与霸气,而邢立达恰恰就是这样的潮州人,从自己的“老爷爷”那里继承来的对待食物“不糟蹋、不将就、要尊重和享受食物的奥义,并把它发扬光大到现代美食再到史前生物餐点……一边欣赏邢立达式的恐龙餐点,一边品咂好玩的古生物历史故事,邢立达已然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于那些早已灭绝的物种的钟爱,对于通过对化石重建过程的描述,确认其与现代生物种在进化链上的关系和其生态环境并藉此来推断其行为模式的沉迷,它们以及浸入他的生命并成为生命的一个部分,他让史前世界那些早已灭绝的物种不再以化石的坚硬面孔出现,而是摇身一变成为活色生香的餐点重新被现代人所认识。



  • 把恐龙做成大餐:不可思议的怪书一本,科学家们吃恐龙。
  • 我记得,在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天真说,我的梦想是,我要当一个威风凛凛的警察;我的梦想是,当一个科学家;我的梦想是,我要当一个宇航员,登上月球,遨游宇宙;我梦想是,我要当世界上的第二个比尔盖茨等等,但后来,都渐渐遗忘,回归于现实。为每天的柴米油盐而奔波,为每天琐碎的事情而烦闷;不小心,沦为“房奴”、“车奴”、“卡奴”,在拥挤的公交上,尘土弥扬的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中穿梭,有时候,会忘了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徒于劳作,徒于奔波,忘记了自己起初的出发点是什么…..曾今的梦,儿时的梦,又有多少人会继续执着下去……

    所以,从某一点上,很钦佩作者,从儿时集各种恐龙卡片,看百科全书的知识讲解,听妈妈讲故事,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不断挖掘它,不断地学习它,将它升至为自己的一门的专业的独有的技能,一份一生的事业,更重要的是,这正是自己所热爱的,可以奉之以所有,投之以全部的事业。这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多少人,一生虚图碌碌,*匏4艘簧艘簧钜印



  • 很有趣!同时也穿插了很多恐龙考古界的知识和趣闻,作者这种创新的写作构思,很是佩服!推荐!
  • 我爱吃,也爱科学,最完美的是吃着就科普了。

    暂时只看了前两章,不得不说,十分有意思。

    这本书里既有恐龙的故事,还有一群跟恐龙有关的人的故事,还有食谱!!

    内容丰富,言语生动,值得一读。
  • 适合大童看,内容还是非常有趣的,非常有意思,很喜欢
  • 上个月收到果壳的围脖推荐,知道有那么本书,满世界还找不到,那时还没有出版吧,在当当上看到有货了就订了一本,的确是很有趣的……哈哈
  • 书到手发现封面折痕很重,而且木有塑封,海报根本没有啊。。。很可能是退货的
  • 比较恶搞,看到那些煎炒烹炸的描述,我竟然真的对恐龙产生了食欲
  • 很有趣的一本书,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打开脑洞,更适合成年人阅读,有趣。
  • 打心底里,我很欣赏这位饕餮之徒,貌似玩世不恭,只是更添点生活的乐趣和情趣,他仍有他所坚持的原则,仍有一份审慎心在。他说,不应糟蹋和将就,要尊重和享受食物的要义。这句话,很受用。
  • 仔细想想,这本书应该算是邢立达科普上的代表作了。作者文笔风趣幽默,内容上让人忍俊不禁。虽然是2012年出版是书,但是是全新的。保存的品相非常好,好评!
  • 刑立达的所有有关恐龙的书收集全了,这本角度不同,有趣。
  • 很有趣的一本书,结合烹饪和考古,以及恐龙的知识
  • 很有意思,有创意的一本书,不仅可以学到科普知识,还能一饱眼福
  • 有趣的一本书,送了一张画,还有一个小纸条,是补遗用的
  • 这是一本怪异有趣的小书,充满了怪诞的思维,还滴答着吃货的口水。作者用美食技巧和恐龙知识做了一桌好菜,奇异无比、乐趣无穷。溏心伤齿龙蛋、熏邓氏鱼、白果炖小盗龙汤、韩式鹦鹉嘴龙尾汤、海口鱼炒蛋、瓦蛤刺身、托斯特巨蛸烧、肯德基香酥炸暴龙、辛香小炒狗鳄肉、似鸡龙肉火锅、生煎猛犸象腿肉片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作者做不到的。

    恐龙,曾经是多么强大的种群,垄断了地球的海陆空一亿多年,最终难逃灭绝的命运。就在我们跟随作者快意“恐龙大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担心:有一天,人类会不会也成为某个种群的“点心”?其实,有人以来、有史以来人类对于自身来源与归处都充满了好奇和疑虑,我们从哪里来?最终都哪里去?这些思考与探索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创世神话和世界末日等传说或预言正是响应这一需求而诞生的,尽管答案的正确与否都是未知,但是人类的这种探求从未停止。

    这种探求不仅仅表现在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探求上,还表现在对其他种群的关注和研究上,当然,这样的探求与研究更不可能放过那个统治地球1亿6千万年之久的种群——恐龙。虽然大部分的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龟鳖、蜥蜴、鳄鱼、蛇、鸟等动物的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虽然作者讲述的形式可以戏谑无常,但是古生物研究本身却不容半点妥协。在古生物考古界,恐龙化石造假和偷盗贩卖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往往把古生物研究的方向引入歧途。辽西曾经就有一位伟大的农民,根据一块恐龙化石的前半部分造出了下半部分的化石,很快根据这两块恐龙化石所研究的结果也被登载在了美国的权威杂志上。徐良对这个研究结论心存疑虑便再赴辽西,幸运的是徐良找到了那快恐龙化石的后半部分,错误才得以纠正。像徐良那样能够运地找到化石的另一半从而拨乱反正的事件毕竟是屈指可数,所以严谨求证不仅是对恐龙负责也是对人类自己负责。本书中提到一个关于银杏树叶估计叶面不同的问题,就是严谨求证的一个好例子。戏虐调侃不过是为了增进学习知识的乐趣,看似枯燥无味的古生物考古其实充满了乐趣。




  • 很有趣的一本书,本来是卖给儿子的结果自己看的津津有味,一本吃货的科普书
  • 我把它当做一本美食菜谱!!可是对于菜谱来说、图真是太少了!希望多加点图弄个彩色什么的!
  • 力荐。有着科学严肃的态度又不失幽默诙谐的语言,在感受美食的同时学习古生物知识。
  • 全心专注地投入恐龙事业,整天在荒山野地里跑来跑去,满地找恐龙化石,一副严谨的科学工作者的态度,但是,有时候又像一个贪嘴的孩童一样天真顽劣,随口一笑话,随手一涂鸦,时不时做点疯狂的事;面对那些珍贵的化石,您以为他在认真地考究其年代,结果哪想着人家在“意淫”,如何把这里面的东东煎了煮了,变成无比鲜口的美食,放到嘴里。文字中满溢的其对美食的欲望,实在是,让人叹服。看着看着,心底发笑,一个正儿八经的科学家,怎么也可以如此无厘头的。不过想想,这才是人性的真实的一面。

    从某种角度讲,很羡慕他的人生,活得如此精彩,执著于自己所追求,乐在其中,享受生命的每时每刻。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生活,也不乏枯燥,艰辛处;而作者却把它变得如此有声有色,恣意盎然,让人神往。

    人生不长,应珍惜当下,用心过好每一天。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有时候,应停歇下来,像品尝每一道美食一样,慢慢悠悠地品尝你的生活,尝出个中的滋味。

    相信,当作者老了的时候,懒懒地靠在海滩边的躺椅上,望着缓缓落下的夕阳,想着过去的一生,一定是回味无穷的。


  • 非常有趣的科普读物,毫不枯燥,作者学识渊博,顶级吃货。
  • 这书本表面上看起来是告诉你即便远古的生物都可以用来想象一下怎么吃,但事实上却是为了“骗你”去了解那些不复存在的生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些生物,我们又如何知晓。作者可谓用心良苦,又乐在其中,作为一个吃货他很好地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饕餮经历,看来只有一个心情,就像封底上竹林写的那样,羡慕嫉妒恨在刷屏。可还是想看!!!
  • 终于拿到新书啦,当当的物流还算给力。

    距离上一次看恐龙题材的书好像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像还是少儿时代看的恐龙图鉴之类的东西…看书名以为是科幻题材的书,翻开之后发现竟然是一本把恐龙和美食混搭的书,作者一边介绍各种美食,一边告诉你这要是在恐龙生活的时代,你可以抓一只什么样儿的恐龙做成替代的美食。作者写得很好玩儿,书里的恐龙都很可爱,甚至还有点憨,完全颠覆了印象中狰狞的形象。

    书中的插画还是很有爱的,有一种…朴拙的感觉,哈哈
  • 看惯了“果壳”的公号内容,突然看到纸质书的形式,真有点不适应。思来想去,原来是插图太少的缘故。就内容而言,还是科学严谨的。
  • 唯品会淘的,感觉挺有意思,很有想法,好玩的话可以带孩子一起看。
  • 这是本很有趣的小书,估计作者也是位吃货,对食材、做法还是挺了解的,但把食材变成恐龙就有趣了。
  • 经提醒发现这书的封面好有趣!封面和封底展开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一个厨师拿着锅和铲在追一只恐龙。作者是一个古生物学家,肯定也是个吃货,书中介绍了很多好吃的。作者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能把一样平凡的食物描写得非常非常好吃的样子,比如溏心蛋,看了他的描写恨不得立刻马上去做一个来吃。
  • 集科学与美食于一身,不过看着看着毛骨悚然,好血腥的对待恐龙哦哦哦哦
  • 刚收到书,翻了翻,觉得里面内容不错的,里面的海报也很精致~
  • 配图虽然挺可爱的,但如果加些比较具有科普性比较细致的图就更好了,弥补我们这些不熟悉恐龙的人对文字描述不可感的不足。另,真是吃货的福音。
  • 一看题目,有点唬人。

    不过作者的确有写吃过四五千年前的猛犸肉,吃完后,非常淡定地写下:“和野猪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沙土的味道。”深表其强悍,有为科学“献身”之意。读到作者对他朋友莆田先生吃猛犸肉的描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咬了一口,嚼了五十五下……写上:猛犸肉入口的时候,我想到了残剑横刃;当它接触牙齿的时候,犹如童年的古生物爱好者之梦和我融合;当它抵达味蕾的时候,我看到了猛犸死前的一幕幕……似乎真的穿越了千年!活着真好!”读着心里面,万分紧张,也好奇四五千年的肉跟今人的体质有没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不得不感慨其勇气,自然也足见其对未知领域的强烈的好奇心,对美食的孜孜追求,对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的浓厚兴趣。

    当有人反驳其“近乎疯狂的行为”时,作者说,作为古生物学者,这也属于科学探索的一部分,不无道理。


  • 作者,可以是一个很专注的人,面铺得很广,但专于一点。比如说,他喜欢美食,那么,他平日里看小说,读诗歌,就更多地去关注这一方面。提到《尤利西斯》,这本西方现代派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只是因为这本书中写到了仿鳖汤这道菜,让他印象深刻。提到杜甫,也是因其写一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其义何如”,只为强调与四千万年前的海口鱼口味可能相似的银鱼的鲜美肥嫩。
  • 较之之前的一些食品卫生之类的身边通识,这本较为另类。
  • 除了恐龙科普知识,还涵盖了广泛的世界餐饮文化。蛮有趣。
  • 作者有才,但是比较年轻,感觉看了他书多了,他肚子里的好东西写出来很精彩,但是可惜积累的有点少,撑不起这么多的书。但是我希望他继续努力多积累,这书就是好的尝试,有超出单纯的生物学的一些内容,所以挺有意思。
  • 马上就开始看,只是对于5岁半的孩子还是有些难度的。
  • “果壳阅读”科学松鼠会,将科学写得活泼好看又不失专业。
  • 独特的视角,呈现古生物的方方面面,很幽默。孩子觉得有趣。
  • 偶然看到此书的介绍,有点兴趣,晚上订的,第二天早上就送到了,快的.书看了一下,和介绍的一样,有趣味,又有知识性,不错
  • 这本书确实不错,到手后孩子一口气看完,看完后还给我们讲书中有趣的内容
  • 把恐龙做成大餐(果壳出品,不可思议的怪书一本。恐龙,我吃给你看!史前厨房的后厨机密!附赠精美海报)颐U!目录序一4恐龙,我吃给你看!宁财神序二史前厨房的后厨机密殳俏自序吃货的终极盛宴邢立达恐龙编年史羡慕!嫉妒!
  • 很久不看古生物的书了,这次被封面和一些来自果壳网的章节介绍所吸引,就买了一本翻翻,结果就放不下了,忍不住要上来夸几句。真是本别出心裁的书,它不但重新唤起了我对恐龙的好奇心,还给了我许多前所未有的乐趣,什么溏心恐龙蛋啦,史前鹅肝啦,白果炖小盗龙啦,简直不知道这作者怎么想出来的。

    而且这书可以说老少咸宜的,拿给小孩子看,是很好的启发想象力的读物。我妈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听我讲起来也津津有味,她爱好厨艺,和她聊聊这个拿恐龙做菜好像很对胃口的说。

  • 之前在手机上有下载,小孩喜欢看,我就买了这本书给他看。
  • 这本书里既有恐龙的故事,还有一群跟恐龙有关的人的故事,还有食谱!!

    内容丰富,言语生动,值得一读。

  • 书不错,

    但是值得得是认真的看,

    不是纯搞笑,里面有些知识

  • 这几天,我一直在幻想这样一个场景:我与著名美食家沈宏非、殳俏等聚会,蹭吃蹭喝,席间听他们讲美食。酒过三巡,我问诸位:“平生吃过的最稀奇的食物是什么?”大家得意洋洋地回忆了一溜,无非是些熊掌、松露、鲸鱼肝而已,我轻蔑地笑了笑:“美食家也不过如此嘛。立达,告诉他们,你吃过什么。”“没什么,猛犸肉而已!.,是的,四五千年前的猛犸肉,被科学家从西伯利亚的冻土层里挖出来,放进冷库后,千辛万苦带回日本。其中一位研究者偷偷割了一小片,带到加拿大,与弟兄们分享——煎,十成熟,加盐。开饭前,他们各吃两粒抗生素,挥手道别。随后,法国人吐了,做了一宿噩梦;日本人骇了,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激动万分;中国人,也就是本书的作者——邢立达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为广大网友写下了食评:“和野猪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沙土味道。”最后,那锅煎过猛犸肉的油也没浪费,用来给他的宠物狗炒了个鸡蛋当夜宵。这件事,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们纷纷扼腕,对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大加谴责。对于他们的反应,我认为可以总结成五个字:羡慕嫉妒十艮。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美食,不断地挑战自我,每一次尝鲜,都是一次华丽的冒险。蘑菇、生蚝、大闸蟹,这些可以刺激味蕾的字眼,对第一个尝鲜的人来说,都蕴含着不可名状的危险。现在想来,第一口,也许是因为饥饿,也许是因为好奇,也许是因为他们听到了食神的召唤吧。我更倾向于相信最后一个理由,温饱之后,对美食的欲望自动浮现。这种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可以无视脂肪肝和“三高”的危险,可以选择性忽视日益壮大的肚腩,只为了一次次去感受美食与味蕾接触时,那股奇异而动人的电流。如果某天,人类终于能够把脑神经解码,用电流刺激大脑,让我们凭空体验各种感觉,我相信,美食与性高潮的电流,一定是同一个频率。
  • 真的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如果图能再更多并且是彩色的就好了。
  • 给女儿的一本书,看着她看的津津有味,抽空我也好好阅读一下。
  • 书还没有看完,刚看了一半。

    文笔非常有趣,喜欢恐龙的一定不能错过。

    看了之后,真心崇拜起作者来了~~~

  • 觉得以后孩子也可以看的书 就立面讲恐龙的部分 毕竟作者是研究这个的 不会有什么无差 当科普读来不错。尚未看完,比起深沉的书,这个真的只是轻松读物一类
  • 人是多重性的集合体。

    作者,研究考古,喜欢探索,爱好美食,欣赏诗歌,乐于享受。

    这一切,都融合得很好。
  •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产生真的享受恐龙大餐的感觉
  • 不但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还多了解了一些做菜的知识,呵呵。这个星期天又书里看到的小知识,把汤烧的超好喝。哈哈,这也算学以致用了。
  • 吃一次恐龙的大餐《把恐龙做成大餐》

    在所有灭绝的动物中,恐龙应该是最受我们喜欢的动物,因为它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动物的认识,感觉它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中跑来的。在上保护动物的课程时事先收集了一些已经灭绝了的动物,有度度鸟、斑驴、袋狼,这些我还都多少能看出来,剩下的那些我都认不出来是什么了。不过小学生能认出几个我不敢保证,但是我敢保证的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认出恐龙。

    关于恐龙出版的科普书肯定比任何其他还存活的动物还多,从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恐龙热就从来没有降过温,恐龙模型遍布世界,恐龙展览到处都有,连熊猫都没法相比。

    在我看过的很多介绍恐龙的科普书中,这本书并非以图片精美而取胜,但是从内容的角度出发,这本书应该是恐龙科普书中的精品。因为作者真的是一位研究恐龙的学者,而且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恐龙。

    这本书在介绍了大量的恐龙知识的同时,还创造性的和一次大餐结合起来,让你尝尝恐龙的味道。作者喜欢恐龙,同时也特别喜欢吃,呵呵两点结合起来的确很有创意。并且围绕着这个两个主题,书也写得很贴切。如果真有一天,有机会把恐龙做成大餐,估计这本书应该是最佳的菜谱参考。作者没吃过恐龙但是作者却真的吃过几万年前的猛犸肉,据说味道一般,因为早就过了保质期。

    书中对恐龙的介绍,展示了作者对恐龙的透彻了解,并且加入了自己研究恐龙的故事,写得很精彩,不过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还是那段好像“侏罗纪公园”的描写,科学家们竟然在恐龙腿骨化石中发现了血管和红血球!这可比那个琥珀中的蚊子血更让人惊奇!现实往往超越了人们想象的极限,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和作者进行一次恐龙的大餐吧,在品味恐龙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很多恐龙的知识,成为一名专家级的恐龙爱好者。也许有一天你会因此喜欢上史前生物学,也能够像作者这样和恐龙亲密接触,或许真的有一天,你会发现真正的恐龙肉,到时候别忘记尝尝到底什么味道哦!






  • 记得有部恶搞的电影叫做《被时间遗忘的土地》,里头貌似就有做恐龙餐的情节,真没想到有人把它演绎得那么一本正经地写了本书出来!!!学术范儿也有了,吃喝玩乐也有了。查了一下,还是一位吃过万年猛犸肉的主儿,这这这都什么事儿啊!!!

    说实话,我这会儿满脑子的炸暴龙,吼吼,去吃啦!

  • 内容看了一下,蛮有趣,把恐龙拿到餐桌上来谈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如题,语言幽默又生动,想象力超丰富,男孩子很喜欢
  • 真正为顾客着想的网店,果壳和这家店联手就对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2307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