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最寒冷的冬天2[pdf txt epub azw3 mobi]

作者:(韩)白善烨;中资海派 出品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最寒冷的冬天2

最寒冷的冬天2[pdf txt epub azw3 mobi]电子版下载:

网友评价:

  •     提起朝鲜战争,是让我们国人所自豪和骄傲的——当时立足未稳、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敢于和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朝鲜半岛大动干戈,最终并且迫使其和谈。这场战争为新中国赢得了无数尊敬与光荣。国内对此战争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了,但作为对手之一的韩国的那场战争亲历者所著却是头一次所见,并且此书作者还是这场战争的指挥决策层人员,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在朝鲜战争中,我国的大部分著作似乎并未将韩国军队作为对手,大篇幅写的都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而众所周知,不论朝鲜还是韩国,都是自尊心极强的民族,由中、苏和美国为主导的发生在两国领土上的战争,明显是反客为主了,并且三八线的制定两国均颇有微词,想必提起这场战争,朝韩内心的滋味都是复杂的,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这本书的好奇心。
        看过此书,其中的记录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作为韩国军队的高级将领者当时距前线还是有一定距离,并且在我国志愿军和美军参战后,韩国军队确实沦为配角。作为中国人,当然最想看到作者对志愿军的描写,但是书中没有看到特别多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多是对军队武器配备、伙食改善以及与美军将领的接触沟通场面的描写,给我的感觉作者更多的像是一位参谋、军需官和外交人员。
        朝鲜因为众所周知的其特殊国情,淡化这场战争;而作为韩国的高级将领能够撰写回忆录,这样一比较,两者的心胸高下立判。最近朝鲜半岛的情势愈加紧张,并有极大可能的擦枪走火,想要看透这个局势的背后深层内幕,多看一下相关的史料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从一个重要的,但是被我们以往所忽略的角度来记叙了那场战争,是很具吸引力的。
  • 作者从个人的亲身经历中反映了朝鲜战争的发生发展,耳目一新。
  • 一直对朝鲜战争很感兴趣,还记得两年前买回了一本《最寒冷的冬天:一个美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内容很好,丰富了我对朝鲜战争的印象。这本是它的续集,果断购买啦!
  • 很好的一本书,印刷还不错,内容也挺好,准备看完收藏起来。
  • 最早班对于朝鲜战争最直接的认识,来自于自己村上的一位老支书,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据他说,曾几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战争的惨烈不是亲身经历者无法形容,经常整连整连的人牺牲,美国人的飞机对志愿军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有一次连长派他出去执行任务,等他回来时,他所在的连队已经被飞机夷为平地,全连只剩下他一人。附近周围几个村的一同去朝鲜的,只有他有幸回来。我的小爷爷也去了朝鲜,幸好当时战争已结束了,保回一条小命。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了,对于朝鲜战争的描述已有很多版本,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朝鲜战争,有国内的,有日本的,美国的,苏联的,现在又有了当事人韩国版的,相信对这场战争会有更清晰更整体的认识。

    作者白善烨,曾任韩国第一师的师长,后来升任军长、停战谈判代表,战争结束时已成为韩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陆军参谋总长,被授予韩国唯一的四星上将和元帅等称号。“一将功成万骨枯”,白善烨将军除了被幸运女神青睐外,同他个人的**能力分不开,在战争中他常常身先士卒,深入基层,是中朝两军不可轻视的对手,我认为他的这种做事风格与接替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有相似之处。

    本书是在他1989年他在韩国最大报纸《中央日报》上连载《我与祖国共存亡》一书基础上加以细化整理编著而成。作为三年朝鲜战争的全程亲历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视角,客观、详细生动地再现了六十多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场,再一次震撼着人心。

    看多了志愿军英勇善战,痛击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描写,现在站在当年曾是对手的韩国人的立场看待,能够发现许多新的细节及不同的感受。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不同的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这本书也一样,作者对于战争中所遭遇的失败及狼狈,经常轻笔带过,但比较大部分的战争回忆录,本书总得来说算得上客观公正,意识形态色彩很少。对于同一场战争,参战各国对此不同的解读和反思,更有助于历史真相的发掘和还原,从而走出历史,进一步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有效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 从老外的眼光看看自己的国家,其实我们难道不是这么认为?只是我们看到的很多现象,我们当笑话讲了,最后也许真的成了大笑话!为自己国家变好我们做好自己吧,因为我们很难改变别人,草根而已
  • 韩国人的视角,不同于中国人和美国人所写的朝鲜战争。
  • 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那场战争是非成败,交战国各方众说纷纭。但一直以来,我们所能看到或者听到的大多以美国人、中国人的著述为主要。作为同处战场上的对手,美国人是为自由而战,中国人则为保家卫国而战,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的对立,终将决定着其历史目光要投向各异。那么,作为交战的南北两方的主角之一,六十年来是如何看待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的,如何看待“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的,却鲜见于报端史料文献间。

    近日,随着一本名为《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的私人回忆录在中国大陆的翻译出版上市,我们终于有幸看到这本1989年曾在韩国最大报纸《中央日报》上连载并引起轰动的《我与祖国共存亡》全貌。作者白善烨,战争伊始曾任韩国第一师的师长,后来升任军长、停战谈判代表,至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是韩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陆军参谋总长,被授予韩国唯一的四星上将和元帅等称号。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三年朝鲜战争的全程亲历者,白善烨将军从韩国军人的视角,用生动鲜活的文字和大量老照片,相对客观、真实地为我们解读了六十年前那场炮火硝烟的著名战事场景,并重点披露了从1950年6月25日,自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对韩国突袭开始,其所率领的韩1师在洛东江战役中的死里逃生;仁川成功登陆和攻占平壤的喜悦;10月末与中国志愿军第一次交手的云山之战,号称“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宠儿”的美国陆军第一骑兵师陷入中国志愿军圈套,第8骑兵团几乎全军覆没;以及11月发动的圣诞节攻势,导致的美军战斗史上最耻辱的一幕发生,美军第2师主力在军隅里—顺川峡谷被全歼。战斗失败带来的心理冲击,使美韩两军士兵士气一落千丈,并最终造成1.4大撤退。

    白善烨将军在回忆录中提到12月的最后一天,志愿军突然发起的第3次战役时,坦言他所率领的韩1师再也抵挡不住潮水般冲过来的中国军人。他的两眼发黑,整个人都处于精神恍惚中。他写道“我所带领的部队从来没有被打得这么惨,我的自尊心在这一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我感到极度的虚脱,甚至连撤退的力气都没有了。”那一次,是美军顾问团的梅伊上尉用吉普车载他冲出志愿军的围歼,而他却称自己是在屈辱中捡回一条命。当他登上汉江南岸的大堤,看见数十万汉城市民从冰封的汉江向南岸逃难时,内心充满了负罪感,那一刻他明白了,正是由于官兵们对志愿军怀有的一种怪异的恐惧感,使得那场战斗还没打响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在此之后又经历了大关岭生死战,美韩军队逐步占据上风,并最终实现重返三八线的目标。

    此外,白善烨将军在回忆录中还用了较大篇幅提及停战谈判、释放战俘、停战协定签订、战后重建以及美军与韩国的前世今生等等诸多不为中国人所熟知的细节与内幕。于众多关注朝鲜战争历史的读者及军事学者而言,无疑皆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众所周知,回忆过往并非易事,尤其是回想一段如噩梦般的旧事。好在白将军下笔时,既没有刻意掩饰或歪曲这段历史,也没有回避他们与志愿军交手时遭遇的惨败,更不讳言自己在这些失败中应负起的责任。以成败论英雄的人是狭隘的,更何况对待历史呢。单从这一点上,我是发自内心佩服白善烨将军的坦诚和勇气。应当说朝鲜战争是新中国的亮相之战,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让美国人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军队这个“勇猛而危险”的对手。而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更可以骄傲地从这本韩国将军的私人回忆录中看到,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如何将鲜血洒在了朝鲜这块土地上。

    正如著名军事评论家、空军少将乔良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所介绍的:“白善烨将军的回忆录虽不能与朱可夫元帅的《回忆与思考》、艾森豪威尔将军的《远征欧陆》、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前进!》以及蒙哥马利的《元帅回忆录》比起来,不在一个量级,但当你读完全书后,你不得不承认,这部韩国将军的朝鲜战争回忆录的不可替代。作为三年战争的全程经历者,白将军成功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而这是我过去在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以及前苏联人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著述中,不曾获得过的视角。”

    是的,而我也深信不疑每一位读者在看过《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后,都会对朝鲜战争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 这本书本来是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的作品,是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参战的四个主要国家都影响深刻,朝鲜、韩国、中国、美国。美国在华盛顿的市中心距离二战纪念碑不远的地方,专门设立了朝鲜战争纪念碑,和越战纪念碑遥遥相对,对于中国的丹东也有抗美援朝纪念碑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国内也出版了不少相关的书,但是却都没有那本书的影响能够和《最寒冷的冬天》相比。这本《最寒冷的冬天2》并不是上本书的续集,而是一个韩国的将军从韩国的角度记录的这场战争的故事。

    作者白善烨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是韩国第一师的师长,后来升任军长,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已经是韩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总参谋长,战后还被授予韩国唯一的四星上将和元帅等称号。他对这场战争的回忆应该算是很全面的了。

    和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不同,他们对战争的描述是从朝鲜悍然发动攻击突破三八线纺线,占领汉城开始的,那时候中国和美国都还没有参战,对这段历史我们还真的不太了解,看到里面的描述才知道那时候朝鲜军队的实力远远超过了韩国,要不金日成也不会贸然发动战争,朝鲜还有很多坦克,估计应该是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吧。从朝鲜战争一开始就能够看到大国影响的影子。比如金日成亲苏联,而白善烨原来就在日本占领的满族读书,为日军工作,是亲日派。战争很快就要打到海边了,在危机时刻美国出兵相救,并且在展现的后方仁川登录,使得朝鲜军队彻底崩溃,于是韩国开始反攻,一口气收复汉城,并且占领平壤,快速向鸭绿江逼近。

    但是他们没想到中国的部队已经越过了鸭绿江在朝鲜北部的群山中埋伏好了,等待着他们的到来。这以后的故事我们就听过很多次了,不过在一位韩国的将军笔下还是别有一番意味。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中国的志愿军都是晚上行军,所有的汽车也都是晚上开动,而且不开灯摸黑走,当时中国只有三百辆卡车,在后勤和装备上和美国没法比。中国的志愿军只能吃炒熟的高粱米黄豆,喝凉水,晚上不准生火,根本吃不到热的东西,而且就是凉的也是只能有一般的时间吃上饭,剩下的一般时间饿着。不过在开始的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还是把韩国和美国的军队大蒙了,使得他们节节败退,用白将军的话说就是“官兵们对中国志愿军怀着一种怪异的恐惧感,战斗还没打响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

    不过等到他们缓了过来,集结了更多的军队更大量的物质弹药以后,也让中国志愿军的进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毕竟双方的火力装备不再一个水平线上,最后战争停留在三八线附近,双方开始了阵地战,直到最后停战。白将军他们发现中国军队在开始的几次战役中都没有乘胜追击,都是打几天,就停几天,他们知道这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中国的大量补给都是通过人力在运输,所以打三四天,就没有弹药了,要是中国的补给跟得上,开始的时候就一下子把他们都赶到大海里面了。虽然武器很重要,但是中国人依然靠着智慧和勇敢在和他们较量的过程中势均力敌。没有制空权就挖地道,把三八线附近的地下挖得都是洞,白天不进攻,晚上出动,把炮藏到山洞里面,拉出来打几炮,然后再藏起来,等你回击的炮火结束了,再拉出来换一个地方放几炮。

    美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无数个生命,打仗一真烧钱,当时美国军舰上一枚舰炮的炮弹要一万美元,相当于一辆卡迪拉克轿车,水兵们每放一炮就说一辆卡迪拉克,又一辆卡迪拉克。

    这场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牺牲了那么多人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而且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可是仍然是一纸停战协定,并没有签署任何条约,也就是说到现在双方还处于战争状态,在三八线上双方的军队还是荷枪实弹,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的战斗。可是这场战争到底为了什么?到底给谁带来了好处?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非要靠战争来解决吗?也许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战争原来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总有一天三八线两边的铁丝网和封锁线会被拆除,和平会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上,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界限会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消失掉,那样这个世界会多么美好。

  • 看多了我方视角,从韩国视角看看朝鲜战争,算是互补吧
  • 朝鲜战争过去那么多年,相关书籍较少,本书值得一阅
  • 收藏好久了,买过美国那版的。给孩子买书,索性一并买上。还不错
  • 战争的残酷令每一个亲历者,有着痛苦的回忆。也让后世人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 非常好的一本书,从韩国的角度,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朝鲜战争的另一面。
  • 韩国人的故事,可以看作韩国人的建军历史之白善烨私人回忆录,也逗露了一些当年联合国军以及美国政府在和大韩民国政府合作抵抗共产极权集团侵略时候的矛盾(时至今日,已经谈不到是秘辛了)。但是对于一般中国人的关注点,比如战争的正义性,谁是侵略者,战争过程中的残酷,战后的国际局势,谈判中围绕战俘遣返的折冲,基本没有涉及。对于中国人而言,白将军的回忆录远不如程干远教授的《韩战回忆录》
  • 关于朝鲜战争的书很多,而韩国人写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却很少见到。《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为韩国首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的上将亲笔著述。其中最吸引我的,当属白将军站在韩国人的角度对参展各方最客观的描写,对朝鲜战争中各个战争场景最真实的记录。例如书中对中国志愿军的描写,白将军并没有对我国军队进行诋毁,而对于战争中不堪一击的韩国国军,白将军也进行了非常客观的评价。一代名将麦克阿瑟为何败走麦城,身先士卒的李奇微如何在朝鲜战场上的运筹帷幄,不堪一击的韩国军队怎样在朝鲜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看过本书后,我对朝鲜战争参战各方的军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与美国人写的最寒冷的冬天1绝对是两种风格,这本像精装的求职履历表。关于朝鲜战争的个人建议要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写的都看一遍。像李奇微的、叶雨蒙的,还有一本 朝鲜第一次战败忘了是谁写的了,比较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对韩军的战斗力有所了解,但此书整体水平一般,翻翻及可。

  • 最寒冷的冬天1/2

    买齐了!60多年前的那场出国作战,中国人民和军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为亚洲和世界争取了半个多世纪乃至更长时间的和平!作为后人不应忘记!

  • 这本书使我们可以不同的视角来看伟大的抗美援朝。不错。
  • 这本书不错的,是爸爸推荐买的,他买了美国人写的朝鲜战争,我买了韩国人写的朝鲜战争,感觉很真实,以前都是看到自己国人写的情况,从来都看不到反面教材。
  • 还好,还不错,帮朋友买的,他很喜欢这类题材的书籍,谢谢!
  • 国内有关朝鲜战争的书籍汗牛塞栋,但作为参战重要一方韩国的史料非常罕见,作者是当时韩军高级将领,回忆录弥足珍贵。
  • 此书值得一读,从书中可了解,韩国军队不是我们以前所宣扬的一击即溃,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此书从另一面反应了朝鲜战争,可读性好。
  • 生动的战史记录,全面的战争反思,最权威、最客观的朝鲜战争“活化石,准确翔实地纪录了三年零一个月的战争始末, 客观展现了那段举世瞩目而又惨烈无比的战争。
  •   首先要说的是,无论本书中文版的主标题《最寒冷的冬天Ⅱ》,还是它的副标题《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都不是本书韩文版的原标题,请教了一位懂韩文的朋友,知道此书的原名为《6.25韩国战争回忆录》。
      但为什么出版方要用《最寒冷的战争Ⅱ》这个标题呢?这是因为中资海派出版社曾经出过一本由美国人大卫·哈伯斯塔姆撰写的描述朝鲜战争的书,该书的英文原标题为《THE COLDEST WINTER》,直译过来,就是《最寒冷的冬天》。而这本“2”,除了是由同一阵营的人描绘了同一场战争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联系。“2”作的作者是韩国著名军事家白善烨将军,和那个哈伯斯塔姆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所以,这个所谓的“2”,就是出版社的捆绑销售。
      不过,捆绑有其捆绑的理由。两本书描绘的是同一场战争,而且都是来自我们当时的对手。对于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们多听听对手怎么说,要远比我们自己说什么更有收益。就像白善烨在本书中所说的那样:“我无法接受中国人对美军和韩军的评价,因为那是写给中国志愿军的士兵看的,所以在描述对手的弱点时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里边。”其实,我们关于朝鲜战争的说辞不仅仅是给当时的志愿军看的,也是给全体中国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看的,于是就会夸大那场战争的战果、拔高那场战争的意义,而对于我们的损失和错误则是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以便让后人认为那场战争的对策是多么正确,影响是多么深远。
      当然,不仅我们是这样做的,我们的对手也是这样做的。李奇微曾做出过这样的声明:“我们没有被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赶下太平洋,我们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白善烨在本书中所表达的一个基本观点则是:虽然韩军一开始打得不是太好,但这场战争造就了一个强大的韩军。
      历时三年的战争,卷入了四个国家,牺牲了几十万的优秀青年,留下了一块庞大的焦土和无数个悲伤的家庭,割裂了一个原本可以统一的国家。战争结束之后,朝韩两国均对结果不满意又都无能为力,中美两个大国可能都会觉得战争不值得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可能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战争总是有太多的无奈,历史也会有太多的无奈,这种无奈就在于,一些事只要你开了头,不管结局你宣称有多么大的胜利,都是悲剧。
      有点扯远了。再回到这本书上来。作为朝鲜战争绝对的配角,韩军是被志愿军和美军两方面都瞧不起的一支军队。虽然白善烨将军对韩军的惨败一表而过,但依然无法掩盖韩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无能的事实。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现在的韩国军队?我觉得首先不应该把韩军列为宿敌,因为中韩两国已经建交二十多年了,应该真正“当朋友处”,而一旦有事,也不可轻敌,不能拿六十年前的战局说事。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中国在对待朝鲜半岛的态度上也不能太受六十年前的限制。过去的敌人未必是永远的敌人,过去的朋友也未必是永远的朋友。朝鲜的核试验已经把中国拖进尴尬而危险的境地。就像我前文所说,有些事一旦开了场,结局就注定了。
  • 以往论述朝鲜战争的著作要么是站着天朝的角度,要么是站在美国的角度。而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 孩子五年级学到有关抗美援朝战争故事,让孩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购买,老师也推荐读
  • 在我印象中,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是最无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队伍,所幸能见到这样一本书。这对我们全面了解朝鲜战争是不可或缺的,谢谢出版社。
  • 不错的书,朝鲜战争中死去的生命都是无辜的,不幸的,值得怀念。
  • 看过《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写的,结合这本书应该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 最寒冷的冬天2: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韩国最高战地指非常满意,很喜欢 非常满意,很喜欢
  • 从不同角度看朝鲜战争,有意义!感觉韩国将军真正写与志愿军战斗的内容还是少了!
  • 朝鲜战争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多读一读不同人群特别是当事人的发声更容易了解真相。
  • 朴实的写法,作者贫寒的童年,看了心有凄凄然。当年的弱国,虽然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比日本战后还穷困,今天尽然是亚洲两个现代化先进国家。值得我中国人反省,邓小平70年代说过,建国后我们走过20年的弯路呀希望,以后都是直道,搞好环保,法治
  • 今天的朝鲜半岛依然硝烟弥漫。金三世的射星一时间将朝鲜推到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美日韩免不了对其进行口诛笔伐,作为朝鲜传统友好国的中国似乎也陷入尴尬的境地。如今朝鲜和韩国的经济状况已不能与60多年前战争爆发时相比,到底谁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半岛局势的发展是否是60多年朝鲜战争定下的宿命。。
  • 对于一个喜欢看热血军争战争史的读者而言,再见关于朝鲜战争的反思之书—-韩国人白善烨作品《最寒冷的冬天2》在这样寒冷的冬天,既应景也让人喜悦。

    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已过去了整整60余年,而那场为国为民族而战的战场销烟却依然鲜活。韩国对那场倾国之战是什么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感觉,以及后来朝韩分界线,现在又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想了解的,可以想象在这本书中,白善烨将军将给我们一个独特而真切的视角,让我们再次回顾这场战争,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关照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重庆出版社曾在2010年出版一本《最寒冷的冬天1》作者是美国人大卫-哈伯斯塔姆。这本书从美国人的角度描述亲历朝鲜战争的过程,而这次是韩国人的视角。韩国人眼里的中国军队是“人海战术”,以巨大的伤亡换取战场阵地的收复。整个过程,中方伤亡惨重,而韩方也是。白将军在看到韩国汉城逃难之人亦感到悲伤。回忆这场战争,白将军谈到美方少将为了减少美军的伤亡,有意让韩军当炮灰。而韩国军上下对满族有打心眼里的鄙视,对美军也有“打赢了是美军之功,打输了是韩国之过”的偏见。在此书中作者批露了许多细节和美军对战时伤亡数目虚报瞒报的情况。在补给品方面,战时美韩及中方战时补给情况也完全不一样。战时紧张时,韩方大麦和白米饭混着吃,有黄酱和辣椒酱供应,泡菜里有大白菜,咸鱼,偶尔有从老百姓手中购买的家畜、豆芽汤和蔬菜汤。而美军伙食则分三等,A级是包括牛排在内的西餐,B级是热香肠或集体供应的加热食品,C级是罐头和便携式野战食品。而中方条件极艰苦,补给线长,非战人员几乎占军中一半,只能吃炒过的高梁米、小米和黄豆,吃不到热食。
    白将军的这本书中有许多处都表达了在与美合作作战中的无奈,在列席参与战争停战谈判时,美方的态度以及韩国政府的立场,谈判异常艰难和缓慢,边打边谈。而谈判后军队堆积如山的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白将军也心有感触地感概创建韩国军团的情况。1127天的漫长战争终于在停战协议的最终签订后结束了。虽然在美国人看来,这场战争的结束却也是双方都不情愿的结果。

    回顾全书,既看到战争中韩方的动态,也看到韩美联姻中美韩关系里紧张和误解之处。其中的紧张与真实之处,更是一直吸引着我如饥似渴地用最快速度读完。

  • 这本书写的还不错,从另一个侧面看见了朝鲜战争。
  • 在2013年的这个冬天,中国遭遇和28年以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季打了场“遭遇战”,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温度似乎在一降再降,寒风和雪花也随时飞散,一不小心冰冻的伤害就会在身体上咬下可以铭记岁月的痕迹!
    对《最寒冷的冬天Ⅱ》的兴趣源自很多理由,在此可以一一陈列:
    首先,我是一个出生和成长在黑土地上的妞,虽然享有着80后的称谓,但细想起来,已经过了可以肆无忌惮,二下去的年纪,奔着三,朝着四,奋力游走中!对于“奔三,奔四”的系统,在这个信息丰富,也极为迅速转换的时代,我要学习的很多,同时我要重新梳理的内容亦是不少的!
    其次,对于“朝鲜战争”我内心中也有着很多疑团,虽然不能像军事专家和各类学者一般,对这场战争做出细微和详尽的解答,但我依旧希望在这本书里看到更多的不一样,感受不一样的“真相”!
    再次,每个人应该都有“英雄情结”吧,即使做不到成为举世闻名,镌刻历史的英雄人物,成为“平民英雄”会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也是如此!对英雄的崇拜和向往,驱使我想要知道被韩国政府宣称“韩国军队的第一位大将”的作者白善烨上将的人生轨迹,当然朝鲜战争作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历史,是必须且重要的内容!
    ******
    理由的事情似乎想说也说不完,说说我对朝鲜战争的印象或是记忆吧!
    还记得那首歌吗?“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生活在东三省的孩子,对鸭绿江应该都不会陌生,对这首歌谣也是耳熟能详,也许这就是土地的孕育,这就是乡情的滋养!
    对那个只有一江之隔的国度和在它身上发生的那些故事,有多少人会如我一样,有着猜想,有着疑惑,但更多的内容又匮乏的异常!
    我不否认,作为小女子,看这类社科军事类图书,不会有男人们畅快阅读的豪爽,也不会有他们侃侃而谈时的洒脱,我只看我喜欢的,想探究的故事,又有谁说女子不可读军事呢?那怕我是在读故事而已!
    初读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职业或是职场,白善烨将军在指挥作战及收到亲弟弟的最后一封电报等等的描述,让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战场是血淋淋的,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分为残酷,竞争异常激烈的职场,在这个“职场”奋斗的人,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各种努力,也需要做好“不胜则败”的决心!这是一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职场”!没有勇气,缺乏信心的人,在这个“职场”都无法成为胜利者,成为最后主宰的CEO!
    不爱战争,却想要探究这其中的奥秘,作为小女子而言,我是来看故事的,不是来辩证的!这就是我对军事的爱!
  •   不同的视角,确实会有不一样的结论,这本韩国将军写的朝鲜战争,与我们所了解的那段历史出入不多,但在书中所描述的更多是韩国军队本身是如何作战的,对于中国军队描写的文字,从头到尾也没多少。
      在书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自相矛盾,不知是翻译者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例如,在开战初时,作者说是一个从未打过仗的将领,而翻过书到第二章的时候杀出来这么一句:“以我多年的作战经验”让我有些前后无法应对;还有一条是“有很多溃退下来的朝鲜士兵夹在其中,虽然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却一眼就能辨认出来。”而到了后面,换成中国人换上老百姓衣服的时候,他就认不出来了。我对于这位将军是什么样的眼神有点疯掉了。
      书中很多地方在叙述韩国军队有多利害,但是又在很多地方描述韩国军队有多么的一堪一击,书中处处充满了前后矛盾以及将军本人对他国将领评价本国军队的一些定论表示疑惑,但从头到尾,作者也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战功将这一事实给反驳。
      草草结束的战争过程,让本书后半段基本留给了停战谈判,作者在努力争取韩国的权益,却苦苦挣扎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可怜啊,国不强则言无用,这点我想作者是有深深的体会,一个国家连保护自己都需要别人帮忙,那哪有什么资格再去讨要自己的权益呢?苟活于世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一段历史,打出了新中国的骨气,打出了韩国的现代军事,打出了日本经济腾飞,打出了朝鲜半岛现在的三八分界。
      最后我想说一件小事,在我刚拿到书时,我的同事看到了说,能在中国出版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书都不是那么客观真实的。
      看完此书,略表赞同。
  • 对于朝鲜战争,历史上有着诸多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录。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半岛战争其实牵扯入了不少国家的涉足,主要参战国家包括了朝鲜,韩国和中国。而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其他国家都和这场战争有着关联,诸如美国,英国,苏联等等。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同身份的人们对于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立场和看法。
      
      因为自己关心历史,也因为自己反战的立场,所以我很是对这些过去的历史比较关系。早前我也读过一部出自于美国人所写的关于这场战争的书籍《最寒冷的冬天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I》. 让我从美国人的视觉角度来审视这场过去的历史。而此时此刻,一部出自于韩国将军的《最寒冷的冬天II》又透过着直接当事者的韩国角度认识和解读这场朝鲜战争。
      
      中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而韩国人的角度,他们则称之为“韩国战争”或“六二五事变”。无论是战争的名称,又或者对于战争的定义,自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这个讲求客观,全方位认识事物的年代,我们其实很是幸运地可以多角度地客观分析这段历史的过往。通俗角度而言,我们不可否认在对待问题方面我们通常会遭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而在对于朝鲜战争,读者并不会碰到这样窘境。相反的,我们更大的看点则是进一步深入地来了解这场逝去的历史,无情的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真实的历史—–相对于前期美国版的朝鲜战争,我们于此书中更可以全面地走入历史的深处。毕竟,这场战争最初之时只是发生在朝鲜和韩国两者之间。于此书之中,我们更多地可以增加和补充战争最初那些以往并不知晓的过往。今人看过去,真正的意图更在于客观实际地了解过去,而非指责孰是孰非。本书的一大重点便是集中于再现当年的过往,弥补你我以往的认识上的缺漏。无论是对于战事的背景,又或者是作者对于中国军队的评论,还或者是真实战争场景都得到了较为详实的刻画。个人很是关注本书全文最初的那些照片和文字概述。因为这里不需要太多的着墨,却早已经生动地再现着战争当年的真实一面。相当地震撼着人心。
      
      冬天是寒冷的。而在这最寒冷的冬天中发生的战争其实更是寒冷着每一个人。在那样仓库,沉重的重回历史现场的过程中,我们跟随着《最寒冷的冬天II》用另个角度来看这场朝鲜战争。在这样一个转换角度看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更接近真相。尘封的历史,真实的记忆,反战的认知便是我对此书最大的看法所在。而本书作者所描述和刻画的文字,更让我在看战争的同时,也对韩国人有着一种全新的了解。虽然战争早已经结束,但是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国家间的斗争结束。但是反战的想法我想更多的人们应该得到赞同和认可。
  • 一本韩国人视角写的抗美援朝起始过程的书籍,对于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抗美援朝非常有益。值得一读。
  • 不同角度的朝鲜战争,战争是残酷的,还是珍惜和平吧
  • 这本书内容很好,以韩国参战国的角度讲述了朝鲜战争。
  • 哈哈,一直以来对鬼吹灯就非常痴迷,这本虽然不是霸唱写的,但还不错!
  • 还没有开始读,一个韩国上将的视角讲述朝鲜战争,期待尽快开始看,它将使我们眼中的朝鲜战争更加丰满和客观真实。
  • 对于朝鲜战争,一直觉得很神秘,看了这本书,对于此次战争有了新的认识。
  • 白善烨算是朝鲜战争中韩国方面不多的牛人了吧,和他的棒子同胞不同说的也是基本客观的,
  • 换一个角度看待朝鲜战争也别具一番风味。白善烨字里行间也是极力给韩军的无能找借口哈哈!
  • 从哈尔滨参加冰雪节回来,自然对冬天和寒冷都有了一个切身的体验,寒冷永远属于冬天,零下30度左右的室外,冰与雪组成的整个世界,邀游其中犹如走在童话故事中了。我知道这种由寒冷带给我的体验将伴随未来的岁月,纵使很多年过去了,纵使就此我就去到南方以南的城市不再回来,但是,这种由寒冷所带来的美好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想想冬天因寒冷而美好,记忆因寒冷而深刻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不过经历了1942年中国河南的冬天和经历了1959-1961年那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双重冰冻的冬天的人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然还有经历了60年前朝鲜战场上那个寒冷的冬天的人们。

    他们是因立场和信仰不同而横刀相向同根同祖的朝鲜人民,他们是秉持了正义之剑的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他们也是打着维和维稳实则为窃取韩国兵政大权甚至唯恐世界不乱的政治牺牲品——美国大兵……在相同的土地上,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同样的冬天,又带给他们怎样的记忆?我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开始阅读《最寒冷的冬天Ⅱ》的,因为先前曾经读过美国著名的记者、战争观察员大卫•哈伯斯塔姆写作的《最寒冷的冬天》系列读本,大卫通过寻访和记录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亲生经历,还原了美国历史上根本被忽略的战争——朝鲜战争,于是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上,美国大兵的生存境遇和喜怒哀乐都被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那是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本书则是中资海派关于朝鲜战争的第二部——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我对朝鲜战争的认识确实如本书的简介中所写的那样:“在过去60年国人的集体记忆中,似乎中国才是朝鲜战争的领衔主演”,但是读过了《最寒冷的冬天Ⅱ》之后,才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同一战或二战中的任何一个参战国一样,我们仅是自以为正义或真正地无意义的参战方而已。也就是说没有谁永远站在正义的一面,也没有任何一个参战方是永远的赢家。

    确切地说,《最寒冷的冬天Ⅱ》更像一部小说,它不是“韩国军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或者说是一位韩国军人经历过的朝鲜战争,因为作为亲历者他是始终转战于各大战场与城市之间的,因而在本书中,他能够真真切切地记下任何一次进攻以及撤退的所有细节,能够在谈到任何一处让他和他的国家和军队都引以为傲的成功战略部署的时候侃侃而谈,也能在涉及到自己和自己的军队有走麦城细节的时候就巧妙地略去或语焉不详……但是他永远都无法将自己真正地跳脱战争的影子,更无法使自己成为旁观者,用一双冷眼去观察和研究彼时那火热的战争。

    他没有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因为他仅是彼时征战一方——韩国的某位将领,他所叙述和阐述的内容也仅代表了他所经历的朝鲜战争,但是从他对彼时进攻路上关于自己的军队“每经过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家家户户只剩下老幼妇孺”和道路两旁“到处散落着被美空军凝固汽油弹烧焦的尸体”的叙述,我们还是可以深切地感觉到战争的实施者们对于生灵涂炭的无限喟叹以及痛惜。

    《最寒冷的冬天》系列让我看到任何一个参战方对于那段历史的评判都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大家对于战争的怀疑以及“没有谁是战争的最后赢家”的洞见几乎殊途同归,相信这也是中资海派之所以将它们引进出版的主要原因吧。














  • 这是首部韩国人视角再现那场战争的巨著,值得一读。
  • 战争结束后的韩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韩国却在短短数十年里跻身为世界军事强国,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白将军在书中以一个韩国战后重建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韩国经济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的艰苦历程。这本书对于研究韩国历史的专业人士以及对韩国兴趣浓厚的大众读者而言,还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推荐!
  • 另一个视角看待那场战争,以前是抗美援朝,现在统一为“朝鲜战争”了。我的历史又要重新学习了。
  • 从敌对方的视线来看这场战争,使人们少了一些疑惑
  • 从韩国人的角度,描述了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的停滞不前,韩国的稳步前进,说明国家的发展程度与政治绝对是联系的,并且起决定性作用。

    推荐此书,同时推荐最寒冷的冬天。

  • 这书还算是韩国人写的很客观的历史回忆了。但是还是能看到自吹的痕迹。里面总是不愿意承认志愿军对他们的打击,但美国人的回忆录无一例外记述了韩国军队如何被志愿军赶羊。看来让韩国正视历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站在韩国人的角度,讲述抗美援朝的全过程,看完本书,最大的感慨其实还是相当佩服,当年我军那钢铁般的作战意志。时至今日,多事之秋,我军的意志还在么?
  • 这本书,充分反映了南朝鲜,”高丽棒子”及其狭隘,明明就是’大战大的跟狗屎一样,居然还有这么多辩解,实际上,这本书,充分暴露了,一个日本殖民朝鲜的侧面,就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除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的朝鲜部队,还有一小撮在苏联红军服役的,还有一小撮朝鲜光复运动流亡政府部队,其它绝大部分都是过去的日本军队,也是就是说,绝大部分南朝鲜有战斗力的军官和士兵,及其组成的部队,其实都是过去的日君,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真的不是朝鲜战争,而是这个,这本书就是一本供诉状,自己招供自己其实就是在日军中通过在侵略中国而获取了军事经验,所以,今天的韩国,还是没有摆脱日本殖民的影响!!!
  • 美国人的朝鲜战争观点看的蛮多,看看当年的另一个对手对战争的观点,在结合中国的观点,整个朝鲜战争的脉络基本清晰了。
  • 这些都是正版书, 非常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字有些小,读起来有些吃力。 但是有本书貌似在地上摔过,还有泥巴,不过也能接受,我很宽容的。。。 呵呵
  • 朝鲜战争,我们说的抗美援朝过去63年了,回顾这段历史,看不同的角色的回忆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相,顺便检讨一下自己片面的历史观,值得推荐的一本书,特别是对朝鲜这个国家感兴趣的朋友。
  • 最近当当搞活动 好多书都是半价 就趁机把这几本在我“收藏”里藏了很久的书买下了,今天刚收到货,还没开始看,但是期待已久了,据说此书很不错呢。我也很看好它,因为很想知道一个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模样…..
  • 看了大半之后才来评价的。韩国人写的朝鲜战争,跟美国人、中国人写的自然是有些不同,有更多的细节,更多的针对这场战争的深刻理解。韩国人给人的印象总是过于自尊,喜欢吹牛喜欢占据中华历史为己有,反映到书籍里也是这样。这本书的作者yy的成分比较少,显然立场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
  • 提供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另外一个全新的视觉。白善烨将军虽然在战争中是敌对的一方,但他的回忆录可以让我们看到那场战争中我们看不到以及有意无意忽略的一些东西。韩国军队虽然不经打,那是有历史原因的,他们和美国以及联合国军其它国家的合作,以及战后的交往,形成了今天的世界战略格局,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向我们曾经对手,白善烨将军致敬!只有合作,才有和平,只有包容,才能发展。
  • 对于那场60年前的战争,美国已经有太多反思,现在是韩国。什么时候,中国才可能有不再虚妄,不再妄自尊大的此类作品问世?就这场战争而言,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中国。包括志愿军这个名不副实的称呼。
  • 历史值得我们铭记。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东亚格局,造成两个国家的完全对立。近年来偶尔会听到一种声音:是中国人的介入才导致朝鲜族没办法统一的。战争朝鲜族的立场这么想也无可厚非,但从韩国将军白善烨的这本书来看,中国的介入其实也是被逼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人并不记恨中国人的原因吧。
  • 本书通俗易懂,简单,和国人及美国人写的书互相映衬着阅读,效果会不错,作者作为韩国人,已经是比较客观了,能知道自身的不足以及会积极地找美国人索取,最关键的是自己认为是在帮助美国,国人在这方面需要学习。
  • 韩国人写的朝鲜战争很惨烈,甚至悲催,有很多次都已经意识到了失败,但最悲惨的结果还是没有出现,否则历史就会重演。希望看到朝鲜人写的朝鲜战争。
  • 好书必买,我就是这么贪婪。就差3没买了,但还有6、7、8……吗
  • 看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后,深有感触,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这场战争,现在想从第三个方面继续了解这场战争地。虽然刚开始看,但有理由相信能从为本书中得到一些不同的收获。
  • 关于朝鲜这安贞的书籍我读过很多,也买过不少。比如去年买的美国人大卫哈泊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贝文亚历山大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十几年前买的美国人约翰托兰的《漫长的战斗》,二十多年前买的李奇微的《朝鲜战争》等等,但是韩国人写的朝鲜战争还是第一次读到。看了十几页,感觉写的不错,物有所值!
  • 不错的一本书,从一个参加朝鲜战争的韩国军人视野里了解了朝鲜战争的残酷性,更加理解了和平的必要性,希望战争不要再爆发,世界永远和平。
  • 本书副标题是“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关于朝鲜战争,如我,知之甚少。我们的教科书上称之为“抗美援朝”,我们的肤浅了解在于2篇散文,小学《再见了,亲人》,中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那种感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棵种子,而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号也因魏巍的文章流传甚广。电影《英雄儿女》中“想我开炮”的英雄呼喊多么壮烈!黄继光,邱少云,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小米加步枪VS飞机加大炮,38线,这些词留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还常被用起。我们充满了正义感,帮助了朝鲜兄弟,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让美帝付出了惨重代价,终于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就是我对朝鲜战争的全部认识,但我知道,这是极不全面的。一场战争,最少需要从敌对两方来了解才能了解到比较全面的情况。

    《最寒冷的冬天1》是美国人所著,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最寒冷的冬天2》是韩国人上将所著,从韩国人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可以算作是我们的对立面,这样比较着来看,能对那场涉及才朝鲜、中国、美国、韩国的战争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本书作者的身份很特别,是韩国亲历了这场战争,而且在这场战争中职位越来越重,是朝鲜战争后期的前线的最重要指挥官。他的这本书的史料价值可谓重大。从朝鲜战争爆发,一直到签订停战协议,白善烨亲历,其中复杂的战斗,都在他的笔下一一记录,溃败,抵抗,联合国军的支援、志愿军的奇袭,进攻……就了解战争的具体过程而言,这本书可谓详尽。包括战争后期,谈判的过程。

    相对来说,韩国还是很悲催的,在战争的初期,兵力不如韩国,90%的土地北站,差点被灭。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又气势如虹,若不是中苏出手,朝鲜又差点被灭。美国人不愿意打了,希望签订停战协定,韩国作为当事方,却无谈判话语权。

    不看这本书,我不知道的是这首先是一场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的内战,是朝鲜先偷袭韩国的,不知道含有联合国介入,除了美国,还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支持朝鲜的除了中国,还有苏联。我不知道,战争的过程如此曲折复杂,我不知道,韩国李承晚是不愿意签订停战协定的。这本书就是一个媒介,引发你去查找其他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比如我,就在百科上查阅了朝鲜战争的一些资料,美苏中在这场战争中,各怀目的,相信,这些资料对你了解朝鲜战争能有帮助。











  • 真的很不错,最寒冷的冬天一共有3本,美国中国韩国各写了一本。很全面客观地分析了这场战争
  • 韩国人对那次战争的看法,中国经历那次战争的将军为啥就不说点啥
  • 时间可以淡化记忆,却无法抹平造成的创伤。朝鲜战争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三八线上却一直都不太平,2010年韩朝边界擦枪走火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这让多方都倍感危机,可以说韩朝关系已经是亚洲及全球军事热点,它不仅仅牵动了两个国家,中国、美国等大国都曾经在韩朝双边关系中起过重大作用,一旦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必然会引发全球性的军事危机。在中国人眼里朝鲜战争是全面性的胜利,志愿军远赴他乡保卫祖国,诸多烈士的英雄事迹都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但这些都是我们眼里的“抗美援朝战争”,事情总会有三个角度,“我的看法,你的看法,事情的真相”,只有能同时站在“你”“我”不同的角度,才能更加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最寒冷的冬天2: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让我们从一名韩国上将眼中,看到不一样的朝鲜战争。

    白善烨上校在书中前言里引用了中国的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可以从这名亲历战争始末的韩国上将眼中看到战争的另一面,看到韩国将领如何在战争中如何艰难角逐,了解到先辈们如何在异国他乡奉献青春与鲜血。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书的翻译有些疑惑,我不懂韩文,但明明韩文里有6.25,中文书名中怎么没有体现呢?经过查阅得知,朝鲜战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名字,记得以前听爷爷奶奶讲的故事中大都说抗美援朝战争,无疑这是中国人自己眼中的朝鲜战争,着眼点在我国志愿军参与的部分;朝鲜会称其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在美国人眼里这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美国人会说这场战争前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越南战争,所以不被重视理所应当,这场战争真的被美国人遗忘了吗?其实不过是不可言说的失败吧,是美国人无法遗忘的战争之痛;对于战争的亲历者,韩国将其称为“六二五事变”,一场战争的名字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的说法,作为介入朝鲜战争的一份子,我们大都是从我国外交立场中看待这场战争,要想看清事实的真相,应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

    白善烨上校从三八线上燃起的第一把火讲起,战争发生的突然让韩国军队手忙脚乱,上校临危受命,在装备落后、军心涣散的情形下开始了绝地反击,在文中我们看到有似红军长征的艰难,虽然战争打响后,美国提供了援助,但战争初期美国的犹豫不决并没有给韩国军队太多的希望,上校曾经在战争初期说过:“虽然美军轰炸机的空中支援表明美军已参战,但从误炸的情况来看,仗还得靠我们自己打。”后来在美国援助下白善烨将军带领的第1师成功占领平壤,但当他们继续北进之时,遇到了跨国鸭绿江直奔朝鲜的中国志愿军,白上校称之为“一个更加令韩军焦虑不安的消息”,韩美联军遭到了中国志愿军的炮袭。白善烨将军巧施“巴顿战术”,占领平壤,迎来了他的军事巅峰,白将军对国家文物的保护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在进攻平壤过程中他叮嘱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只要一闭上眼睛,故乡平壤的大同门、练江亭,乙密台以及刻着我外祖父名字的清流壁等古迹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对故乡有着无限思念和留恋的上将。在平壤的教堂里,上校听到了钟声,然而好景不长,占领平壤后,韩国的对手变成了中国志愿军,部队被引入了包围圈,白上校不得不面对一场全新的战争。在与我国志愿军对抗的过程中,美军第8骑兵团全军覆没,白上校在文中表示了无限了感激与缅怀,韩美在与中国志愿军的第一次接触中以惨败告终,白善烨上校还对此次战役做了失败的分析,认为主要是对中国志愿军不甚了解,刚刚取得的胜利也让韩军冲昏了头脑。此后,韩国一直备受志愿军牵制,一路撤出平壤,战争已进入僵局,书中对志愿军的游击作战有很多描述。最后朝鲜战争的结局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长达1127天的漫长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痛苦。

    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韩国军队出战以来一路的艰辛,看到了战争带给两国人民的除了痛苦的记忆就只剩下废墟的祖国,看到了一名上校从无望到巅峰最后又不得不承受战败的军旅生涯,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朝鲜战争,直击硝烟弥漫的战场,从这名亲历战争的韩国上将眼中看到不一样的朝鲜战争。

  • 作为亲历者的回忆录,这本书无疑是值得一读的,尤其对于我们来说,这还是一个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视角
  • 反映朝鲜战争的书,买了不少,但说心里话,不喜欢这个韩国人写的。
  • 读者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了解了朝鲜战争的残酷,虽然作者的某些观点有些自我倾向,但是很真实,特别是战争中当时情感的描写!
  • 作者对中国很客气?还是翻译删掉了?韩国,包括今后的朝鲜会恨我们中国吗?我想一定会的。因为我们的角色不太光彩。这本书比美国人写的最寒冷的冬天好,因为是将军本人亲身经历。
  • 很喜欢看书,在书店浏览过再到当当买是不错的选择
  • 马克思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今天看这本最寒冷的冬天2: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正是符合这一原理的要求。提到朝鲜战争,一段旋律一下子就在脑中萦绕“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仿佛还带着中国志愿军那种血气义气的豪迈之气的旋律。我所了解的朝鲜战争本来就只是一小部分,知道这场战争有四个国家的参与,朝鲜、韩国、中国、美国,可是我早已不记得到底是谁挑起的战争,中国为了保家卫国才派出志愿军远赴鸭绿江边境支援朝鲜,可是美国又为何加入到这场战争当中,我一直以为这就是美国霸权主义世界警察的一种表现,哪儿有热闹往哪儿凑,一心想要夺回在亚洲的控制地位。除此之外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子就牺牲在了朝鲜战争的战场上。而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远远不能够窥视到整个战争的全貌和真相。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理解为保家卫国的战争,他们侵犯到了我们的领土,扫射到了东北境地,我们就要把敌人从鸭绿江赶出去,这是从我们的视角出发看待的这场战争。可是作为最初的被动反击者韩国,他们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呢?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拿到这本书我又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下去,因为本书的作者白善烨是全程参与到朝鲜战争以及韩国战后重建当中的人,在朝鲜战争中他是一名军人,亲身经历了那场血腥惨烈的战争过程,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也许想法会更加全面多层次多维度的去考虑事情。
    白善烨作为朝鲜战争中的军官,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生命在战场和硝烟当中是那么脆弱,这场六十多年前的战争,直至今日回忆起来都仿佛战场上的枪炮声就在耳边轰然响起。我们从书中从白善烨的讲述中看到了那场战争的回溯,即使不是全貌,也已经比原本所知道的多了太多。作为一个军人,军人的首要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哪怕马革裹尸也要死在战场上的光荣。可是在枪炮下一个个倒下的军人同样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血肉之躯,却因为这场始于领导人发起的侵占战争而无法再奉养于父母膝前。再次回顾战争,更加深觉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虽然有小打小闹偶尔会有不合,却至少身边没有战争,是和平的祥和的生活。
    女生也许对军事方面的事情感兴趣度不如男生的那么高,可是这本书的讲述却是现实的呈现,会让你深陷到那段历史当中,那段六十多年前的故事当中。我们从韩国上将白善烨的眼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朝鲜之役,知道了更多的真相,也更加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
  • 也是年前看完的这本书,和上面的李奇微回忆录有同感!
  • 战争是人类世界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因为观察角度和出发点等等的不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会对同一战争产生不同的看法。军事分析家的头脑是强大的,普通老百姓的集思广益也是不可小视的,可是谁也比不上亲自经历过战争并活下来的军人对该战争的描述来得更真实,客观。亲历朝鲜战争的韩国首位四星上将白善烨所写的这本《最寒冷的冬天II》从一个极有发言权的韩国军人的角度对朝鲜战争进行了不一样的描绘。

    战争总是残酷的。发生过的与自己国家有关的战争总是让国人倍加关注的。以往不怎么关心军事与政治的我本人,对朝鲜战争却是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当年我姥姥家就住在鸭绿江畔。1950年我妈妈6岁,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与战火蔓延,那年年底姥姥不得不带领孩子们逃难来到沈阳,定居异乡。无知的我曾问过妈妈,朝鲜战争难道不是南朝鲜与北朝鲜的战争么?你们住在鸭绿江中国这一边为什么要逃难呢?妈妈说,就凭她当时6周岁不到的年纪,仍可以清晰的记起鸭绿江上轰隆隆的爆炸声和被炮火映红的硝烟滚滚的江面。

    所有的军人,可能都多少有些战争情节的。因为似乎只有在战争中,军人才会找到自己的最高价值,就算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可是每个军人也都是百姓中的一员,作为百姓,没有人不憎恨战争。因为战争带来的是流血,牺牲,贫困,无谓的伤亡,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或者是有家不能回。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袭击。4小时后,朝鲜的坦克和步兵突破韩军防线,朝鲜战争爆发。当时,本书作者白善烨正和妻子及两岁的女儿在一起。接到战事紧急电话后,他匆忙离开家,直奔陆军司令部。

    这本书接下来的部分如同上段后三行所描绘的开篇一般,像极了一个描写生动情节丰富的故事,像极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颇想起了亮剑。虽然是不一样的战争,却有着同样的生动。只是亮剑是源于战争的文艺作品,而本书则是战争真情实景的回忆与再现。白将军将此书布局为内容浩荡的九章,而每章都配有一个对该章生动概括的小标题。而这浩荡的九章,就如九部内容丰富的战争故事一般,活脱脱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白将军不仅是亲临整个朝鲜战争并一直充当高级指挥官之头衔,而他也极具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将这场残酷的战争描绘到细小,铺陈到宏大,可谓之扣人心弦。

    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美军就加入韩方,而后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同韩军并肩作战;而朝鲜方面不仅勇猛无畏,更是有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高调参战和苏联空军的低调参战。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何积极参战这事儿不言而喻,而我姥姥家被迫背井离乡也是情非得已。交战双方在经历了三年的胶着和数次的进退,终于迎来了停战。这次战争在最初的四个月只能算是朝鲜内战性质的战争,而后来由于联军和我军苏军的加入则演变成为一场不折不扣的世界战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国军队参战是个必然。而白将军从他的角度对于朝鲜战争的描述以及他对中国军人的客观评价,正如本书序者之一,中国空军少将乔良先生所言。‘尽管在阅读此书时,中国读者会不是感到,白将军对于韩军以及他本人在于中国志愿军交手时遭遇的失败常常轻笔带过,但也必须承认,白将军是个诚实的人,他既不讳言遭遇的失败,也不回避自己在失败中应付的责任,这是让人敬重的。’另外,我们真正的从白将军的这本书里了解到我们的父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多么的英勇无畏令人骄傲。所以我和乔良将军一样向这位没有刻意掩饰或歪曲这段历史的白将军致以真挚的敬意。我们从此书中真正了解到了一个韩国军人角度的朝鲜战争,也了解到战争后期美国对韩国起到的不利作用,以及在战后,是美国的资助才使得韩国从战后的困乏中走出来并且强势崛起,当然就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利用。

    一场战争究竟是缘何而起,也许并没有一个确凿的论断。可是但凡经历过的都不能忘记。更何况朝鲜战争对战后各国以及各国人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小个体到大整体,均遭受到了战争的冲撞。试想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我的妈妈就不会逃到沈阳,也不会遇到我的爸爸,我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我那英俊潇洒多才多艺的大舅就不会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美国以及世界也就不会对当时还不算强大的中国产生敬畏之心,而这种敬畏到如今已经让美国习惯性的视发展中国家中国为洪水猛兽,其最大的敌人。如果没有朝鲜战争,韩国和中国也不大可能在战后先后迅速崛起,一直发展成现在这般经济发达,国富民强的摸样。

    战争是冷酷无情的,却也是充满不同色彩的。就好比一颗钻石,在不同的角度会折射出不同的光芒,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战争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猜想。也许这种猜想永远也不能得出什么确定的东西,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战争会让国家在遭难之后因祸得福般获得何种益处,全世界的人民都是憎恨战 争的。正是因为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所以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读罢此书,再次猛醒。我们应该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 人者见人,智者见智。一件事务不同角度,看法自然不同。就是这个目的。
  • 历史上很著名的战争中一定有“朝鲜战争”。关于此次战争的书籍可以说汗牛充栋,不同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定是不同的。中国人看朝鲜战争,那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们带着神圣的意愿参加了此次战争。抗美援朝战地记者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让我和我的学生对朝鲜人民与中国志愿军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动着!那是我最初对朝鲜战争的了解。随着深入阅读一些关于此次战争的书籍,越发地懂得了当初不曾懂得的事情。美国人参与了,他们眼中的朝鲜战争又是如何,作为战争直接参与者韩国人又是怎样看待这次战争?
    看着《最寒冷的冬天 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我仿佛跟随作者重新回到1950年的那次战争。
    从朝鲜突然进攻开始,韩国方面由于战争物资匮乏,虽然抵抗,但最终一路逃走,直到稳定下来反攻,直到美国支援,他们开始占了上风。但中国志愿军的加入让战争又了质的转变。进平壤成为了泡影,生死线上,双方展开了殊死较量……作者白善烨清晰地回忆了那场牵动无数人心灵的战争。他所经历的一切都行于笔端,虽然作为局外人,但战争的残酷,百姓的流离失所,军人的无奈,挑起战争的领导者们的意图都让人深思。“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战争过后呢?“人”是否就不再成为牺牲品了?我不敢回答。
    作者从自己——一个军人的角度,去回忆战争,品评战争,作为一师之长,指挥战斗,但胜败乃兵家常事,作者记忆中的胜与败便有着个人的感情色彩。胜肯定会更多渲染与描绘,败在力求事实的基础上,也有所体现。这份真诚已经弥足珍贵了。
    每一次战争都会死人无数,能在战争资源匮乏,似乎有去无回的命运中得以幸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也许作为部队的首领,生存的系数要大一些,但谁又能计算准确那些不长眼睛的子弹呢?白善烨将军活下来了,而且还将此次战争记录下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次战争。他眼中的韩国军队是了不起的,帮助他们的美国军队的确有赢人之处的。美国和韩国虽然战争同一战线上对抗朝鲜和中国,但当他们共同的目标消失之后,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同凡响的故事。比如释放战俘,韩国首领为了韩国的发展,在美国人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而为,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关于中国志愿军的事情,在正本书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文字描述的是白善烨带领的部队所经历的一系列战事,还有高层领导之间运筹帷幄的考量。读着这些文字,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虽败犹荣(当然,如果从我们的角度去写,同样道理)。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谁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呢?谁不大力宣扬自己的长处呢?
    关于朝鲜战争,如果真的想了解真相,那么必须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涉猎,否则总会是管中窥豹。
  • 一直病不太了解南朝鲜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周边大国染指的地缘高地,最近朝鲜“光明星3号”卫星的发射成功,韩国“罗老号”火箭的发射失败及其国内刚刚落幕的总统大选,一时间朝鲜半岛硝烟再起,又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一切似乎却是朝鲜战争结束时就已定下的结局。白将军作为韩国首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在本书中站在一个韩国人的角度厘清了那场战争的历史脉络。
  • 毛泽东大手一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军队的参战使得金日成最终保住了半壁江山。这更使中国人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对于“最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在国内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中却鲜有提及。而作为本书的作者及主人公白善烨上将,白将军所讲述的那场战争都是以自己的最真实体验为出发点。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韩国人的朝鲜战争回忆录,也是一本韩国的战后重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白将军自身成长经历的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电子书下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ookzhai.com/20634.html
返回顶部